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何屠杀苏联战俘却拉拢印度战俘,战俘营似乎能找到部分答案

对二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未来这个小小的头条号会成为头条里面二战资料最详细的资料库。

希卢泰在历史上曾经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其德文名称为海德克鲁格

Oflag 53——第53军官战俘营位于立陶宛西部城市希卢泰,该地区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普鲁士最东端的领土梅梅尔的一部分,因此该城市还有一个德文名称海德克鲁格,关于该战俘营,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详细资料,但该城镇确实德国最北端战俘营第1军区战俘营C营的所在地,1939年,第1军区战俘营C营关押的为波兰战俘,随后在1940年,又被塞进了法国战俘和比利时战俘,1941年,大量的苏联战俘也被送到这里。1943年6月,这座德国最北端的战俘营被改造为第6空军战俘营,用来关押英国和加拿大的被俘飞行员,从1944年开始,这座空军战俘营也关押有美国飞行员。由第53军官战俘营搬迁到今天立陶宛西部偏南的小城帕盖吉艾的时间节点来看,该战俘营很可能是伴随着第1军区战俘营C营所设立的。

设立在帕盖吉艾战俘营遗址的纪念碑

虽然的文资料将第53军官战俘营搬迁到立陶宛西部偏南的小城帕盖吉艾的时间记载为43年11月份,但根据第53军官战俘营纪念馆的记载,该战俘营的具体设立时间极有可能也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之后。尽管苏联和立陶宛方面都对这片占地面积约为6公顷的营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关于该营地的具体细节仍然没有被调查出来,由于该战俘营地是作为一个甄别战俘身份的临时营地而存在,因此大量的苏联红军的政委和犹太籍士兵在被识别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被直接杀害于附近的树林之中。整个战争期间,该战俘营攻击关押有1万至2.4万名苏联军人,但这期间仅有7151人被确定了身份,其余人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德国境内各处营地之中充当奴工,消失于纳粹残酷的迫害之中。

北非战场被俘的印度士兵

Oflag 54——第54军官战俘营位于今天德国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安娜堡。该战俘营的具体设立时间不详,但该战俘营却是第三帝国外籍军队自由印度军团的组建之地。对于英国的任何一个对手而言,扰乱“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的局势,无疑是一个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战略选择,而此时已经觉醒的印度精英阶层,也在不计阵营和手段,寻求着一切能获得民族独立的机会。1941年,德国人在北非战场的托布鲁克战役之中俘虏了大批印度战俘,为了实现然乱英国在印度统治的战略目标,德国人很快就选好了27名印度战俘送到了柏林,计划将其培养为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骨干。而其他德国陆续俘虏的大约1万名左右的印度战俘,最终被集中到了安娜堡战俘营,在这里,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钱德拉▪鲍斯,对这些战俘进行了探视,并宣扬要实现印度独立的理念。鲍斯的鼓动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即就有大约300名左右的印度官兵志愿加入,德国国防军之中的自由印度军团,开始有了自己的骨干。而没有留下过多记录的第54军官战俘营,也在二战史中留下了淡淡的印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