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在体育课中的妙用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手势使用作为肢体语言的一部分更成为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当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因场地周围噪音大或与学生距离远,喊口令或吹着口哨等情况不足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此刻的教师手势,成为一种补充作用,也是教师课堂语言的一种重要延伸。
本人从教20多年来,对于手势的运用也经历了从不懂,到略懂,到娴熟,到艺术化的渐变过程。
课堂组织手势
调动队伍,轻松自如
毕业那年的一次课上,同学们正进行分散练习,我需要再次进行集中讲解时,那时我还不懂得用手势时,所以我先吹响了哨声,之后,我接着大喊“全体回来”,可是大多数学生只听到我的哨声却无法听到我的喊叫声,距离比较近的一些同学听到我在喊叫,却茫然不知教师所为。我只得一直吹着哨子,又让先回来的同学过去叫他们,一个集合花费3分钟。
之后,我很生气地训了他们一顿,一个同学很不服气地说“老师,你不会用手势吗”。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如醍醐灌顶,“对呀,我为何不用手势呢,浪费时间”。可是,手势该怎么比才规范呢,学生又如何看得懂。所以,赶紧补课去,我不仅学会了组织队形的手势,还要教会学生会看手势。
有经验的体育教师都很清楚:可先鸣哨吸引学生注意,再用列队手势组织学生按教师要求列队集合,用这样的方法集中学生,既简洁又明了,又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到位之后,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安排与需要,再加以横队手势、纵队手势、聚拢手势变换成自己需要的队形来。
而在队列调动练习时,最常用的是引导手势,通过转弯手势和沿一定路线行进手势,来引导学生行进至指定位置。学习与掌握这些课堂组织手势,调动队伍,轻松自如。当然,不管是哨声还是手势的相互辅助使用,必须事先跟学生讲清楚,只有他们听懂、看懂,才有效用。
课堂教学手势
辅助到位,画龙点睛
课堂教学中手势的运用也很普遍,这不仅是因为体育场所广阔的空间距离感所致,更在于体育课精讲多练的要求所致。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导手段,手势也就有大行之道。
对于连贯动作中的关键动作时,教师要强调与强化动作要求,可以采用手势动作演示。比如在进行支撑跳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示范手势即伸直双臂,用力前推的动作提醒学生这种形象、直观的动作演示,来强调双手用力支撑、推手的动作,这样简单易懂,学生易于接受,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对于有方向、角度和高度的动作,老师可以通过固定方向与角度手势来强化。如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指引手势来完成,手臂前上举,为学生演示投掷时的方向与角度大小。这种直观的指引手势,可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投掷实心球出手时的方向、角度和高度。
对于准备就序可以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事先约定好的手势表示。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时,当教师完成沙坑填土整平后,可用!举手或OK手势,向学生发出准备就绪手势,传递可以练习的信号。在50米跑测试中,可以通过手臂上举表示计时准备好,可以开始起跑发令。
当示意学生练习时,靠近学生一侧的手臂侧平举,掌心向上,然后前臂经上向内弯曲挥动,指挥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支撑跳跃和跳远的练习时,可用此练习手势指挥学生依序练习。
师生交流手势
融洽关系,愉悦宽松
师生交流手势就是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手势动作。主要激励手势、认可手势、关怀手势、警示手势、安静手势和再见手势等几种,这种手势的交流是言语交流与眼神交流无法企及的。
以右臂用力握拳,在体前曲肘并随之用力下压激励手势,可以为学生助威加油,克服恐惧心理。翘大拇指、鼓掌、OK等手势动作是认可手势的标志,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技能动作或课上表现突出时,可用此动作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教师用手轻拍学生头肩或后背等手势动作,给学生以关爱的关怀手势,当学生在练习失败或遭受委屈时,可用此手势加以安慰和关怀,给学生以信心和慰藉。
当学生开小差或违纪时,教师通过鸣哨,并用食指指向犯错同学或轻点学生头部的警示手势动作,借以提醒学生上课认真、守纪、注意安全。安静手势与再见手势更是教师常用的动作手势。
教师恰当的运用手势,可以减缓教师的负担。一般来说,体育老师一天上三、 四节课是家常便饭! 连续几节课下来教师经常会口干舌噪、嗓音嘶哑,时间久了对嗓子不利,手势能有效地保护嗓子。
体育课上的教师手势,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使用规范手势动作,并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不断磨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出神入化,如诗般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