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十九) 吐蕃逼城

          第十九讲 吐蕃逼城

一.边事初起

为了讲清楚吐蕃逼城究竟是怎么回事,还要从吐蕃与大唐的关系说起。

在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个政权,但吐蕃名声最大,吐蕃很久以前就存在了,但吐蕃历史上最著名的赞普(即国王)是公元7世纪前期在位的松赞干布,在很多史料中也称他为弃宗弄赞,在他的手里,统一了西藏,并迁都到今天的拉萨,后来吐蕃越来越强大,终于在大唐建国后不久与中原王朝有了联系,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朝征讨吐谷浑(吐谷浑政权在今青海省)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就派遣使者到长安入贡,并请婚。

当时唐朝的皇帝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见过吐蕃使者后,也派使者到吐蕃出访,使者到了吐蕃后,吐蕃听闻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大唐公主,于是又派人到长安,请求大唐也下嫁公主到吐蕃,李世民没有同意,吐蕃便不高兴了,后来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发兵二十余万对松州(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发起了攻击,唐朝发兵抵御。

不久吐蕃在松州城下被唐军击败,松赞干布才稍稍收敛了,引兵撤退,派使者谢罪,并且又向李世民请婚,这次李世民同意了,后来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把文成公主下嫁到了吐蕃,大唐与吐蕃和亲这件事持续了好多年,中间大唐还与吐蕃打了一仗,幸好结局还算好,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一千古佳话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和平,而是经过了很多冲突与妥协才达成的,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也绝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在中唐之后,大唐最头疼的就是吐蕃。

自唐高祖李渊以来,开拓边境,经略西域,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又设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节度使统领长安西北广阔土地,安史之乱中,守备边境的精锐士兵都被调到中原平叛,只留下老弱残兵守卫,吐蕃乘机不断蚕食,数年之间,西北大片领土丧失,在叛乱刚刚平定的这一年(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又大寇河陇(今甘肃、青海一带),入大震关,攻陷陷兰、廓、河、鄯、洮、岷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凤翔以西,邠州(今陕西咸阳彬县)以北,都被吐蕃侵占,首都长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就是这样既要防备近在咫尺的吐蕃,又要与几个跋扈不遵朝命的藩镇周旋,任务十分艰巨。

河西陇右示意图

就在大唐平定叛乱后不久,吐蕃就向长安进军了。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九月,吐蕃入寇,边将告急,骠骑将军程元振没有禀报代宗。

十月,吐蕃进攻泾州(今甘肃平凉泾川县),刺史高晖投降,之后,高晖为吐蕃军当向导,引吐蕃大举深入,过邠州后,代宗才得知此事,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邠州是今天的陕西咸阳彬县,距离长安只有几百里,吐蕃大军势如破竹,又攻打奉天(今陕西咸阳乾县)、武功(今陕西咸阳武功县),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京师震骇,代宗急忙下令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并起用了闲废已久的郭子仪出任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

吐蕃逼城

郭子仪很久没有带兵,部曲离散,只得临时招募,他带着二十骑向咸阳赶去,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等部二十余万大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向长安杀来,此时已经从司竹园(司竹园在今陕西西安周至县境内)渡过渭水,沿北山向东进军,郭子仪急忙派遣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奏,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奏请被程元振扣留,代宗没有召见王延昌,随后,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二千精兵,在盩厔(今陕西西安周至县)西小败吐蕃,两天后,吐蕃再次进犯盩厔,吕月将复与吐蕃力战,全军覆没,吕月将也被生擒。

二、代宗幸陕

代宗正在治军,吐蕃已经渡过渭水便桥,离长安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代宗仓猝之间,不知所为,只好暂时离开长安,出幸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唐代宗也成了唐朝开国近一百五十年里继玄宗之后第二位被迫逃离首都的天子,代宗离开长安后,长安城中大乱,官吏藏匿,禁军也四处逃散,郭子仪听闻这个惊人消息后,急忙从咸阳赶回长安,等他到达长安时,皇帝一行已经离开了,代宗才出苑门,渡过浐水,射生将王献忠就带着四百骑兵叛变了,他们回到长安,与丰王李珙等十位宗室准备迎接吐蕃,不料在开远门遇到了郭子仪,郭子仪大声斥责,王献忠惧郭子仪威名,下马,对郭子仪说:“如今陛下已经向东走了,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您一言。”郭子仪还没回答,丰王李珙就上前问他:“公为何不说话?”郭子仪训斥丰王,并派兵押送他到行在,第二天,代宗一行到达华州(今陕西渭南华阴),华州官吏也逃走了,没有人准备食物,扈从将士都忍饥挨饿,不久,观军容使鱼朝恩带神策军从陕州来迎驾,代宗在危难之际终于看到了希望,暂时到了鱼朝恩营中,之后,丰王李珙被送到行在,代宗没有责怪他,但是后来丰王又说了一些不满的话,出言不逊,群臣奏请将其诛杀,代宗同意了,将其赐死。

代宗离开两天后,吐蕃进入长安,投降吐蕃的泾州刺史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等人立已故邠王李守礼之子李承宏为帝(注:《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三卷说李承宏是李守礼之孙,但前面第二百一十四卷又说是其子,此处存疑),属置百官,以前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人为宰相,吐蕃剽掠府库集市,焚毁民居,长安城中萧然一空,这是安史之乱以来,长安第二次被占领,没有逃走的禁军将士也加入抢劫中,长安百姓只好纷纷逃到山谷中避难。

吐蕃进入长安三天后,代宗终于到达陕州,百官稍稍有人来到,郭子仪带三十骑从御宿川循山而东,对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说:“逃溃的六军将士大多在商州(今陕西商洛),现在应当尽快到那里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并调防守武关(武关在今陕西商洛丹凤县,是守卫关中东南方向的重要关口)士兵入援,令他们北出蓝田向长安进发,如此一来,吐蕃一定会遁去。”郭子仪路过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县),遇到了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和凤翔节度使高升,二人领着近千名士兵,郭子仪又与王延昌商议,溃兵到了商州,官吏一定会逃匿,没有官吏,商州必会大乱,郭子仪便让王延昌直接到商州抚慰。诸将当时正要纵兵抢劫,听闻郭子仪到来,都大喜听命,郭子仪担心吐蕃追击皇帝一行,就把这点军队留在七盘,三天后才出发,到商州后,将逃到此地的溃兵集合,加上赶来支援的武关兵一共四千人,军势稍振,郭子仪激励全军将士共雪国耻,收复长安,将士们都感愤,愿意听从郭子仪调遣,郭子仪请前宰相、现任太子宾客第五琦担任粮料使,负责大军粮草,不久,郭子仪接到代宗从陕州发来的诏书,代宗担心吐蕃东出潼关,进逼陕州,命郭子仪率军到陕州护驾,郭子仪知道如果他这支部队也到了潼关以东,那么长安乃至关中就真的拱手让给吐蕃了,他绝不能离开,于是上奏,不收复京城无颜面见陛下,如果他率军出兵蓝田,吐蕃一定不敢向东攻击。代宗同意了。

就在郭子仪整合队伍之时,鄜延节度判官段秀实也劝节度使白孝德赴难,白孝德当天就出兵,向长安进发,之后联合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与关中隔黄河相望),陕州,商州,华州几路大军一起进击。

而吐蕃虽然进入长安,却没有能力守住,吐蕃想再抢劫一次,然后撤退,郭子仪命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兵出蓝田侦察,请第五琦暂时代理京兆尹,与长孙全绪一同前行,又命宝应军使张知节率兵紧随其后,长孙全绪一行到达韩公堆,白天击鼓张旗帜,夜晚燃起多处篝火,迷惑吐蕃,前光禄卿殷仲卿也聚集了近千人,保卫蓝田,与长孙全绪呼应,殷仲卿率二百余骑直渡浐水,吐蕃大惧,长安百姓又散布谣言,说郭令公从商州不知道带了多少人马向长安杀来,长孙全绪又派部下王甫到城中,秘密结交长安数百少年,夜晚在朱雀街击鼓大呼,吐蕃更加惊骇,只好全军退走,投降吐蕃的高晖在吐蕃撤走后,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率三百余骑向东逃去,路过潼关,被守将李日越杀死,这个李日越就是先前李光弼守卫河阳时主动投降唐军的李日越,而高晖据很多历史学家研究,极有可能就是在李日越投降不久后也投降唐军的高庭晖。

吐蕃退到凤翔,凤翔闭城据守,吐蕃围困数日,镇西节度使马璘听闻车驾出幸陕州,率领精锐骑兵上千人从河西赶来入援,转斗至凤翔,遇到吐蕃围城,马璘率领将士们突入城中,不解甲,然后背城出战,马璘身先士卒奋击,俘虏斩首吐蕃上千人而还,第二天,吐蕃又逼城请战,马璘悬门以待,吐蕃只好撤退,说:“这位将军不惜性命,我们最好避开。”

三、元振被黜

吐蕃撤离长安,朝廷总算平安度过了这场危机,这场暴风雨差点把大唐半壁江山丢掉,战后检讨原因,所有人都把帐算到骠骑大将军、判元帅府行军司马程元振身上,程元振专权自恣,朝臣畏之甚于李辅国,立了大功的将领都受到程元振嫉妒,这次吐蕃入寇,程元振没有及时奏报,导致代宗狼狈逃到陕州,后来,代宗下诏征发诸道大军勤王,李光弼等人都因为程元振在皇帝身边,没有派兵来,程元振被朝廷内外官员切齿痛恨。代宗认为程元振曾经立下一些功劳,没有处死他,十一月,削夺程元振官爵,放归田里。

十二月,代宗离开陕州,向长安进发,左丞颜真卿请皇帝先谒陵庙,然后还宫,刚当上宰相不久的元载不同意,颜真卿十分生气,对元载说:“朝廷岂堪相公再坏邪?”由此,元载记恨起了颜真卿,元载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三月担任宰相,到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被杀,期间正好当了十五年宰相,是唐朝十分少见的可以当这么久宰相的人,他是代宗年间十分重要的人物。

不久,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率城中官员在浐水东迎驾,伏地待罪,代宗劳勉郭子仪:“朕用卿不早,所以才发生了这种事。”

程元振被贬黜后,护驾有功的鱼朝恩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领禁军,权宠无比,朝廷在鄠县(今陕西西安户县)以及中渭桥筑城,屯兵防备吐蕃,先前被吐蕃立为皇帝的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撤退后也逃走了,代宗赦免了他,流放于华州安置。

程元振得罪后,回到三原(今陕西咸阳三原县),听闻皇帝已经回宫,他又穿着妇女衣服,潜入长安,希望能再次得到任用,不料被京兆府抓住,京兆府向朝廷报告此事。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处理结果出来了,程元振变服潜行,图谋不轨,长流溱州,后来代宗念其有功,又把他放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安置,无论如何,权势显赫的程元振离开了历史舞台,虽然结局不太好,但毕竟保住了性命,而继他之后的鱼朝恩后来的下场则要惨的多。

宰相刘晏也受到了牵连,刘晏是整个唐朝最善于管理财政的官员,后面还会有详细的介绍,在《三字经》中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做正字”的记录,刘晏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了宰相,因为与程元振交结,被罢为太子宾客,不再担任宰相,这次打倒程元振,宰相李岘有功,被宦官所疾,也与刘晏一起罢相,代宗任命右散骑常侍王缙为黄门侍郎,太常卿杜鸿渐为兵部侍郎,并同平章事,代替刘晏,李岘为相,王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之弟。

吐蕃外患暂时告一段落,而另一边代宗极为头疼的仆固怀恩真的走向了造反的不归路,请看下集:怀恩反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