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读懂这三个字,才算读懂了《心经》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心经》仅有二百六十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是佛陀二十二年所说般若部的核心,亦是整个佛法的精华。
修持《心经》,要在三个字上下功夫 :“观”、“行”、“空”。
观、行的结果,不但是烦恼空,想要空烦恼的心,也空掉了,那个时候,就是度一切苦厄。
第一个字:“观”
观,有观照观察的意思。
观什么呢?观我们的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对境生心。对境不生心,对境不起念,那就没有烦恼了。
如何观照呢?观照、观察,从字面上来讲,都属于认识范畴的概念。
能观是智,所观是境。
能观是智。包括器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功能。 器官和功能佛教叫根与识,意根指的是四种心中的“肉团心”。
现代科学是把意识的功能归结于大脑,佛教的讲法是说认识的功能依托在“肉团心”上。
这是佛教对于人体的认识和现代科学之间的一些差别。
六识就是认识的能力,认识的对象是六尘。六根、六尘、六识,三个六加在一起就是十八界。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加上六根是十二处。这十二个地方是意识能够产生和活动的地方,所以叫十二处。在此基础上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
为什么叫界呢?六根、六尘和六识,每个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会错乱。
比如说我们要喝水,水属色法,为味界,舌是属根身,是舌界。在喝水的过程中,感受到水的清凉,不会产生火的感觉,这是舌识界。味界、舌界、舌识界,各有界定。
喝水一定是用口来喝,不会用耳朵来喝,这也是有界定的。意识认识外在的事物的时候,六根与六识各司其职,不会错乱,这叫做界。有界定、界别、界限。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心经》里面叫做众生法。我们都是从众生法开始修。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心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观五蕴,照见五蕴皆空。
怎么样观察到五蕴皆空呢?
色法不会孤立的生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有条件的,不是孤立的,这是空的第一个含义。
空的第二个含义,色法也好,受想行识也好,都有不稳定性。才起一念,马上第二念又跟上来了,不稳定,表现出五蕴的无常性。
第三、色受想行识,是在运动的。五蕴法都是动态的,所以是空。
空的这三个含义,没有先后,是同时的。所以五蕴皆空的空,是正在进行中当体即空。
只有当体即空, 你处理问题的时候,才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不会产生执着。 这 样判断 一定是准确的,一 定不会起烦恼,一定不会有执着,一眼就把事物看得清楚。
所以只有当体即空,我们运用起来才有意义。
我们在正在进行中观察空义,才能真正度一切苦厄。如果不是在正在进行中来观察空义,那就是马后炮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第二个字:“行”
看到了以后,要把看到的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要在“行”上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运用自如。如果没有达到境界,那么知与行就会脱节,产生距离。
要把知与行的距离缩短,甚至达到零距离,那就要在“行”字上用功夫。
“行深般若”,就是要练习在最难排解的问题上,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人生最难排解的问题是两个,第一是财,第二是色(男女色之色)。
从古到今,起烦恼的事情其实很简单,看起来社会现象林林总总,像万花筒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归结到根源上,只是财色二字。
古人有云“坐怀不乱”,这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还有所谓拾金不昧,就是在财字上下功夫。中国古代人的修养也都是在这两件事上。
如何才能做到拾金不昧、坐怀不乱?
除了我们当下能够用功夫,平常还要训练这个心,看到任何事情都不动心。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修养上做功夫。
比如说,每天最少背诵十遍《心经》,把心经里面的经文深深地印入脑海里面,留在八识田中,这就好像我们打防疫针、种疫苗一样,碰到任何传染病都不会感染。
修养功夫就是这个。念佛、拜佛、打坐、数息等等都是为了这件事,都是为了要在具体的引诱面前能够把握得住。
这还只是佛教修养浅层次的东西,深层次的东西不仅仅如此,还有甚深的禅定,获得各种各样三昧,获得能够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的首楞严三昧——最坚固的大定。
获得了这种修养的成就,我们在纷繁的世事当中就就能所向无敌、清净自在,不被一切境界所迷惑,而且能够转化一切,那就是大彻大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第三个字:“空”
在行的同时,还要在认识上下功夫,就是空字
在我们正式进入认识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下子体悟到空是无常的、运动的、发展的,以及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存在的特性。
首先,从“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入手。
唐寅的诗里面有句话:“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想想看,这就是空的一个方面,对空的一种理解。
我们在茶余饭后,读一读类似这样的诗,思考思考,可能在某些排解不开的事情上,就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
思想境界上一下子超越了,你就自然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心经》精髓的三个字,你读懂了吗?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