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丨平顶山】翟红果丨镰刀
镰刀
作者/翟红果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的风像口哨一样悄然吹过,满田满地的麦子一股脑儿全黄了,村里村外一派繁忙的景象。
割麦是农人的大事,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麦子更重要了。但那时候没有收割机,不管地大地小、麦多麦少,割麦全凭几把镰刀。镰刀就挂在泥坯老屋的山墙上,仿佛是一队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在号令下出征。
“嚓嚓——嚓嚓——”清晨,院子里便此起披伏的响起磨镰声。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磨刀石。磨刀石的形态大小各异,但有一处是相似的,它们的中部长年累月经受刀斧的磨砺,形成流畅的内陷圆弧,镰刀、柴刀、斧头、菜刀,刀口缺了,钝了,到磨刀石上磨磨,便又锋利光亮。
磨镰刀时,蹲下来,打半盆水,将磨刀石和刀刃浇湿,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背,斜按刀锋,抵着磨刀石来回磨砺,磨刀石发出嚯嚯的摩擦声。砂浆水越磨越稠,在石面和刀页上涂了一层。反转来,浇点水,再磨。如此几个回合,用水冲刷干净,磨利的刀锋便银光发亮、闪闪生辉。重新打磨的镰刀,已经闻到麦熟的香气,虎虎生威,激情四射,即将去完成它们的使命。
即便是新买的镰刀也需要磨砺。所有坚硬的往事都是砾石,所有严酷的未来都是砾石。磨砺,细微的铁沫儿被流水冲走,锋利的刃才能现出。刃,一痕细亮,像一片铁缓缓吐出的光,它是一片黑铁内心真正的秘密,它将领着这片黑铁赶路,赶往农事和岁月的深处。
黎明,拉开原野暗夜的帷幔,静悄悄的。东方破晓显出鱼肚白,渐渐地,一束束红光正徐徐向地平线上漫延。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望着眼前的一片金黄,似有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手握镰刀,站在地头,嚓、嚓、嚓,镰刀割断麦秆的欢快声在四周响起。手上的镰刀似乎有魔力一般,挥臂间,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舒不紧,一束束麦子就齐齐整整地倒下,就连留在地上的麦茬,都齐整得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从极富节奏感、韵律美的声音中,就能感觉出他们是极会劳动且饱尝过风雨岁月的人,能咀嚼出他们静若止水的心灵,淡似天空的胸怀,能体味出割麦人走过怎样的人生之路。饱含热情的挥舞,终成一幅麦收的乡村素描。
乡下的农人,手握一把镰刀,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存本领。握紧镰柄,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汗水、智慧甚至鲜血去践行。一只手,要有足够的力气握紧一根木柄,用心传递给它坚定不移的信念。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心沉到土地上,向麦子鞠躬、致敬。只有肯对土地俯首,才能赢得一年年的丰收。手握木柄,就握住了麦浪的气息,以风的速度,火的热情,抒发着一个季节对庄稼的至高情怀。
镰刀也会割破皮肤,割伤手指,它不为此道歉。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而丢在地上的镰刀,却一声不响,明亮的刃仿佛冷眼,仿佛对此早有预见。艰辛的营生,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重压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苍凉地叫一句京剧散板:“苦哇——”。然而,苦难中也有着一些温馨幸福有趣的碎片令人回味。
田垄深处,众多的镰刀簌簌作响,除此之外天地大静。灼烈的光焰和地表蒸腾的暑气交织,丢弃在地上的镰刀充满渴意,和布谷水滴一样的鸣声有着某种秘密的对应。回过头来,相邻的地块里,三三两两的割麦人,像是漂浮在波涛上的一叶叶小舟,在无边的麦田里飘呀飘,收获着一年的希望。随着镰刀的拉动,密不透风的麦子纷纷偃伏。
麦黄时节,与镰刀一道,走进乡村、走进田间、走进麦浪,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黎明前、烈日中、星光下,镰刀,挥汗如雨,把月牙般弯曲的铁具,造就无限勇气和胸怀的叱咤英雄。一把镰刀始终走在晨风与月光的前头,和成熟饱满的庄稼互诉衷肠。
一场收割也是一场厮杀。镰刀杀敌三千,也会自损八百。收割完一快地,镰刀钝了,遍体鳞伤,磨刀石蘸些水,嚓嚓来回几下,将镰刃的伤口剜除。磨过的镰刀,比原先薄了,小了。这一次的打磨折损了它的生命,然而却保持了它的锋利,保持了它作为镰刀的尊严,为下一块地的收割延续着生命。一把镰刀,在收割着岁月的时候,也在收割自己的年华。
从麦收的繁忙处走过的镰刀,经过一场浩大的损伤精气的战事,需要在炉火中重塑。它的木柄,也因长久的摩挲而变得圆润光洁,纹理愈加清晰,仿佛愈来愈明辨的事理。镰刀卸下朽的木柄,丢到乡村简易铁匠铺的炉膛里。裹着帆布围裙的师傅拉动风箱,炉子里的火苗红绸一般舞动。这对于一片回炉的镰刀来说,无疑就是庆典。当它被粗大的铁钳从炉子里夹出来,已经变得又红又软,像一片舌头。然后是大锤小锤的丁丁当当,然后是它被没入水里,哧的一声轻响并伴随着白色水雾升起。那些声音大同小异,但每一次重复都有意义。最后它破茧成蝶、赢得新生,一把锋利的镰刀又在铁砧上复活。它被重新固定在新的木柄上后,完成新生。
一把镰刀,是农户人收割麦子,收割希望的唯一农具。镰刀是乡村的最高统治者,以饱满的激情,谱写着一曲丰收的壮歌。高举镰刀的岁月,就如同高举一面旗帜、一盏灯,使她们显得更加令人敬佩,让人想起远古的刀耕火种岁月,如同这血与刃的亲吻,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变化着、升华着,成为历史书籍上的几行简短文字,却浸湿在史书的页面上,成为永远难以抹掉的记忆……
作者介绍
特此声明
投稿邮箱:1493061055@qq.com
咨询热线:18537586630(微信同步)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