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及第!细数创业投资界的学霸、学神、学渣
扒一扒当下中国最顶尖的投资人的简历,你会发现无一例外都是学霸,还有不少是状元!
如果说创业者不少是从大学退学的“坏孩子”,投资者则几乎全是不折不扣的“好孩子”。勤学苦读加天资聪颖,才能造就后来在职场上风光无限的顶级投资人。
细数那些捣鼓创业发家的,有的根本考不上大学,能考上大学的拿马云、马化腾这些互联网大佬来说,上的也只是杭州师范学院、深圳大学这些二流非名牌,话说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重点,更不是北大清华,并没有一个惊艳的高起点,但后来不知怎么就“冒天下之大不韪”混成了行业翘楚。
似乎大学之后的屌丝逆袭之路才是人生的正篇儿,之前都是扯闲篇儿。大家都有点不太把学历当回事的味道,耍起了“不走寻常路”的小个性。
但传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点被投资圈巩固得恰到好处。那些顶级大佬们,几乎都有着笔直端庄的人生轨迹:读少年班,考上清华中科大名校、循规蹈矩拿下博士学位,然后“学而优则投”。毕竟投资是门技术活,年少时还是需要有个认真听课记笔记的阶段的。
中国自古就有“状元及第”的梦想,及第了基本也就算成功了。现在成功的标准稍显复杂,是像马云那样高考落榜三次,最后奋斗成“首富”算成才呢,还是像张朝阳那样一路考到博士后最后抑郁了算成功呢?无疑这两个都是蛮极端的例子,中国家长们从教育方法论上根本无从下手模仿,也就是说,超级成功者基本不可能刻意被培养出来。
那么状元及第后他们的归宿在哪里呢?有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学及相关专业最受状元们的青睐,而这也意味着有不少高考状元在毕业后会进入金融投资界工作。
1
投资篇
先说两位从小被誉为“神童”的大佬,学霸到什么程度呢?根本没机会参加任何考试,高考或出国考试,就提前被保送了。学霸修炼到这种级别大概就是学神了。
沈南鹏:数学竞赛一等奖保送上海交大
从“学霸”到“新兴科技产业的隐形霸主”,这个在全球投资界华人排名长期第一的投资人,曾获全国数学竞赛冠军,是数理思维见长的投资人的代表。没经历过折磨人的高考,“数学天才”沈南鹏当年是保送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的。
之后留美,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深造,获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投身华尔街,任职于美国汉华银行、雷曼证券、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沈南鹏从小就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小神童。中考满分是600分, 他竟然考了594分!学生时代得到的奖项包括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赛区冠军等。可在哥大读博一年,他认为自己并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于是把兴趣转移到商业、投资,因此成就了红杉中国的传奇。
汪潮涌:被朱镕基送出国学金融
汪潮涌15岁读大学,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批MBA中最年轻的学员,20岁赴美留学,22岁获得了美国罗格斯大学MBA学位,之后进入华尔街工作。30岁就成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
1985年,当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兼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朱镕基,他去美国考察,巧遇新泽西州州立大学校长,于是便争取回来了一个奖学金名额。就这样,被"幸运之神"敲开了门的汪潮涌在20岁这一年,就带着30美元和一只箱子,只身踏上赴美留学的道路。
不可思议的是,据说汪潮涌直到上高一才开始学英语,这个起点够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后来在华尔街的叱咤风云,在职场上超越了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人,成为各大投行争抢的人才,这深刻地说明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
因为别人学英语的年龄,他还在大别山搬石头哩!根本没机会进课堂,例如马云很小就在西子湖畔跟老外游客练习英语口语了,那是练的童子功。一旦被时代耽误的青春重新拾回教室,汪潮涌开启了发愤图强的学习模式,进步神速,劣势迅速反转成优势,并且凭借这个后来居上的优势,在清华那个人才济济的地盘上脱颖而出,得到了仅有的一个保送出国的名额。
熊晓鸽: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幸运儿
1977年高考恢复,熊晓鸽是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幸运儿。高考前他在湖南湘潭钢铁厂当了三年电钳工,得知高考恢复,他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没日没夜地“头悬梁、锥刺股”复习备考,终于如愿拿到了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曾用这么一句话形容高考对自己的意义“如果我真的是一只早晨的鸽子,那么1977年高考就是早晨那第一缕阳光,驱走了一切命运的阴霾,照亮了精彩人生的前路。”
本科毕业后,熊晓鸽先后在中科院、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等高校深造。随后,又协助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是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人士。
2
基金篇
学霸很多,但每一年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却只有文理科各一个。成为高考状元的学霸,既有实力垫底,也有运气加持。而整个状元云集的基金界,简直就是学霸集中营啊!
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掌门人王亚伟
基金经理阵营中高考状元可不在少数,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曾经的公募基金一哥、如今的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掌门人王亚伟了。
1989年,王亚伟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1993年毕业时一举拿下了电子与企业管理双学士学位。
1998年,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筹建,王亚伟加入筹备组;1999年他正式接管规模为20亿份的基金兴华时,年仅28岁。在华夏基金的10几年里,王亚伟称得上是星光熠熠:
“中国最牛基金经理”,“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股基王”,并且是每年最佳基金经理评选榜单上的常客。在2011年《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中国最佳基金经理50强榜单中,王亚伟以最近5年748.90%的总回报毫无悬念名列第一。
2012年5月4日,王亚伟离职在深圳成立了私募基金公司千合资本。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
1999年,朴实的小镇少年杨德龙在高考中以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并于4年后拿到了工学学士学位。
此后,他又再接再厉考入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院长)、曹凤岐教授(硕导)等,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时,杨德龙是当年的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之一,并在校招期间就加入了南方基金。在南方基金研究部任职期间,其担任过汽车行业研究员、首席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今年3月他正式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现任执行总经理。
谈到高考,杨德龙有话要对考生们说:“高考是一场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考试,也是一生中最公平的一场考试了,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像我一样从小地方出来的孩子,不通过高考是很难到大城市的,但通过高考到了重点大学,将来的出路就会比较多,这也是成功的一个捷径。通过考试就能改变命运,在工作之后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要正视和重视高考。”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投资总监、研究负责人邱杰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投资总监、研究负责人邱杰也是当年的高考市文科状元。
从北大毕业后的邱杰历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中小盘股票研究员、制造业组组长和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
2014年邱杰加入了彼时成立不到两年的前海开源,现任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投资总监和研究负责人。目前手上掌管的基金包括前海开源股息率100强等权重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前海开源再融资主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前海开源清洁能源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原新华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卫东
当年,高考文科状元王卫东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又考入香港浸会大学,成为该校的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后的王卫东经历非常丰富,做过宣传部官员、下海办过塑料厂、办过职业教育、还去海南炒过股票。在进入新华基金后的若干年,王卫东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经理称号,也创造过一年获得115%的收益神话。
2015年初,年近50岁的王卫东投身私募,创办了新华汇嘉并担任董事长。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
1972年,张磊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家境一般的他以驻马店高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8年,张磊赴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并在学习期间获得了耶鲁大学MBA/MA的双学位,并在之后加入了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
2005年,张磊创建了高瓴资本集团(Hill house Capital),目前管理着约160亿美元资产,并已发展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投资的知名企业包括投资腾讯、京东、去哪儿网、蓝月亮和大润发等。而他本人也被业内奉为“中国投资界少有能够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顶级投资人”。
华尔街最优秀的华人交易员江平
“江平”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前面几位大佬那么如雷贯耳,但在业内他绝对是大名鼎鼎。这位头顶“华尔街首位华人交易员”光环的投资大佬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
公开资料显示,江平是江苏靖江县人。1981年,不到16岁的他以扬州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科技大学。1989年,他揣着2000美元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又到斯坦福攻读金融博士,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对于江平后来入账上亿美元、2007年被华尔街著名专业杂志《交易员》评为年度“百强交易员”,并成为该榜单历史上首位华人上榜者这些成绩,聪明又努力的人,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3
创业篇
马云:曾参加三次高考
1982年的时候,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是——1分。
他没有放弃,开始复读。第三次高考之后,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了5分,正当他准备以专科生的身份进杭州师范大学的时候,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当时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就幸运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走进了大学。
2015年6月23日晚,马云给那年一些失意的考生写了一封信——《我们的运气在其他地方》,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的。”
周鸿祎:没有参加过高考很遗憾
周鸿祎恐怕是为数不多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佬。他因为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而被保送到了西安念大学。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在我的记忆里,总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
在谈到高考的时候,一向犀利的周鸿祎也流露出温情的一面,“我想对那些对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潘石屹:偷偷换名“石屹”参加高考
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考试结束后,知道自己没考好的他又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1981年从培黎石油学校毕业后,他又以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在那里,他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的窍门——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他的仕途看上去很美。
但在1987年,他开始变卖自己所有的家当,辞了工作,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两年之后,新的机会降临,“那种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张朝阳:读到博士后,没功夫谈恋爱
这些IT大佬里,张朝阳堪称学霸中登峰造极的霸。那个年代的清华大学有一种苦行僧式的读书氛围,“学生念书非常疯狂,一心只想攀登科学高峰,对科学有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没有任何娱乐,在这种残酷的“伤害式”的学习竞技中,他的苦只能自己憋着,以至于憋出了一脸的青春痘。
“创造力、爆发力和对生活的热情都在这种无谓的竞争中都被磨蚀掉了。”天性好强的张朝阳逢考必第一,考不好就冬泳惩罚自己,极端自虐。每天如早起的鸟儿“到教室占座位,午休之后又上课,晚上自修室里坐满了人。”
更没时间谈恋爱,每分每秒都在心无旁鸷地学习。“等考上了出国留学,死了都行。”这种极端又可怕的思想,说明了中国的高等学府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没有真正的大学精神,如何“厚德载物”?源于庚子赔款的清华大学从那时候起就已经沦为“留美预备”的跳板了。
清华的“炼狱”,教给了张朝阳一个本领,就是后来融资时,抗高压、抗高风险的免疫力。“最后你能存活下来,你的心理承受力就炼出来了。”追忆似水年华,除了苦逼,偶尔也有甜蜜瞬间,传说中的版本是:出国前,从没谈过恋爱的张朝阳终于和同班女生在圆明园的荷塘月色中约会了一次,“就是划了一夜船,什么也没发生。”拿到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的张朝阳那时候还蛮纯情的,五年学霸生涯完毕,骨子里的浪漫还没有被完全碾压掉,临终小爆发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