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 | 吴山明:画家的心永远要热

本文约2920字   阅读约需8分钟

吴山明与他的老师周昌谷、方增先等开创新中国“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有明显不同之处,就是他后来的宿墨写意人物画已经看不到“浙派人物画”的时代痕迹。可以说他从历史上的“浙派人物画”走了出来,创立了他自己的写意人物画面貌。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终结了“浙派人物画”的传承历史……

苏比依 46x35cm 1975

吴山明说,他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画家。在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他主持并参与修订国画教学大纲,他们继承延续了潘天寿等老一辈艺术大家积累的教学理念。当然,为了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和修订,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在当前学术纷争中传统价值观较稳定也较有特色的学术基础。

姑娘(下乡示范) 70x41cm 1978

妹进 77x41cm 1978

吴山明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认为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指导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朋友关系,这是一种亲情和师生关系掺杂在一起的关系。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一个老师有所成就时,学生往往学老师,但不要成为小吴山明、小小吴山明。他不希望学生学他,“他们应该学习我在艺术研究和寻找独特艺术语言的方法,而不是学我已经形成的绘画面貌。”就像齐白石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这句话古来有之,但是要贯彻起来不容易!教育应是学生自觉的成长,绝对不是导师们的再版。

湘西老农 68x65cm 1980

小学生 89x60cm 1981

吴山明曾回顾自己的艺术经历过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他当年从浙江美院毕业的时候,刚好碰上“抗美援越”,印象中是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要举办“抗美援越”美术展,把任务交给了浙江美院,美院里的老师几乎都参加了。当时他就想,用国画表现越南的战争场面很难啊,于是就想到了越南磨漆画,磨漆画是用漆涂在画上,然后再把它磨平,利用漆的自然流动,再磨掉人为的痕迹,让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饱经风霜的藏族老汉(指墨) 66x70cm 1982

吴山明就把水墨和磨漆画的色彩做变化、融通,创作了两张越南人民抗美的作品,一张是红底的《英雄阮文追》,一张是蓝底的《烽火姐妹》。因为年轻,所以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先生看到了却非常赞赏。这是他的第一次变革,一次胆子很大的变革。到了1986年,在他去青藏甘肃采风回来之后,他进行了第二次风格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充分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上,例如他1983年画的《吴昌硕先生》和1993年同样以吴昌硕为描绘主题的《西泠秋韵》,两幅作品相隔十年,互相对比来看,就很好的诠释了他的这种绘画风格的变化。

吴昌硕先生 68x51cm 1983  

西泠秋韵 188x94.5cm 1993

对于中国画创作,吴山明强调两点:一是语言的“纯化”;二是风格的“极化”。要将风格推到极致,需要胆魄,更要有狂气和狠劲,要“自作主张”,要“目中无人”。这是另外一个吴山明——是一个充满实验性和冒险精神的探索者。这种探索在他后来的笔墨实验中发挥到了极致。吴山明说,以宿墨作画,虽有时偏离物象,但拓宽了感觉的领域,所谓“混沌中见形痕,朦胧中现灵性”。他强调用“大水大墨”做“水墨散文”,这个“散”的精神,也就是他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散逸冲淡,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强巴 68x55cm 1986

在吴山明看来,画家和诗人、音乐家是很相近的。诗歌没有激情作不出来,没有情感的音乐创作必然平淡。生活中都有着激发自己绘画灵感、激情、欲望的因素。这种欲望会产生新的创意,没有表现欲望就不会产生好的创意。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把许多元素融汇在一起,并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思路、想法,直至构思。“画界曾有一种说法,说画画不一定要靠生活,可以靠资料的间接印象。也许,这是在其他元素的支撑下也可以完成为不错的画作,但是我想,要作品感人心灵,那可能很难。”吴山明所坚持的,还是这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初雪 97x96cm 1994 

吴山明喜欢画普通人,哪怕历史人物也是他也选择描绘平凡的一面。他画领袖、画名人,也都把他们放在平常状态之中,因为本质上他们也都是平凡的人。画普通人,他反而追寻在平凡生活当中体现出他们不平凡的精神。他追求的是一种在平淡当中有深度,在平凡当中求感人的细节。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细节深刻才感人,才会触动心灵深处,他希望画出的就是这些细节。例如他画的《初雪》就是因为一段感人的故事:当时在雪山下的草原上,他们向牧民告别,要坐吉普车走了,有两个牧民姑娘一直依依地跟着他们。因为草原上车子比较难开,所以她们一直时近时远地跟随着送他们。吴山明说:下雪了,你们回去吧。她们说:下雪对藏族人来说没什么。那时的风很大。后来他画《初雪》就是怀念当时的情景……

格桑花  109x68cm 1995

吴山明说,不管你在绘画时是搞抽象还是具象,一旦你对生活冷漠以后,画画就失去了情商。对自然也好,对生活也好,对社会也好,画家的心永远要热,不管是赞扬的还是批判的,都要有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最后是要通过画面来表现的。他曾经画过徐悲鸿。有文章讲,徐先生课内课余对学生教学都非常严谨认真,这段文字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教学经历。文章里还说,徐悲鸿在课余,学生都下课了,经常还到教室里去,再看看学生的画,发现有缺点,会在画板上写上提示性的意见。学生第二天来,发现老师来过了。吴山明当学生的时候,他的老师也这样做的。等他当老师的时候,他对学生也这样做。这是老师很自觉的一种责任感,是必须具备的品质的自然流露。他画了一张徐悲鸿看画的像,画的是侧背面,只看到一点点的眼睛,几乎是背影……

造化为师    188x94.5cm 1996

吴山明画过多幅黄宾虹,最典型的一幅就是他于1996年创作的这幅《造化为师》。不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把黄宾虹的宿墨山水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笔墨中。吴山明之所以一次次刻画黄宾虹,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还有缘分:他念初中时,有一次参加集体活动,在山下路边见一位老先生在写生——老先生拿着一个很小的本子,戴着一顶睡帽,沿着西湖一面走一面画。在一个少年的眼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画画老头。同学把他推上前去说:“这是我们的小画家!”因为时年14岁的吴山明在学校里画画已经小有名气。老先生没说什么,只是就看看我,然后问:“你喜欢画画?”“喜欢!”“画画好。”这句“画画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当时吴山明并不知道这个老人就是黄宾虹,到初中毕业以后他进附中,他才知道那是黄宾虹先生——黄老先生第二年就过世了。

梁启超先生 125x125cm 2014

王国维先生 125x125cm 2014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评价说,吴山明从前辈那里继承了一种深扎现实的信念,一种对民众、对普通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与他的前辈们相比,吴山明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更放松,更自由,更灵动。他们那辈人保持了一种基本的态度,无论是画西藏老人、苗疆姑娘还是绍兴艄公,他都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爱,平等而真诚。这种艺术的诚意,是艺术家身上最珍贵的东西,又是今日艺术界最缺乏的东西。
胡适先生 125x125cm 2014

马一浮先生 125x125cm 2014

耄耋之年的吴山明日前已归道山,他的离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说明了他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老一代艺术大家的离去,我们往往习惯说这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样,吴山明的离去,也意味着他所代表的一个绘画时代的结束。但是,他和他的时代又为未来留下了怎样的艺术遗产呢?用他的一位弟子的话说,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梳理的话题。
延 伸 阅 读
傅国涌:风景被遗忘在人生之外
1980年的中国影像

本文配图由王犁提供
编辑 王雷 张芝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