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纪要 | 第574期:亚超阐释《知鱼之乐》

写在前面

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我们刚出生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零,好比一张纯白的纸张等着我们去书写。每当我们经历过一件事,就如同在纸上写下一个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也在一点点变厚,因我们的经历和成长,书中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幻着,逐渐变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之书。
一人一书系列活动,初心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本生命之书,就像一棵树得有主干,主干上有枝桠,再分别开花结果。我们希望借这个机会,帮助大家去找到去确认去熟读自己的生命之书,对讲者对听者都是一样。
一人一书系列活动第十一期,也是读书活动总第574期,小一大书悦读会很荣幸邀请到既有思想深刻、高度自洽、温润风趣、谦和得体的亚超老师为书友们分享《知鱼之乐》。
亚超老师由“一书”讲起,串联起了“一人”,介绍了学界评价为勇气可嘉的作者王东岳以及对此书此人不断思考、反复琢磨的自己,既有对书中理论精读后的详解,又有融合了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且身体力行的实例。
书不过是载体,亚超老师对其中的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等学科逻辑如数家珍,欣然道来自己的认知变化和心路成长历程。
作为首期既提前开始,又推后结束的分享会,亚超老师的阐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给听者如沐春风之感,四个多小时的分享和交流在笑声和掌声中转瞬即逝。不少书友在活动结束时意犹未尽,舍不得告别这一堂生动有趣的哲思课,纷纷表示希望再听亚超老师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的轻松分享。

一期一会,每一次的欢快都不可复制,但每一次的收获都印记在心。智识交流的乐趣无法用语言一一详述,撷取其中精华与书友们分享。

一人

第十一期嘉宾:亚超老师

一位具备多学科思维又高度自洽的知识精英一位极富同理心又具利己主义的理性主义者一位从容跨界幽默起来毫不费劲的温润君子

亚超老师是一本开放自在、理性成长
兼具思想的深刻与世俗生活的乐趣
让人常读常新的书
一书
《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乃鱼之嗣,故知鱼之乐。

我之所知,仅限我之所需;

我之所需,仅限我之所在。

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

抑或知鱼之乐。

一世界
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
从书中读出什么
取决于读者的阅历、思考和践行

一万个人眼里

有一万本《知鱼之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亚超老师这本

第一部分、一人

1.作者王东岳

王东岳为世人所知是其代表作《物演通论》,书中首次提出递弱代偿的理论,递弱代偿原理,讲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物种,生存强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为了保证自身能够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挥自己续存的能力以及结构属性。在大尺度的时间维度下,弱是生存强度弱,稳定程度弱。

王东岳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这叫做递弱。相应的,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多。这叫做代偿。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貌似越来越强,但是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虽然王东岳具有专业医学背景,是医学硕士,但因为他提出的递弱代偿理论而被热议。作为自由学者,也担任某些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他是充满争议的“网红”和“哲学家”。社会各界也对其褒贬不一。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称其为“我的恩师王东岳!”;中医学者梁冬、徐文兵评其“惊为天人!”;程维评价此理论给其很多启发;学者万维钢则称其为“民间哲学家”,有不少低级错误。学术界一词概之:勇气可嘉。

亚超老师认为,王东岳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稳固的知识体系。王东岳对演化规律的认知是悲观的,但生物演化过程也是这样自然呈现和势不可挡的;他对世界的认知存在悖论,但又不互相矛盾;他对生命动态交互平衡的看法启人深思。

亚超老师指出,我们应以更加客观与实用的态度去看待王东岳的理论,及至每一种理论,取其相对正确的部分为我用就好。

2.主讲嘉宾亚超老师

作为五色时间元年会连续四届的主持人,亚超老师被评为史上最帅主持人。也曾有不少颜值与内涵俱佳的青年才俊数度觊觎此位并尝试挑战,但行动的勇气最终随风而逝。因此,五色年会坊间有语:铁打的亚超,流水的美女搭档。

亚超老师既感性风趣又理性客观;既温和严谨,又风度翩翩;既广博深邃,又沉浸生活。毫无疑问,亚超老师是五色的。

蓝色亚超:热爱学习的亚超老师,在求知方面讲求精选精读,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读思想;不是在调动思想,而是在酝酿思想;不是在酝酿思想,而是在发掘思想。他的学习途径不局限于书本,学习方法也不仅限于汲取,更能结合实际生活,学我可用,为我所用。

红色亚超:热爱工作的亚超老师,是”自燃型“的人。他注重高效能,讲求高效率,成果卓越,不仅年富力强,富有目标感,通过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更是时刻为工作打call,为公司骄傲:分享的PPT是有单位Logo的原装模板,在朋友圈为公司的科技研发点赞。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这是劳动人生的美好。

绿色亚超:热爱生活的亚超老师,身心康健。他注重锻炼,是太原马拉松赛的终点选手,也定期与好友们登山远足;他富有幽默感,怀揣一颗纯净的心去旁观世界万千,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他时刻仔细观察、确认整顿自己的心理状态,播种下千姿百态的美丽花草。

白色亚超:热爱思考的亚超老师,建立了独属于自己又益于他人的价值观体系。他能深刻敏锐地洞察人与人性,拥有自信、乐观、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从实际出发,是低情绪化的场景论者和人性本私的实用主义者;他思行合一,用一个个的思考积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黄色亚超:热爱给予的亚超老师,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感恩与付出,让亚超老师充满能量: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夫妻恩爱扶持,家庭温馨和谐;他是俩娃的快乐奶爸,孩子们以他为骄傲;他是朋友们的良师益友,凡是他答应的,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是朋友们心中特靠谱的典范。

面对好友们或高深或麻辣或复杂的侃侃而“评”,亚超老师云淡风轻低调又张扬地用一个词重磅概括了所有:勇气可嘉

第二部分、一书
1.亚超老师这样介绍《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是哲理随笔,全书分30个小节,有大的主线,又跳出主线进行不可知而知的探讨。全书的主线有三条:自然趋弱,弱归人性;精神趋知,知归茫然;社会趋繁,繁归动摇。
三条主线看似复杂,实则是围绕经典的哲学三问而总结的万物演化的三个主题:万物从何而来?如何演化?未来如何? 哲学三问看似没有用处,但可以此为工具了解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演化三题看似没有意义,但可以此为条理,更新对世间万物的认知。
亚超老师从书中30个小节里重点选出5个小节进行分享,将自然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这三个看似截然不同、无法贯通的领域融会贯通,为书友们带来一场“思想地震”。

2.亚超老师这样阐释《知鱼之乐》

亚超老师跳出了书本身的顺序,从自己的认知体系出发,以精神、社会和自然的顺序为主轴,打乱书中章节,对《知鱼之乐》进行了详细阐释和重新演绎。

(1)精神角度,感官不可信,理性也不可信。

人最信任自己的感官,但感官又有视觉、听觉等物理上的局限性。但反过来,我们可以从认识世界开始识别自己的认知能力,接受视觉和听觉的差异。
真善美是因生存而形成的机制,会失真:“真”作假时假亦真,为强调“效用”,加大了“失真”,实现了求生、求实;我们不可能脱离别人或整个环境而存在,要互助,所以产生了善;美是感与应之间的张力,“美”是不美好的尺度:感之不真、应之不切;失而不离,感而无应,美也。

罗素说: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人类的认知活动无不建立在“不自觉武断”的基础之上,应当特别小心“对知的无知”。

(2)社会角度,万物演化的规律与不归路。

亚超老师认为《普罗米修斯的天谴词》一篇最有价值,也最喜欢。宙斯对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愤怒是因为火是一种能源。能量来自于火,是演化的主纬度,能量消耗越多,说明人类文明越进步。但消耗能量越多,存在也越不稳定。

“活”的状态是生命体与外界有持续的交互,只有从外部吸收能量才能成为自主的个体。依靠外部是不稳定的,所以很难永生。“死”的状态是结构系统的崩溃,实现永生的方式是通过遗传。

社会结构非人类独有,在膜翅目王国也有群化行为的社会活动现象。文明变更频率越来越快,稳定性越来越弱。人在社会结构中也是一种残化。必须实现能耗与能量供给的平衡,才能在大的时间环境和纬度下生存下去。未来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很快就会到来。

(3)自然角度,惟求存在,苦乐均衡。

人类是智化生存,但仍处于自我蒙蔽的“盲存”状态。哲学之所以无用,是因为不直接发挥作用;有为与无为,取决于存在者的存在状态,无为而无不为,有为是无奈之选。我们能做的是加强自己的认知和提高判断力。

知足常乐。所谓快乐,就是生物趋利的情绪化生理冲动。神经活动不能长时间留守在兴奋或抑制的任一极点上,因此,人的常态心理保持在无苦无乐的“无聊”基线“/“心理震荡回归线”上,无论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如何。幸福即是这种长期平稳富足的精神状态。

王东岳认为,无论你怎样奋争不止,都不会获得更多的纯粹快乐,每个人最终收获的苦乐量比注定是完全相等的,以至于它们全都归结在一无所有的零数上。而且,惟因如此,你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得以追逐那个虚无飘渺的“快乐”之诱惑。

亚超老师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会导致心理基线不同,有高有低。

第三部分、亚超老师的世界观
1.关于认知
亚超老师认为世界是不可尽知的,他是从时间、空间、主体、物质/客体、关系角度认知世界的实用主义者。

2.关于人与人性

对于自己,亚超老师认为人是一种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所以首要的是如何把自我这个开放系统做好。愉悦和快乐是对自身的正向反馈,要投入和沉浸。“私”是为了求得生存,所以自驱力是核心能力,要自己赋予自己意义和目标。
对于他人,努力寻找分歧下的共识(分叉点),以场景化的眼光看待观念分歧、以慈悲心和金刚心看待行为差异,从有利的角度做出行为选择。
对于社会,保持中庸和独立。

3.关于社会

社会在能源和信息上的演化势不可挡。道德是人类在过程中的一个理论结果,在具体场景下是可以讨论的,道德要基于利益的判断,发心、行为和保证结果的能力都在,才能实现好心有好报。

4.关于未来

人类通过科技,通过人工智能改造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在自我毁灭。未来在虚拟世界的愉悦远大于人类精神产生的愉悦,人类机体的改变会改变人类的基本属性。人类会从自我毁灭中得到永生,所幸都还有些时间。

第四部分、现场金句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思维的火花总在碰撞中产生,这样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又探求本质的思辨式交流,是最好的教学相长。现场金句频出,摘录部分以做纪念:

★每个人都可以带上面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倘若我们连自己的感觉和思维都一无所知,如何去讨论被感知对象的性质呢?
★感官扭曲着世界的本来面目,却建立了我们生存所需最有效的识辨系统。
★理性是对感觉误差的纠偏?还是感觉失真的顺延?
★你若圆满自足,自然无需善待他人;自私自斥于群化结构。
★用火是文明的开端,至此远离动物的险途。

★内能越高结构状态越稳定、内耗越高结构状态越动荡。

★个体自由度越大,越难以独存。

★文明变更频率递增,能耗越大,危机越大。

★所谓社会,就是在有机体层面上残化、代偿的形态。
★社会发展自有它给定的运动定律和运动方向,又如何预见“理想”不会走入歧途?
★只有精于务虚的民族才有望找准“务实”的方向。
★有为(能力属性更强)物种难免快速灭绝,无为物种长存不衰。
★越原始的物质形态在宇宙中的空间质量分布越大,衍存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人类的有为(不同寻常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却成为自然的“弃儿”。
★无论出自自然法则还是人类的愿望,追求完善的良好动机只能导出相反的结果。
★无贪不足以激发进取;进取必烦忙、烦神;烦而无功、贪而不得则畏。
★贪婪、烦躁、怯懦烙印在人性最深处,是人类“生存焦虑“的基本框架。
★“万物皆备于我“,”人是万物的尺度”,齐备状态恰恰是生存危机的尺度。
★心理波动的轨迹类似围绕中值回归线波动的正弦曲线,正负值相抵。
★变化是“存在趋于失存”时的必须,存在是“衰变以求存续”的流程。
★工作节奏、知识更新、信息膨胀、物欲横流、社会“进步”、人类异化、环境污染;自然生活、心理生活、社会生活的质量都在下降,走向人类末日。
★人类孱弱不堪,生育率低,种系繁衍抗风险能力弱,难以衍存,只好借助代偿所得智巧来勉强苟活和维持种系繁衍。
★人类不得不用智慧,智慧状态与生存状态相匹配。
★一切的“知”都是武断之“知”;唯因有“知”(有用性),才得以生存。
★科学与非科学的唯一区别恰恰在于科学的可证伪性。
★人类史前文明的分化形态至少在600种以上,不免纷纷走上绝路。
★缘:识别能力、行为能力、达成结果的能力。
★个体的自由选择形成群体的某种稳态平衡状态。
★爱情,不但使人丧失其他,更丧失自己,丧失到生物社会编织的自然罗网之中。
★不经过大的分裂不足以成为大的自洽,现在已非常自洽。
★人类是生物演化最后的、也是最弱的承载者。
★科学无法解决终极问题,哲学和宗教则给了终极之问一个存在的空间。
★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每一个有使命的人都是值得钦佩的。
★信任是得到启发的基本前提。
★爱是一种水满自溢的状态,分享也是。
★所有我们担心的、向往的,不在任何地方,而是在当下,在我们的头脑中。
★一个不自信的人,是很难自黑的。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我们所拥有的,只有此时此刻。
★在大场景下思考问题,在小场景下解决问题。
★只有成为开放的系统,才能对抗熵增。
第五部分、现场推荐图书
《物演通论》《把地上的事儿往天上聊》《中国古代小说》《道德经》《庄子》《什么是科学》《人类简史》《原则》
活动感想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书友们经过亚超老师的启发脑洞大开,有其他角度的延展呼应,也有充满巧思的发问,亚超老师都一一接招,理性又恰到好处地给予解答。
不得不提的是,锦添小朋友的发言逻辑清晰,见解深刻,其思维的广博深远令在座的大人书友们惊叹和佩服。
思维火花的碰撞,智识的升华、启迪和思辨,留给现场的朋友,不再赘述。
以下是部分悦读者的文字感想汇总:

伊朵尔:亚超老师的分享,怎么说呢,一个半小时的密集理论输出,内容深奥广博,但又完全没有智识压力。改编下亚超的原话是:边际思考效应递增。

分享开始,晓一让大家总结对亚超的印象,我说亚超是可以让人灵魂产生感动的。听完后的感觉则是灵魂的高度共情/共鸣,并不是说自己的思想水平也有那么高,而是亚超老师把极其理性的东西方思想以极其柔和的方式讲述出来,这种温和中的表达有你自觉不自觉被影响被浸润以及乐于接受的被拔高的力量。

不是他在讲自己,而是在平和地讲述每个经历过自我思考和心理成长的人的共同心路历程,是抽象化的,高度提纯的,经得起推敲的;又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可拿来借用的现世经验。

分享的过程是理性的,亚超老师和现场书友的探讨也是理性的,但呈现的结果却是感性的,是高级愉悦和思维快乐的独特体验。因为有亚超老师的包容开放,是他的和而不同,是他有【原则】的无限接纳。

书只是载体和沟通的桥梁,经由书的表达、交流、思辨和情感上的互相尊重和接纳,或许是自己所能体会的参加今天一人一书线下读书活动的最大意义吧。毕竟,不知道哪天我们就忽然在地球上消失了;毕竟,50亿年后地球也不存在了。但亚超老师水满自溢的内心有爱的分享和今天下午共享的轻松愉悦的时光是永恒存在过的

字在人生:与@亚超 老师结缘,最该感谢的媒人,是不吝胡萝卜加大棒的恩威并施,每每与超哥相爱相杀的帅锅,我的四川老乡@御风啸谷。

而对王东岳先生的认知,我曾经历过一波三折的矛盾重重,再过度到且行且珍惜的亲近感。

最初,因着罗胖的大力推崇,对其产生好奇,但终因“递弱代偿”之类晦涩艰深的概念名词,觉得这位本家仁兄,不过就是一位不明觉厉、不说人话的神棍一枚。

后来,亲爱的@老沈 沈老师也曾向我推荐他的“神神叨叨”,被我以女神般的态度自居,直接怼回去。再后来,沈老师又发来万维钢老师的批驳文章,让我更加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俺早就抓住了这只“老狐狸”的尾巴。再后来,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王东岳先生在混沌大学的讲座中有关对汉字的解读,从此开始对其有了些许好感。

直到这周,得知亚超老师即将分享的《知鱼之乐》一书,竟然是王东岳的随笔,再次点燃俺的好奇心,于是临时抱佛脚,挑了《缘的解说》一文来读,进而不禁感叹,感情这厮是能说人话的,而且能说得像庄子那样机智风趣,自然洒脱,倍儿能解压。

联想起《庄子·知北游》中,东郭子曾问道于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应道:“无所不在。”于是,在“何其愈下邪”~“何其愈甚邪”的追问下——庄子直接答道:“在屎溺”中!

要搁以前,这段叫我念念不忘的对话,我只当段子和笑话来听。而此时此刻,我要由衷感谢亚超老师的点拨,以及与会书友们因应亚超老师奏响的主旋律,共同参与创作出的五彩和声交响乐,顿悟道:

我曾以为的王东岳老师讲的一席话,不过是一坨屎(shit)而已,但这坨便便(shit),却在——小一大书悦读会~一人一书——创造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能量信息场域中,便能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秒变(shift)知 鱼之乐的大道至简——一条太极阴阳鱼(fish)。

今晚,带着对“真·善·美”的上下求索,相信我定会安然入梦哒。

明天,我会认真拜读下《知鱼之乐》的第14-16章,以便继续与各位书友徜徉在鱼之乐的美不胜收和美美与共之中。

依菲:感恩亚超老师,初次相遇,从润物细无声的幽默,到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再次相见,认知确认与锻造重塑,会心一笑与震撼拓展,感恩相遇,感恩同行。

感谢亚超老师,以温润智者的形象,引领我们走进一位有着大格局的作者。我从中印证了很多观点,所谓真正的大家,在认知最高层都是相通的。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点:

其一,让自己生长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保有怀疑的态度,从而能够兼收并蓄,吸收其他体系的有益观点,而不陷进去,远离“尽信书”;

其二,让自己更加懂得谦恭与友善,在这个仍在不断进行分工细化的时代,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对自然保有敬畏之心;

其三,保持一种低情绪力,是一种应对这个时代高耗能状态的有效应对方式,当掌握了规矩方法之后,能够有足够的觉知去改善,也是自省的能力;

其四,在大场景中思考问题,在小场景中解决问题,的确是问题应有的解决之道,下判断之前,需要在大场景的话语体系中带入思考,很多时候,这个前提容易被忽略,即使重视,能力又不一定支持。

所以正应了自己去年底在年会上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长”,感谢亚超老师,感谢每一位认真善思的朋友。

蓝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哲学太玄妙了。二是亚超老师对于辩证法的诠释让我大开眼界,哦,原来圆满就是毁灭,开始就意味着结束,残化的同时就是完善,整体变强就说明个人弱化……

他的分享就好像在湖心投了一颗小石子,那一波又一波荡漾开来的涟漪,正是这个长达四个小时分享会里每个人得到的收获,各有不同,整体上又美轮美奂。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小朋友的发言,也如实记录在这里吧。他首先感谢了亚超老师精彩的分享,接着,他说:

“一个乡村如果切掉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它可能能一直存在下去,因为那里的人们可以耕地种菜养活自己;一个中小城市如果切掉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它可能能存在几个月,因为它还有有限的耕种条件;一个一线城市如果切掉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它可能只能存在一个星期,因为它高度依赖外面的世界。——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人类到底是在发展,还是在自取灭亡?”

他的发言一结束,引来一片唏嘘赞叹之声,然后是掌声。有位书友甚至说,现在很多大人思考问题的深度还不如一个孩子。我也在思考,带他来参加成人的读书会,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还是过早地把他引导到了成人的思维世界中来了?暂时无解。(更多内容详见蓝心专栏《知鱼之乐》读书会“轻”纪实

大白:和亚超相见于五色年会,但真正的相识则来自于18年一次围炉夜话,那次他关于“自洽“的分享给我那段时光点亮了一盏明灯,从此不可自拔的深深折服。

百科里说“知鱼之乐”仅供精神贵族享用,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不限于取乐或谋生等低层需要,而是有兴趣追究超然于现实生存或支配着现实生存的高层疑问。如果仅仅看这个评价我可能望而却步,但幸运的是通过今天亚超老师高质量的分享,和从容幽默的转化,让我们能够接得住而不再是高高在上,这才是大家的水平,所以第一个感受就是非常感谢。

第二个感受就是非常佩服,人生三问中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亚超老师在分享中对自己分析非常清晰,显然已经越过了“开悟之坡”。正如他在回答提问中所说,这个将复杂变为有趣来源于思维的大量练习,来源于投入在深度思考的大量时间,享受思考的乐趣才有从分裂到自洽的跃迁。深深羡慕,深深佩服,再次感谢。

波波:亚超是缘王东岳之书拓宽、探究他自己;听者又借着亚超的分享做为阶梯来近一步认识作者、认识亚超。分享会里,讲的人,听的人都有一个内化过程,其味无穷,其益甚远。

晓一:1.第11期读书会的时间在计划时就拉长了一个小时,实际不止4个小时,但还是觉得过得很快,也许这就是快乐里含着一个快的原因吧,感谢一人一书活动再一次带来的完全沉浸,在开放中,获得一种丰富的宁静。

2.整场分享会,价值浓度很高,分享嘉宾精心准备,会书友投入倾听,互动交流热烈而深入,感想很多。单说其中提到的一个字:熵。

(1)什么是熵和熵增?熵,就是事物的无序程度,在孤立系统下,熵是不断增加的,当熵达到最大值时,系统会出现严重混乱,最后走向死亡,而宇宙源于低熵状态,拥有不可思议的能量密度;熵增定律,也叫“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德国人克劳修斯提出的理论,他指出事物总是向熵增发展,从有序向无序发展,以及“孤立系统下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不可逆”。

(2)为什么要熵减?在孤立系统下,熵是不断增加的,当熵达到最大值时,系统会出现严重混乱,最后走向死亡。薛定谔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我认为人与人间的不同,在于熵减的程度的不同。如果要活得好,活得井然有序,活得有所掌控,需要熵减。

(3)如何做到熵减?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努力。从内部而言要消除生理层面持续产生的熵增,比如通过好的睡眠和运动和饮食等提升新陈代谢,比如排除信息干扰增加专注度,比如用各种工具作为外挂让信息更有序透明减少大脑负担;从外部而言要保持开放在不同场景中建立螺旋上升的有序组织,比如学习新知识,比如创造新成就,比如建立新社交,让一切都保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熵的水平。《知鱼之乐》的作者子非鱼的核心观点是:递弱代偿,递弱即熵增,代偿即熵减。

亚超老师在分享中体现了自己在熵减方面的尝试:

(1)做一个持续成长的不可尽知论者;

(2)做一个能够立德、立功、立言的功利主义者;

(3)做一个具有开放性持续加强自身复杂闭环体系的有趣的人;

(4)做一个致力于深度思考和多维思考的人;

(5)做一个热情融合冷酷,熟悉又陌生,中和得刚刚好的有温度的人。对我的启发是,要做一个有自驱力的熵减者,而用五色时间管理法,可以轻松有趣地做五彩人生的主人,过得缤纷、活得平衡、有所掌控。

3.现场看到了很多保持开放系统的耗散系统:瘦了的戊然、壮了的大白、逆龄的波波姐、字得其乐的倩姐、积极进取的依菲、学习委员蓝心、持续成长的锦添、寻求突破的五色倦客、坚持科普的黄鹏、助人为乐的爱童鞋、内外兼修的伊朵尔、问得妙答得好的红蕖、动静皆宜的亚超。

生存和生活这两个词很有意思,从生存这个词来看,王东岳提到“知识的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存”,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必死,只是用代偿可以让向死之路长一点;但若说到生活这个词,这是属于每个个体的,我们生而为人,还要活,要有活力,就要活动,要求活水,即使人终有一死,但也要在有生之日活得精彩,活得尽兴,活得无愧于心,将人类的延续这个课题融入个体的创造中。

很高兴见到各位!

很开心能够得到能量补给!

一期一会,谢谢这份独特的宁静!

五色倦客:有幸参加亚超主讲《知鱼之乐》一人一书线下读书活动,初衷是想了解亚超老师对王东岳哲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没想到这一场讲座听下来,在这个大家聚集一堂的炎热夏天,我真有一种春风扑来、别开生面的感觉。

哲学是爱智之学,但是,你爱智慧,智慧就给你此生不会穷尽的考验,让你会经历一个上溯九天,下穷黄泉的思想苦旅,所以,感谢这次精彩的思想饕餮盛宴。

亚超兄运筹帷幄,拳打物理,手撕哲学,通过王东岳的舞台唱着自己的戏,真是让人佩服,充分表现了一个国企老总的思想修养。

五色倦客,热爱五色时间元!

戊然:知道本次分享主题是《知鱼之乐》后,我挺迟疑的,因为众人对王东岳“民哲”的指责耳闻已久,个人甚至还颇为认同,再见他的书唯恐自己现场走神儿乃至哈欠连天,好在活动现场的四个小时仿佛转瞬,令人意犹未尽。

这首先得感谢被我吃掉的5块威化饼干、6个巴旦木奶酪枣、2块夹心饼干、半串葡萄和两个李子(李子摆得远,没好意思站起来拿),然后要得益于亚超老兄的分享。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问题与答案的思辨——有时,人是带着答案找问题——想来我对王东岳的态度就是这样。

一旦心里暗暗给他扣上“民哲”的帽子,所有对他的了解都变成对刻板印象的验证;一旦心里有了答案,所有阅读都变成了罗织证据。“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要打破“我执”的循环就要找更多审视事件的视角。亚超兄的分享恰恰是一个从他者身份看《知鱼之乐》的机会,更是一个从旁观者角度端详那个正在读《知鱼之乐》的自己的契机。

“鱼”是鱼,“鱼”也是镜子,心中有鱼者见鱼、心中有知者见知、心中有苦者见鱼之苦、心中有乐者见鱼之乐。正如亚超兄分享中一句对书特别点睛的评价——这也许不是一本严谨哲学书,更像是王东岳的哲思。

单从这一点上看,王东岳的根基确实在中国,确实与中国古代先贤有几分相似,孔孟老庄韩非墨子,在理性主义看来,他们的观点都无法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凭什么“仁者无忧”?凭什么“反者道之所动”?凭什么“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凭什么“递弱代偿”?

然而,从经验主义来看,他们都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他们的观点也许不能被论证,可是他们的的观点却在无数人的生命中应验,也许读者身边没有和他们类似的经验,但他们可以通过强大的表达能力、修辞能力将读者带入到他们的经验中去,让个体经验侵蚀(非贬义)集体经验。

《知鱼之乐》并非是严谨的哲学著述,它更像是一本文学著作,是作者在书里和读者掏心窝子。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文学家而所有的文学家都是哲学家。

此处,我又反省起自己为什么抵触王东岳,归根结底还是嫉妒在作祟。我和王东岳老师本是云泥之别、毫无瓜葛,可我还是嫉妒他,圣人可以著书立说,圣人可以指点江山,你一个普通人凭什么?我们这些普通人都服从权威,都引经据典,你也是普通人凭什么大声疾呼、凭什么奋笔疾书?对王东岳的那抵触其实是心中自卑的具象化。

难得是见本心,难得是面对本心。

再次感谢亚超的分享,下次见到远处的李子一定起身去拿。

红蕖:知鱼之乐,暑气两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知鱼之乐,焉知鱼之痛也。这不仅是千古疑问,更是蕴含深意的哲学问题。

感谢帅气、儒雅、风趣、睿智的亚超高质量的分享,将如此深奥的哲理剥丝抽茧,层层深入,确有拨云见日之感。

世界是可知又是不可知的。一切皆基于我们的认知范围。哲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哲理也是生活之理。

嘉宾分享的诸多观点大多比较赞同的,尤其是在大场景下思考问题,在小场景里解决问题。个人感觉受用无比,毕竟所有的哲理最终要解决的是现实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知鱼之乐?知鱼之乐!抑或知鱼之乐。

子非鱼,子是鱼,鱼即是子,子即是鱼。我想这个世界是没有统一答案的 。

用五色时间元,答案尽在其中。

黄鹏:1.《知鱼之乐》: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就让人瞌睡了。感谢亚超的分享和领读、剖析,得以清醒的读这本书。作者本人涉猎众多,综合归纳所学,按照其“我为鱼”的态度和逻辑,自成一派体系。

2.知鱼之乐?我等都非鱼。

鱼的所见所闻,是世情、众生的历史。

鱼的思考,是否为未来之演化?

其中有值得我们深思的:譬如普罗米修斯的天谴词。

通过掌握使用“火”的窍门,人们开始开发、利用各种“能量”。

作者的讨伐檄文,批判滥用“能量”。我们应该合理或者更严重的说,必须约束使用“能量”。

3.关于很多商人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我在听亚超剖析的时候,每个点都在想,有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不是对现实的归纳总结提升?知行合一,思维逐渐进入“鱼”的世界。

爱童鞋:子不是鱼,子不知道鱼的喜和悲。子是子,子真实子善良。子很知道子的感受,子很了解子的内心。今天有幸听亚超老师解读《知鱼之乐》,由这本书引申到人类很多高深的问题,加上书友们个个精彩纷呈的发言更加衬托亚超老师把此书解读得何等精彩万分!高手过招啊!我听得如痴如醉,脑洞大开,非常享受!竟不知不觉在读书会中无比开心地过了四个半小时!!感谢智慧幽默的亚超老师!感谢才华横溢的书友们!至于人类要走向何方,就让年轻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去探索去应对去解决!我乃无能之辈只会好好享受当下好好珍惜当下!就像今天下午的读书会不能错过!

亚超:感知不可信,理性不可信。一切“知”都是武断之“知”。递弱代偿亦然。正如感官对世界的扭曲是为了求存而实现“低能耗”下的简化感知,所有理论也都是基于这一限制的“假说”。递弱代偿亦然。可以作为理解大“道”(如果存在)的一个简化模型和视角之一。对科学,对理论,既要/首要敬畏,也要关注其前提和假设。务必在相应场景下使用。

致谢

谢谢从十万忙之中挤出宝贵的睡眠时间来坦诚与深刻分享的清风化雨般柔和温润的亚超老师!

谢谢彼岸书店提供场地支持和特价茶饮!
谢谢爱童鞋倾情赞助颜涵超高的玫瑰香和清甜可口的四川脆李!
谢谢昭同学慷慨赞助外形可爱口味香甜的五色零食!
谢谢爱童鞋、字在人生、晓一、伊朵尔热情周到的服务!
谢谢爱童鞋、红蕖、晓一为我们定格美好!
谢谢书友们热忱、认真、严谨又不失活泼的高质量互动!

PS:一人一书第十二期,我们邀请到在历史古典与现代潮流间自由穿梭的高杨老师分享《三国演义》,时间是2021年7月31日,若有兴趣,欢迎提前联系成言,锁定名额。

PPS:如果你希望把自己的人生之书,连同自己,讲给我们听,请联系晓一,我们来确认选题和安排时间。

PPPS:大家的门票费所剩和活动纪要所得的打赏,将全部纳入小一大书悦读会基金,作为推广全民阅读所用,让我们将读书这件小事进行到底!

编辑:伊朵尔&月几又

摄影:爱童鞋、红蕖、晓一

校对:子衿

纪要  | 一人一书第十期:郭海军解析《遥远的救世主》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九期:晓一分享《奇特的一生》

纪要  | 一人一书第八期:沈伟建讲解《黄帝内经》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七期:冯苗述说《老去的勇气》

纪要  | 一人一书第六期:索晓辉诠释《西行漫记》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五期:二师兄笑谈《苏东坡传》
纪要 | 一人一书第四期:伊朵尔讲述《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三期:戊然畅聊《水浒传》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二期:武威领读《助推》
纪要 | 一人一书第一期:王倩趣谈《如果我是一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