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南京印象
相较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我更喜欢饱含文化底蕴的城市,于是便有了我与南京的第二次相逢。与它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二十多年前,偶尔的机会随父亲路过南京,因时间仓促,只拜谒了中山陵,于整个城市并没留下太多的印象。而这次,我从容而来,为的是可以真正领略、感悟这座城市。于是,在某个早晨,在清新的阳光中,我幻化成一只精灵的蝴蝶,翩翩然飞入一段历史之中。
午朝门公园
也许是这座六朝古都有着太多的历史与古迹,午朝门并没有被列入南京的旅游景点,虽然它是明朝皇宫的遗址。曾经的明皇宫现在被中山东路分隔,分隔而成两个公园,一个是明故宫遗址公园,另一个就是是午朝门公园,都免费向市民开放。据当地的居民说,现在的明故宫遗址公园完全是后期重建,而午朝门公园,已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在其旧址上保留着当年的一些遗迹。轻触长满青苔,有些发黑,有些嶙峋粗糙的午门城墙,厚重而沧桑的历史文化气息便扑面袭来。拾阶而上,登临城楼,城墙上现仅残存几根柱墩,但足已让人感受历史的脉搏,遥想明王朝曾经的辉煌与荣光。虽然北京的紫禁城比这里的皇宫气势更雄伟、地域更广阔,但这里,才是大明王朝的根基所在。周边的树木枝繁叶茂,满目苍翠,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过,落在地面上,映在城墙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一忽儿是亮的,一忽儿是暗的,亮的时候宁静安详,暗的时候也是如此。当我拍下这组古城墙与古松柏的相片,忽然感觉我于光影交迭中穿越而过,循迹而去。这里,如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淡定而恬然、孤寂却不落寞。公园内有许多晨练的人们,并不嘈杂,他们早已习惯了在古城墙上练太极拳,在金水桥边跳交谊舞,在皇城根下生活的人们,与生俱来的舒展大气与这里的历史积淀和谐地融为一体,茂密树荫下还有几位高手在切磋着技艺,让我感觉这宁静气氛下的卧虎藏龙,又生出“高手在民间”的感慨。
夫子庙 秦淮河
与秦淮河画舫码头仅数十米之遥的夫子庙,是到南京必去的景点。夫子庙初建于北宋,却几经战火,1937年更是遭侵华日军焚毁,后修葺一新。在夫子庙的门前有一块匾额,上写着“天下文枢”,意思是天下的文化中心。从六朝开始,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如今周边更是高等学府云集,人才辈出。纵观十里秦淮河,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足迹,留下诗词传颂。而今,这里繁华依旧,夜晚,华灯初上,一瞬间河岸两边变得流光异彩,绚丽非常。徜徉于秦淮河畔,留恋于夫子庙前,遥想当年秦淮胜景,舞榭楼台,歌舫茶舫,才子佳人,齐聚于此,灯月交映,笙歌夜夜,怎样的繁盛景象。不仅让人 想起朱自清先生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今的秦淮河仍是碧水阴阴,莫非真如先生所说乃是六朝的金粉所凝?那日的秦淮河,想必没有今日这般热闹?
总统府
南京的总统府气势恢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清朝时这里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的府邸,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以此作为行宫居住。清朝时期,江南为富庶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经济中心,而两江总督府辖江南省、江西省,座镇南京,也成为清朝九位最重要的封疆大臣之一。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攻占南京,这里又成为洪秀全的天王府,后经几番战火,于清同治年间重建。民国建立后,曾做为南京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在此居住三月有余,后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改称总统府。悠久的历史让总统府整体的建筑极具特色,博采众长中呈现出中西合璧之美,其中的亭台楼阁,雕廊画栋透露出典型江南园林传统的风韵,而几座西式建筑与其交相辉映,不仅不显排斥,反倒极为融洽和谐,这就是中西贯通的极佳佐证。一座总统府,宛如一幅舒展的历史画卷,让我在这里走过明的起源、清的鼎盛、太平天国的衰亡、临时政府的奋起、国民政府的最终溃败,最终,走进和平安宁的盛世中国。
中山东路 梧桐树
见到过网上一个段子,说宋美玲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便将法国梧桐种满了整个南京城。不管是真是假,当我走在中山东路时,已觉得路边这些梧桐,早深深地融入了南京的文化,成为心中南京印象的一部分。中山东路由新街口至中山门,因为要去南京博物院,距离不远,选择了步行。正午时分,阳光仍是灼热,但走在梧桐树构成的绿荫下,却是神清气爽,是这些梧桐树带来了绿色安慰。梧桐树大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中山东路这段经过人工修整,全部呈Y字形向上,巨大的枝丫蓬勃自信的生长着,树干的直径足有六、七十公分粗,我张开双臂却抱不过来。一路走过,在梧桐树的光阴里,体验着曾经一本书中描述过的“梧桐依旧,于是所有的记忆,就象抖落的叶子,铺天盖地”。把自己安置于这梧桐树的海洋,心便也平静在这海洋之间了。
南京,这座大气而不张扬、厚重而有内涵、并不霸气外露却带着与生俱来帝王之气的六朝古都,以它广博的胸怀积淀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我领悟其浩瀚,赞叹其无垠。而这悠悠千年的六朝古都,却也承受了数次战火无情的摧残,饱受了无尽的屈辱与磨难。在明孝陵前,我敬佩于先人创造的丰功伟绩,赞叹不已;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前,我扼腕于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泪湿衣衫。
这座城,让我叹息,更让我心怀敬重。敬重它深沉的历史积淀,浓郁的文化内涵,敬重它历经劫难后的宽厚与包容,安然与宁静。“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南京,也许就是我想选择终老的那座城吧!
作者简介:
张莉,文学爱好者,现就职于安徽省肥西县档案馆,作品散见于《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安徽商报》、《中国档案报》等报刊。
主 编:刘云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