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个有人大晚上的跟我抱怨,嫌我最近少有写茶。质问我是不是跑偏了、忘本了,究竟什么个情况?!“什么情况?……没情况。”于是无端的挨了一场批斗。
不过最近也的确没怎么连篇累牍的写过茶(人家说得对),主要是在试探着委婉含蓄、喻外于内、指桑骂槐的写些东西。看似言他,实则却都还是在说茶。当然,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已有一个构思许久的既定主题,可我却还没想好如何将其展开与铺陈,甚至我都设计了多种版本开篇“点题”,但随后又都被我一一否决。直到有人憋不住了开始抱怨……好吧,这个主题是——消费观升级。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进化与升级”。我此前提到过消费升级,从物质消费上升到体验消费。可真要实现的话需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消费者认同消费升级的价值,认可体验消费的先进性。而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基础(主要是文化基础)……这就导致了文中提到过的那些尴尬:从业者并未给予消费者茶的终极价值,除了养生、附庸风雅这类其实站不住脚的内容,消费者不知茶中何求。于是在经历过一段盲目消费后,也学会了浅尝辄止,主动降低“试错成本”。而这大大削弱了潜在消费量,并且有可能是个不可逆的过程。面对那些在茶上扑腾了半天却依旧懵懂的消费者,有谁能给出一个让人家继续消费,甚至升级消费的理由呢?这个理由一定要具有普适性、本质性,而非“小罐茶”的礼品属性,或去搭蹭陈皮的药理价值(陈皮本身已非茶类),本质上它们是另外一种消费。有人习惯于追责:造成这个局面的是谁的原因?——生产端?销售商?消费者?都不是,或者说都是。怎么讲呢,一块用作猪圈围墙的石板,一旦被鉴识出是古碑,其文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也便一飞冲天。西藏的松茸虽味道鲜美,但过去也只是与其他菌类同一价格区间,只是后来被顶级大厨设计出鹅肝松茸、橄榄油煎松茸片后才陡然而贵的。没有明眼人的慧眼识珠,没有顶级大厨的加持,可能这些瑰宝会泯然于世间很久。同时,在这些高人的对面还有一群接受他们价值输出的消费者,他们认可古碑的艺术价值,认可鹅肝松茸的美妙口感,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费用来获得欣赏、享用它们的机会。换句话说,这些人懂……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正确的,积极的,具有推动作用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它使得这个领域得以正向发展,并逐渐走向高级。茶行业还没有建立这种正确的消费文化、消费观,——不论是生产端、销售商,还是消费者。这就是说大家“谁都有责任”的原因。但文化层面的缺失最终还是要归咎于历史原因,所以又说“谁都没责任”。我不是那种爱追责的人,我只想试着告诉你一个事实,——那个我们所缺失的“消费观”,曾经出现过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唐、宋、晚明、清中时期创造了多么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少不了积极消费观的推波助澜。所以,是我们“遗失”了这种消费观,我只是在努力帮你把它找回来。我确定,因为我的体验跟先贤们的各种描述对上了,——都对上了,——只是你尚未体验过罢了。此前我一直在尝试从生产端、从销售商处发起改变,却忽略了消费者这个层面(毕竟个体分散、价值不集中)。但站在生产端、销售商的立场思考,他们又何必把自己的客户教育得更明白,来挤压自己的自由空间呢,这不是自讨苦吃?而且他们可能也仅仅是在做生意,对于提升消费文化,建立消费观的诉求并不是很迫切,虽然更高级的消费观对于提升消费有拉动作用,但对他们而言可能也太遥不可及了(或者说目光短浅吧)。当然,更可能的是他们也没有什么系统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可以输出。反过来,“什么样的消费者教育出什么样的市场”,这一点我越来越有感触。就像我家门口的饭店,从第一次说过以后,就没再给我端来过半凉的热菜上桌,而我也就总是带着朋友去他家吃。而我的客户里,也再少见被人拿湿仓茶糊弄的笑话了。既然“消费者决定消费市场”,我决定重新重视消费者教育。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不屑,“凭啥教育我,我还想教育你呢!”对,吸引!我只能吸引认同者,对于那些盲目不认同的我会很遗憾,——我所能做的是带你经验到茶的终极价值,——哪怕你经验过之后再不认同我都会觉得你“死而无憾”了。但我也明白,任何升级都会有分化,就像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所以接下来我会侧重于消费者消费观、消费品位的引导与培养。你我是否有这个缘分,看天气吧,——但主要还是看你~~
在我看来,真相是这样:江淹原本就才华横溢,传世之作都写于得笔之前,因此才有得笔的资格(也许他的右手也会发光)。得了那支笔后,他成了真正的天才,写出了伟大的诗,但无法示人,因此被误解为才尽。他也许失口对人说过那支笔的存在,世人根据他的创作经历,曲解了故事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