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测雨的?

我们常用“倾盆大雨”来

形容雨大势急。
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测雨的?

在古代“盆”除了用于生活外,

还是一种原始雨量器

还有哪些生活器皿被古人用来测雨了呢?国家统一制定的雨量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没有其他测雨方法?

雨量器的萌芽——天池测雨

最早的时候,我国对于衡量雨量多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指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时指受雨面积。唐宋开始,雨水的多少和降雪一样,开始由尺寸来进行计算,如“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近尺”“盈尺”“三四尺”等。

但雨水其实和积雪不同,积雪可以直接丈量,雨水会流动。所以雨水用寸、尺、丈计量,必须借助于专门的器物。起初,人们只是依据生活经验,对雨后地面积水的厚度进行推测,后来对雨水进行了测量,而用来测量的器具,便是生活中的一些器皿。

古人用生活中的一些器具来测量雨量

从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记载的数学题来看,测量雨水有“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几种方式。其中“天池测雨”法是用天池盆来收集雨水,通过计算获得地面降水量。

古代测量雨量的工具——圆罂

事实上,天池盆也不是专用工具,而是预防火灾、积蓄雨水的容器。圆罂大概是水缸。不管是“天池盆”,还是“圆罂”,虽然是生活器具,却是事实上的“雨量器”。

雨量器的诞生——圆筒形测雨器

明朝时,出现了由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圆筒形测雨器,供给地方州县使用。公元1442年,出现了有标准的铜制雨量器。清朝的雨量器,已接近现代水文使用的雨量器了,它上面刻有标尺。康乾时期,朝廷将这种改进后的雨量器发到全国各地,用来武装当时的水文测站,连邻国朝鲜等亲朋好友都发了。至今,在韩国的大邱、仁川等地,还保存着乾隆1770年颁发的雨量器。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出自康乾时期

这种雨量器,用黄铜制造,上面刻有标尺,高度为1尺,宽度为8寸,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而欧洲直到1639年,才由意大利人卡斯太里弄出来一个雨量器。

其他测雨方法——雨水入土深度

古人用“雨水入土深度”来测量雨量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雨量观测在流行,这就是“雨水入土深度”。比如,民间和文人笔下,就有“一犁雨”的说法。这个犁,就是耕地的犁。这里,古人已经引入雨水进入土壤深度的概念表明当时已经注重雨水的实际效果,接近现在水文学所说的土壤含水量

来源 | 中国气象科普 水文知识科普读物 江苏气象 中国防汛抗旱

(0)

相关推荐

  • 今日谷雨,一大波雨水在路上,今年会是一个涝年吗?看农民怎么说

    今天已经到谷雨节气了,今天应该是一个下雨的天气,是不是很多农民都在翘首企盼雨水早点到来呢?不过,从最新公布的天气预报雨水图来看,今天谷雨节气,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在下不同程度的雨,而对于有些地方,雨水量大 ...

  • 科学三年级上三单元4测量降水量教案

    课   题4测量降水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学会合作, ...

  •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5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内容降水量的测量课时1教学目标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3.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 ...

  • 今日谷雨节气到了,谷雨节气下雨才好吗?谷雨不下雨会怎样?

    导读:谷雨节气下雨才好吗?谷雨不下雨会怎样? 一不小心,春季就要结束了,今天(20日)迎来了今年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了谷雨节气的时候,气温也要明显上升了,毕竟它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了,紧随其 ...

  • 科普 | 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测雨的?

    我们常用"倾盆大雨"来 形容雨大势急. 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测雨的? 在古代"盆"除了用于生活外, 还是一种原始雨量器. 还有哪些生活器皿被古人用来测雨了呢 ...

  • 辽代一古墓中,一桌酒菜保存了千年,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对丧葬之事非常看重,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将相,在他们去世以后,或多或少都会在墓中放一些陪葬品,只是不同身份的人陪葬品也不一样,有时候,这些物品也会随着墓主人的爱好而发生改变. 比如说,东晋的晋 ...

  • 古人为何将13岁的少女,称为“豆蔻年华”,豆蔻到底代表着什么?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在<河中之水歌>中描写女主人公"莫愁"的诗句.诗中的莫愁,是一位美丽精致的女孩.在那个年代,女 ...

  • 古人是怎样藏锋的?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谈一谈古人对于癫痫的认识

    中医传统上把癫痫称作痫证或痫病,癫痫是后来的叫法.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病叫"羊角风"."羊癫风"."猪婆风"等等早期医书上,医家多把癫.狂 ...

  • 古人诗词中的重庆,一起来感受巴渝古韵之美!

    重庆府(节选) (淸)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 ...

  • 古人是这样藏锋的,大多数人理解错了!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

    关于古人草书地位与排名,米芾在<论草书帖>中也阐述了一段看法:"-张旭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

  • 听说00后也谢顶了!别慌,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解决脱发问题的

    文丨木木 新时代的年轻人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脱发. 根据<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提供的数据,中国14亿人口中,脱发人群超过2亿人,其中男性约占1.3亿,相比男性来说,女性脱发率要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