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至九十一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5)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86)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87)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88)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89)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90)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91)
从85到91条这七条是禁发汗的事例,分别是咽、淋、疮、衄、血、汗、寒。论述虚人,特别是津血不足,或阳虚有寒之人,即使有表证也不可发汗。
85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后面可能有阙文,因其他六条误汗后都有所致的变证,而它无。
90条还出了治疗的方药。不过所出的禹余粮丸,其药物组成已失散。咽喉干燥是肺肾阴液不足的表现,少阴经脉贯肾、络于肺、循喉咙,其阴液不足致咽喉干燥,故不可发汗,如发汗更伤津液。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所谓淋家就是平素患淋证的病人。慢性淋证,肾阴不足,并有虚热,发汗必然要“便血”。这里的便血是指小便血,也就是尿血,而不是大便血。因强发少阴阴虚之汗,加之膀胱有热,必然动血而尿血。
疮家是指久患疮疡的病人,气血已伤,虽有身痛的表症,也不可发汗,血汗同源,误发疮家之汗,更伤气血,会血不养筋,而致筋脉拘挛。“痉”,赵本作“痉”,成本作“痓”,二字意思一样,指筋脉强直、肢体拘急。
“衄家”,这几条的“家”,都表示平素患有此种慢性病而言。衄家是经常流鼻血的病人,不可发汗,汗出必然“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眴读xuàn。有的版本作“直视不能瞬(shùn)”,眴,目摇也,不能眴就是眼睛转动不灵活。“额上陷脉急紧”,历代注家解释不一,争论不休,关键在断句上:①额上陷,脉急紧。②额上陷脉,急紧。③额上,陷脉急紧。我同意第三种。第一种“额上陷,脉急紧”,不符合临床实际,谁见过流鼻血又发汗致使头额上的肌肉塌陷了?头额上原本就没多少肌肉,可惜我的老师刘渡舟也同意这种看法。第二种,“额上陷脉,急紧”,是指头额上的脉陷深处,急紧是指气口的寸、关、尺脉急紧。第三种,“额上,陷脉急紧”,头额深层的脉称陷脉,由于慢性长期失血,加之又发汗,导致头额深层的陷脉失养而急紧,故眼球转动不灵活,这个陷脉是名词。前两种的“陷”是动词,我认为第三种断句符合客观实际,“额上陷脉急紧”是个病理描述,后面的“直视不能眴”才是误汗后坏病的临床表现。由于慢性失血,加之发汗伤心液,心血不足故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亡血是失血多的意思,平素失血多的病人必然血虚,血汗同源,再发汗,不但更伤血,而且汗出伤阳,阳虚至一定程度会寒栗,就是寒战,甚或振掉,站立不稳。振是摇晃,掉是哆嗦。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平时出汗多的人,即使有表证,也不能再发汗。因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平时多汗之人,心血本不足,强发汗家之汗必然更伤心血,血不养心,心神失守,必然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血重伤,心阴不足,通过经络,虚热下移小肠,故便完了阴道疼痛。“与禹余粮丸”,就是可以用禹余粮丸治疗。可惜禹余粮丸已散失,刘渡舟说:“蔡正言在《甦生的镜》中补出了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可供参考。就是禹余粮、龙骨、牡蛎、铅丹、茯苓、人参共研为末,粳米为丸,朱砂为衣,丸如绿豆大,每次服一二钱。”我没见过《甦生的镜》这本书,也不知道蔡正言是什么时代人,但从刘渡舟所录的方药,可能与仲景的禹余粮丸不符。有后人猜度古人之意,虽贴近临床使用,但不完全是仲景原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也补出此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上六味,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此方与《甦生的镜》方比较,更贴近汗家误汗后的变证。但二方都不确定是否为仲景原方。这里提出以供参考。
“病人有寒”是指病人脏腑有寒,“复发汗”是反而发汗,有寒反而发汗,更伤阳助寒,寒甚则胃气上逆而呕吐,如有蛔虫就会随吐而出。
以上七条是禁汗法,有人认为是麻黄汤的禁忌证,应与前第50条合参。50条讲脉,此七条讲证,脉证合参,方为全面。但是正虚不能发汗是一种警戒,并非绝对不可发汗。孙思邈有滋阴发汗法,张介宾有补阳发汗法,只不过是汉朝医疗水平欠发达,行医者水平相差很大,为了防止大错,必须先警示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