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1)

本篇目录:

**************************************

611.景胜别墅

1948年                     福建省石狮市

612.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1902~1931年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

613.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1922年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614.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1927年                      江西省修水县

615.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1930年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616.峡江会议旧址

1930年                      江西省峡江县

617.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1930年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

618.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1931年                      江西省宁都县

619.宁都会议旧址

1932年                       江西省宁都县

620.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

1933年 江西省乐安县、              金溪县

*********************************

611.景胜别墅


景胜别墅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龙穴村,占地面积为1565平方米,整个建筑呈方形石筑平台,以厅堂主中心的组织布局,厅堂前有一通顶层的天井,是屋内采光通风处。一、二层住房各17间,主建筑四周出檐2米为走廊,作户外活动空间,双层骑楼。檐口上下有80根圆石廊柱,具有西洋风格。二、三楼正面中部走廊凸出,栏杆有泥塑雕花山形排楼,每层四周筑有花瓶栏杆。檐沿设有雕饰动物吐水口,使屋顶平台不易积水。回廊左右各设楼梯,厅后廊两头有木楼梯,使内外上下出入方便,互不干扰。在第三层平台连接处有一座二层八角单檐仿木斗拱小亭,第三层平台中间建有一座重檐六角亭,它打破了整座民居建筑方形平台的呆板格局。


这座老房子是旅居菲律宾的华侨高祖景先生出资兴建的,1946年奠基动工,历时两年多,方才完工。高祖景兄弟四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除了老大之外,其他三兄弟都到菲律宾谋生,而从事烟草生意的高祖景很快就在菲律宾发家,成为三兄弟中的佼佼者,一度成为菲律宾有名的烟草商。他的侄孙高积雄先生告诉记者,其几年前去菲律宾时,还曾看到许多用于储存烟草的仓库,占地面积之大令人惊讶,仍可窥探出当年热闹的生意场面。高积雄先生介绍,当时建造这座房子耗资近20万美金,村里的许多老人说起此事称“这么多的钱在当时可以购买香港的一条街”。


工程开工后,高祖景先生的夫人和二儿子负责整个建筑工程,当时高积雄只有五六岁,对那时的场景有着模糊的记忆。别墅由砖、石、木、水泥混合砌成,砖石外墙、水泥梁柱,当时还从菲律宾运来了花窗、铁门、花瓷砖。在工程装修到房屋的二楼时,石狮解放了,高夫人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带着儿子离开返回菲律宾,至今房子的二楼还没有铺设地板砖。据说,景胜别墅落成后,高祖景还特地从菲律宾购进电影放映机一部,回乡放映电影,一时轰动整个泉州,成为佳话。可是高祖景没有回来过,也没有在别墅里居住过一天,别墅建好没几年的光景,高祖景便去世了。


别墅的大门上方有“曝麦观书”四个大字,雄浑苍劲,高积雄老人说,高祖景年轻时赴菲律宾谋生,几经奋斗终成富甲一方的烟草商,这四个字可能是这位富商辗转奔波后晚年的理想与精神寄托。高积雄先生从1960年搬进别墅后就一直住在这里,负责看护这座建筑。


2019年10月7日,景胜别墅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2.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姑塘海关旧址位于庐山区姑塘镇原姑塘村境内的码头。位处鄱湖的入江口,姑塘海关,与大孤山(又名鞋山)隔水相望。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江西巡抚裴度在此设立姑塘钞关。1861年,清政府在英、法胁迫下成立九江海关,在此设立九江钞关姑塘分关,使它成为鄱阳湖进入长江惟一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英国索要“赔款”,强迫清政府将姑塘钞关划归九江海关管辖位于姑山东麓,易名姑塘海关。随着近代交通格局的改变,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出现,导致了水运的作用下降。鄱湖长江的货物吞吐量严重减少。1931年,姑塘海关被正式关闭。1938年7月22日夜,姑塘镇被日本军队轰炸,化为废墟。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英国索要“赔款”,强迫清政府将姑塘钞关划归九江海关管辖,易名姑塘海关。主持九江海关的赫德聘请九江知名营造(建筑)商张谋知承建姑塘海关,营造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海关办税楼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高8米,有1米多高的花岗岩石头墙脚,墙用砂卵石拌水泥护面,粗大东北松做横梁和顶柱,房顶用青石板为瓦。


大厅南侧开有4个大落地窗,这样既便于观察湖面,又有极好的采光效果。当时大厅全都铺上木地板,大厅东头有个大柜台,海关人员在此收税。洋楼西边有一栋两层宿舍,上下6间,约100平方米,楼后有一栋平房,内隔几间小房,作为职员食堂。后面山坡上设有炮台,鄱阳湖面上进出船只都在射程之内 。

近代交通格局的变化,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出现,导致了水运的作用下降。鄱湖长江的货物吞吐量严重减少。1931年,姑塘海关被正式关闭。1938年7月22日夜,姑塘镇及姑塘海关被日本军队轰炸,化为废墟。


如今,姑塘海关仅留下一套由三栋欧式楼房怀抱而建的院落,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九江市曾发布《姑塘海关旧址开发项目》招商通告,方案称计划投资1500万元,修复姑塘海关、古炮台及天主教堂遗址。


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3.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兴建于1905年,是一幢四栋三间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20平方米。1922年1月,李立三在安源创办了第一所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白天小学生在这里上课,晚上工人在这里上课,即工人夜校。大罢工胜利后,补习学校由1所发展到7所,还设立了补习部、子弟部、妇女职业部、阅览室、图书馆、读书处等。补习学校的开办,极大的提高了安源工人的文化知识和阶级觉悟,为培养工运干部,建立和发展党、团、俱乐部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是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萍乡市共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牛角坡52号(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半边街广场(1923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萍乡煤矿公务总汇(1922年)、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1927年)、萍乡煤矿总平巷井口(1898年)、盛公祠——萍乡煤矿总局旧址(1906年)、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1922年)、乘广禅师塔和甄叔禅师塔(唐)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由1987年省保于2019年10月7日,升级被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4.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凤凰山路80号,原为凤巗书院,建成于1865年,因其位于修水古城凤巘门西南,坐落在古宁州八景之一的凤巘朝阳景点处,故取名“凤巘书院”,是修水书院的“总汇”。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是修水县众多古书院中至今保存较好的少数书院之一。书院原有一进三重,前幢为讲堂,中幢为文昌宫,后幢为魁星阁。中幢保留完整,面积336平方米。梁柱上绘制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等图案,非常精美。整体格局及周边环境基本保留原历史特征。


旧址座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四水归内,麻石门框,整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堂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间房,为师长、副师长办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间房为师部八大处办公室,天井为青石铺砌,两侧厢房为警卫战士陈士榘、韩伟(解放后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军衔)值班室,旧址正门前为练兵场。


该旧址原系修水县商会,1927年8月,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卫团因起义部队南下,追赶不及辗转来到修水。8月12日攻克修水县城,在县城驻扎了近一个月,期间,警卫团汇同平江工农义勇队及通城、崇阳、修水农民自卫军、安源煤矿工人武装和驻铜鼓的浏阳义勇队等组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四个团和师直特务连。师部领导人及师直机关的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医务、兽医、被服、经理八大处均在此办公。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由师部参谋处长陈明义(陈树华)、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同志在此设计、制作。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其所属一、四团和师直特务连率先在修水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由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2019年10月7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5.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陂下古村,原为潭溪陂下胡氏总祠(敦仁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建筑为赣派建筑风格,占地2700平方米。堂名及对联为清代状元刘绎手书。祠堂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

1929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胡氏总祠正式创办,朱德任校长,毛泽东任政委,并亲自给员讲课。后迁村内竹影堂继续办学。1930年3月22日—29日,根据“二七会议”精神,在胡氏总祠召开赣西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赣西南特委,并改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使赣西南革命斗争出现了一个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建筑为赣派建筑风格,占地2700平方米。堂名及对联为清代状元刘绎手书。祠堂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


2019年10月7日,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6.峡江会议旧址


峡江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始建于清末。赣中地区典型民居,有房屋3进,正屋两进,坐东朝西,四面砖砌火墙,通高大约6米。有天井和前后厅,两边各有住房4间,两屋结构相同,面积大约400多平方米。有学屋一间名“惜阴书屋”,坐南朝北,与正屋相连,为两房一厅,面积60多平方米。


1930年10月17日到19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还挥笔给湘东特委写了指示信。出席会议的总前委委员、军以上干部有: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红三军团团长彭德怀、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中共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红四军政委罗荣桓、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兼红五军长)、红五军政委张纯清、红二十军军长兼政委曾炳春、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朱云卿、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红四军军长林彪,还有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江西省行委书记李文林、江西省行委宣传部长陈正人等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一部分同志,共有二十多人。会议由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红三十五军政委李井泉同志作记录。


峡江会议会址坐落在老县城巴邱镇镇内,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将敌人引入苏区,实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这成为我军长期坚持的一条作战方针,被写进了世界军事学的教科书中。会址按当年的原状陈列开放,免费参观,经常有游客来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凤凰山下的一座千年古镇巴邱,有座富有南方民族特色的"怡顺堂″,这就是1930年10月17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全体会议(简称峡江会议)会址,也是毛泽东主席的旧居。曾作为江西峡江县政府驻地。


2019年10月7日,峡江会议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7.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为清代赣派建筑祠堂,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代表性之一,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民俗研究价值。

1930年9月底,红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向袁水流域转移,其中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1930年10月1日解放江西新喻(现新余市)县城,并在新喻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此后,经水西向罗坊、樟树临江等地进发。1930年10月25日—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距此10千米远的新余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期间,红三军团指挥部曾驻扎于此。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为清代赣派建筑祠堂,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代表性之一。


2019年10月7月,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8.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瑶上村小组,原为“胡氏家庙”,占地面积1404.5平方米,建筑面积2033.6平方米。胡氏家庙是赣南宗祠建筑建筑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赣南宗祠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胡氏家庙座南朝北,平面呈凹字形,两进院落和“四水归堂”式布局。通面阔五间27.35米,通进深四间51.84米,通高12米,局部两层,砖木结构,硬山顶,青砖砌筑的叠落式封火山墙,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门首用四椭圆柱立起,用砖斗拱承托门顶,脊角上翘,均塑有兽吻,门面上有石格,格子周围阳雕云卷草纹。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建筑由前堂、前廊庑、前天井、中堂、后廊道、后廊庑、后天井和后堂组成构成。

1931年2月22日,项英、毛泽东将中共苏区中央局由小布迁驻黄陂山堂胡氏家庙。1931年3月18日至21日,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召开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由代理书记项英主持。4月17日,在青塘河背新屋续会。会议对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两个月以来的工作进行了首次总结,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际来信”反对“立三路线”指示精神,就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进行了首次讨论,此外还讨论了土地问题、富田事变、共青团工作、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增选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苏区中央局委员。通过了《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等5项决议;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苏区中央局贯彻“国际来信”坚决反对“立三路线”指示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


2019年10月7日,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9.宁都会议旧址

宁都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委会小源第四村小组,原为曾氏房祠“榜山翁祠”,总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平面长方形,座西北朝东南,通长22.67m,通宽13.55m,通高9.9m,占地面积307.2,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垒瓦脊,脊角上翘装饰兽吻,硬山顶,山面为叠落式封火山墙。建筑由门廊、门厅、天井和正厅组成。地面主要为青砖工字缝墁地,局部卵石墁地。墙面为青砖眠砌下碱,墙身为单丁一斗一眠空斗墙,封火山墙,顶部设三级砖檐,饰以白灰抹灰带,小青瓦压顶,如意卷草形翘角。


2019年10月7日,宁都会议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20.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遗址,该遗址包括左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和登仙桥大捷旧址。1932年1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元旦,为了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根据地消灭白点,巩固根据地,加速赤化金溪、资溪、余江、贵溪等地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朱德总司令率红一方面军在黎川县誓师,发起了金溪战役,总部驻扎在金溪左坊镇后龚村一带。


金溪战役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先声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之作,对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打通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壮大了红军队伍。此次战役被中央军委称之为“是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的先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1933年2月,周恩来、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依照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战争实际情况来确定红军的行动,化被动为主动。在作战中,充分发挥地方红军、群众武装和人们群众的伟大力量,袭扰敌人,--消息,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利用敌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的骄纵心理,迷惑调动敌人,集中主力,选择有利战场,首创红军大兵团伏击战战法,以优势兵力先后展开了登仙桥——黄陂取得了重大胜利,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的光辉范例。这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丰富了红军的作战经验,表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性,体现了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组织和指挥才能。


2019年10月7日,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