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扯谎对于职场人士的三大危害!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5-05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明皇帝 永平十七年 公元74年
北海敬王睦薨。睦少好学,光武及上皆爱之,尝遣中大夫诣京师朝贺,召而谓之曰:“朝廷设问寡人,大夫将何辞以对?”
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臣敢不以实对!”
睦曰:“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乃为相爱耳。”其智虑畏慎如此。
【译文】北海敬王刘睦去世。刘睦自幼好学,光武帝和明帝对他都很宠爱,他曾派中大夫进京朝贺,临行前召中大夫前来,对他说:“假如朝廷问到我的近况,你将如何应对?”
中大夫说:“大王忠孝仁慈,尊敬贤才而乐与士子结交,我敢不据实回答!”
刘睦说”:“唉,你这么说要害了我啊!这只是我年轻时的进取行为。你就说我自从袭爵以来,意志衰颓而懒惰,整天以淫声女色取乐,以犬马狩猎为爱好,你要这样说才是爱护我。”刘睦聪明多虑和小心谨慎到了这个地步。
【解析】一、刘睦的心思
明帝一朝,对于藩王、外戚、勋贵、世家大族等豪强势力的打击力度非常大,光是楚王刘英谋反案,就牵连了几千人。
刘睦本来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可偏偏要装成纨绔子弟的样子,其目的就是担心自己威望太高,不想被明帝注意、顾忌,从而避祸,思路和萧何靠贪污来获得刘邦的信任是一样的。是一种自保手段。
二、自作聪明胡乱扯谎是职场大忌
我认为,这个刘睦的书白读了,竟然读到了胡乱扯谎的地步,胡乱扯谎是职场大忌,其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败露的风险
首先是谎言败露的问题,凡是谎言都有可能败露。刘睦找来中大夫,要求他罔顾事实的在明帝面前扭曲自己的形象,其实这是有败露的风险的。
替刘睦欺骗汉明帝,这是欺君之罪,这个中大夫未必敢干,很可能不仅不敢干,为了自保或者献媚,还会把刘睦是怎么要求他扯谎的经过,如实的像皇帝汇报。
2.猜忌的风险
就算中大夫愿意为自己扯谎,但一始终是一,二始终是二,自己平时都干了啥,都和那些人来往,皇帝只要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个大概,这种事情一旦扯谎,又被拆穿,就不好了。
到时候汉明帝会认为,你天天在招贤纳士,现在却告诉我天天沉迷于酒色?这是何居心?是不是想麻痹我?想扮猪吃老虎?
招贤纳士本来是件好事,作为诸侯王,有拱卫中央之责任,适当的招贤纳士,充沛力量,皇帝是愿意容忍的。
你刘睦只是刘秀的哥哥鲁王刘仲的后代,历史进程走到汉明帝这里,已经是远亲了,和皇帝隔着好几层呢,充其量只是个堂兄弟,别人要打造反大旗,怎么也不会把你当成首选。
再者刘睦也只是一个远亲诸侯王,并不是像萧何那样独掌中央大权的人,并没有功高盖主之嫌,又何必要自污保身?
3.激怒的风险
刘睦的这种扯谎自污的行为,不仅是在贬低自己,更是在贬低皇帝,在否定自己和皇帝的关系。表达的是对皇帝的极度不信任。
如果这件事被皇帝知道,对皇帝来说,这就等于在骂他手足相残,如果不是怕皇帝手足相残,何须扯谎贬低自己自保?
这样自作聪明,风险太大了,刘睦还远没到需要靠自污自保的地步,如果皇帝被激怒了,顺手治一个欺君之罪,倒是铁证如山。
刘睦能够善终,实在是侥幸。如果身为职场人,也经常像刘睦这样自作聪明的扯谎,无疑是在自断前途,这样的人,自作聪明,实际却是毫无信任可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