他的作品意境唯美,给人以涤净心灵的美
画面的沉静是画家的一种心境。刘金保的工笔画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重彩的描绘,灵秀疏朗、清润素雅,有一种空谷清幽,清寞溢香的神韵。其作品意境唯美空灵,设色恬淡,构图简洁给人以涤净心灵的美。
当你被世事困惑,当你烦恼丛生、心绪难平的时候,如果你能看到刘金保的工笔画,定会让你忘却生活中的坎坷,回味起生活的精彩和愉悦。
刘金保:(又名刘金宝),别署砚渍堂主,男,1968年生于天津,职业画家,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社员。师从张牧石、曹福泉、韩文来、刘新华、贾广健诸先生。著有《画蝶图谱》、《荷花画稿》、《蝴蝶花卉画法》等书。
主要参展及获奖经历:
作品《多梦时节》参加1997年文化部举办“中国工笔画展”并获三等奖;作品《暖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秋烟》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香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霜月》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秋雨》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6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
作品《初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8年“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
刘金保对工笔画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他说:“如今的工笔画没有宋元时那样繁荣,现在的画家更多地选择画写意。工笔画费时、费力、费事,画的速度相对于写意画来说要慢很多。这使得画工笔画的人越来越少,它的许多画法也就此慢慢失传了。”尽管如此,刘金保并没有放弃。“我喜欢画工笔画时那种静静的状态。在画中穿过历史,与古人交流。”
工笔花鸟画在宋代曾登峰造极。那时,宋徽宗赵佶凭着手中的权力和超出常人的艺术才气,组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书画院,集天下优秀画师于一堂,将中国画的艺术水平推向了极致,特别是工笔画和没骨画,成为绘画史上最灿烂的一笔。
这些精彩的作品给刘金保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工笔画的地位慢慢衰落下去,技法也因此很难完整地传承下来。所以,作为当代一位工笔画画家,刘金保深知画出自己的风格,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
2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工笔画的精髓,刘金保师从古人,大量临摹、反复研究,将历代绘画作品的技法、布局熟记于胸,特别是在笔墨的运用上,他见解深刻。“传统的中国画讲究用笔,工笔画也不例外,从勾线到着色,每一笔都见笔见墨,让人看出笔墨运行的轨迹。画中要见笔,勾线见笔、着色见笔,这是中国画的根本。
尽管随着国画艺术的不断创新,各种表现手段不断运用,如使粉、喷绘等现代技法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笔墨功夫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和根基。不管怎么创新,根本不能丢。”刘金保正是在这些细节上的严谨,成就了他的艺术创作。
很多人看了刘金保的画后,都感觉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现实生活的情趣。他说,中国画既要植根传统,又要大量写生、大量创作,不断地突破自己。“国画跟其他绘画一样讲究造型和构图。造型是基础,构图是修养。这都需要不断地从大量的写生中去获得。”从他不同的作品能看出,大自然中那些栖息于密林之中的鸟雀、翩飞于花叶之间的蝴蝶、嬉戏于水中的鹅群,都成了他创作中最好的素材。
但刘金保又强调说,国画不是简单的刻画描绘,而是要通过写生、创作,用笔墨的快慢、轻重、深浅、虚实,来表现出画面的意境。为此,他改变了就花画花、就鸟写鸟的传统创作思路,将大自然中山水画的意境植入工笔画,注入更多的生活内容。这让他的创作有了深刻的内涵。
刘金保表示,工笔画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一种感受、一种提练、一种精神境界的表达。“工笔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的思想与生活。它不是为了描绘花鸟而表现,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际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加以强化的表现。通过花鸟画的创作引导大众的审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生活和大自然给了他以无限的遐想,蕴含着他不懈的人生追求。刘金保正是用自己的艺术热情和痴迷精神,钟情工笔画艺术。他诗化了中国花鸟画的意境和现实感,带给了自然与生命的亲情,更是其自我心灵轨迹与情感变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