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古人常把东西装袖子里,难道不怕掉出来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古今中外】
古人常把东西装袖子里,难道不怕掉出来吗?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秦宫诗》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知晓“明礼义,知廉耻”这个道理,人们会采用兽皮、树叶等用来遮羞。进入文明时代,衣裳应运而生,使得人们能够遮羞的同时能够保暖御寒。封建王朝建立后,服饰文化开始正式萌发,随着生活应用和地位不同,衍生出许多种类的服饰,甚至随着王朝兴亡交替,服饰也随着千变万化,甚至用于象征身份和社会地位。
在如今各种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主角们华丽和色彩鲜艳的衣着,却不知道古人在衣着方面有诸多讲究。在古时封建制度统治下,百姓与贵族之间阶级分层明显,其衣裳的颜色,花纹,样式甚至是穿戴的鞋帽,都有不同的讲究,使人一看就能分清楚他是处于哪个阶层的人。
但是有一点,古人穿的衣服两只袖子都是宽宽的,看起来仙气飘飘,却又能从袖子中掏出一些小物件,看着非常神奇,把东西放在袖子里,为什么掉不出来,是不是有什么机关在里面?
一,袖的发展和种类
在人类社会刚进入封建王朝时期时,随着棉帛的诞生,人类的衣着逐渐由保暖驱寒和遮羞转化为装饰美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的服饰审美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对于服饰的制作,以及服饰的组成部分,都大有讲究。古时候最早记录服装衣袖垂下来的下摆叫做袂,袖口的地方叫做祛,两者合在一起叫做袖;袖子与衣服连在一块的地方叫做袖根。
从夏商时期到战国时期,由于服饰刚开始发展,袖口统一样式的,一般都是直袖的样式。到了汉代审美趋势开始变化,袖子多以垂胡式存在,有点类似于动物咽喉下方赘肉的形状,但是为的是行动不受拘束,更方便一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服饰制样层出不穷,大袖的种类繁多,袖口大多是不收口样式的。到了隋唐初期时,受到胡人的影响,胡风逐渐盛行,人们开始崇尚窄袖。
唐朝末期五代时期,社会奢华风气在此席卷而来,此时宽大的广袖服饰流行起来。宋代时人们崇尚清丽,关于衣袖的样式有两个极端,即窄袖极窄,宽袖极宽,最求看起来清爽洒脱。到了元代时,蒙古族入侵,又开始流行垂胡式衣袖,但是与前期汉时期时流行的垂胡式并不相同,元代更多的是琵琶式的衣袖。发展至明代,无论是宽袖窄袖,样式基本都是以琵琶式为主。满清时期,少数民族入侵,流行窄袖紧身。追求简洁清秀。
虽然每个时期的服饰袖子都有各自时代的发展特点,但是大多的袖型在同一时代都是同时发展和存在的,只是每个时期会有主流的样式,所以在每个时期有多种袖的样式同时存在。宽袖和窄袖也是同时存在的,只是用处不同而已。
二,袖的宽窄和长短
古代服饰的有宽窄袖之分,窄袖可以分为:直袖、箭袖、垂胡袖、琵琶袖等;宽袖可以分为:直袖、广袖、、琵琶袖等。一般来讲,宽袖和窄袖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窄袖袖宽在30~70cm之间浮动,宽袖宽度在1~2尺之间,不同的时代会略有不同,且根据等级身份、应用场合、服装形制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在汉服文化中,宽大的袖口是一种特色,但是无论是哪个时代,最主要的服装形式都是以窄袖为日常。
在古时候,衣服的袖长也是有讲究的,分为短袖、长袖等。无论是宽袖还是窄袖,短袖一般长至手肘处,不应该超过手肘,所以,短袖又叫做半臂、半袖等。长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指的是袖长超过手的长度,有的时期长袖用来指跳舞时的舞衣的袖子,类似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水袖一样。
对于袖长,不同的时期服饰有各自的特点,袖长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百姓用于劳作时所穿的无袖衣衫或者短袖,一般穿着的衣袖长度会短于手腕,正常的服饰衣袖的长度一般在超过手指长度,反折至手腕处,一般是长于手指六寸左右。用于重要场合所穿的礼服,衣袖的长度一般要长于手指,反折至手肘的位置。虽然每个时期标准不一样,但是衣袖的总长度一般在两米左右,即从袖口到另一袖口的长度。
三,袖的作用
通常来说,古代服饰的制作中没有考虑到设计口袋这一类的东西,这使得人们在出行生活中,拿取一些小物件十分不便,然而在服装上在装一个口袋又十分不美观,所以聪明的古人便将小心思打在宽大的袖子中。在袖子中缝上一个口袋,口袋的位置于袖口恰好相反,这样即使在口袋中存放一些小物件,也不会从口袋中掉落下来。
衣袖中的口袋其功能还是很强大的,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能够存放很多小东西,比如一些细碎的银子、信件等,女孩子的梳子、扇子等也能放的下。这些物品藏于袖中却丝毫不影响正常行走。古时宽大的衣袖还有许多其他的所用,比如用来遮阳,擦汗当作毛巾和手帕来用,用在歌舞之中等除此外,在与人进行交易时,人们喜欢在袖子中比划数字,交易的双方会在宽大的袖子中触摸对方的手,来进行讨价还价。
衣袖在古代还能用来表达情绪,生气时拂袖而去,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则用挽袖表示跃跃欲试,表示对事情漠不关心,则会袖手旁观。除此外,袖在古代有许多代指,“红袖添香”中的红袖代表侍女,两袖清风代表着清廉之人等等。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都非常注重礼仪,在服饰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古时宽大的袖袍有庄重、严肃之态,所以在特定的场合,一般都要求宽大的礼服,以表示尊重。还有古人在生活中所行的常礼“敛祍”,在《战国策·楚策一》有记载,“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祍而拜”其中“敛祍”的意思是整理衣袖,如电视剧中朝臣参拜皇帝是手抚衣袖的动作。
【结语】
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承载了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的精华,很多人对于古人常把东西塞进袖子里,为何掉不出来感到不解,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殊不知这是凝集了古人无数的智慧,不仅如此,除了袖子可以当作口袋用,还有许多其他的妙用。
近现代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于便利考虑,我们的服饰习惯也逐渐西化,对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古代服饰却弃之不顾。如今汉文化再度兴起,汉服又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宽大的汉服终是适应了现实世界,再度被人们所追捧。试问,谁不想身着仙气飘飘的汉服衣裙,从宽大的袖中慢慢扬起一面小罗扇与人谈笑风生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