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记日记:叶下珠
山腰小径细於绳,山鸟关关喜弄晴。黄菊有情留客醉,白云无事伴人行。野流合处堪分字,草药拈来欲问名。回首渡头诗思逸,渔舟一笛晚风清。——宋·吴珩《梵安院》
叶下珠的中文学名是:叶下珠
叶下珠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大戟(jǐ)目——大戟亚目——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叶下珠族——叶下珠属——叶下珠亚属——叶下珠。
叶下珠的命名者及年代:L.,1753 。
叶下珠的形态特征
叶下珠为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茎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倾卧而后上升;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有纵列疏短柔毛;叶片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10毫米,宽2-5毫米,顶端圆、钝或急尖而有小尖头,下面为灰绿色,近边缘或边缘有1-3列短粗毛;侧脉每边4-5条,明显;叶柄极短;托叶为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
叶下珠的花为雌雄同株,直径约4毫米;雄花为2-4朵簇生于叶腋,通常仅上面1朵开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长约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有6,为倒卵形,长约0.6毫米,顶端钝;雄蕊有3,花丝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粉粒为长球形,通常具5孔沟,少数3、4、6孔沟,内孔为横长椭圆形;花盘腺体有6、分离、与萼片互生。
叶下珠的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有6,近相等,为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边缘为膜质、黄白色;花盘为圆盘状、边全缘;子房为卵状,有鳞片状凸起,花柱分离,顶端2裂,裂片弯卷;蒴果为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有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开裂后轴柱宿存;种子长1.2毫米,为橙黄色;花期为4-6月,果期为7-11月。
叶下珠的生长习性
叶下珠多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地域,稍耐荫,生长地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土为主,土壤pH值5.8~7.0;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稀疏林下。
叶下珠的地理分布
叶下珠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采集。
叶下珠的繁殖方法:以播种法繁殖为主。
叶下珠的采收贮藏
叶下珠应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10月中旬后随气温降低叶片很快变黄脱落,影响药材质量和品质;叶下珠药用部分为全草,且根系较浅,生长地土壤疏松,用手从基部连根拔出,抖净根部泥土后晾干;注意在晾干药材过程中,叶下珠成熟果实大量脱落,收起药材后将脱落层果实收集除去杂质,脱粒晾干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叶下珠的别名有:珠仔草、假油甘、含羞草、五时合、龙珠草、企枝叶下珠、小里草、油甘草、田合、夜合草、田青仔、叶后珠、珍珠草、十字珍珠、日开夜合、夜合草、夜合珍珠、阴阳草、老鸦珠、叶底珠等。
叶下珠的药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
叶下珠的性味归经:微苦、甘,凉;归肝、脾、肾经。
叶下珠的功能主治
叶下珠具有清热利尿,明目,消积之功效;一般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赤白痢疾、暑热腹泻、肠炎腹泻、夜盲、急性结膜炎、口疮、头疮、风火赤眼、单纯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等疾病;外治毒蛇咬伤等疾病。
叶下珠的用法用量:煎汤25~5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叶下珠的化学成分
叶下珠具有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木脂素、檞皮素、短叶苏木酸、柯里拉京、黄酮、去氢诃子次酸、糅质、生物碱、芸香苷、糅料云实素、短叶苏木酸乙脂、短叶苏木酸甲脂、老鹳草素、短叶苏木酚酸和去氢诃子次酸三甲脂等成分;其中没食子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
叶下珠的性状鉴别:以果多、色灰绿、无泥砂者为佳。
叶下珠的药理作用
1、保护肝脏的作用。2、抗菌作用。3、抗肿瘤作用。4、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具有杀伤人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5、对血栓的影响,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和尾静脉出血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影响。6、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7、抗内毒素作用。8、镇痛作用。9、毒性,毒副作用低微。
叶下珠的相关配伍
1、治痢疾,肠炎腹泻:叶下珠、铁苋菜各30g。煎汤,加糖适量冲服,或配老鹳草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2、治黄疸:鲜叶下珠60g,鲜马鞭草90g,鲜半边莲6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