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除了口才,他的教育观更让我惊艳!

事件让人震惊,这让我又想起了b站最火的知识型网红罗翔,他的那句“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其实早在去年就说透了真相!

罗翔,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2020年在B站开设“罗翔说刑法”不到6个月,就因为渊博的知识、有趣的表达、极度自省的三观收获了千万粉丝,创造了B站有史以来的“涨粉奇迹”

如果把弹幕打开,他的视频基本就是下方这样,密密匝匝里三层外三层,堪称B站最高礼遇

刚好前阵子刷到一段罗翔的访谈,他十分罕见的、第一次公开谈起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已经高中了,从来不会和他聊什么法律条文,对他的期待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知道什么是good(好),寻找到所热爱的东西。

”但这个世界有太多好的东西了,good,如果加个S,就变成了goods,就变成了商品。

所以我们要学会去对焦,当你的对焦点太多了,你就不知道该去哪儿了。good,对焦到一个就已经足够了。“

这段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我,在这个人人都在竞争,人人都想要赢,人人都想避免被淘汰的年代,他用一个极为精妙的比喻,就把”如何过好一生,如何去寻找内心的笃定“给说到位了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说说他和他的教育观~

因为在b站上实在太红了,罗翔的另一个身份一度被大众遗忘,而这一层身份也是他最希望被大家记住的:

“潮水褪去之后,我的不红是必然的,如果只有一个身份能被大家记住,我希望是老师。”

对他的了解足够深入就不难发现,除了口才,他的教育观其实更让人惊艳!

▲现实中的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他的课堂总是爆满,窗台上也坐满了人。

1

走进真实的世界

与具体鲜活的生命相连接

看到现在的罗翔,你很难想象,年轻时的他,是一个极度狂妄自大的家伙。
刚上北大求学那会儿,他自认是从湖南小镇走出去的天之骄子,在他们老家有这么一句古语:惟楚有才,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老家在耒阳的罗翔给续了一句:“大海东流,无非耒水涟漪。”
大江大海都被他的老家给承包了,怎一个狂字了得。
平时最喜欢和同学高谈阔论,与人争辩,会认为法律本来就是一个有门槛的东西,一般人进不去。
还用老百姓听不懂的“黑话”来描述本来三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普通人越是不懂,才越能显出一种知识的优越感。
“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的概念,人越是觉得自己崇高。”
直到有一天,还在读博的罗翔在天桥上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当时迷路的老人想去法律援助中心,因为路途遥远,罗翔就说打车带她过去。
结果听了这句话,老人扑通一声就给他跪下了,因为罗翔是唯一一个肯帮助她的人。
在出租车上,罗翔得知,这个老太太有个儿子,因为被警察误抓拷打,出来后手受伤,精神崩溃变成了废人+疯子。当时罗翔已经拿到了律师资格,可出于种种顾虑,他没有说出身份。
“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再热心,也还是怕惹事上身。
老太太走到援助中心的楼下,转身上楼前,对罗翔说:“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他内心咯噔了一下,在意前程的私心,无意中被老人说中了,这是罗翔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他对自己内心利己的自私和道德的优越感,进行了深切的自省。
直到现在,43岁的罗翔依然会对这件事感到愧疚。他一直在用这件事提醒自己:
“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此后的罗翔,在法考课堂上,不再止于法律理论和考试技巧的传播,而是越来越多地将“冰冷的法律”与具体的人,鲜活的生命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命运连接起来。
在今年的毕业季,罗翔也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寄语自己的学生:
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抽象的人永远无法代替具体的人,愿我们能够走出这种习以为常的伪善,在每个岗位中勤勉度日,不负所托。愿每一个同学都能走进真实的世界,关注真实具体的人,拥有真实的友谊。
这段话,特别戳中我,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对OK的期待——
找到生命中的热爱,成为持续照亮他一生的光;
学会爱人以及能够被别人爱,成为一个别人都愿意和他相处和打交道的人。
这比成绩单上的全优和100分更值得让我欣喜。

2

加入内卷的残酷竞争

内心的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与互联网上的喧嚣和热闹相对应的,是罗翔对于自己的名气和各种荣誉的“极度自省”,他在b站的年终领奖大典上说:
我用自己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荣光投射给了我。我不配现在的所得。
他在微博里也表露过心迹:“不想成名成家,只想做一个对自己职业有尊重有敬畏的人,这种想法让我激动,也让我平静。”
其他人成为“网红”之后,时刻都害怕自己不红,而罗翔却时刻在警惕自己的“红”,他害怕自己会再一次掉进虚荣和伪善的深井。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罗翔无疑是活得最通透和最清醒的那一拨人。
对于社会的热议,罗翔一直都会提出自己的注解,比如最近最热门的“内卷”。
他特地在书房录了长达5分钟的视频来阐述对“内卷”的看法:
“我们大家都被社会达尔文主义包裹,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一旦我们真实地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内卷不可避免。
但以动物世界的规则来要求人类世界,不可行!
真正健康的生存法则是,人要跟自己比。
一旦你把别人当做竞争对象,就一定会把他人物化,会把他人当做工具人,而你一旦把别人当做工具人,你也一定会把自己当做工具人。当你瞧不起别人,你其实就瞧不起自己,于是你就会加入这种内卷的残酷竞争,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但罗翔所讲的这些“考试从来不考的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帐的。
有些只单纯追求应试技巧和套路的同学,认为他拆解任何话题都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古希腊先哲讲起,而不是快准狠的就事论事。简而言之,废话太多。觉得上他的课很浪费时间,不如在寝室自己啃书。
”太多大道理和鸡汤了!“
对此,罗翔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如果我们只是想培养出技术人才,讲这些是没必要。但我想让他们去思考,我为什么要从事法律职业,法律职业真的只是我谋生的工具吗?能不能够有一些,更宏大的支撑呢?能不能够跟人类千百年来跟法治的传承的这根电线来接通呢?
我想告诉他们意义,让他们知道投入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学习法律,是值得的。
很多法官朋友,律师朋友,看守所的朋友等等,说我的讲座鼓励了他们,所以我相信这些东西会让他们思考——人类为什么有法律,我们为什么需要法治。我希望能让学生们心中长出这个根。

3

人和人的差距,在“非功利”的阅读中拉大

到底是什么练就了罗翔的博学幽默和智慧?我好奇的去他的微博扒一扒,发现大部分都是书籍的分享。
刑法课堂讲着讲着,就开始推荐俄罗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考试不考,but法学生必看!
自己入驻B站之后连续发布了和”读书“有关的视频。
罗老师在各种采访中都说过:他是一个比较闷的人,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什么书呢?他最推崇的是非功利的读书。
非功利性的读书是读的哪些书呢?就是除了教科书和工具书之外的“杂书”。这些书籍,它可以带给你高级的快乐,可以让你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对话,可以成为你灵魂的养分,可以在逆境中给予你翻盘的勇气,但是它们无法带给你最直接的技能、看得见的财富和成功。
▲经常在微博上发表书评,国内外的文学、社科类的都有
罗翔说:“我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很孤独,就把自己投在了书堆里。”
和罗翔一起在小镇里长大的同伴们,大部分都去了南下打工,从事高危险行业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甚至还有一些成了社会小青年,变成了他段子里的“张三”。
正是书籍成为了他内心最强大的支撑,让他能在最纷杂,最混沌的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和笃定,让他走上了一条和身边小伙伴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实罗翔对大众表达出的,只是他阅读量的万分之一。我一度很好奇,罗翔到底读过什么书?才能活得如此通透和自省,所以我特地把他曾经在微博和短视频中推荐的书都整理出来了(想要的可以后台自取)。
不得不说,看过他的书单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阅读上,有多么的功利和浮躁。
“去阅读人类伟大的经典,才能走出我们自以为是的封闭,不断超越我们有限的今生。”
书单获取方式:
文章右下角在看”、“点赞”双连击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底部左边的键盘图标切换到对话框,在框里输入“罗翔”就能获取书单哦。
大家如果有收获、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章右下角在看”、“点赞”给咱们一个双连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