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术后的康复路径
半月板是位于胫骨平台和股骨内外髁透明软骨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盘,半月板外缘较厚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内缘薄而锐利游离于关节腔内,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呈“O”形。
一、 半月板成形。
二、 半月板缝合修复。
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手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为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必须早期介入康复。
1、 术后48小时内扶拐或手杖协助部分负重。
2、 麻醉恢复后即可开始下肢肌力锻炼及屈伸膝关节练习。
3、 肌肉收缩5~10秒/次,每组20次,每小时一组。
4、 屈膝角度无特殊要求。
5、 术后3~4周恢复正常运动。
一、康复功能评定
1、 疼痛
2、 关节活动度
3、 肌力测试
4、 关节稳定性的评定
康复功能的评定必须贯穿功能恢复的全过程。即手术前、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及康复训练后期。
二、半月板修复后康复训练流程
1、术前康复
康复目标:术前教育,控制炎症和水肿,减轻疼痛,膝关节尽可能全范围ROM,掌握手术后的训练方法。
康复计划:冷疗、口服消炎镇痛药、抬高患肢、物理方法治疗;学会术后拐杖的使用方法。
功能训练:踝泵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大腿前后内外侧肌群训练;小腿肌群训练;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髌骨松动练习。
2、第一阶段:术后即刻-术后4周
康复目标:膝关节完全伸直,控制炎症和水肿,减轻疼痛,膝关节屈曲活动不超过90°,膝关节部分负重。
康复计划:冷疗、口服消炎镇痛药、抬高患肢、抽取积液。
功能训练:踝泵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大腿前后内外侧肌群训练;小腿肌群训练;髌骨松动练习。
负重:半月板纵裂缝合的患肢扶拐部分负重;半月板横裂缝合的4周内扶双拐患肢不负重,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
角度:4周内屈膝角度不超过90°;
支具:白天活动时角度调节至0~90°;夜晚睡觉时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当患者有股四头肌的很好的控制和正常步行时,丢弃支具。
3、第二阶段:术后4周~12周
评估进入阶段二的标准:完全伸膝;良好的股四头肌肌力,直腿抬高没有伸膝滞后;屈膝到90度;基本上消除水肿、炎症。
康复目标:爬楼梯时保持正常步态,保持全伸膝,渐进至最大屈曲角度,良好的髌骨活动度,增加髋部、大腿和小腿肌肉的力量,增加本体感觉。
康复计划:功能训练:继续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训练;开始股四头肌闭链运动(半蹲、微蹲等);渐进性大腿、小腿肌肉训练;继续腘绳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牵张;踏步器训练、功率自行车训练体能训练;本体感觉训练。
负重:半月板纵裂缝合的患肢扶拐部分负重至术后6周;半月板横裂缝合的此阶段患肢开始部分负重,术后8周弃拐。
角度:开始屈膝超过90°练习,术后8~12周达到最大屈曲角度。
支具:术后4~8周,患者在易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使用支具(例如:人群拥挤,道路不平稳),8周后,当患者重建了正常的步态以及能直腿抬高且无伸膝滞后时,可在步行中,丢弃拐杖或支具。
4、第三阶段:术后12周~24周
评估进入阶段三的标准:髌股关节没有疼痛;屈膝至少120°;足够的力量和本体感觉以开始跑步训练;消除水肿/炎症。
康复目标:全关节活动度;继续改善下肢的肌力、耐力、本体感觉;渐进性肌肉阻力训练;保护髌股关节;正常跑步步态;在等速肌力评估,患侧下肢肌力接近于健侧的70%。
康复计划:继续膝关节活动度练习、灵活性练习;开链伸膝训练;在16周开始全负重下的跑步练习(半月板缝合);游泳;臀部、股四头肌、膕绳肌、小腿力量练习;耐力、本体感觉训练。
半月板损伤修复合并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策略参照半月板修复的康复策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