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中的3个3】简单就是王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终结论】
活动的三种层次:
写下来、说出来、吵起来
合作的三种形式:
搭档、小组、全班
加工的三种方式:
生成、筛选、意义化
概念-之案例生成、概念之-案例排列、概念之-意义简化
【引子】
当年我的导师问我一句话
说,老周你整天搞合作学习
你告诉我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真传一句话
然后
我就叨叨叨叨说了半天
导师说
你说的不对
真传一句话
合作学习中最重要是让学生写下来、说出来
导师说的特别对
如果没有让学生写下来
那么他就没有“生产”东西
也就无法和别人交换
说出来,就是加以阐释
一般来说
阐释涉及了深层次加工
学习的效果一般也取决于加工深度
所以
这个说出来很重要
【写下来、说出来、吵起来】
写下来
听上去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
写什么,设计什么样的书写任务
这个却是最重要的
如果让学生学习的是
概念
那么就引导学生写出案例
列出案例为什么符合这个概念
或者
引导学生对于概念进行分类、排序
或者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建构
如果让学生学习的是技能
那么就引导学生画出技能的流程图
或者列出技能的步骤
如果让学生学习的是态度
那么就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立场
列出自己的理由
写好了就可以说出来
说出来之后就可以吵起来
当然
一般来说
态度的学习
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吵起来
技能的学习
可以比较哪个流程更优吵起来
概念的学习
可以通过选出哪个案例典型吵起来
这里面
我觉着写下来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就像前面说的
学生写的过程,也是保证其思考、生成的过程
学生写的过程,也是注意力集中的过程
学生写的过程,也是积极应用的过程
如果离开了写
那么学生是否真正思考了
很难讲
在写下来的基础上
说出来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让学生进行外化表达
对于正在学习的东西进行外化表达
二是增加认知的感官通道
这个感官通道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认知
吵起来
我觉着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
但是态度的学习却是必要的
因为态度的学习需要得到社会化的认可
【搭档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
我经常说
我的核心主打课程《五步优化教学设计》
你给我两个小时我也能讲
你给我半天我也能讲
即便是你给我三天
我讲的还是那些内容
不同的时间长度
那么不同的安排是什么呢
就是安排的内化和展示的时间不一样
有的是简单让学生输出
有的是加强内化和输出
我一般把这个叫做三层内化
第一层,就是搭档学习
两人搭档,法力无边
第二层,就是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轮流法、头脑风暴等等
第三层,就是全班学习
找出代表进行分享,比拼等等
这里面
有这样的考量
如果是重要的知识
那就需要更多的内化
越是核心的
越是要不断地重复
其次
则是形式的变化
有时候
要变化形式
不能是一种形式
【生成、筛选、意义化】
学习无非就是抽象和具体的结合
教的时候:抽象配合具体
教的时候:一般信息配合细节刻画
学的时候:从具体到抽象
学的时候: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生成就是学生自己生成的案例、认识和看法
这其中就是让学生多多输出
案例越多越好
筛选就是学生对于生成的东西进行精细化加工
这其中就是让学生进行筛选和排列
比较哪个是最好的
意义化就是对于要学习的东西进行
就是对于学习的东西进行总结概括
这里面有一些要点
第一,就是越是具体的,学生理解得越快
所以,具体是很重要的
第二,就是越是学生生成的,学生越是真正理解
所以,让学生结合旧知输出很重要
第三,就是学习要从具体到抽象
大脑喜欢简化和意义化的东西
当然
这里面也有加工层次的问题
从简单开始
基于简单、基础的内容
然后再往上进行加码
【总结】
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首先要想的是
让学生写什么
其次
想清楚几轮合作学习
再次
要想着把知识进行抽象和凝练
做好了以上三点
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学生内化和输出
至于说
这个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
用了哪些技巧
用了哪些方法
其实不重要
因为
越是简单的
越是有生命力
就像我辅导过的一门课程
何为院前急救
说白了就是保证
气道通畅、血液循环通畅
只要保证这两点
问题都不会太大
这就是融会贯通
写下来、说出来、吵起来
搭档 、小组、全班
生成、筛选、意义化
这些就是设计活动的融会贯通
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