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以后
前面一天哭了四场的那个孩子,哭的第一场就是因为有人将他的玩具弄坏了。当时,我也是请三个当事人自己回顾事件,分清责任。
可是,主要责任人回去之后反悔了。在给大人讲述事件经过的时候,推翻了白天共同回顾的经过。大人发信息给我,询问事件的经过。我再次询问三个当事人,不出意外,有了分歧。
有了分歧,在于第一次我并没有将三个人回顾的经过进行再次确认。使用这种方法,除了之前得出的经验,要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回顾;这算是又得到了一个经验:对当事人回顾的经过,再次进行确认,确保当事人都同意。
当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再次进行事件回顾。三个孩子对事件的大致过程基本赞同,分歧在于谁是主动,谁是被动,恰恰这又是责任分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个孩子争论不休。我请三个孩子当着全班同学,回答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小石同学,你是主动把玩具给他玩的?还是他找你要的?
小石:我是主动给他玩的。
小黎补充:他中午找我借了一元钱,说是把玩具借给我玩5天。
“小石,这是真的吗?”
小石:是真的。但是昨天我把钱还给他了。
小黎:他昨天确实把钱还给我了。
“看来,小石同学是主动租借自己的玩具给同学玩。这一点,小石,你同意吗?”
小石点点头:同意。
第二个问题:小黎同学,你是主动将玩具给小周的?还是小周找你要的?
小黎:我是主动给他的。
“小周,是这样的吗?”
小周:是的,他主动说拿给我玩的。
第三个问题:小周,当你拿到玩具的时候,你检查玩具了吗?是不是好的?
小周:我拿过来玩了一下,是好的。我就拿回家了,可是就坏了。
“也就是说,你拿过玩具的时候,你是确认玩具是完好无损的,对吗?”
小周点点头:是的。
“最后玩具是在你手里坏的,对吗?”
小周点点头:是的。
“事情的经过基本说清楚了。请一个同学来完整地复述一遍事情的经过。”
小王同学把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
“你们三个确认这个事情的经过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没有。”
“是这样的。”
“没有。”
“现在,请全班一起帮助评议一下。这个事情,如果把责任划分为10份,你们觉得各自应该占几份责任?首先,小石同学有没有责任?”
“2份责任。”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小石同学,你觉得自己应该负2份责任吗?”
小石同学点头。
“小周同学,你觉得你该负几份责任呢?”
“5份。”同学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小周同学也表示赞同。
剩下的小黎同学自然就应该负3份责任了。
责任划分清晰,当事人也没有不同意见,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整个过程没有相互指责、埋怨,当事人之间尽可能地在还原事情的真实情况。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别看孩子小,这种方法使用起来也是很有效的。这不就契合了这几天刷屏的,教育是努力让孩子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吗?
用这样的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成长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处事,会不会更有建设性呢?我希望是这样的。
冷静、理智、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无意义的生气、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