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神臂弓射程不逊色于英国长弓,为何对战争的影响却远远不如?

11世纪后期的神臂弓,一经出现,就得到北宋上至皇帝,下至将领的一致重视,因为这种武器实在太厉害了。

今天我们对神臂弓的主流认识是:

一种弩,却可以像弓那样竖立使用,所以士兵们可以列队密集发射,抛射角度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40步或300步(360米或450米),但在战场上实际使用时,必须在进入百步后射击才能破甲。即有效射程为150米。

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敌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替之。更替以鼓为之节,骑出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兵退,谓之叠阵

而在14世纪的大不列颠岛,同样也出现了一种神兵利器----英格兰长弓。其实它诞生于威尔士人之手,被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发现后引进,成为英国步兵的标志性武器。英格兰长弓的特征是非常长,最远射程为400码(360米),有效射程为250码(225米)。

今天中国网民对这两种武器的比较讨论非常多,但由于神臂弓是宋朝的最高机密,有严格的销毁制度,今天没有任何一件留存下来,所以很多关于武器性能的讨论是建立在猜想之上,谈了也白谈。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

英格兰长弓在历史上的影响,比神臂弓大得多。我随便举个例子,今天我们拍照摆出的”剪刀手“手势,就来源于英国长弓手。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以军事孱弱著称,神臂弓出现后呢?变成了“除了神臂弓和大斧,其他不足道“,这是金军将领的评价。

而英格兰长弓则完全改变了欧洲历史上对英格兰军队的印象,1360年,一位欧洲人留下一句话:

“在我年轻时,英格兰人被视为所有非意大利民族中最弱小者。但今天他们已成为骁勇善战的国家。他虽然一度被视为比苏格兰人还不如,但在赢得数不清的胜利后,已用武力降服法国,并颠覆法国自古以来一直享有的军事荣耀”。

在长弓成为英格兰军队的标志之前,英格兰人在欧洲人见人欺,连苏格兰兄弟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等到爱德华三世将英国长弓列为步兵首选武器之后,连老牌强国法兰西都在长弓面前屡战屡败。

爱德华三世在位五十年(1327-1377),英格兰军队没输过任何一场万人以上会战,每一场面对法国的战争都是完胜---而英军的伤亡往往少得可怕。

如1346年的克雷西之战,英军对阵两倍军力优势的法军,杀伤法军一万人,自身伤亡不到200人。

英国长弓手的出现,使得中世纪英国的形象完全改变了,这就是我说”长弓比神臂弓影响更大“的原因。

英军长弓战术与 宋军比较

在今天看来,英格兰军队使用长弓的战术,和宋军吴璘部的叠阵有相似之处,但更简单实用。

14世纪英格兰军队成功的战术被称为”都柏林战术编队“,在历史上用了差不多一百年。本质上是一种”防守反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在敌人来临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最好是高地)列阵。

二,命令重骑兵下马,组成中坚步兵阵。而长弓手分在两侧。

三,当敌人开始进攻时,利用长弓的超远射程不断攻击,如果有零星敌人能穿越250码的长弓杀伤范围靠近,则由下马的重骑兵们解决。

四,当敌人开始败退时,骑兵上马追击。

当时欧洲的板甲技术尚未成熟,仍然是以锁子甲为主,而有能力给马披挂甲的骑士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集团发射的长弓在远距离就将骑士射落马下,法国重骑兵连靠近英军阵型都很困难,所以伤亡才这么悬殊。

从1333年哈利顿山战役开始,在此后的100年间,面对苏格兰,法国等对手,英军就用这招“都柏林战术编队”屡战屡胜,可见这种战术的简单和实用。

相比之下,南宋名将吴璘的”叠阵“,同样是防守反击,但使用了长枪,神臂弓,强弓,骑兵,等四个兵种,比”都柏林战术编队“要复杂得多。

但是,战场上复杂的阵型未必是好事,因为复杂也意味着容错率低,一旦一个环节出错,恐怕很容易全军覆没,所以南宋的将领很多并不太愿意学习吴璘的经验,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南宋以叠阵取胜的战例,也只有一个1134年的“和尚原血战”。

长弓手相比神臂弓的战场优势:大量装备带来的规模效益

据说,一个标准的叠阵约3200人(含有搬运拒马的200人)。其中步兵主阵有披甲长枪手502人,神臂弓手302人,平射弓手202人,左右两翼各有弓弩手281人,左右肋骑兵各有261人,此外还有900余人作为预备队。

也就是说,神臂弓的装备率只有10%不到。

可以肯定的是,神臂弓在宋军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仅是军队中最精锐的士兵才能使用。

而英式长弓的装备率却要高得多。英法百年战争中,长弓手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长期保持在70%以上,最后超过了90%,成为唯一的步兵兵种。

所以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军后来发展成只有重骑兵和长弓手这两个兵种。长弓手也会配备马匹和马车,所以不会拖慢行军速度。

当数千把长弓同时射击,穿越250码的空间,落到敌人头上时,那种集团射击的杀伤效果是非常恐怖的,以至于法国人在之后的几百年诗歌中都经常提起。

长弓手相比神臂弓的战场优势:对手更“单纯”

中世纪早期,欧洲流行的骑士冲击战术是非常单调的。当时骑士战术不怎么讲求阵形和战术,作战方式往往仅是骑士个人英勇的发挥。

比起希腊罗马时代以步兵为主的密集阵型作战方式,中世纪早期西欧的战争已经蜕化成个人武勇的展示。

而作为中世纪军事样板的法国军队,指挥官几乎没有诸如“迂回包围”“诈退”等谋略战术,通常只保有少量预备队,14世纪中期的法军,几乎没有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指挥机构。

当然,一般情况下,骑士也不需要什么战术,当你的装备与训练水平,比那些拿着草叉的农民强无数倍的时候,哪里还需要什么战术?直接莽过去就完了。

但这样的法国骑士,在1346年的克雷西之战中,却遇到了有高效率杀人武器装备的英国长弓。

克雷西之战中,兵力占有优势的法军,在发现英军在克雷西村庄附近布阵时,甚至没有等待全军到齐,就急不可耐的开始攻击英军了。

而等到进攻受挫后,法军居然没有撤退,重新制定进攻计划,而只是不断的派骑兵进攻,这倒不一定是因为法军统帅本人太蠢,而是因为,当时的法国也是诸侯林立,法王实际上对于征召而来的骑士们,没有什么影响能力。

整个会战中,法军完全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自始至终都混乱不堪。甚至连战败后主动撤退都做不到。所以才会付出一天伤亡1万人这个恐怖的数字。

所以说,虽然英国都柏林战术编队确实出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当时欧洲战场的大环境问题。

欧洲人在经过中世纪早期的黑暗之后,在中世纪晚期开始重新学习战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