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絮忆
按照传统习俗,农历蛇年二月初七(公历2013年3月18日)是母亲八十寿辰,然而上帝却没能让他跨过龙年这道门槛,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龙年闰四月二十二的凌晨三点三十分。
母亲的寿日就要到了,我决计根据自己的了解,追思母亲的生平,一则纪念我的母亲,再则作为家书留传。
磨难也是人生一份最宝贵的财富。我的母亲出身草根,和同时代人所经历的一样,饱受艰难困苦,而比较起来,她的命运似乎更坎坷多舛:八九岁时,妈妈便撇开了她回到河南卫辉老家生活,十二三岁时爹爹离世,她唯一的一个亲妹妹被带到河南抚养(后来又辗转返回在本村组建了家庭),她孑然一身,一个人孤苦地生活了四五年,直到出嫁。艰困的生活环境、跌宕的人生际遇,培养了她倔强好强、坚韧耐劳、仁慈宽厚的品格。
在她四十八岁那一年,我的父亲因病去世,第二年,她唯一相依为命的亲妹妹也撒手人寰,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和打击,她心痛欲碎、涕泪泣血,但她没有被击垮,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毅然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那时候,我们六个子女中,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其余四姊妹中,大哥才20岁,三姐刚出学校门,我才14岁,正念初三,兄弟最小年仅8岁,其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以后的几年时间,母亲没明没夜,让忙碌驱走内心的伤痛,让希望激发生活的勇气。
父亲生病期间,在长征医院工作的大姐家庭条件好些,对父亲多有照顾,二姐条件差些,但在病床前端屎倒尿伺候备至,我的大哥毅然放弃了年轻人应有的梦想,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养家的责任,正是有了“头大”的几个姊妹的担当和付出,才使这个了无生气的家庭慢慢恢复了元气。
后来家境渐渐好转,母亲先后为大哥和我娶亲成了家,母亲还省吃俭用,在众姊妹的帮衬下,供三弟在河北师大读了四年本科,直到这个小儿子2001年结婚,她才停下来歇歇脚,虽然已是67岁的年纪,早已满头白发,脸上刻满沧桑,但随着孩子们成家立业,她劳碌的日子结束了。
自此,母亲舒心安逸的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可以说母亲的晚年生活是在开心的面容下和爽朗的笑声中度过的。母亲晚年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母慈子孝,爱意融融,特别是儿媳女婿对母亲孝敬有加,在此,我永远记着他们,感谢他们!
“无才不能经世,无德无以安身”。我的母亲是芸芸众生中普通而平凡的万千个母亲当中的一员,在她的身上,汇聚了母亲身上所共有的品质。她善良宽厚,勤俭热诚,一生信奉“谁不用谁”的最朴实的道理,只要别人需要,哪怕自己不用,也要让别人先用;自己不宽裕,也时常接济别人,替别人干活是常有的事,70多岁的人了,还经常帮助四邻摘花生、剥棒子。她自尊好强,性情爽朗,为人亲厚和睦,从不与人红脸吵架,结怨积仇;凡事亲力亲为,不会求人,就连子女也不张口相求,不论啥时问起,总是一句话:“我啥都好,不用惦记”,就在临终前一天,还在为“麻烦”护士而心生不安。
农历的四月二十二日是母亲的忌日,我想把我的这篇文章讲给我的母亲听,同时,我还想把这些文字留给后人铭记传承,让他们了解祖上德风,如果能从中悟出一二,且能身体力行,就能享用一生,此为他之福,我之愿耳!
还是在早前几年,有位算卦先生就说,老太太好强一生,终了也不拖累人,睡着睡着就走了,结果不幸真的被他言中了,母亲为尊如此,想来不免令人唏嘘!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