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明:一起走过的日子

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者:王哲明

总编:慢半拍

主编:高山流水

执行主编:咖啡的味道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当我听到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的时候,总是想起我的父亲。
父亲出生于1939年,正是民不聊生的战乱时期,政府软弱无能,地方杂团割据,国不泰民不安,老百姓没有安生的日子。爷爷奶奶为了保住父亲这个独苗,按照迷信的说法,延续家族女孩的排序,给父亲起了个“七妮”的小名,当女孩一样拉扯。虽然是家中之宝,但由于缺衣少食,吃不饱穿不暖,爷爷奶奶只好带着父亲下了东北,然而东北的情况也不是多好,爷爷奶奶靠着给人打工种地维持生活,幼小的父亲每天上山拾柴,帮做家务帮衬生活,根本没有机会上学读书。
转眼四五年过去,等老家这边完全解放,生活有点好转,爷爷奶奶带着父亲又回到了老家,这一年父亲已经十二岁,早已超过正常上学读书的年龄,如果按照传统观念和周围乡邻的做法,直接下地干活劳动就是了,然而父亲的意愿就是上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完全得到了爷爷奶奶的支持,于是十二岁的父亲背起了书包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上了学校。
争气的父亲从上学第一天起就刻苦的识字算数,比周围的孩子付出更多地时间用在学习上,由于成绩优异,接连跳级,等读到高小时,基本接近了正常年龄。在学习这件事上,父亲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是端正的、认真的。
由于刻苦努力,1959年中学毕业时,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地方有名的中师学校——临清师范,为父亲将来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父亲是家中的独苗,承载着整个家庭延续香火的重担。1956年,在爷爷奶奶的主张下,还在上学的父亲不到18岁便与母亲结婚了。生活给了父亲一次重大的考验,是继续读书还是回家种地养家糊口。一是父亲自己学业未成不想半途而废,二是家里期盼着多一个劳动力肯定日子好过些。如何选择?当时的父亲也是左右为难,这时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挑起了家庭的多半个重担。好在爷爷奶奶那时还年轻,身体硬朗,父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读书,并下定决心争取学业有成。做出这种选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父亲没有辜负家庭的期盼和自己多年付出的努力,但不幸运的是在读师范期间赶上了国家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停办,直到1964年国家调整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学校重新开学,父亲才正式完成学业,拿到了中师毕业证,从此拿起粉笔、执起教鞭,走上了三尺讲台。
无论是教小学还是教中学,父亲都执着地热爱着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父亲在多年的社会动荡中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选择,六十年代刚刚参加工作时,十几块钱的工资根本赶不上一个劳动力挣的工分钱多,生产队让他回村当会计,他没有改变他当老师的信念;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被打成了“臭老九”,社会地位和尊严降到了最低时,他没有脱离教师队伍;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一切向钱看,好多年富力强的教师办工厂或经商,父亲要好的几个朋友也相继转行,父亲仍然没有被金钱诱惑,依旧坚持在教育战线,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退休。
父亲是慈爱的。他老人家个子虽然不高,但在我心目中总是那么伟岸。我家住在农村,以种地为生。父亲教书之余,与母亲共同干农活,撑起我们的十口之家,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吃穿住用,为了能让我们好好上学,在学校吃饱穿暖,不让我们担忧家里,我每次去上学出门前父亲总是高高兴兴的送我出门,而且左吩咐右叮咛“带上厚衣服,带上一周吃的干粮,零钱也别乱花…”我总是不经意的:“哦哦,知道了”!后来才慢慢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和为这个家庭辛劳的付出。
父亲是勤劳的。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个称职的儿子,合格的丈夫,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父亲与母亲结婚后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父亲为一家之主的十多年间,上有老爷爷、爷爷、奶奶三位老人,下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孩子,全家十口人真正的劳动力就是父亲母亲两个人。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劳动条件又非常落后的情况下,父母只有从时间和体力上更多付出,才能勉强维持家用。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在自家院中开垦菜园种些萝卜蔬菜,以弥补粮食的欠缺;母亲除了在生产队下地干活外,每天晚上还要熬夜给乡邻缝补衣服,挣点微薄收入添补家用。即使这样清贫,但全家人总是其乐融融。记得小时候总是盼着父亲下班回家,当那个骑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国防自行车一进大门,哗啦啦的声音一响,就知道父亲到家了。父亲总是自我安慰说,别看我这自行车破,但是好铁器,论斤称,重的不少,是个宝贝。父亲总是以这种乐观的心态坚持着他的工作。
父亲是孝顺的。他总是给我们说,孝顺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孝,就是心里始终装着老人,有好吃的好用的先给老人,不能让老人冻着饿着,更不能让老人受半点罪;二是顺,就是要尊重老人,听老人的话,老人不愿意干的事就不勉强他干,不愿意让子女干的事自己就不要干,总之要让老人顺心顺意。父亲对待爷爷奶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到开饭时间全家人围着锅台吃饭,爷爷奶奶上炕头,父亲挨着爷爷坐,母亲坐炕沿,我们几个依次坐在锅台边,爷爷奶奶不动筷其他人是不能先吃的。饭菜总是那么几样,白粥、馒头、窝头、咸菜,偶尔有炒菜也是放在爷爷奶奶跟前,有富余时再给我们孩子们分享一点,但吃的总是那么香甜,叫人记忆深刻。在孝敬老人这一点上他的身教胜于了言传。
父亲是开明的,家中的财政大权都交由母亲来掌握。记得好长一段时间,父亲每个月34块5毛的工资总是一分不少的交给母亲,家庭的每一笔零用开销都是在父亲母亲充分的计划后再进行开支,而且,所有的重大决策大都尊重母亲的意见,父亲从不独断专行,如家中的修房盖屋,置办大件家具等。然而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母亲又充分遵照父亲坚持的大原则,形成了家庭的共识,再苦再难也要供儿女上学,直到学有所成。父亲用他自己一生的经验坚守着读书至上,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哲理。对五个子女,不论是男孩女孩都是一视同仁,用儒雅的方式进行开导传授,从来没有动手棍棒相加,甚至没有大声责骂。
八十年代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我们家按人口分配到户的十几亩良田真正种好得需要几个劳动力,左右地邻庄稼都长势喜人,而我们家的还是杂草丛生,盖过秧苗,村里人都笑话我们说,你们家的庄稼都长成地毯了,即使这样,父亲没有让我们一个休学,父亲总是说:“地种荒了,明年还可以再种,学习耽误了,可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我们姊妹几个接连考上了中专、大学,姊妹五个没有一个落伍,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各自的新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父亲一生的骄傲,并为之感到自豪。
父亲很爱母亲,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提前两年就退休了,目的就是更好地照顾母亲。父亲是个乐观的人,从来没有把照顾母亲当做一种负担,相反当作了一种乐趣。母亲的病是脑萎缩,不愿意主动说话,食欲不振,父亲就每天制定食谱、菜谱,亲自动手,变着花样地给母亲做饭,用三轮车带着母亲到公园去散心,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拉家常。父亲细致照顾母亲17年,直到母亲离开。这一切得到了周围乡邻和朋友的一致称赞,也为我们后代子孙树立了榜样
父亲是乐观的。重病之际他说:“没有什么遗憾了,现在条件这么好就是愿意多活几年”。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源于父亲一生乐观豁达,困难面前沉着应对,不急不躁,总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面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知足感,从来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到后来总是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伴随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段,在病重期间,仍认为自己生活在福窝之中,对国家、对社会怀着一种感恩之心,对家庭、对子女怀着一种赞许和期盼之心,就是这样在睡梦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父亲在,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每年的大年三十、初一全家人都会集中到父母身边过年,五个小家庭的人员集中到一块有时超过三十口,四世同堂,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每年的三十中午开饭前总是先让父亲讲几句,对一年的家庭情况做一次总结,父亲总离不开他那句不知说了多少次的开场白:“今年又是一个喜欢年”然后对一年来家庭发生的每一件喜事做一次总结,最后对孙辈提出几点希望,孩子们也都爽快地答应着,祝福爷爷奶奶健康长寿。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发展到每逢节假日礼拜天都要聚在一起,尊老爱幼谈笑风生,充满着温暖和谐的气氛。这一切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公元2021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初三是个周六,这天离端午节还有两天,正是麦收季节。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就在这天上午九点多,与病魔斗争了一年零两个月的老父亲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父亲走的很安详,在他弥留之际,大脑还是清晰的,仍是认为手术成功,用上药休息几天就能好转过来,不会夺走他的生命,这源于他对子女的信任,源于对医生的信任,源于自己强烈的求生愿望,始终不愿意离开绕膝的孩子,不愿意离开以他为中心的大家庭,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
父亲,这个世界您没有白来,您不仅圆满地完成了生命的传承,更是子孙满堂、家族兴旺;不仅用您的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更是桃李满天下、后继有人。您用八十二年的人生写照总结出来的经验,将在我们家族中永远地传承下去,并会发扬光大!
父亲的爱,像温暖的阳光,又如同绵绵的细雨,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滋润着我们的成长,他的爱与关怀,让我们永生难忘。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有一个值得自豪的父亲。
回忆起与父母亲走过的日子,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的父亲母亲,我心中永远的思念!

特邀作家简介:

王哲明,山东高唐文槐书社会员,文学爱好者,用朴素的笔记录流逝的光阴!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43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