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与陶侃的交手

东晋十六国时期,名将陶侃“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石勒最擅长的方式击败石勒。

纵观十六国前期的那群大咖,如果不论正义与否、只看个人成就的话,羯族枭雄石勒堪称一代传奇。

这位仁兄原本是并州的佃农,西晋司马氏皇族的“八王之乱”期间,他连同大批胡人(指代少数民族)被本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卖到山东地区沦为了奴隶,沿途吃尽了苦头。而这次经历,却促成了他开挂的人生:

面对连串的遭遇,石勒不再种地,而是落草为寇。他跟汲桑起兵攻下邺城、斩杀司马腾,算是报了被卖为奴的仇;在被西晋名将苟晞击败后,投奔了匈奴汉国首领刘渊,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被任命为“山东征讨诸军事”,在黄河流域横行无忌、所向披靡,逐渐形成了拥兵十多万的强大势力。

公元311年,他率轻骑全歼西晋最后一支主力军(10多万人),不久后与汉国将领刘曜、王弥联手攻破洛阳。接下来,他闪击苟晞、吞并王弥;下一年进军河北、攻下襄国(邢台),开始独立发展势力。随后奇袭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击破并州刺史刘琨。公元319年正式与匈奴汉国(此时改名赵,史称前赵)分道扬镳,自行登上赵王位、建立独立政权,史称后赵。

而到了公元329年,石勒将前赵灭国,几乎统一了中国北方,他的后赵成了西晋灭亡以来最强大的政权。下一年,他正式称帝,完成了从奴隶到皇帝的惊天逆袭。

石勒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也没学过什么兵法,他在军事上的一系列成功,应该归结于与生俱来的天赋与强大的学习能力。在张宾等谋士的帮助下,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杀手锏,概括来说就是:扮猪吃老虎,先麻痹对方、让其放松警惕,其后突然袭击、一剑封喉。

比如为了对付曾经的战友王弥,石勒主动与其结交。有一次当王弥陷入危机时,石勒竟舍弃自己正在攻打的敌人、调动主力替其解围,让王弥感动不已、真的把他当成了能够两肋插刀的好兄弟;这个时候,石勒却设下鸿门宴,亲手斩杀了这位放心前来的“兄弟”、吞并了他的全部军队;

而为了战胜拥有鲜卑铁骑为助手的西晋司空、幽州都督王浚,石勒更是低声下气俯首称臣,甚至表态愿意当儿子;同时还隐藏实力、以老弱病残将士麻痹对方。待到王浚毫无戒备时,石勒却突然暴起,率领精兵偷袭幽州、毫不费力地除掉了王浚;

至于干掉最大的敌人刘曜,石勒也采取了隐藏意图、突然奔袭的套路,在洛阳城外一战击溃了敌人的主力。

一招鲜、吃遍天,依靠这种隐忍、狠辣、令敌人防不胜防的风格,石勒不断战胜强敌、创造了“连百万之众,横行天下”的奇迹。

不过石勒并不是无敌的,在北边,他向来忌惮鲜卑人(前提是团结状态下);往南,他则比较敬畏东晋的两位名将:祖逖、陶侃。

公元317年,祖逖率领百余家宗族、部下北上中原,短短数年间就收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多次击败如日中天的石勒军队,连号称当时头号猛将的石虎也沦为了他的手下败将。眼见自己在南边的控制区逐渐萎缩,石勒头疼不已,不仅不敢南侵,甚至还采取了诸如修缮祖逖祖墓、请求互市、斩杀西晋降将等方式向祖逖示好。

而在祖逖去世后,东晋唯一让石勒敬佩的就是陶侃。陶侃出身寒门,因在“八王之乱”期间一力平定张昌之乱而声名鹊起。随后又击败了横行一时的陈敏、杜弢,常年担任荆州刺史,保境安民、抵御中原乱军。在任期间,他不同于东晋朝野那些世代为官、浑浑噩噩的士族门阀,以身作则、劝课农桑、恢复生产,使得荆州域内社会安定、百姓安居,史称“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公元328年,陶侃作为各路兵马的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被视为东晋半壁江山的顶梁柱;公元330年,他兵不血刃擒杀拥兵自重的晋军悍将郭默,让那些吃过郭默苦头的后赵军人畏为天人。

由此可见,陶侃能被石勒视为当时难得之将才,可谓实至名归。不过欣赏是一回事,双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死敌,总会兵戎相见。

公元330年,称帝后的石勒雄心勃勃,着手往南用兵,首个攻击点就是陶侃治下的襄阳。不过石勒并没有强攻,而是再次发挥了自己用兵的“阴损”特点。

当时率领后赵军队的是荆州监军郭敬,而镇守襄阳的是东晋南中郎将、监察沔北军事周抚。还没开打,石勒让人给郭敬带去了自己的指令:

首先,不要强攻,退回樊城,其后收起旗帜、隐藏兵力,让晋军摸不着头脑;

第二步,当晋军的侦察兵接近樊城时,赵军放话吓唬:“劝你们赶紧做好准备,再过七八天,我们的大队骑兵就要来了,到时你们将插翅难飞。”

第三步,郭敬从早到晚都让骑兵前去附近的渡口清洗马匹,这样反复不断,造成不断有赵军补充到樊城的假象。

石勒的算计再次得逞了,周抚被赵军的疑兵之计吓破了胆,丢下全城老百姓、带兵仓惶跑到了武昌,郭敬不费吹灰之力占据襄阳。随后,赵军毁坏城池、将全部老百姓迁徙到沔水(汉江的古称)以北,并在樊城旁修筑城堡、屯兵固守。附近的一些堡坞也陆续向郭敬投降、武昌也岌岌可危,东晋的西线瞬间吃紧。

这件事发生时,陶侃正驻扎巴陵(岳阳),得到这一消息颇为吃了一惊;没多久,苏峻的旧部冯铁也暗杀了陶侃的一个儿子,其后投奔后赵,被石勒任命为边将。

接连遭受噩耗,但陶侃并没有乱了阵脚。他首先给石勒修书一封,指责对方接纳杀害自己儿子的叛臣,毫无道义。

石勒虽然出身羯胡,且为人凶悍狡猾,但这人有个优点:比较在意自己的人设,不愿意背负道德上的恶名;更可况对于陶侃这种让自己敬佩的名将,石勒向来愿意给几分面子,以示拉拢、尊重人才之意。

因此,在收到陶侃派人送来的信后,石勒当着使者的面斩杀了冯铁;陶侃获悉,则赠送江南珍宝以示感谢,双方看似有握手言和的架势。

陶侃真的会因为石勒的一点恩惠就要跟对方化干戈为玉帛吗?非也,他这是复制了石勒的“扮猪吃老虎”之计。

公元332年秋,在探得赵军放松对自己的防备后,陶侃立即从巴陵移镇武昌,随后秘密安排儿子陶斌、部将桓宣帅精兵偷袭樊城。

而此时的石勒真的对陶侃毫无防备,郭敬甚至率军离开樊城掠夺长江以西地区,于是陶斌、桓宣顺利攻下樊城,俘获了城内外全部军民。

紧接着,料到郭敬一定会回军救援,陶斌留守樊城,桓宣则率兵前往涅水(邓县东赵河)埋伏,击败了回援的赵军、抢回了对方掠夺的全部人员和物资;与此同时,陶侃又派侄子陶臻、部将李阳攻打新野,郭敬率领残军前去救援,又吃了一场败仗,只好惊惶北逃。

荆襄一线再次完整。接下来,陶侃让桓宣镇守襄阳。经过修缮后,一度被毁的襄阳再次恢复了生机,桓宣镇守的十多年间,无数次击败后赵的入寇,这里再次成了庇佑东晋的西北门户。

由于收复襄阳之功,陶侃被加封大将军,赐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熟悉历史的朋友们知道,一旦臣子享受这种待遇,那几乎就意味着被视为能够左右朝廷的权臣了,陶侃并不愿意功高震主、晚节不保,对此果断推辞,两年后因病去世,身后尽享哀荣。对了,我们熟悉的陶渊明,正是陶侃的曾孙。

至于石勒,在被陶侃摆了一道后,很是郁闷了一段日子。鉴于东晋防备严密,自己无机可乘,于是他在公元333年派人向健康城送礼示好,想再次上演一回扮猪吃老虎。

可惜东晋并不接招,甚至还派人烧掉了他送来的所有礼品。石勒恼羞成怒,正计划组织军力硬着头皮南征时,自己突然病倒,没多久就一命归西。而在他死后,后赵大权被侄子石虎篡夺;在这位暴君的统治下,中原百姓苦不堪言,一度安定的局势再度风雨飘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