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 梦回伯渎,七里画廊 - 无锡伯渎河项目景观设计
▲ 无锡运河文化照片 \ 图源于网络
▲ 伯渎河公园西段:揽月桥效果图
▲ 伯渎河公园东段:凤鸣桥效果图
▲ 伯渎河公园开发进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伯渎河公园项目还获得了2020年度第六届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二等奖,得到了来自行业专家们的认可。
▲ 伯渎河公园平面图
因地块狭长,且被市政路与伯渎河道切割,伯渎河公园的地块缺乏整体性,东西沿岸或是南北两岸的连续性都较弱,因此设计师首先加强了各个地块空间的串联。
地块的东西两段各修筑了两座桥——以“凤”为意向的凤鸣桥、以“龙”为意向的揽月桥。它们通过绿道“吴梦浮步”相连接,修补了南北两岸的割裂状况,提高河岸各处的可达性。
▲ 凤鸣桥概念设计图。古有泰伯初至梅里,见有凤凰鸣于高台之上,又闻台名“荒三千”,于是决定留在吴地。概念上提取“凤凰”元素,设计上拟凤凰飞舞之形态,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推演。
▲ 揽月桥概念设计图。泰伯是周朝周太王的嫡子,让位季历之后,奔吴建立勾吴国,成为吴文化的创始先驱。桥梁形态上运用龙与月的元素,形成龙腾青天揽月的景象,呼应泰伯皇家出身。
密集的景观节点设计,是项目的一大特色。
▲ 伯渎河公园:关键性的景观节点
节点设计,融入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本案以时间线为顺序,将泰伯三让、吴歌今说、凤鸣三千、以歌为教、梅林芳踪等典故,结合了建筑小品、书法雕塑等要素,融入整个景观体系中,点缀出七里画廊的美好场景。
保留原有泰伯大型石雕,营造阶梯水湾。
此亭承载了泰伯对虞仲的思念,表达兄弟三人携手同心的手足之情。
利用拆迁中一口老井,融入樱花广场,保留曾经的水乡村落记忆,表达饮水思源的传统文化。
弧线形白色人行桥飞卧在伯渎河上,与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融为一体。
节点设计,重视漫步中的体验感。设计团队在沿岸和场地中,设计了一条可跑可游的4米宽的漫道“吴梦浮步”,以便将所有节点串联。场地之中,塑造连绵起伏的地形,作为河岸的天际线,巧妙消化了场地中的原始土方,增加了行走的趣味感。
穿梭在场地中的4米宽的漫道,可以连接起景观节点。
参观者在行走中,可谓越走越惊喜——有时绿道会通向丘陵坡,有时则是朝向水面台阶。而每过一个季节,植物就会有所变化,营造出彩色的河滨空间。
基于全龄人群的需求,是设计的重要原则。这里不只为了在附近生活和工作的青年人而创造,也是老年人和孩子的天地。
鲸鱼坊就是一处亲子乐园区域,提供室内和室外活动空间,让孩子们能尽情玩耍嬉闹。其建筑形体如同一头探出半身的鲸鱼,广场铺地采用波纹图案,又通过坡道、楼梯元素连接起上下高差,从而形成一个可探索的游戏场所。
保留文化本底。伯渎河西段有一座老旧的双曲拱桥“坊前桥”,是无锡特色的桥梁类型。最终设计将它完整保留下来,在偏现代的景观设计中显得更加独特,形成历史的趣味。
保留植物本底。双曲拱桥旁边是一片香樟林,原是农民的苗圃,设计团队提议保留下来。整个伯渎河公园,唯有这一块高耸的景观密林,与低矮的草本植物形成对比,从而营造出一种舒朗的滨水格局。
曾经市民口中的“脏乱差”,如今焕然一新:河水微波粼粼,清澈见底;处处皆是鸟语花香,连白鹭都飞过此处。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既有高颜值,又有很强的功能性,因而自去年9月下旬开园后就迅速成为无锡新吴区一处新晋打卡点。
在这里能看到市民的生活百态:在伯渎河上观景,在蓝色步道上慢跑,在小广场上一展歌喉和溜冰,在草坪上野餐和瑜伽,在鲸鱼坊亲子乐园附近还能攀岩和溜滑梯,甚至还有人在河上滑皮划艇……
结束
。
说明:公众号旨在搜集共享优质景观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侵权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