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直播的蓝海,正在向非遗传承人开启
端午节的前一天,抖音的工美直播间里,主持人夏婷正拿着这一小串流苏面对镜头展示。
这是绳结民艺大师姬璎珈亲手编制的回龙穗。
她时而用五彩绳编手链,时而介绍桌面上的传统绳结。
这串流苏是用三百根丝线手工拧在一起的,绳尾不用剪也不用切,每根绳的尾处捻一下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圈,丝线回头,所以叫回龙穗,绳结手艺也是民俗的一部分。
早在清朝,回龙穗只有皇家才能用,宫里的灯穗、如意上配的流苏普遍都是回龙穗,造型精美且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散乱。这是多数网友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齐刷刷断线的工业流苏以外,还有这样的流苏。
曾经网友想要了解一种古老的技艺,想要看匠人的手艺,只能试图搜索纪录片观看。如今,网友已经能在直播里看到民俗手艺大师现场展示,并且能买到有这种手艺的文创产品了。
民俗是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的真实生活,抖音平台给了民俗重现的机会,端午节直播让网友得观古意。
而这只是抖音端午节守护传统文化直播中的一场。抖音直播平台的流量,以及大众的目光,正在往这群手艺精巧的匠人身上聚焦。
作者 / 指北BB组 灶王爷
编辑 / 蒲凡
在工美的直播间里,一件国礼重器首次被展出。这是一件蓝色的景泰蓝赏瓶,在借鉴中国青花瓷效果的基础之上重新创作而成,是2014年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的景泰蓝《四海升平》。
深浅不一的蓝色,象征着蔚蓝的太平洋,赏瓶的最大直径是21cm,寓意21个经济体面向未来。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申文广介绍了《四海升平》中的传统工艺,周围的水纹浮雕采用了金属錾刻的技术,象征四海。器型四面开光,开光的图案是用画珐琅工艺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四海升平》除了采用传统工艺,工艺美术大师申文广还为它赋予了时代的特点,纹饰和图案都与会议相关。
除了国礼,工美的直播间里也提到了民俗文化,比如端午节习俗。很久以前夏至和端午接近,由于气候炎热,端午节亲友之间会互赠扇子。
端午节期间互赠的扇子扇面颇有讲究,要把五种毒虫画在扇面上,寓意“以毒攻毒”。老虎作为瑞兽有镇宅辟邪的寓意,五种如蜈蚣蝎子的毒虫,在老虎的震慑下退避四周。工美制作的五毒扇老虎憨态可掬,周围的五毒造型精美。
五毒扇一亮相,就受到了网友的热烈追捧。
抖音的直播间里,观众对民俗工艺品的热情被激发,也佐证了这些蕴含着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工艺品并非没有市场,只是缺少展示的平台。
这次端午节, 抖音举办了近20场民俗手艺人直播。
诸如雕刻冬奥会徽宝,演唱白族绕三灵、满绣旗袍工艺等原本小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直播上正在成为新晋的网红代表。
6月25日的一场直播,就是围绕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的。
曾经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张长林、在《小欢喜》中饰演季区长的演员王砚辉,作为一名热爱家乡文化的云南人,在抖音开始自己的直播首秀,带大家走近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研辉去到白族绕三灵的国家级传承人,年近80岁的赵丕鼎老师家里进行直播。
赵丕鼎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里,年幼时因病落下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祸兮福所倚,这坚定了他承袭家族曲艺,成为一名曲艺人的信心。
如今,赵丕鼎已经是白族绕三灵的第五代传人了,他的儿女也将继续传习白族绕三灵。
“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人民特有的民间娱乐行为,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
赵丕鼎在传承的同时,也对绕三灵中的曲目之一大本曲进行了创新,把国家政策、禁毒防艾等知识编进曲子里,唱给大家听。
对于白族人而言,绕三灵是白族民间文化的荟萃,加强了白族人的文化认同感。但对于外地观众而言,这是多数人第一次听到绕三灵。
王砚辉还与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段银开老师参观了扎染工坊,现场体验制作扎染。
通过这次直播,抖音让观众知道了云南不仅有旅游资源,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绕三灵、扎染这类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仅仅被认定为非遗项目是不够的,只有让它越来越“生活化”、“大众化”,才能从庙堂变成一方风土。
在6月26日,满绣传人杨晓桐和她的满绣工作室,也在抖音上举办了一场关于旗袍的直播。
满绣一直是以面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有口诀有针法。
杨晓桐的外祖母是清朝的王府绣娘,曾经为婉容皇后缝制嫁衣。杨晓桐从4岁开始就跟从着长辈学习满绣。
像“满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不知道它的存在,不知道它的独特与珍贵,大众与非遗因此渐行渐远。
抖音作为目前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主动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更多机会。
这次直播,满绣工作室的一位绣娘老师,在直播间里展示了一件绣“龙袍”的过程,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布料的完整,刺绣采用的针都是短小的细针。这给绣娘的操作过程增加了更多难度,但却会让成品针脚细密,质感柔软。
成品的龙袍并非是两片布在身体侧面衔接,再绣图案。而是先绣好图案,再在人的正面和背面沿中心拼合到一起的,纯手工刺绣的龙袍,绣娘居然能保证左右完全对称,且几乎看不出拼合痕迹,不得不让人对绣娘的满绣技艺心生敬意。
这件蓝色的长袖旗袍,光是飘带和肩头就有回形纹和云纹等多种纹路。
一件旗袍做好,可供选择的盘扣也有数十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缺少内涵,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直有两个难解的困境。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普遍年龄偏大,缺乏跟上时代节拍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其次,不懂得用老手艺,老元素,衍生出与时俱进的文创产品。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传播限制,抖音是先行者。
抖音本次守护匠心直播项目,还联合了顶级央媒重磅加入,央视综艺、新华网以及原央视主持人赵普等通过抖音直播一起探秘端午民俗走近非遗文化。古老的技艺和年轻化的观众,在抖音平台上产生新的碰撞。
抖音日活用户突破4亿,量级还在持续增长,让更多用户看到有价值的内容,也让非遗有的放矢,是抖音扶持非遗的初衷。在此之前,抖音也一直在为传统文化传播做出持续努力。
在2017年世界博物馆日,抖音联合七大博物馆,开展了“戏精博物馆”活动,将文物与抖音的流行元素进行碰撞。告别了冗长枯燥的历史背景介绍,将重心直接放在了文物的特点上。原本是静态的文物跳起了“拍灰舞”,造型优雅的仕女,顽皮地扮演起了“双面人”。抖音的这次活动,成功让年轻人对博物馆的兴趣提升。
201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油纸伞的传承人闻士善正在制作油纸伞的视频被一个年轻人发到了抖音,第一条视频的点赞就超过了1万。
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复杂,一支竹子,经过水浸六个月、机器和手工打磨、走针穿线等106道工序,才能成为一把散发着桐油味儿的油纸伞。
这样的工艺,如果消失于街头巷尾,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2019年4月,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旨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帮助非遗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加强流量扶持、打造非遗开放平台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闻士善也应邀而来。他的抖音账号叫“闻叔的伞”,仅2019年的中秋节前后,他的伞就卖出去3000把。
闻士善通过抖音成了“网红”,现在的他已经有了87万粉丝关注,闻士善颇为感慨地说"30多年,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关心油纸伞。"闻士善通过抖音,给油纸伞这种低调又古老的手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新媒体时代给可视化信息及短视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抖音作为非遗传播的第一平台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 抖音致力于短视频技术下沉,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记录生活,保留了非遗中蕴含的风土人情。本次直播,用户在视频中就能聆听到纯粹的绕三灵表演。
· 抖音让大众能够近距离地欣赏一件艺术品,挖掘年轻人对非遗的好奇心。
作为国礼的景泰蓝《四海升平》,因为有直播才得以被大众看见。工艺美术大师的专业讲述,让观众不仅“看”,而且“懂”。
· 抖音帮助创作者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抖音有着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直播+带货的形式,打通了变现的完整链路。
抖音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通过直播,每一种非遗传承人的展示都能直达抖音用户。
借助传播和技术,抖音让非遗不再曲高和寡,培养年轻人成为非遗的粉丝,才能让“活化石”真正“活起来”。通过端午节期间的直播,年轻人对国礼重器、旗袍制作、云南文化等有了更多了解。
在此前,抖音于2019年开始“非遗合伙人”计划,已经有了成功扶持“手艺人”的经验。
陕西华县皮影戏戏班演员们平均年龄都在七十几岁,原本面临着无商演可接,无徒弟可收的困境。通过抖音的扶持,陕西华县皮影戏的商演增加,并且已经有了90后的年轻观众慕名观看。
对有载体的非遗,抖音还能帮助他们打通销售链路。
衢州的徐远渭有泥塑的手艺,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但3D打印机和雕刻机给传统的手工技艺带来冲击,来买的人少了,前来学艺的学徒也越来越少。
徐远渭在景区里摆摊,旺季一天也不过三五单生意。在捏泥人的视频不断登上抖音后,徐远渭红了,找他订做泥人的粉丝越来越多,还有粉丝称他是当代的“泥人张”。
抖音平台涵盖的非遗项目较多,到2020年5月31日,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318项,涵盖率达96%。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
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被看见,在抖音让大众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也兼容并包了当代审美,从“国礼重器”到“民间拾遗”,在更多优质内容和创新形式的支持下,正在重新焕发生机。抖音还将继续升级"非遗合伙人"计划,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产业的传承作出更多贡献。
虎嗅年度十佳作者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