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智能冠名】聚焦2020 看瑞浦能源/德朗能/遨优动力等10家电池企业的经营策略

前言:

2018年起点锂电百强寻访调研进行中,记者随起点研究人员一起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动力电池补贴坡,所带来的影响。而各大企业在寒冬袭来之时,也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应对方针:加大研发力度;转战数码3C;增加产品种类;抱团取暖;或者反转经营等等,各种策略层出不穷。

以下是部分电池企业的布局和策略:

01

海四达

戳此查看《锂电百强寻访第五天(下) 走进多元化路线并行的资深电池专家江苏海四达

海四达采取三元、磷酸铁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双驱动的技术策略。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到142Wh/ kg。

其产业链体系完善,一期产能可达4GWh。二期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0年海四达动力电池产能将达8GWh。海四达市场部副部长赵辉辉表示,公司坚持走多元化创新路线,不仅在圆柱、方形、软包方面,还在镍系、硅碳、富锂锰基材料电池研究方面,均有布局。

02

德朗能

戳此查看《【镭煜科技总冠名】锂电百强寻访:专注圆柱锂电池17年 德朗能砥砺前行

目前,德朗能拥有:宁波、张家港、山东、上海,四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100万颗/天。同时,正在建设21700产线基地,预计2019年开始投产。

产品方面单体能量密度已达250Wh/kg。单体容量3200mAh电芯已量产,并正在积极开发3400mAh电芯,预计下半年将会投产。德朗能在市场应对策略上调整方向,将重点关注储能、共享单车、低速汽车等,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03

微宏动力

戳此查看《【镭煜科技总冠名】锂电百强寻访:专利全产业链覆盖 微宏带你创想未来

目前,微宏动力产能达到4GWh,且启动了湖州的第三期项目,将分批建设锂电池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系统产业化等,预计新增产能11GWh。同时,还在新建新西兰基地。其致力于垂直整合战略深化,将原材料于生产方面已形成的产业闭环,更加完善化。

04

佳贝思

戳此查看《【镭煜科技总冠名】起点锂电百强寻访:方型塑壳的绝对优势 深入佳贝思的磷酸铁锂电池

佳贝思是率先同时拥有电动汽车、矿用、通信、船用等领域资格证书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其产品以方形塑壳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且专门设计了电池回收线,便于环保性的电池拆解回收。

其一期产能已达到完全释放。二期项目将于五六月份装备机器,按照工业4.0标准进行设计,预计7月份投产,年产能为10亿瓦时。在2018年,佳贝思将在三元电池进行研发和稳步推进。其在市场方面会侧重于储能领域,并优化产品在梯次利用方面的打造。

05

中天储能科技

戳此查看《锂电百强寻访第四天(下) 走进上市公司中天科技旗下储能企业中天储能科技

背靠中天科技的中天储能科技以方形铝壳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除了动力电池,公司的储能项目也在同步布局当中。

储能出口是其主要业务,但是受原材料市场影响,其产能释放速度放缓。预计下半年产能扩张加速,从而推动2020年的市场布局。

06

瑞浦能源

戳此查看《【镭煜科技总冠名】锂电百强寻访:打造产业闭环 瑞浦能源横空出世

瑞浦能源成立于2017年,依托青山集团的瑞浦能源公司,以动力电池和储能为突破口,全面铺开新能源市场布局。目前,其工厂坐落于温州市,一期已投资14.7亿。其以三元、磷酸铁锂为主,产品将于8月中旬正式推出市场,产能已达到3GWh,预计下半年将产能完全释放。

二期目标在2019年,将新增5GWh,并在2020年达到总产能8GWh。届时,将以成本和质量优势,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同时,瑞浦能源将于5月参加印尼储能展会,东南亚市场将作为其主要海外市场拓展方向。

07

遨优动力

戳此查看《【镭煜科技总冠名】锂电百强寻访:富锂锰才是杀手锏 遨优用事实说话

遨优动力已在批量生产单体能量密度达260Wh/kg的三元软包电池,和能量密度为175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的三元电池测试,正在稳步推进。

目前新增了能量密度为220Wh/Kg的富锂锰基电池,现已批量生产,下半年将量产260Wh/kg。在Pack方面,遨优动力根据下游企业的不同需求,研发制造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

08

创明电池

创明电池自成立以来,以自主研发生产18650圆柱锂电池为主。其研发资金占比,占销售6%,现拥有3个研发室。并且,其18650-3350mAh电芯的量产,突破了LG、三星对高容量18650的市场垄断。

在产能规划上,当前一期产能为50万/天,由于补贴退坡、回款冲击、产能过剩等因素,暂无扩产计划。创明电池将在3c和动力电池比重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以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09

华慧新能源

华慧新能源是全自动化生产,实现了仅100多名员工的配置,产能却高达到40万只/天。由于电容式锂电池的特殊性,使其拥有较大的海外市场,并未受到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行情的过多波及。

目前,其产品订单已然积压至7月。为此,其将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预计在之后的几个月中,产能将提升至60万只/天。

10

迪比科

为了攻克三元电池、钛酸锂等专项技术,迪比科动力电池的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元。其产能达到3GWh,预计明年将稳步推进,将达到3.5-4GWh。

关于行业洗牌,迪比科副总裁赖辉表示:对迪比科而言,是坏消息,亦是好消息。浪潮退去,即可见到谁在正真发力,谁在裸泳,而迪比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研发技术。

END

总结

数码3C的企业做动力电池的技术储备,维稳发展;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在数码市场、技术储备方面布局;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则收缩产能,向储能领域拓展;群雄聚焦2020年,反转经营策略,纷纷“变道”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