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 | 中国国家博物馆铜器精品类赏析(一)


三羊铜樽

汉 东汉

2006年征集

高21厘米,口径23.6厘米

此樽为隆盖,盖顶中间有—环钮。外有3个卧羊形钮。器身如圆筒形,直壁,腹两侧有兽衔环耳。平底,下承3个立虎形足。与这件樽形制相近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建武廿一年乘舆樽,后者通体鎏金,配有圆形的承旋,承旋上刻有63字铭文,记述了制造年代、名称、尺寸及工匠姓名等内容。建武廿—年即公元45年,属东汉早期。

樽亦通作尊,是汉代最主要的—种盛酒器。可分为盆形和桶形两类,馆藏这件三羊铜樽即是一件桶形樽。在汉代饮宴时,要先将酒从瓮或壶中倒在樽里,再用勺酌入耳杯饮用。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发现的桶形樽上有铭文:“中陵胡傅铜温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二。”孙机先生认为桶形樽的三蹄足极矮,其下难以燃火,不能用于加温,盛的应是冷的酝酒。 (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63页)。

青铜漏壶

汉 西汉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

计时器

1976年内蒙古杭锦旗出土

高48.3厘米,直径19.2厘米

此壶从梁、盖长方孔处插有刻度的沉箭(已失),沉箭随壶水外漏逐渐下降,以测定时间。

青铜染器

汉 西汉

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高13厘米

染指调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使之加热,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

杞伯偶鬲

西周

长26.4,直径16.5,高10.5厘米

鬲,古代炊器。《尔雅?释器》说鼎,“款足谓之鬲”,《汉书?郊祀志》称鼎“空足为鬲”,所以鬲的形制与鼎近似,而空足,与腹腔相通。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西周较为盛行,多数折沿,折足,弧档,无耳;春秋战国,随葬的铜鬲常以偶数的组合与铜鼎,一起使用。

我馆2010年征集的一件青铜鬲为联体双联鬲,双圆口、三足的分裆,折沿,肩部饰有重环纹,其中一鬲的口沿上铸有铭文21字“杞白(伯)乍(作)車母朕(媵)鬲,用享考(孝)于其姑公(翁),萬年子(子)孙(孙)永寶(保)用”。“杞白”即“杞伯”是杞国一官职名;車母则为一位名为“車”的女性;“朕”通“媵”,可知应是陪嫁的器物;“考”通“孝”,意为祭祀;古语“姑公”,即所说的公公婆婆;意思是杞伯制作的这件鬲是車母的陪嫁,用来祭祀車母的公婆,祝子子孙孙萬年永保延用。

此件青铜器形制独特、国别明确,是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商代妇好墓偶方彝、三联甗之后,又一件青铜联体结构的文物,弥足珍贵。加之其铸造精湛并带有铭文,虽然只有21字,但却将时代、国别、人员(杞伯、車母、姑公、子孙)、用处、祝语等。内容详实地记录下来,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学术和观赏价值。

嵌绿松石饕餮纹青铜剑

战国 (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墓M015出土

通长62.2厘米 宽5厘米

剑体较长,脊呈直线,斜从,前锷收狭,格中部略上凸,圆茎,上铸两周箍,圆首。器保存完好,出土时与漆鞘均装在木椟中,青铜本色,金光灿灿,刃部锋利异常。剑格以绿松石嵌作饕餮纹,茎部所缠丝绳保存完整,剑首端作喇叭状,排列细密同心圈。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24厘米 胡长11厘米

器援长而狭,短胡,内部三面均有刃。戈内部刻铭文:“二十三年,郚令 ,右工师 ,冶良。”铭辞物勒工名,记督造、监造与具体制铸造此戈的各级官署及工匠。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

秦 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

陈介祺旧藏,后入上海博物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长27.6厘米 胡长16.8厘米

器援长而狭,长胡,内部三面均有刃,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式样。戈胡部两侧均刻铭文,正面:“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诏事。属邦。”

《史记·吕不韦列传》云“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为各级督造官员及不韦”,则铭文中“五年”,应指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相邦”,即典籍中“相国”,汉世因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改称相邦为相国。铭文中“图”,为地名。“丞蕺、工寅”为督造官员与工匠。此器是战国晚期青铜器物勒工名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嵌绿松石勾连云纹钫

战国 晚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通高53.2厘米 口径12.5厘米 足径14.2厘米

器方口微侈,方唇,长颈,铺首衔环耳,鼓腹、下部缓收,平底,方圈足。覆斗形器盖,缘置四环纽。器通体铸纹槽,以绿松石镶嵌装饰勾连云纹,精细繁缛。

嵌铜鸟兽纹壶

战国 中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通高43厘米 口径12.2厘米 足径14.5厘米

器侈口,长颈,铺首衔环耳,深鼓腹,圈足。盖略上拱,缘置四环纽。器通体铸纹槽,以铜嵌入,装饰五层花纹。每层纹带均由四组对称走兽构成,形态各异。各层纹带之间均以“工”字状纹间隔,每对走兽之间除第四层以饕餮纹间隔外,其余也均以“工”字状纹间隔。圈足嵌饰“工”字状纹带。器盖嵌饰内外两周卷云纹,一纵一横。

青铜鬲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高20.3厘米 口径19厘米

器直口,套环耳,深腹微鼓,分裆平且矮,足跟甚短。器盖上拱,中央置套环。器中腰饰凸弦纹一周。

青铜敦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高19厘米 口径16.3厘米

器体与器盖造型相同,子母口,环耳,鼓腹圜底,三短蹄足。器腹部饰绳索纹三周,中间有绳纹凸起。

蟠螭纹提链壶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高37.8厘米 口径10.2厘米 足径14.5厘米

器口微侈,束颈,铺首衔环耳,圆鼓腹,低圈足。器盖缘铸接四铺首衔环,中央铸一纽连接二环,与提梁相扣,以防器盖脱落。提梁横直,两端下曲,各以四节链环下接两耳。器颈部又铸四小套环纽,可以绳索与器盖四铺首衔环相系,使器盖密合,壶中液体不易散溢。

器通体装饰繁缛,花纹精细。器盖饰蟠螭纹,提梁饰鳞纹,器体由肩至腹,各以两周凸弦纹为界饰六层花纹,最上层为绳索纹,其余均为蟠螭纹,圈足饰绳索纹。此壶在铸造之初,即注重使用细节,颇具匠心,殊为难得。

青铜鼎

战国 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通高7.2厘米 口径5.2厘米

器附耳,球形腹,三细长蹄足。器盖上置三环纽。器上腹部饰双阴线卷云纹,足上部饰饕餮纹。此青铜鼎形制虽较常见,但尺度如此之小,装饰又如此之精,十分罕见。

错金银龙凤纹车饰

战国 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高4.2厘米(上)高4.3厘米(下) 直径3.3厘米

毂饰,称輨,四件,两对,分别饰于毂木两端。器身为圆管状,中腰有小孔(轵)用以固定于毂,内端有凸带两圈,外端各有小纽可系绳。凸带与纽之间,错金银龙凤交逐纹;凸带之间,错金银逐蛇纹,极为精美。

错金银龙凤纹车饰

战国 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长5.4厘米 口径2.8厘米

衡末饰,分别冒于车衡的两端。器身呈圆筒状,末端有当。器通体以金银错工艺,嵌龙、凤纹,极为精细。

龙虎纹盘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18号墓出土

通高12.8厘米 口径35.4厘米 足径19.7厘米

圆盘,口沿外折,附耳向外折曲,腹部下收,平底,高圈足。器口沿以铜嵌作菱形纹,耳饰饕餮纹,盘外璧周饰菱形纹与绳纹,圈足饰云纹。盘内底装饰花纹三层,内为三团双龙盘曲,中围绕四龙,首尾相逐,外周饰六虎,两两相望,顾盼有情。器通体装饰题材众多,错落有致。将水注入盘中,霎时水波荡漾,龙腾虎跃,生气盎然。

嵌铜兽纹豆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通高35.9厘米 口径18.7厘米 足径14厘米

器盘扁圆,口沿两侧置环耳,校部细长,中腰内收,圆镫。盖顶有圆形捉手。器通体以铜镶嵌装饰花纹,器盖与圆镫均为回首兽纹,器盖捉手为两周“S”形几何纹,校上部为“S”形几何纹与三角纹,中腰处为菱形纹与三角纹。

青铜鼎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通高16厘米 口径13.2厘米 足距13厘米

器圆腹,环耳,圜底,下承细长三蹄足。平盖,折缘,顶中央有一环,周缘置三鸟首。器腹中部饰一周蕉叶纹,足上部饰饕餮纹,盖上三鸟首饰蟠龙纹。

青铜钲

战国 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通高31.5厘米

器腔体作扁圆形,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两铣上侈,柄作实心多棱形。通体光素,惟衡部饰有涡纹。1972年四川涪林小田溪出土两件青铜钲,与此青铜钲结构全同,惟大小略异。

蔡侯申戈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长21.6厘米 胡长10.3厘米

器援狭长且直,短胡,三穿,直内。胡上铸铭文2行6字:“蔡侯申之用戈。”

青铜剑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长57.5厘米 宽5厘米

剑体较长,脊呈直线,斜从,前锷收狭,格作倒置“凹”字状,圆茎,上铸两周箍,圆首,孔中嵌绿松石。青铜剑在商代至西周时期长度较短,而且较少使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剑体加长,使用普遍。

蔡侯申簋(4尊)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高37.7-35.6厘米 口径24.3-23.7厘米 座长24厘米 宽24.2厘米

器侈口,束颈,兽首耳垂珥,腹部圆鼓,低圈足,下连铸方座。器盖顶置五瓣花状捉手。器盖、器身与方座均饰蟠螭纹,器耳饰重环纹。

蔡侯申鼎(3尊)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高69.7厘米 口径62厘米

器体硕大,附耳微侈,直口,方唇,腹深且宽,圜底,三蹄足。平盖,顶有圆形矮支柱捉手。器颈、腹间铸一周凸弦纹,上、下均饰蟠螭纹,足上端饰饕餮纹。器盖内铸铭文2行6字:“蔡侯申之食 。”

青铜编钟(9枚)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高78厘米——48.2厘米 跣宽33.9——23.2厘米

此组编钟共9枚,形制、装饰花纹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器腔体作合瓦状,较阔,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上小下大柱状甬,有旋,干作方形,枚下沿大于腔高二分之一。器甬、舞、篆、鼓部饰蟠螭纹,细密繁复,凹凸有致。9器均铸铭文,字数不等,自名为“行钟”。春秋时期,编钟的数目比西周时期增加,构成完整的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

镂空蛇纹鞘剑

西周

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通长17.5厘米 柄长5.9厘米 鞘长18.7厘米 宽10.5厘米

剑身较短,呈长尖三角形,中脊稍为隆起,无格,扁茎,无首。剑腊饰三角纹,剑鞘镂空,以盘蛇为饰,鞘口两侧各饰一牛。

青铜刀

西周

长28.1厘米

器刃直且狭,刀脊有三管状銎以纳 长柲,近脊处饰一列乳丁纹。此型青铜刀流行于西周早、中期。

侯戟

西周

河南浚县辛村出土

通长27.5厘米

器上端为扁形刺,中段作戈形,有脊,下连长胡,三穿,直内较短,是西周早期、中期的典型式样。器内部铸铭文“侯”。

青铜戈

西周

通长23.2厘米

器援狭长,向上倾斜,短胡,两穿,有上下阑,直内,是西周早期的标准式样。

嵌玉青铜钺

西周

通长18厘米,高12厘米

器作片状,圆刃,管状銎,直内,圆形钺身中间镶嵌青玉,造型极为罕见。商代青铜器上曾见铸图□,即为此型钺。

潶伯卣

西周

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通高29厘米 口径12厘米

器呈直筒形,腹上部两侧有环钮,与一兽首提梁相扣。器盖纳于口中,拱顶,上有捉手。器腹上部以兽首为中心,两方连续饰顾首龙纹,足上部与提梁均饰龙纹。

顾龙纹卣

西周

1954年河南洛阳出土

通高25.8厘米 足长径15.4厘米 足短径13.2厘米

器为扁圆体,颈两侧有半环耳与提梁两端相套联,提梁顶端平直,腹部下垂且鼓,圈足较高,底缘作阶状。器盖口沿较宽,拱顶中央有一花瓣状捉手。器颈部与盖缘各饰两对顾首龙纹,颈部纹带中间饰一兽首。

启尊

周昭王时期

1969年山东黄县归城小刘庄出土

通高18厘米 口径16.8厘米 足径12.2厘米

器敞口侈大,颈部较长,腹下垂而鼓,圈足低且外侈。颈、腹间铸两周凸弦纹,中间饰屈身龙纹。

[艹緐]罍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4.9厘米 口径15.5厘米

器敞口翻唇,束颈,圆肩体宽,兽首耳衔大环,腹部较矮,圈足低且外侈。器以云雷纹为地,肩部间饰穷曲纹与涡纹,腹部饰8组穷曲纹,分界规整。

长思盉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8.2厘米 口径17.7厘米

器敞口、束颈,垂鼓腹,三袋足,一足侧附长直流。器盖顶有一半环钮,以链与兽首鋬相连。器颈部与盖缘以云雷纹为地,周饰穷曲纹,器流与鋬两侧袋足各斜饰两道平行凸弦纹,向上相交成直角。

青铜觚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14.5厘米 足径8.5厘米

器口呈喇叭状,斜张较大,周缘外翻而平展,中段较细且外鼓,上有扉棱通于圈足。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上口饰蕉叶纹,中腰与圈足饰饕餮纹。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