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晚年境界与《坛经》的关系
王阳明:晚年境界与《坛经》的关系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由于朝廷上下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不得不退隐江湖。他虽然还被朝廷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南京国防部长;甚至还担任过左都御史兼两广巡抚,正二品,相当于中纪委书记兼广东、广西省长,但他已经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弟子。也正是在他的晚年,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天泉证道”与阳明心学的升级
我们现在给王阳明的定位是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特别推崇他的心学。阳明心学,一般认为有三条:一是“心即理”,一是“知行合一”,一是“致良知”。就这三条而言,致良知最为根本,因为心即理就是从内心求良知,知行合一则是良知在生活中的运用。但是,实际上这三条并不完整,因为王阳明晚年还有一个“天泉证道”,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这个四句教已经超越了致良知的范围。
王阳明活了57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他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7岁的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博采众长然后回归儒家“圣贤”的时期;
(2)第二阶段:从龙场悟道到50岁提出“致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而达到事业的巅峰时期;
(3)第三阶段:即王阳明的晚年时期,他55岁因天泉证道而提出著名的“四句教”,表明他的学问和境界达到极致。
“阳明四句教”的真意
明武宗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55岁,再一次被朝廷派往广西平叛。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临行前,王阳明在他家乡浙江会稽的天泉桥上,与大弟子钱德洪、王畿等人道别,学生问他还有什么指教,王阳明说他一生的学问就在这四句话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著名的“阳明四句教”。这四句话,有点像禅宗祖师的法语,后人虽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不管怎么解释,如果离开佛教禅学的背景,肯定是说不通的。后来有人批评阳明心学是禅学,关键就在前面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我们知道,从孔子以来,没有那个正统的儒家人物说过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儒家道德的基础是性善论。但是,王阳明认为,人心的原初状态纯粹无染,无关善恶,既没有情感,也没有道德关怀。这个思想源于六祖慧能《坛经》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王阳明自己也承认: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得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阳明对禅宗是有深入研究的,他在关键时候能够做到“不动心”,保持超强的定力,拥有强大的心脏,这正是他过人之处。可以说,无善无恶是王阳明吸收佛教禅宗智慧的一种心灵超越境界。
再看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孟子说道德良知为人心所固有,朱熹说道德良知就是“天理”,王阳明却说人的起心动念才有善有恶,这就差距太大。《传习录》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王阳明来到他的学生薛侃家里,薛侃正在花园中拔除杂草,就问王阳明:“为什么天地之间善的东西难以培养,而恶的东西却到处都是?”意思是他家花园中的花很难伺候,而杂草却除之不尽。王阳明告诉他:“你这种念头都出于自己的判断,是不对的。自然界有生生之德,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什么善恶之分?你现在想养花,观赏花的美丽,就觉得花是善的。但是,如果你不想养花,而想种草,就会讨厌花而觉得草是好东西了。所以,善与恶都因你的好恶念头而起,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善与恶呢!”
王阳明与薛侃的对话,用我们现在伦理学的观点看,就是道德具有相对性。但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一般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德是绝对性的存在。王阳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走出个人的好恶,从超越自我的层次看待人世间的是非善恶。从思想源头上看,这仍然与佛教禅宗有关。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没有绝对的东西。《坛经》里面提到了“三十六对法”,其中就有“邪与正对”、“曲与直对”,一切都是相对的存在,是非曲直都与人的心念有关。
当然,你根本不用担心,王阳明终究还是儒家,他在心灵境界上可以保持超道德境界,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处处讲道德,从不放任自流。所以,“阳明四句教”的第三句就有了一个转向。“知善知恶是良知”,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都是现实生活的人,总会有一定阶级立场、群体立场,在是非善恶目前不可能绝对超然物外。那么,善恶的标准在哪里?王阳明告诉你,标准就是天地良心。你做错了事,就会扪心自问,良心何在,天理何在?这就回到了孟子,也是儒家的功夫论,也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善恶已经分明,就应该为善去恶,应该“知行合一”,这是儒家的实践论。后面这两句表明,阳明心学的归宿还是儒家。
(文章根据立夫讲国学系列网络课程王阳明:三教原来是一家录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