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忠字塔与忠字塔小学||胥全迎
作者:胥全迎
在我们清江浦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一座全城闻名的忠字塔。 忠字塔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在市民的记忆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忠字塔建成之后,紧接着有一座小学更名为忠字塔小学。我就同各位朋友说一说忠字塔与忠字塔小学的这段往事。
忠字塔旧貌(王松春摄,图中文字未作改动)
在我们清江浦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一座全城闻名的忠字塔。 忠字塔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在市民的记忆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忠字塔建成之后,紧接着有一座小学更名为忠字塔小学。我就同各位朋友说一说忠字塔与忠字塔小学的这段往事。
我是淮阴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1967届毕业生。1968年9月份,被通知到淮阴师范学校(今日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报到。肯定有人问:你上初中,怎么跑到中等师范上学呢?这个就是当年的“教学改革”的产物了。淮阴师范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办了4个初中班。也就是初中部(当时称连)。当年都是“就近入学”。我家住在交通路的淮汽公司宿舍,所以,我们就被划入了淮师上学。在这里必须多说一句:1969年9 月份,淮师初中部撤销,将我们这些初中生分到淮阴中学和清江中学了。
1968年8月22日,在那个“红旗漫卷,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气氛中,清江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秋冬之际,市革会决定在八面佛(现淮海广场)的大转盘里,建设一座表达清江市15万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诚的标志物-----忠字塔。
我们淮师的师生,同全市各单位一起,按计划时间参加其基础建设的劳动。我们淮师的师生参加忠字塔的建设次数多,因为我们学校靠的最近。
劳动的内容主要有抬土方、搬砖头、整路面等。当时建的时候底下就考虑了防空洞,所以工作量还不小。
忠字塔顶上方,中间是红五星,两边各三面红旗。四面一样。忠字塔下部是一圈向日葵和“忠”字的雕塑,象征着清江市人民的心永远向着红太阳。忠字塔主体是毛主席画像,有毛主席穿军装戴红卫兵袖章的,有毛主席穿灰色中山装的等不同时期的画像,反正都是神采奕奕,亲切慈祥的。
当时忠字塔四周搭起了架子,由画家按照格子的比例,画毛主席的画像。有一天,我们放学,绕塔一周看热闹。四个面,四个画家在画画。咦!那个正在一面画像的不是我们一附小的余茂吾老师吗?我们当时都引以骄傲,向人炫耀。余老师后曾在人民小学当过校长的。我同余老师颇有缘分,至今,我同余老师依然保持着联系。在楚秀园还会偶尔与他碰面,学生向老师问好。
这座忠字塔造形的来源,我没有去考证。但是在当时经常看到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关于文化大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中,天安门广场就有多座这样的建筑物,只不过规模比较小,上面写的是毛主席的语录。我想,我市的忠字塔的设计人员的灵感,绝对来之于此,只不过规模放大了而已。
忠字塔的建设过程有什么情况?规模究竟有多大呢?这个,我查到了资料:据1999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由荀德麟主编、王庆元等审稿的《淮阴五十年史》记载:
“清江市忠字塔由淮建公司负责建造,每天都有单位轮流来参加义务劳动。时值1969年1月,天气特别冷,工地最低气温达摄氏零下11~12度。----为了抢时间,从市财政拿出5万元人民币,调拨来紧张物资煤炭,又从化工厂等单位借来5公斤压力的蒸汽锅炉,用蒸汽催化冰冻的泥土,以保证工程的连续施工。2月4日建成。为高17.5米,宽5.5米”。
我这是如实叙述。自己记得多少就是多少。像上面的这一段内幕和数字,你不查资料,是没有人写出来了的。
我们的大部分市民都看过忠字塔的外形,有没有见过塔里面的情景?
作为当年14岁的初中生,忠字塔里面的情景是不是值得探一探呢?能抵挡住那个诱惑力吗?
我们几个同学,从旁边的地下室入洞口进入。四四方方的塔内墙面,有一侧附有一个外有钢筋弧形保护圈,里有手持脚登的“匚”形把手的人工梯。我们攀爬而上到顶,呵呵!站在清江市的最高点,一览众房小,开心的不得了。
忠字塔建成后成为清江市的标志性建筑,市里不少重大的活动围绕其展开。到了节日,接上一连串彩色灯泡。呵!很高很气派,夜晚真好看。从那时起,市中心才慢慢地向其转移。
文革结束后,拆了忠字塔。但是忠字塔的巍峨形象,永远屹立在我的心中。不是因为它的涵义,而是其记载了我青少年的一段时光。
说了忠字塔,再来说一说紧接着的忠字塔小学。
忠字塔小学就是我的母校,原来的淮阴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为什么要改名,紧跟呐!那个时代,适应时代的要求,改人名、改路名、改校名等是十分常见的社会现象。
忠字塔小学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这个学校名称的变化,可能很多人说不上来。
今天的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1962年 我上小学时,这个学校叫淮阴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地址在现淮阴师院交通路校区大门对面(现因为有轨电车建设,拆迁到桑园路市体育馆旁的新校址)。我们小学和当年的淮阴师范学校(现淮阴师院交通路校区)是连在一起的,中间仅仅竖了道留了一个门的铁丝网。我们学校举行体育运动会,用的是淮阴师范学校体育场。我们学生劳动的小菜地,在淮阴师范学校内。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淮阴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还经常有淮阴师范学校的在校生到我们各个班级实习听课。我们的学校简称“一附小”。
建成忠字塔后,“一附小”更名为清江市忠字塔小学。这个校名使用的时间很短,三年多一点吧。大概是1972年,随着一度狂热的“忠”字在政治舞台上的退潮,该学校又更名为清江市向阳小学。这个向阳小学的名称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向阳小学”,不知道之前还有一个“忠字塔小学”的校名。
1983年地改市,清江市升格,更名为淮阴市,市区分为清河与清浦两个区。向阳小学更名为清河小学。时间不长,又更名为淮阴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随着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淮阴师范学院,该学校即更名为现在的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呵呵,绕来绕去,头绕稀晕的——
你说到“一附小”,那有没有二附小呢?
还真有!现在位于东大院西门的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在1968年以前,就是淮阴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我们称其“二附小”。当时,我们“一附小”的学生,在“二附小”学生面前,好像优越感特别强。为什么?第一嘛!
要说这“二附小”的名称,50多年来变来变去,真的将“二”拿掉了,现在是“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请注意:“第一”啊!
我又呵呵了,既然先前已经有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后来起名的应该是第二附属小学,为何称为第一呢?不顺,容易引起岐义呀!这个就如同淮阴地区人民医院改名为“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清江市人民医院改名为“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个多顺啊。不然,清江市人民医院改名为“淮阴市人民医院”,与“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时存在,多别扭呀!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现在对“一附小”“附小”傻傻的分不清呐。
我们原来的“一附小”,那时候,还真的牛!
除了我们同淮阴师范的特殊关系外,还因为1963年我上二年级时,6408部队(十二军)子弟学校并入我校。我们原来有4长排教室,是红砖红瓦的。部队为我们学校又建设了两长排教室,是青砖青瓦的,又修了两条道路。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军地共建”。6408部队子弟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插入各个班级。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学生还会十分虚荣地私下比较同校同学父母的级别。有人说:实验小学,有清江市委领导的子女;二附小,有淮阴地委领导的子女:我们一附小,有12军军首长的子女。在清江市这个小小的县级城市,他们是不是“高干子女”?再说,6408部队对我们学校还多方面照顾,你说我们“一附小”牛不牛?
这个学校,是我接受启萌教育的母校,对其的感情,自然无比深厚。
母校:向你致敬!
话再说回来,当年的那个“二附小”,如今的“一附小”,现在是市属学校,教学水平在全市处于先进行列,名气很大呀,牛!我的外孙女今年就要进入这个学校学习了,你说我高不高兴?
我衷心的祝福这两个“附小”都欣欣向荣,弘扬名校风采,奋力向前奔跑-----
2021.2.14
通联: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56号红星国际广场6-502胥全迎
手机:13511508118
信箱:hgxcc001@163.com
作者简介
▼▼▼
漫忆淮海路
那年在三界的军事集训
六十年代的交通路
我爱那杉青水秀
英雄钢笔:我真的好想你
大寒如春
我也当过红卫兵
仰望八·一军旗
梦幻般的桥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