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汉代古玉知识
汉代的这种用玉理论在玉璧的使用方式之中得到了更充足的证明。在汉代所有的随葬玉器当中,玉璧的作用显得非常突出。它的用量最多,含义也最复杂,在礼仪上的意义也远胜于玉衣。玉衣之作最引人往曰之处在于其浩大的工艺价值和所谓的防腐不朽。玉里在古代礼仪之中的悠久历史和保刻的宗教内涵都是玉衣所难以企及的。
汉代用于礼仪的玉器,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考察,和先秦时期有所不同。《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载用于“礼天地四方”的璧、琮、圭、璋、琥、璜(所谓“六器”),都属礼仪用玉。但到汉代只有璧和圭仍然作为礼仪上使用的玉器。玉璧在汉墓中出土很多,玉圭则从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汉代玉璧的花纹,除了传统的蒲纹和谷纹外,还流行着在蒲纹或谷纹的外面加饰一周兽纹或鸟纹。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在谷纹的内外各有一周线刻兽纹带,直径达33.4厘米,在汉代玉璧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一些玉璧,在周缘之外另加一组或几组透雕动物纹,如满城汉墓出土的 1件谷纹璧,外缘有透雕双龙卷云纹附饰,纹样优美生动,是汉代玉璧中的珍品。东汉时期的这类玉璧,有的在透雕动物纹附饰中还出现“长乐”、“宜子孙”等透雕字样。这种外缘附加透雕纹饰的玉璧,除作为礼仪用玉外,还能起着装饰的作用,其中镂刻吉祥语的小型玉璧,还可能用作佩玉。这说明汉代玉璧,在造型、纹饰和功用等方面较先秦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六器”中的琥和璜,汉代虽然还存在,但已是作为装饰用的佩玉了。璋和琮,在汉代可能已不再制造和使用。汉墓中偶然出土的玉琮,也已是利用旧玉改制成具有其他用途的玉器了,如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件玉琮,已被改作九窍塞之一的生殖器罩盒。江苏省涟水汉墓所出的玉琮,上有鎏金的银盖,下有由 4只展翅银鹰托着的鎏金银底座,也已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了。
汉代玉器并不是对战国玉器简单的全面继承,而是在战争频发,社会生活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对玉器的品种及其组合作了一次较为彻底的调整和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艺术开发意义上的一次大调整。
汉代玉器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总结和发扬了战国以来传统的工艺技巧。随着制玉工具、琢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汉代镂空器物明显增多。各地汉墓出土的镂空出廓玉璧、玉佩、玉璜等,技巧娴熟,屡见不鲜。同时,汉代玉器比较注重线条的表现,对线条的运用,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汉玉具有如此魅力,历史上就代有仿制。据考证,玉器仿古,古来有之。从宋代起,仿造就层出不穷。之所以仿古玉器历代都有这么大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有需求,有市场。
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阶段,动物纹饰设计朝着图案化发展,呈现繁复的工艺化风格。到了西汉晚期,玉器表面的平面立体化动物纹饰开始向图案化方向发展,至东汉时期,前期生动立体的造型纹饰风格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繁复的布局与工艺化风格。
自古玉器就有“战汉”不分家之说,其实就说汉代全面继承了战国玉作的传统,而砣琢之精工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