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女儿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

最近,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一段视频在抖音火了。

这位六岁便能背新华词典的北大副教授,面对在“学渣”路上越走越远的女儿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在尝试了各种努力之后,丁教授不得不接受孩子不如自己的事实,并坦言:“我教女儿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

这番糅杂着不甘和释然的吐槽,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

这几年,教育焦虑甚嚣尘上,鸡娃现象愈演愈烈。

很多家长深陷“鸡娃”大战无法自拔。

前段时间播出的《小舍得》之所以引发热议,与其反映社会情绪的焦灼点密切相关。电视剧再现了目前社会上让学生、家长、学校苦恼又倍感无奈的教育焦虑、家庭关系、社会压力等问题,。

剧中,大家都讨厌“鸡娃狂魔”田雨岚,同情颜子悠,但同时又能多多少少地从他们身上找到些自己的影子。

我想,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家长和社会反思: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怎么样的教育。

不完美,也值得被爱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你每次都说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

再也不能承受妈妈“魔鬼训练”的颜子悠终于在一次家长会上爆发了。

听到这,原本趾高气昂的田雨岚立马站起来呵斥儿子,紧接着,她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最后委屈地留下了眼泪,甚至没有听完儿子的发言便夺门而出。

她不明白,自己为儿子做的足够多了,甚至愿意为他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如此为什么还质疑自己对他的爱呢?

她不明白,自己全力培养儿子,想助他造就一个美好的未来,到底有什么错?

她更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反而成了他的仇人呢?

难道田雨岚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怎么会不爱呢,她太爱了,只是这种爱是以有条件的交换为基础的。

在剧中,子悠的成绩几乎是家里的“晴雨表”。

当成绩优异时,妈妈拥抱他、夸奖他,可一旦成绩稍不如人意,妈妈就立马变脸,大发雷霆。

这种建立在成绩之上的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要想获得父母的爱就得达到父母的期望”的想法。

类似的画面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好像都不陌生。

“你亲我一口,我就给你糖吃”;

“如果你考第一,我就给你买套装娃娃”;

“爸爸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不喜欢笨小孩”……

如果从小到大得到太多“如果你这样,我就这样”有条件的爱,久而久之它们就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只有我这样,别人才那样”的固性思维,甚至在爱自己这件事上也要加一些条件。

“只有我足够优秀,才能配得上爸妈的爱”;

“只有我足够好看,才能遇到真爱”;

“只有我获得成功,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有条件的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从内心深处肯定自身价值,很难相信无论怎样自己都是值得被看见的,值得被爱的。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使孩子逐渐对自我产生怀疑。强压下,他们不得不抛弃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愿望,而去接受适应大人期待中的自己,学会用别人给予的外在评价来判断自我价值,这会使孩子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写到这,不禁想起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中写的一段对话: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想必每一个父母在初为父母时也是这般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发音都足以让父母倍感温暖并欣喜很久。

所谓无条件的爱,是无论在何种情境下对方无论做出何种选择,也不管对方的这个选择是否可能让自己失望,我们都愿意去爱,我们爱的是这个人本身,是不加筹码,不顾及一切的付出。

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

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时刻坚信不完美的自己也值得被爱,自己不需要做什么去讨好别人也能够得到爱。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孩子借父母而来,却不属于父母

孩子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纪伯伦《先知·论孩子》节选

初读纪伯伦的这首诗时,我也疑惑,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看过田雨岚式的鸡娃式教育后,我明白了。

儿子颜子悠随堂考试得了满分,田雨岚整个人气色都不一样了。

“我这气场和自信,都是源于我儿子的学习成绩,昨天子悠随堂测试考了个一百分,妈妈今天就像整了容一样,至少年轻十岁呢。”

“这次奥数比赛,你要是能给我拿个二等奖以上,把这奖杯往这C位上一搁,那我以后出门都可以不用化妆了。”

此时的她,自信、骄傲、气场强势。

谁料不久之后,班里摸底考,儿子数学只考了86分,总分也掉出了班级前三名。

田雨岚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精心画的眉毛拧成了八字,她低着头灰溜溜地回到家坐在床上哭了起来。

此时的她,脆弱、自我怀疑,不复出场时的飒爽。

儿子的成绩几乎决定着田雨岚对自己价值的判断,也决定着她每天的喜怒哀乐。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要从田雨岚那强烈的“匮乏感”说起。

她在娘家挺不起腰板,婆家又看不起她,于是,她把自己对失意人生的不满转化为对孩子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够替自己“一雪前耻”。

她理所当然的把孩子当作投射自己欲望的画布,肆意往上涂抹各种颜料,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蓝图”。

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目标”,和很多家长一样,田雨岚毫无底线地包办孩子的生活,为孩子布局好人生棋局,检视他的落子方位与下棋节奏。

而孩子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父母规定的路线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对自己的人生毫无知情权和选择权。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对自己不满又无力改变的时,就会把期待加在孩子身上。

虽然也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他们终究是搞错了一点: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两者都是独立的个体。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是让他们逐渐摆脱对自己的依赖,学会“独立行走”,学会自己去选择,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把孩子捆绑在自己身上。

正如《为何家会伤人》中所说:“爱与自由,缺一不可。如果孩子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那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目标的实现者。”

父母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应该将自己的价值与孩子成绩的好坏、成功与否画等号,父母的价值应该自己去实现,孩子也该去实现自己想要并且认同的价值。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谁都不能代替他完成。

父母只要做到和孩子彼此之间有爱,心里牵挂着对方,不对彼此的人生过多干涉,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引和陪伴,就足够了。

写在最后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

只是,当身处“你不跑,周围的孩子都在跑”的教育焦虑大环境中,父母不得不将社会的压力传递给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条件和有要求的爱。

其实,“鸡娃”家长和“佛系”家长也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就像《小舍得》的大结局中呈现那般。

《小舍得》原著的末尾,夏君山留给南俪的纸条中写道:“每一个人都该有自由的灵魂个性,无畏,生命的想象,还有野性。”

教育的真谛,不是想方设法地按照别人的模板把孩子塑造成“成功”的小孩,而是顺应他们的特质,鼓励他们去挖掘内心真正渴望的灵魂,帮助他们成为真实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