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后的好诗,血泪写成的呐喊与哀吟,诗人风骨,读后一声长叹

和尚有话说

诗人写诗,不仅在于描写水光山色,自然之美,诗中更蕴含着作者的志趣、品质和性格,而许多诗更埋藏着家国之思,亡国之痛。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陆秀夫背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身亡,享国319年的大宋王朝彻底覆灭。这对于南宋诗人来说无异于“天塌地陷”,不少有志诗人不不愿意屈从元朝的统治,他们或者隐居山林,哀吟叹息;或者积蓄力量,继续反抗。这些诗人以诗作为武器,来宣泄内心的愁闷和悲凉。

今天,王和尚推荐的两位诗人:真山民和萧立之,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诗真挚动人,感慨遥深,细读能体会到他们坚强的风骨,文人的操守,和对故国深沉的眷恋与缅怀。

这6首诗,多是以血泪写成,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持真我的绝佳例证,不可不读。

南宋绝句选读:血泪与风骨

1.访李延不值 宋·真山民

白云满空山,山空人未归。

拄杖莫敲门,恐惊白云飞。

北宋魏野有诗写《寻隐者不遇》说:“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因此,“白云满空山”,就点出所寻朋友不在。空山、山空,叠用是强调朋友不在,也暗示作者等待朋友时的怅惘与寂寥之感。

但作者却很小心地站在门外等候,而不去敲门,他怕白云受惊逃跑了。这是拟人手法,无理而妙。环境如此幽静,作者的内心也非常闲适,何必非要渴望朋友归来呢?在此欣赏一下白云也挺好。

王维在《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中写道“看竹何须问主人”,既然等不到朋友,何妨看一看朋友种的竹子呢?这就写出作者与朋友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知己之感。真山民此诗与王维的心境非常相似。

这首诗很有韵味,化用很多前人名句,却不露痕迹,反而把寻友不遇的惆怅,淡然洒脱的心境都写出来了。朋友不在,就不必费心敲门,这样也写出诗人的一种雅趣。

曲歌评:首联怅然,二联悠然。

2.草 宋·真山民

草枯根不死,春到又敷荣。

独有愁根在,非春亦自生。

敷荣:开花、繁荣。

真山民是南宋著名遗民,其姓名均无可考,他生活在南宋末年,深切感受南宋亡国之痛,对国事心怀忧愁和绝望。这首诗看似写草,其实是亡国之恨。南唐后主李煜有词说“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北宋秦观有词说:“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这种手法与此诗很类似,都是借春草来描写愁绪怅恨的绵延不绝。

真山民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就像草一样,虽然枯萎,但是顽强不死,稍有机会,愁绪就弥漫开来。“春草”也象征他坚强、坚韧,毫不屈服的性格。二联更进一步说,这种故国之悲就像在他心中生根一样,即便不遇到春天,也会生生不息,愈演愈烈。

这首诗的的用字很有讲究。草枯:暗示国家灭亡,也暗示自己境遇凄惨;敷荣:暗示对元朝统治不屈服,稍有机会生命就会蓬勃滋生。虽然面临严峻的现实,但是草仍然生生不息,毫不妥协。

首联着重写草,二联着重写自己,表达对故国的生生不息的忧思和怀念。整首诗有统一也有递进,二联的力量更加强烈。

巧巧不了评:比春风吹又生更执着。

3.新年 宋·真山民

妆点春光到眼边,冻消残雪暖生烟。

杏桃催换新颜色,惟有寒梅老一年。

读宋诗,一定要注意“梅花”这个意象,梅花相当于宋朝的国花,除了象征作者的品质如梅花般高洁孤傲外,梅花也代表对国家、国事的忧虑和寄托。

姜夔的名作《暗香》和《疏影》,表面是写梅花,但很多评注者都认为暗含故国之思。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宗《在燕京作》诗说: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这首诗也是选取了梅花的意象。

新春到来,万物开始生长。这首诗首联写春天解冻,百花开放。二联作者选择了两个意象:桃杏和梅花。桃杏迎春,展现新的面貌来取悦观赏者,只有高洁孤傲的梅花比去年又苍老了一年。两种意象作对比,而作者的选择、侧重点和暗含的无奈,已经在诗中了。

联系真山民所处的环境,不难猜测,桃杏相当于在新朝谄媚的人,而寒梅既比自己和那些眷恋故国,谋求国家复兴的有志之士。虽然他对故国保持着忠贞,但是抵挡不了衰老,恢复故国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正因如此,这首诗越读越悲凉。

4.晚步 宋·真山民

未暝先啼草际蛩,石桥暗度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人,对华夷之辨,是特别敏感的。他们一向看不起夷狄,而对灭亡南宋的蒙古人,更是既愤恨又绝望。

南宋有个人叫爱国诗人叫郑思肖,为何叫“思肖”呢?“肖”是“赵”的一部分,他又号忆翁,这都暗示他一直眷恋故国,坚守文人的气节。郑思肖擅长画兰花,但是他画兰,却从来不画土,暗示自己“没有了故土”。真山民作为南宋遗民,也一直忠于南宋,诗中也多写故国之思。

这是一首以“闲步”为主题的诗,主要是写景,但是他选择的意象却非常有特点。天还未全黑,草丛中的蟋蟀已经开始叫了,用了个啼哭的“啼”,显得非常凄凉哀切。走向石桥,他看到花朵在晚风里飘零,更加显得悲凉而孤独。“暗度”二字,值得细思,风不知不觉就把花吹落了,而夜晚也将不知不觉来临,吞没整个光明世界。

王昌龄有诗说“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作者却反其意而写“归鸦不带残阳老”。乌鸦再黑,盘旋得再严密,也遮挡不了夕阳的红色。

因此,诗的二联说,虽然黑色的乌鸦成群结队,但是它们依然遮挡不了夕阳的红色,这种红色在林梢虽只有一抹,却红得鲜亮,也红得凄惨。

这就暗示他对故国的怀念,这种眷恋之情很坚韧。但是太阳终究要落山,黑暗终究要到来,他渴望恢复故国的愿望也越来越渺茫,故而这首诗的精神内核,依然是悲凉而绝望的。

5.一翠亭 其一 宋·萧立之

隔水山青欲染衣,一檐云影树高低。

白鸥似笑客尘土,飞过亭前却下溪。

萧立之也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他有着坚强的民族气节,南宋危急的时候,他参加过卫国战争,南宋灭亡后,他隐居山林,拒绝与新统治者合作。

但这首诗却写得清爽峭利,用字和命意都暗含巧思。山色碧青得都要把衣服染绿了,这个“染”字很形象,手法和王维名句“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很类似。第二句写景也很细腻形象。这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首联铺排手法值得留意。首句水白而山青,绿中有白;二句写云白而树绿,白中有绿,颜色搭配很协调。首句写静,二句写动,整联却显得静谧而和谐。

白鸥,是诗词中一个常见的“语码”,鸥鸟全身皆白,自由飞翔,是高洁、潇洒和脱俗的象征。因此诗中这只白鸥,好像在嘲笑在红尘中浮沉的作者,在他眼前飞过,而去溪水中去了,白鸥本身就洁白,尚且要再去溪水中清洗自己,可见它是多么高洁,丝毫不受俗尘玷污。

面对白鸥,作者似乎有点惭愧,有些羡慕,估计是在反省自己一身尘世的烦扰和萧索吧。

因此,诗中的白鸥其实是作者品质的外化,更是他在亡国后,坚持真我的信念。

6.第四桥 其二 宋·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的孤独和孤独中的自娱自乐。“自把”和“孤樽”,都写出作者的孤独。但是一边吃螃蟹,一边喝酒,放眼看月出平林,心情还是很畅快和适意的。

最妙的是二联,一江秋色今夜独属于自己,听着风吹橹声,好像在跟作者交谈,一直陪伴他到深夜。虽然没有朋友,但是橹声就是他的知己,可以抚慰他的寂寞。

这首诗的景与情,写得都生动,且把秋晚泛舟刻画得如诗如画。

但是,细读“无人管”,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却有另一层滋味。元朝虽然统治了大江南北,但是这满江秋色,作者高洁的品质,却是毫不受管束,在大自然中保守自己的纯洁与孤独,对作者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内心的坚持和倔强。

头条新闻

南宋四才子的绝句,小学生都会背,清新活泼,小资有情调,必须赞

如何写好诗,你可能开头就错了,杜甫写诗五绝招,教你起笔即惊艳

南宋杨万里的绝句,幽默风趣,给你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读完必须赞

诗词圈又抄袭了!写诗如抄书,可笑又可悲,揭露诗贼乱象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