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会议”的既定方针和尖锐分歧 2024-04-30 08:22:15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 - 前74年)即位时年仅八岁,无法担当起治国理民的重任。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就像当年周公辅佐成王那样,总理朝政,军国大事悉由他决断。霍光不仅忠心事主,且忠实地履行汉武帝刘彻的“富民”政策。汉昭帝 刘弗陵但是,辅政大臣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政见分歧。金日磾(音滴dī)在昭帝即位的第三年就去世了,官居丞相的田千秋年事已高,行走不便,霍光让他乘着小车入关上朝,人称“车丞相”。他是为刘据讼怨的两个人之一,是促成武帝改弦更张的中坚人物,在政见上与霍光一致,且唯霍光马首是瞻。左将军上官桀的政见,从《汉书》的记载来看,不太明朗。他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由于这层关系,他和霍光格外亲近。每当霍光休假,上官桀便代他决断政事。在辅政大臣中,权势仅次于霍光。据此来看,他在政见上应该与霍光是一致的。掌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就不同了,他是武帝开边时期的理财家,武帝改弦更张后,他的思想没转过弯来,仍然醉心于武帝前期那一套开边政策。这样,四位辅政大臣在政见上分成了两派,而且各有一批支持者。两派的分歧斗争日益激烈,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双方终于处于白热化状态。谏大夫杜延年提议召开一次由两派共同参加的会议,进行一次大辩论,以澄清是非。杜延年是前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他本是大将军府的蜀吏,由军司空为谏大夫,都是霍光执政时一手提拔的,是霍光的亲信。所以,此次会议虽由他发起,但实际上其中也有霍光的意思。 桑弘羊、霍光 是年二月,会议开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政府方面有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丞相府和御史府的御史;还有一批来自民间的代表— 贤良文学,他们有60多人。会上,以贤良文学为一方,桑弘羊等为另一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会议讨论的范围很广,从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到学术思想,举凡武帝一代的大事几乎都涉及到了,而中心议题集中起来有三个:第一,是否继续推行统一铸钱、盐铁官营、榷酒酤、均输平准政策?第二,对匈奴是战还是和?第三,继续推行严刑峻法还是改行德治?这次盐铁会议,表面是关于武帝一朝政治得失的会议,实质上则是要不要执行《轮台诏》的会议。贤良文学是民间商人、地主的代表,他们以儒家思想做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其实是反对政府对商人、地主的限制和打击。他们不看历史的需要,全盘否定汉武帝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以及北伐匈奴等军事行动。但是,贤良文学也的确揭露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他们所揭露的盐铁官营等事业中存在的大量流弊,北伐匈奴中的劳民伤财,在严刑峻法下人民所受的痛苦,以及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等。田千秋丞相田千秋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从《盐铁论》一书看来,他的发言不多,只是当双方辩论最激烈的时候,他以调解人的面貌出现,讲了几句不偏不倚、模棱两可的话。在这次会议上,大将军霍光并没有出场,但他实际上是会议的组织者和指挥者。霍光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利用贤良文学大造舆论,从政治上打击桑弘羊,排除执行《轮台诏》的障碍。所以盐铁会议是汉朝中央政府内部围绕着要不要执行《轮台诏》,以霍光和桑弘羊为首的两派不同政见的斗争。通过这场斗争,霍光赢得了政治思想上的巨大胜利,为进一步落实《轮台诏》中关于禁苛政、止擅赋、立本农、不乏武备的休养生息政策铺平了道路。而桑弘羊则在这场斗争中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于是,霍光、桑弘羊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次会议之后,更加尖锐了,以致演成了一场流血的惨剧,这当然是后话。对于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期间召开的“盐铁会议”,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阐述了与会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 《盐铁论》明弘治刻本书影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盐铁论》的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另外《盐铁论》采用对话体的写法,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郭沫若称它是一部“对话体的历史小说”。到此,“盐铁会议”的前因后果似乎介绍完了,但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必须同时交代清楚,如此,会帮助对大家了解这段历史事件的脉络。故事里涉及的人物有:霍光、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等。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刘据诉怨、贤良文学、统一铸钱、盐铁官营、榷酒酤、均输平准政策和《轮台诏》等。下面我们就一一为大家作简要介绍。 历史人物简介 ◎ 霍光:(? - 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历经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刘贺,降为“海昏侯”。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合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 编者注]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谥号“宣成”。两年后,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金日磾:音:金密滴(jinmì dī)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本姓金天氏,字翁叔,凉州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匈奴族(初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降,进入长安)。西汉时期政治家、托孤大臣,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因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爱,赐姓为金,授御马监,负责驯养战马。后升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平定马何罗叛乱。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时,随从霍光、上官桀等人接受顾命,辅佐太子刘弗陵,封为秺(dù )侯[秺 音度 dù 两种解释:(1)中国汉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成武县西北。(2)《史記·年表》秺侯金日磾。 — 编者注]。汉昭帝即位后,用心辅佐,鞠躬尽瘁。始元元年(前86年)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谥号为敬,陪葬茂陵。金日磾是西汉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游牧民族政治家,其子孙后代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田千秋:(亦称车千秋 ?-前77年),本姓田,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其先祖于西汉初年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田千秋原为高寝郎,供奉高祖陵寝。戾太子因江充谗害而死,他上书诉冤,武帝感悟,擢用为大鸿胪,数月后任丞相,封富民侯。为人谨厚持重。昭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政事壹决于大将军霍光。以年老得乘小车入宫,号“车丞相”。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田千秋,一起接受遣诏,辅助教导幼主刘弗陵。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田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田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遣诏,现在霍光治理内政,您治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开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田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荣幸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看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田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始元六年,昭帝韶令郡国举荐贤良、文学之士,询问他们百姓感到痛苦的事,在早时产生了“盐铁之议”。田千秋尽管是丞相,然而当时权力集中于霍光手中,曾经田千秋的女婿少府徐仁因断案过于宽纵,引发霍光不满,霍光当即要处死徐仁。田千秋为救徐仁,召集中二千石、博士讨论,结果所有人都依附霍光。最终徐仁被弃市,田千秋也险些被霍光处分,因有杜延年从中劝解而作罢。田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定侯。当初,田千秋年老,皇上优待他,朝见时。准许他乘坐小车进入宫殿,所以就号称“车丞相”。田千秋的儿子田顺继嗣为侯,官至云中郡太守,宣帝时任虎牙将军攻打匈奴,因私自增加俘虏人数冒功而获罪自杀,封国取消。田千秋为相十二年后去世,谥号定侯。◎ 桑弘羊:(前155年? -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音民 mín古代穿铜钱用的绳或钓鱼用的绳。 — 编者注)、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音数shù)边,防御匈奴。。历史事件◎ 贤良文学:是汉代选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与“贤良方正”类同。文帝十五年(前165)“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汉书·晁错传》。昭帝始元五年(前 82),“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汉书·昭帝纪》)。贤良与文学又有区分。文学在当时即经学。东汉灵帝时立鸿都门学,以书画辞赋为文学,已不同于科举之贤良文学,被视为“材之小者,匡理国政,未有其能”,为士人所不齿。汉代察举贤良属于特举。此科具体名称不固定,一般称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察举贤良方正始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此后,两汉屡有诏举贤良方正之令。有时贤良方正连言能直言极谏者;有时单举能直言者。有时贤良方正连言可亲民者,即直接选拔亲民的官吏;有时贤良方正又与有道术之士相联,于是,有道曾为东汉察举的独立科目。在汉代,贤良方正常与文学相连称,有时以贤良与文学并立为二科,有时则连称为贤良文学。实际上,贤良与文学相似,都是指通经达变之士,文学实指经学。东汉灵帝时曾立鸿都门学,也以文字诏举,专尚书画、尺牍、辞赋,然多为士林所非,视为滥进。此后,诏举贤良不再与文学连称。汉代诏举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主要是表示广开直言之路。按照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各种灾异都是上天对人世帝王的谴告,灾异降临,表明帝王有过,必须自我检讨,并下诏书求贤,征求意见,匡正过失。所以诏举贤良方正多在日月之蚀,冰雹虫害、瘟疫流行之机。所以,贤良之举属于特举,非为岁举,但与其他特举科目相比,则是察举次数较多的科目。◎ 统一铸钱:(1)历史条件: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2)具体的政治措施:①改革仕进,选拔人才,建立了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②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惩治豪侠,处置军国豪富。具体的经济措施: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具体的思想文化措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大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3)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兴建功业”,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最早始于齐国。管仲对盐铁曾实行专卖政策,但采取局部专卖办法,盐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官制为时短暂,民制的盐经国家收购,然后运销于各地而取得巨利,结果是“民叁其力,二入于官”(《文献通考》卷一五,《征榷考》二,《盐铁》晏子语),对铁采取贷与民营的办法,而由国家分享其利。所以,管仲的盐铁官营,实际上是单纯的官收,仅“税之而已”。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曾对盐铁官营大加攻击,但事关财政收入,除罢关内铁官外,盐铁官营并未废止。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盐铁官曾与齐三服官、常平仓等一同罢废。永光三年(前41)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王莽行五均六筦,盐铁官营亦是其中内容,到地皇二年(22)废除。盐铁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 榷酒酤:中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亦称榷酤(音估gū 指买、卖酒。 — 编者注)、酒榷(音却 què 指专利、专卖。 — 编者注)。始行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官府控制酒的生产和流通,独占酒利,不许私人自由酿酤。这与当时对外用兵,需广开财源有关。武帝死后,榷酒酤在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的“盐铁会议”上遭人反对,遂被取消,改征酒税。王莽时恢复,“官自酿酒卖之”。东汉再行税酒政策。两晋南北朝时,间或实行专卖,但基本上是征税。隋代完全开放,免去酒的专税。唐中叶重新实行榷酤,并在专卖形式上有所发展。五代两宋对酒类的专卖制度更趋加强,辽金亦行专卖。元代榷酤之重更甚于前代。明代取消专卖,只收酒税。清也税而不榷,初期税从轻,私营酿酤业大有发展;后期酒税加重,榷酤思想又见抬头,重税高价,白酒生产行特许制度,严禁私烧,事实上是税酒向榷酒的转化。酒类专卖开始是采取直接专卖的形式,官酿官卖,寓税于价。唐时除官府设肆卖酒外,又有官卖酒曲(榷曲)、由特许的酒户输榷酒钱(占酒价之半)、将榷酒钱分摊于青苗钱(地税附加税)上等多种变通的作法。宋代在京城榷曲,州县城官卖,乡村则“募民掌榷”,实行包税制。包税人承买酒坊,酿酒酤卖,不许他人插手,属于委托专卖的性质。官酿官卖只是狭义的榷酤,广义应包括其他各种形式在内。◎ 均输平准政策:汉武帝在实行盐铁官营的同时,推行了“均输平准政策”。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所谓“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即平衡物价。原先汉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难,“或不偿其费”。而且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于是由大农令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由大农令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做为官家资本经营官营商业。“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并获取收益。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轮台诏》:又称"轮台诏令" ,是汉武帝刘彻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武帝在其中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同时仍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武备的方法。诏书原文载于《汉书·西域传》,事亦见《资治通鉴·汉纪十四》。史学界对于《轮台诏》的历史地位和评价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轮台诏》可谓是"轮台罪己诏",它意味着刘彻对自己的扩张政策感到悔恨,标志着治国路线由“尚功”调整为“守文”。但也有观点认为,《轮台诏》并非“罪己诏”,其所调整的仅是在西域的具体政策,是班固、司马光等史学家夸大了该诏的意义。汉武帝在《轮台诏》中,深陈既往遣李广利北伐匈奴之悔,否定了部分臣子主张将战争继续升级的屯田轮台的计划,表示当今政事,最要紧的应当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指出安定生产的重要性。但同时,武帝也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战马、补充武备的方法。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赞 (0)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理财大师桑弘羊如何理财?富在术数,不在劳身 一.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在<罪己诏>前,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文景之治所留下的 ... 周朝时盐是贡品,汉朝实行盐铁官营,盐在古代为何会是战略资源?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不起眼的它,在古代社会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西周时期它是上贡给周天子享用的"贡品",汉朝时,大臣们还专门为它召开了一次&q ... 【霍光】四、盐铁之议背后的故事 开会啦 随着上官桀和霍光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两位辅政大臣在始元五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上官桀虽然成为了汉昭帝的外戚,又有鄂邑公主的支持,但是想动掌握兵权的霍光并不容易.不过,在兵权之外,还 ... 汉昭帝有四位辅政大臣,霍光成为第一权臣,其他三位结局如何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第二天,汉武帝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汉昭帝刘弗陵. 但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qu ... 走进耕头畈村:龚氏为宋代经营盐铁衍分的后裔 走进耕头畈村:龚氏为宋代经营盐铁衍分的后裔 耕头畈村位于灵洞乡政府驻地南偏东2000米.村民委员会驻耕头畈自然村,村以所驻地得名.地处三江冲积平原,区域面积为2.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84.22亩 ... “叛变”的商人:西汉盐铁专营大师桑弘羊 本 文 约 69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桑弘羊生于洛阳的一个富商家庭里. 当时的洛阳是"富冠海内"的全国最大的五个中心城市之 ... 盐铁官营与私营哪个更好?汉武帝一个决定,促进冶铁技术飞速发展 两汉时期的冶铁业规模.冶炼技术以及铁器的大范围使用,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一个里程碑,为后世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汉时期的冶铁技术更是快速发 ... 汉朝大型撕逼现场之《盐铁论》简评:盐铁国营到底是富国之道or与民争利? 小背景: BC81 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始元6年举行的盐铁会议 大背景: 1.汉初实行黄老之学,经过高祖.文景祖孙三代的积累,为汉武通西域,征匈奴积累了资本. 2.地理上遇上小冰期,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环境 ... 既定方针 既定方针 世上万物 圆满或残缺 悠长或短暂 世间诸事 东西南北中依然存在 连尘埃都是好的 酷热外出一身汗 在外只能洗手而已 晚上回家还得洗脸换衣 再静静做自己的事 昼夜交替 似乎重复的日子 其实都别 ... 姚扶弱 | 盐铁塘助吴地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姚扶弱,1959年出生,常熟海虞人,江苏省楹联协会会员.常熟市诗词协会理事,曾任海虞镇文联副秘书长.新峰美术馆副馆长. 海虞史海拾遗 盐铁塘助吴地兴 姚扶弱 很早的时候,乡人建房盖 ... 古代的“盐铁专卖”,为什么“盐”排在“铁”前面? 中国目前公认的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煎炒焖,炸卤炖,各个菜系做法不一,口味各异.北方的偏咸,南方偏甜,西南偏辣,虽口味不一样,但都离不开最重要的调味品--盐.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