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界红色故事:永远的祭奠!
永远的祭奠
胡吉雄 李治军
01 收留两位受伤红军
1934年农历10月18日,19岁的大界村民奉运德一早从后山砍柴回到家里,“妈,您过来一下,我告诉您一件事。”
“什么事这么神秘兮兮的?”母亲陈夯夯把喂猪的潲盆放下,手都没洗,就直接过来了。
“妈!是这样的。我一早到后山砍柴,看到高风村保长杨海清,对两个脚负伤的红军下毒手,踢他们两脚,把他两身上的30块银元抢走了。我搞不懂,红军穿着那么烂,身上怎么那么有钱?”
“他们人呢?”母亲陈夯夯急切问道。
奉运德:“等杨海清走远了后,我去看了一下那两位红军。问他们吃了没有?他们摇摇头,我把我带去的蒸红薯和水都给他俩了。然后,我就挑着柴回家了。”
“孩他爸!你过来!你赶快和运德一起去把那两个受伤的红军背回来。”
运德的父亲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半天憋不出一句话。这个家,是运德母亲陈夯夯当家。他父子俩一走,陈夯夯就径直朝本村的草药医生奉昌庭家里走去。
奉运德和他的父亲便按原路去后山,走了不到五分钟,便看见两位拄着木棍的红军,正向自己家的方向走来。他俩立即迎了上去,每人背一个,把两位受伤红军背回了家。
父子俩刚把红军背回家,草药花医生奉昌庭就赶过来了。一问才知道,两位红军一位姓曾,一位姓陈,都三十多岁了,是昨天在下灌虎形岭战斗中受伤,跟不上部队了。奉昌庭对两位红军进行伤口处理之后,饭都顾不上吃,就上山挖疗伤草药去了。
02 掩埋无名红军烈士
两位受伤红军见陈夯夯一家象对待亲人一样对侍他们,疼痛稍减后,就对陈夯夯说:“嫂子,你真是个大善人。我们还有一事相求,望能帮个忙。”
陈夯夯:“红军就是我们的亲人,有事直说吧。”
曾姓红军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本来有三人。路上,一位战士因受重伤牺牲了。我们把他放在了后山的草丛中。离你儿子砍柴的地方也就百来丈,具体位置也说不出。看能不能叫几个人把他掩埋了。”
陈夯夯:“这是积德的事,应该的。”随即叫儿子运德去把奉元琼、奉元勋、奉兴旺、奉月成请到家里来,制作简易担架。做好后,让儿子运德带路,去寻找牺牲红军的遗体。
找到红军烈士遗体后,奉元琼、奉元勋、奉兴旺和奉月成四人,两人一组,轮流抬着遗体来到后山。他们四处寻找掩埋烈士遗地方,最后,找到了一处废弃不用多年的烂窖,准德把遗体掩埋在这里。
他们找来了几根棕绳,套住烈士尸体缓缓地放入窖中。因为烈士尸体头朝下,刚吊到一米许,从烈士口袋里掉出了什么东西,跌落到烂窑底部的石头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四人急忙把烈士尸体又拉上来。一合计,决定找来木梯,派身材瘦小的奉兴旺下窖看个究竟。
奉兴旺下窖后才发现,从红军尸体掉出的是四块银元,这可是一笔不少的财富。当时,四块银元可以买一头驴,一块银元可以买一担大米,就是在上海,一块银元也可以去西餐吃两顿。
这银元怎么处理呢?四人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后记决定:拿出0.8银元,立即去买纸钱、香烛等祭奠用品,按宁远本土风俗将烈士掩埋。剩余3.2银元四人平分,各人平分到的银元将用于以后每年清明节对烈士墓进行祭扫和修缮。
由于掩埋无名红军烈士的地方是一口废弃的烂窖,周边黄泥疏松且多。四人把红军烈士墓垒得高高大大的。然后,按宁远传统丧葬礼节燃香、三扣九拜之后离开回家。
03 永远的祭奠
1935年2月,陈姓和曾姓红军经过奉昌庭的精心治疗,脚伤都好了。陈姓红军去了荆家帮工,以补贴奉家家用,曾姓红军则跟着奉昌庭学起了草药医术。
4月6日(农历三月初四)那天,陈姓红军特地起了一个大早,挖了一棵竹子,从荆家村赶过来,给无名红军烈士扫墓。当他快到墓前时,发现曾姓红军、奉昌庭、奉运德、奉元琼、奉元勋、奉兴旺、奉月成七人,已经把祭品摆好,正准备烧纸钱、燃香,然后祭拜。他远远地叫道:“兄弟们,你们不等我一下吗?”
大界无名红军墓今貌
陈姓红军到达后,八人立即合植了那棵毛竹,然后列成一队,燃香祭拜。祭毕,他们一起返回时,陈姓红军问道:“你们怎么也来祭扫这位红军烈士?”
掩埋红军烈士的四位奉姓村民异口同声地答道:“下葬红军烈士那天,我们就有了约定,并且永远祭扫下去!奉医师、昌运兄弟和曾红军我们都是在路上恰巧碰上的。”
回到奉昌庭家吃清明酒的时侯,他们把昌运爸妈也请来了。他们第一杯酒斟满后,通通都淋在了地上,表示对牺牲红军的祭奠。第二杯酒,他们又来了一个新的约定:以后每年清明八人一起来众祭无名红军列士,轮流请吃清明酒!
1937年清明节,他们八人众祭无名烈士后,在奉运德家吃清明。席间,陈姓红军表示不久要回老家江西尽孝,拿出帮工时积攒的一块银元来,要大家代表他一直把无名红军烈士祭奠下去。不久,七人七凑八拼弹了一床新棉絮,送给陈姓红军,作为他回家路宿时的被子。二个月后,陈姓红军温暖地回到了老家。
1939年清明节,他们七人众祭无名烈士后,曾姓红军表示也要回去。他拿出两个银元,要大家代他一直把无名红军祭扫下去。临走,大家齐送二根粽粑,作为他路上的餐费。
解放之后,大界成了人民公社驻地。清明祭扫纳入了大界公社的公祭,并把无名红军墓修砌一新。从那时起,对无名红军烈士的祭扫,由六人到百人,甚至千人万人,永远祭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