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的微博之夜,大家看了没?
各路明星们在红毯上争奇斗艳,从日系妆到鱼尾裙,女星们的状态一个比一个精致完美。
当然,老天赏饭吃的美人,也的确够得上排面。
只是,看多了浓眉长睫红唇,却不由得怀念起87版《红楼梦》,那个百花齐放的金陵女儿国。
在那里,人间富贵花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花美男是“面如傅粉,唇若施脂”,酷飒御姐则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人人都卓绝天姿,风情万种,在演绎之下,各领风骚,盛放出不同的色彩。
转眼过去三十余年,再回忆起她们的气质风韵,仍然要感慨一句:顾盼神飞,万种情思。
时至今日,在知乎上搜索《红楼梦》,还会跳出来一个问题:再低的分辨率、再糊的滤镜,也完全遮不住女孩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稀奇的是,里边的人物对比原著,并非形似,却是神似。钗黛自不必提。大观园中金陵十二钗,每个角色,都像是从书里走下来。大姐元春,身为贵妃,杏眼圆脸,往那儿一坐就是仪态万方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二姐迎春,性格温顺懦弱,又自带一点清苦相,几乎看得出日后的薄命苦楚;三姐探春,为人机敏聪慧,只可惜生母身份低微,精明大气,但眉眼间却暗藏倔强。年纪最小的惜春,天真烂漫,却性格冷清,玲珑心思下是宁死不屈的决绝,最后逃离红尘修得善果,也不稀奇。书里写袭人,是容貌娇俏、面相标致。她深受封建礼教所熏陶,时常规劝宝玉要静心学习准备科举。病榻之上仍在夜补雀金裘的勇晴雯,撕起扇子毫不手软。书中说她与黛玉容貌相似,只是多了几分活泛俏丽,再看这晴雯,活脱脱一个得意娇蛮版的陈晓旭!细数《红楼梦》中人,或古典或英气,或柔媚或娇俏……时至今日,这些美人,还是能够轻易地撬动我们的心,无他,唯生动二字而已。小说中的宝钗,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若是在盛行体重不过百、A4腰女团腿的今天,或许要被喷一句“微胖”。虽说是人间富贵花,但化妆师并未将妆容一味地往浓艳靠,反而是花了不少心思来增加演员的圆润感,强调她精致五官下的柔美。对比她的现代妆,不难发现张莉的五官其实是偏欧式的。大眼睛翘鼻子,扎上马尾后一回眸,俨然就是个凌厉火热的大美人。眉毛拉长变细,加宽了眉眼间距,即便是大婚日这样的喜庆日子,也不强调眼妆,而是增加了腮红面积,更突出人物的仪态万方。再说林黛玉,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心中弱柳扶风的黛玉妹妹,在妆容上,却是有意地往锋利上靠。细长眉下压,端的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眼线从眼头化起,还要拉长眼尾,下睫毛刷到根根分明。乍一看,这样的妆容似乎与柔弱的林妹妹格格不入,但仔细一想,才发现其中的门道。据说,当年一封照片毛遂自荐的陈晓旭,并不是红楼梦的第一人选,是在三个月的培训之后,她身上属于林黛玉的因子才被彻底发掘,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的红楼梦。原本我还不明白,毕竟小时候初读红楼,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陈晓旭的脸。直到看见了她的现代装,才琢磨过来。彼时的陈晓旭,虽然也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脸颊丰润,面中部凹陷,眼睛狭长上挑,并不是一眼看过去就让人记住的脸,甚至有些小家子气。于是,化妆师重点修饰了眼妆和修容,既保留了她五官中纤细柔弱的一部分,又有效地提升了大家闺秀的精致感。张莉和陈晓旭,五官中都有近似于钗黛的一面,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妆师是扬长避短,修饰居多。但,王熙凤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绝不仅仅是饰演者邓婕老师演技的功劳。印象中的邓婕,常常是以端庄宽厚,和眉善目的样子出现,现代妆容里朴素短发的样子暂且不说,年轻时拍别的古装剧,样子也是温顺大过精明,全然看不出王熙凤那般凌厉的模样。邓婕的眉毛,是大观园所有人中最细长也最上挑的,眼睛上的眼影几乎覆盖整个眼窝,还不忘在眼睫处加深,腮红打在颧骨眼角,增强了刻薄之感,口红不涂满,有意识地加长了人中,更显出成熟且心机深沉。这才和她从前的样子区分开来,成就了破落户“凤辣子”。有沈从文、邓云乡等名家做研究指导,剧组的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一共设计了2700多套服装,光是王熙凤一个人的四季衣物,就有几十套,更别提琳琅满目的首饰、摆件了。
史延芹的人物服饰设计稿
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在主创团队的用心还原中,一样样展现到了我们眼前。曹雪芹写黛玉,是“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书里阅尽了美人的呆霸王薛蟠,见黛玉也是“风流婉转”。不同于其他角色身上的大家富贵气,黛玉的服饰设计,多为淡紫、浅蓝、水绿等低饱和度色系,面料轻薄飘逸,图案也大多都是梅、兰、竹叶等花样。出场时黛玉刚刚丧父,穿的是一身淡紫色绣梅花的仕女裙,白绸绣竹叶的内搭,衬着一双含泪的剪水双瞳,难怪能让贾府众人见了,都道一句“风流态度”。俏皮喜庆的造型也有,披上一件红斗篷,就是个活脱脱的矜贵豪门大小姐。杨树云曾说,87版红楼的服化道,是他“看了多少古代绘画,临摹了多少作品,翻阅了多少史料与资料,吸收了多少姊妹艺术的造型精髓”的成果。服装设计史延芹老师,为此剧只身赴京,舍下小家;化妆师杨树云通读剧本,钻营苦练;导演王扶林说:我不把演技放第一位,我要求他们纯,他们真,他们善;而演员下了戏后,还住在一起,弹琴作画赋诗……正是这样一群纯真、专注的人,才成就了难以磨灭的经典。2017年6月17日晚,人民大会堂开演了一出特殊的音乐会。台上的演员们青春不再,有些名单上的人甚至已经离世,但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再没有这样一个电视剧,能让人在三十年之后,还为它举办一场纪念晚会。但念起那句“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时,眼中仍有宝玉的天真。张莉回忆起与陈晓旭的友谊泣不成声;饰演妙玉的姬培杰改名姬玉,终生吃素成为在家佛弟子;而我们心心念念的林妹妹,永远地停留在了2007年。但当配音演员张海玲重新朗诵起那段《林黛玉进贾府》时,还是有太多人,记起了梦里的那个林妹妹。曹公在书里借甄士隐之口解《好了歌》: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若要细说起来,87版红楼梦中的演员们,又何尝不是以自己最纯净美好的时候,来织就戏中人的嫁衣,又做一场荒唐梦呢?当年的那些演员,都已散落各方,再难寻到踪迹。如今的演艺市场,也不可能再倾举国之力,寻找梦中的金陵十二钗。87版的《红楼梦》,注定只能成为一个记忆中的符号,那代表一群人的赤诚热望,代表着一整个时代的青春热血,更多的,是属于这个国家历史上,最璀璨的文学光华。只是人生大梦一场,终将归于荒芜,便只能同戏中人念出一句:本文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