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消费观升级

前儿个有人大晚上的跟我抱怨,嫌我最近少有写茶。质问我是不是跑偏了、忘本了,究竟什么个情况?!“什么情况?……没情况。”于是无端的挨了一场批斗。

不过最近也的确没怎么连篇累牍的写过茶(人家说得对),主要是在试探着委婉含蓄、喻外于内、指桑骂槐的写些东西。看似言他,实则却都还是在说茶。
当然,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已有一个构思许久的既定主题,可我却还没想好如何将其展开与铺陈,甚至我都设计了多种版本开篇“点题”,但随后又都被我一一否决。直到有人憋不住了开始抱怨……
好吧,这个主题是——消费观升级。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进化与升级”。
我此前提到过消费升级,从物质消费上升到体验消费。可真要实现的话需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消费者认同消费升级的价值,认可体验消费的先进性。而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基础(主要是文化基础)……
这就导致了文中提到过的那些尴尬:从业者并未给予消费者茶的终极价值,除了养生、附庸风雅这类其实站不住脚的内容,消费者不知茶中何求。于是在经历过一段盲目消费后,也学会了浅尝辄止,主动降低“试错成本”。而这大大削弱了潜在消费量,并且有可能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面对那些在茶上扑腾了半天却依旧懵懂的消费者,有谁能给出一个让人家继续消费,甚至升级消费的理由呢?这个理由一定要具有普适性、本质性,而非“小罐茶”的礼品属性,或去搭蹭陈皮的药理价值(陈皮本身已非茶类),本质上它们是另外一种消费。
有人习惯于追责:造成这个局面的是谁的原因?——生产端?销售商?消费者?都不是,或者说都是。
怎么讲呢,一块用作猪圈围墙的石板,一旦被鉴识出是古碑,其文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也便一飞冲天。西藏的松茸虽味道鲜美,但过去也只是与其他菌类同一价格区间,只是后来被顶级大厨设计出鹅肝松茸、橄榄油煎松茸片后才陡然而贵的。没有明眼人的慧眼识珠,没有顶级大厨的加持,可能这些瑰宝会泯然于世间很久。
同时,在这些高人的对面还有一群接受他们价值输出的消费者,他们认可古碑的艺术价值,认可鹅肝松茸的美妙口感,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费用来获得欣赏、享用它们的机会。换句话说,这些人懂……
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正确的,积极的,具有推动作用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它使得这个领域得以正向发展,并逐渐走向高级。
茶行业还没有建立这种正确的消费文化、消费观,——不论是生产端、销售商,还是消费者。这就是说大家“谁都有责任”的原因。但文化层面的缺失最终还是要归咎于历史原因,所以又说“谁都没责任”。
我不是那种爱追责的人,我只想试着告诉你一个事实,——那个我们所缺失的“消费观”,曾经出现过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唐、宋、晚明、清中时期创造了多么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少不了积极消费观的推波助澜。所以,是我们“遗失”了这种消费观,我只是在努力帮你把它找回来。
“确定你找到的就是对的?”
我确定,因为我的体验跟先贤们的各种描述对上了,——都对上了,——只是你尚未体验过罢了。
这也是我对上面那个问题的回答。
此前我一直在尝试从生产端、从销售商处发起改变,却忽略了消费者这个层面(毕竟个体分散、价值不集中)。但站在生产端、销售商的立场思考,他们又何必把自己的客户教育得更明白,来挤压自己的自由空间呢,这不是自讨苦吃?而且他们可能也仅仅是在做生意,对于提升消费文化,建立消费观的诉求并不是很迫切,虽然更高级的消费观对于提升消费有拉动作用,但对他们而言可能也太遥不可及了(或者说目光短浅吧)。
当然,更可能的是他们也没有什么系统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可以输出。
反过来,“什么样的消费者教育出什么样的市场”,这一点我越来越有感触。就像我家门口的饭店,从第一次说过以后,就没再给我端来过半凉的热菜上桌,而我也就总是带着朋友去他家吃。而我的客户里,也再少见被人拿湿仓茶糊弄的笑话了。
既然“消费者决定消费市场”,我决定重新重视消费者教育。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不屑,“凭啥教育我,我还想教育你呢!”
那换个说法,——引导;
也不合适,——吸引。
对,吸引!我只能吸引认同者,对于那些盲目不认同的我会很遗憾,——我所能做的是带你经验到茶的终极价值,——哪怕你经验过之后再不认同我都会觉得你“死而无憾”了。但我也明白,任何升级都会有分化,就像智人与尼安德特人。
所以接下来我会侧重于消费者消费观、消费品位的引导与培养。
你我是否有这个缘分,看天气吧,——但主要还是看你~~
最后用陈春成《传彩笔》中的一段话来做结尾吧:

在我看来,真相是这样:江淹原本就才华横溢,传世之作都写于得笔之前,因此才有得笔的资格(也许他的右手也会发光)。得了那支笔后,他成了真正的天才,写出了伟大的诗,但无法示人,因此被误解为才尽。他也许失口对人说过那支笔的存在,世人根据他的创作经历,曲解了故事的原委……

——陈春成《传彩笔》
我比他幸运,至少还可以拿出来让少数人体验……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致茶友的一封信
从物质消费到体验消费
(0)

相关推荐

  • 街区场景|无场景不消费,商业场景的营造体现项目价值的增量

    恒创优策 商业场景的营造体现项目价值的增量 在这个"体验至上"的时代之下,场景化思维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聚焦点.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不止于简单的使用上,而更多在于个性化体验以及创意互动 ...

  • 浅谈熟茶品牌未来

    前期文章我们聊过近些年来,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逐步升级,大健康时代的翩翩而至,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熟茶也从原始的粗放状态开始向精细化生产发展,更为卫生.安全.标准化的熟茶带来了更多 ...

  • 体验时代茶产品在饭店经营中的价值

    高鹰 · 2020-11-23 11:28 来源:饭店业 现阶段,中国的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经营模式.传统产品服务与新时代宾客全新的消费需求和关注焦点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和矛盾,这对酒店经营提出了新的 ...

  • 奶茶卖到20元以上是必然趋势?

    中国饮品快报4小时前 关注 是什么给了商家"做贵"的勇气?又是什么点燃了消费者"买贵"的欲望? 现在的东西越卖越贵了. 以前的泡面,2块钱还送根火腿肠伴侣,现在 ...

  • 开汤哲学:行业升级

    之所以不说"产业升级",是因为这次不是物质资源"硬件"层面的升级,而是开汤品鉴阶段这个关于技术认知"软件"层面的升级.所以我们说这会是一次即 ...

  • 开汤哲学:采茶为何要保持鲜叶状态?

    这是制茶阶段的问题,早有定论,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阐释. 昨天给孩子削梨时手一滑掉在了地上.立刻捡起,发现着地的那块儿已经阴了.继续削好后把阴了的那块留给自己,剩下的喂给了孩子. 阴了的那块口感疏松 ...

  • 开汤哲学:自然生成论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 "--<道德经> "世间万物自然生发消亡,繁衍生息,迭代演进.遵循着物竞天择的天道自然规律 - -"这是人类给世界作出 ...

  • 开汤哲学:茶汤中的“自然生成论”

    之前聊过"自然生成论",那有些话说出来就不会显得唐突了,就比如 -- "每款茶的汤感呈现,是应该自然生成的 - - " 其实很多朋友觉得呈现为何种茶汤滋味是应该 ...

  • 开汤哲学:吸烟对于品感的影响

    我泡的茶总被那些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茶友评价为"过淡",但他们的浓度我也确实消受不起,只剩下了苦涩. 我在思考与寻找着其中的原因,直到我读到了亚伦·卡尔所著的<STOP SMOK ...

  • 开汤哲学:呈现者与体验者

    前几天去拜访一位业界前辈,交流有关春暖花开之际环境因素对汤感表现的影响. 边喝便唠,我忽然神游别处提了一个问题: "您说,这茶的至高境界是取决于冲泡者呢还是品饮者?" 前辈略加思索 ...

  • 开汤哲学:论汤感中获得终极体验的可能性

    冥冥之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个终极的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 "如何在汤感中去收获终极体验 - - " 可    能    性 所谓"终极体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 ...

  • 开汤哲学:体验的完整性

    记得还是在学生时代,一进寒假,也不知道是谁从哪儿弄来了那一年的大片资源,-- 二.三十部!几百个G!! 看吧 - -,可是我还有很多别的安排,-- 有办法!! 快进 ~ ~ 哎,开打了!开打了!-- ...

  • 开汤哲学:体验的完整性(续)—— 奢侈的仪式

    <体验的完整性>那篇文章推出后,有朋友问我: "所有体验都去追求完整性,-- 我哪有那工夫啊!!" 他说的极是,连嚼块儿馒头都要嚼到舌下生津才罢休,那这顿饭也就甭吃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