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全世界都在吃中国鱼子酱

又是一年高考季节,我来科普几个冷知识。

关于我们经常触及又时常忽视的农副产品。

01.

应该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产的鱼子酱已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

浙江、四川、东北等地产的鱼子酱正在改写世界鱼子酱产业版图。

但从0%到60%的跨越并非易事。

首先是技术上的,包括但不限于:

养殖鲟鱼的水温不能超过了28度,

15分钟内完成16道杀鱼取卵工序,

车间温度在12至16度之间,

更早地鲟鱼分雌雄。

这些难题的存在,使得养殖的鲟鱼产的鱼子酱质量很差,无法和野生的相比。

但是过度捕捞过盛,野生鲟鱼濒于灭绝,2000年都禁了,全世界不得不进行养殖技术的开发,去获取4元人民币一颗的“黑色的黄金”

浙江千岛湖,有一家叫“鲟龙科技”的公司,迈出了一步。

他们的方法简单,那就科技带货——建立企业研究院,聘请中国水科院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

最重要的是将中国水科院开发的活体取卵手术和雌雄鉴别等技术方法进行应用和实验。

这让公司在成立十年后,取得了鲟鱼生产性技术上的大突破。

养殖水域面积扩大,产量急遽提升,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鱼子酱企业”。

形势一片大好下,鲟龙科技渴望得到“旧世界”的认可。

她报名了汉莎航空的鱼子酱供应商公开招标会,通过了盲测,还打败了二十几款国际大牌鱼子酱,拿到了第一第二名。

奖杯并没有如约而至,迎面而来的却是汉莎董事局的不屑与质疑:“全世界那么多种鱼子酱,为什么非要用中国的?”

这就是“鱼子酱旧世界”的思维,只有“老字号”的才是正统,其他国家的产品可有可无。

恰好,他们之中出了一个“忠诚”的反对者,总经理专门来到千岛湖考察,回去后努力说服董事局再次举行盲测。

结果鲟龙科技的鱼子酱又赢了。

这下子好了,董事局不得不认可,不过只允许中国的鱼子酱进驻汉莎航空一个站点。

鲟龙科技也非常争气,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到2019年,成为汉莎所有站点的鱼子酱独家供应商。

随着中国成为鱼子酱最大的出口国,中国鱼子酱进入了美国,将原本每吨85万美元的鱼子酱,拉低到每吨只要35万美元,让更多人吃得起。

昂贵的东西从此白菜价、平民价,这很中国制造。

吃过的国外消费者无不赞叹:

“回忆起了小时候伏尔加河畔的时光。”

“全球业内人士、阿拉伯的皇室贵族们都知道,最好的鱼子酱在中国。”

所以,关于世界上最好的鱼子酱产自哪里的问题,也可以有来自中国的答案。

这样的故事还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

浙江三个村鲟鱼养殖户增收4000万。

浙江衢州62岁的养殖户黎跃林年收入近10万元。

四川的鲟鱼加工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曾经吃下国产鱼子酱的外国人们,总会明白:“中国制造,是用质量打开销路,而不是靠巫术和强权。”

02.

应该很多人不知道:

赣南脐橙,才是“橙中之王”,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三。

它比美国脐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2个百分点,比日本脐橙高1-3个百分点,营养元素多,是少有的真正甜过初恋的水果。

但从产量全球前三到全球三大脐橙品牌的跨越并非易事。

很多时候,脐橙确实迎来了大丰收,但脐橙摘下来卖不出去,家里放满了,仓库里也放满了,

只好堆积在路边,盖上一些塑料纸和茅草,防止大雨浸泡和阳光直射。

价格一路下跌,越低则橙农越不想卖,越不卖库存越积压,越积压,市面上的价格则越来越低,恶性循环。

本来指望赚钱的“橙咬金”一下变身成了可怕的“橙咬人”。

卖点是什么,好的营销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农户们回答不了,产业链上的其他从业人员也回答不了,大伙儿只能眼睁睁看着脐橙遭受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冲击。

万幸的是,有人及时想到了答案,那就是——保证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脐橙,就是赣南脐橙最大的卖点。

方法简单——建立通达全国的营销网络。

比如,全国318个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市场开拓任务,分解落实到当地18个县(市、区),18个县一一对接进行推广。

全国大多数人口达30万以上的城市,都有了赣南脐橙的销售。

再比如,脐橙被加入防伪追踪技术,被申请商标品牌,也被建立相关网络交易平台体系……

从此,刚摘下的脐橙能够当天运抵批发市场,减少损坏率,保证味道不仅甜过初恋,还鲜过初恋。

复杂的营销问题从此简单化,这很中国制造。

事实证明这招很有效,在《2020线上农产品消费趋势报告》等调查中,最畅销的地标水果便是赣南脐橙。

所以,关于世界上最好的脐橙产自哪里的问题,也可以有来自中国的答案。

这样的故事也总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

赣南脐橙产业曾是成为全国三大产业扶贫典范之一。

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增收致富,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崇义县600多名主要由中老年组成的采果队员,两个月的采摘时间里,人均能拿到1.5万元的收入。

曾经面对销路一筹莫展的农户,也会渐渐明白:“中国制造,也需要用营销网络来讲好属于她的故事。”

03.

应该很多人不知道:

南和宠物粮已占到全国60%以上的市场。

其中,猫砂产业占到了全国80%以上份额。

但从0%到60%的跨越并非易事。

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南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2020年撤县设区),主要产业之一就是畜禽饲料。

到了2006年左右,南和发展出了50余家畜禽饲料企业,这些企业非常“内卷”,加工一斤饲料挣几毛钱,加工越多,利润越低。

于是,不得不转型。

说得轻巧,转型步子太大了,没有技术经验,容易崩盘;太小了,就是原地踏步。

上下左右都很难。

许多饲料老板发现粮食用来加工宠物饲料,一斤可以赚到十几元,这是饲料产品根本达不到的水平。

而且这个市场不饱和,也不内卷。

于是一家家宠物饲料企业诞生了。

几年过去了,企业们尝到了很多甜头,但仔细一看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消费者们更爱去买外国的牌子。

南和意识到了自身宠物食品还很初级的问题。

于是,不得不升级。

宠物粮企业们与大学合作建立宠物食品研究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宠物食品大数据服务中心,建立可追溯二维码质量体系。

企业们还去发展更细分的市场,包括:

开发健康绿色的宠物粮,让宠物毛色更光亮,寿命更长。

建立宠物交易市场、医院。

开发宠物服装、窝笼等相关用品。

将单调的东西花样化,这很中国制造。

于是南和的宠物粮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占到了中国60%的市场份额,其中猫砂产业占到了全国80%以上份额。

所以,关于宠物粮哪家好的问题,也可以有来自中国的答案。

这样的故事也总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

宠物粮产业带动6万人就业。

宠物粮生产年消化玉米25万吨,让大批种植户增收。

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留存下来的企业们,也渐渐明白:“中国制造,离不开转型升级。”

04.

应该很多人不知道:

寿光早已经是“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之一。

一天能生产2万吨的蔬菜。

但从曾经的“零”都没有到如今的世界前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1989年,山东寿光在冬天不怎么吃得到新鲜的蔬菜,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很大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三元朱村的村支书学到了技术,回到村里,带着17名党员干部建起了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大冬天不用烧煤,就可以生产新鲜黄瓜。

这些黄瓜每公斤能卖到了20元,一个大棚收入2.7万元,村里一下子冒出17个万元户。

后来还培育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

举国震惊。

寿光的经验在全国推广,被带去了西藏和新疆,结束了新疆每年8个月吃外地菜的历史。

能在各个季节都吃到新鲜的蔬菜,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让我们用放大镜去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可以发现有着不少群众的智慧在。

五台镇农民方奎祥,摸索出了大棚黄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创出了亩产黄瓜3万公斤的国内水平,还在全省蔬菜工作会议上传播自己的致富技术。

果农刘成德研究出了“一边倒”桃树的栽培技术,乐于向全国各地传授,使上万农户平均每亩种桃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像果农刘成德一样,许许多多的技术员因为富有实践经验而被聘为了专家,他们对内对外输出技术:

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一度每年有10万人到三元朱村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再将技术传播给各地的其他人,形成一个良性的技术正循环,使更多更多农户收益。

将封锁的技术开放化,这很中国制造。

也许正是对技术的执着,以及与全国农户技术的健康交流,帮助寿光造就出了一个蔬菜王国。

1989年,寿光大棚17个。

1990年,寿光大棚5000多个。

1993年,寿光大棚13万个。

2009年,寿光大棚40万个。

如今,寿光拥有14.6万个蔬菜日光温室。

这些日光温室宛若自动化工厂。

能种出了补钙菜、降血压辣椒、高维C辣椒,也种出了400斤的南瓜。

保证寿光日产2万吨蔬菜,平均每天有1000万公斤蔬菜要运往各地,出口海外。

这样的故事也总会有一个更加皆大欢喜的结尾。

2013年寿光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于1993年翻了三番还多。

当地普通菜农管理一两个棚子,年收入20万元。

当地农人年收入40万,超发达国家农人收入水平。

如今,中国人实现了“蔬菜自由”,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从事大棚种植蔬果的农户们,早就明白:“中国制造的背后,是技术的解锁和共进。”

05.

将昂贵的东西白菜价,将复杂的营销问题简单化,将单调的东西花样化,将封锁的技术开放化,这些令中国制造总能生机盎然。

在酱香科技、橙诺、宠爱、蔬芯里的精神,其实与“禾下乘凉梦”一脉相承,那就是让全世界享受更多优质的产品。

为此,我们还需更进一步,光卖产品还不够。

我们还得卖标准,卖指数,卖智慧,竭尽全力施展着中国人的各种天赋,包括去火星种菜种树。

格局远大总不会错的。

化用《蔬菜改变中国》纪录片里的台词来说:

“在寿光做农业,你做的是全国买卖;在中国做制造,你做的是世界生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