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吃瓜!

强国号发布内容
央视剧评
2021-08-07
订阅
0:00 / 01:36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唐·刘言史《立秋》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似乎夏天还没过够

秋天的第一缕风

已撞落绿意未褪的叶

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中

第十三个节气

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秋”字由“禾”与“火”相成

意为禾谷成熟

正可谓: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在宋朝,立秋节气一到

掌管历法的官员

便会身穿朝服高声奏报:

秋来!

伴随着奏报声

梧桐落叶

秋天正式来到

《周语》曰

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立秋时节,天气转寒

却也有“秋老虎”展示酷暑的难离

别怕

咱老百姓早已备好了各式习俗

送别夏天的闷热

迎接胜春朝的秋日

快跟小九一起来看看吧!

啃 秋

立秋的一大习俗你一定参与过

那就是,吃西瓜!

有人肯定会问:

吃西瓜不是解暑的吗?

没错!

立秋节气常与三伏天结合

在江南的院子里

人们常会三五成群地吃着西瓜

意为“啃秋”

河南洛阳:“啃秋”吃瓜大赛 千名吃瓜群众迎立秋

啃秋,也叫咬秋

传说明代时,有一年

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

听说一家富人让女儿吃西瓜

“癞痢”落疤自愈

于是全城一起吃瓜

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

这个偏方显然没有可靠的科学根据

有趣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

久而久之

吃西瓜防秋燥就成了一种习俗

一直到清代

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

“立秋之时食瓜,

曰咬秋,可免腹泻。”

当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

要准备好瓜、蒸茄脯、香糯汤

放在院子里晾上一晚

第二天,也就是立秋当天

全家人围坐吃下

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摘 花 椒

而在云南

则有“立秋摘花椒”的习俗

有谚语为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立秋前后,恰逢花椒成熟的季节

这种原产于我国的小小香料

是中国人餐桌上的调味佳品

川味火锅、水煮鱼、麻婆豆腐等等

花椒独特的麻香味

被很多人偏爱

花椒和辣椒,川菜的灵魂

这个时节

被采摘的花椒被称为“福椒”

虽然花椒在现代是常见的调料

但在古时候由于产量稀缺

是贵族才能拥有的香料之一

甚至是恋人之间

珍贵的定情信物

《诗经》有云: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花椒不仅有独特的人文情结

将其捣粉,更有防寒的功效

晒 秋

在浙江仙居

2000多亩的梯田上

有晒秋的传统习俗

村口晒场,晾晒稻谷

便被称为“晒秋”

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

并非秋季“专属”

只不过秋季是丰收时节

晒的作物最为丰富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过一首歌曲

就讲述了 “晒秋”的景象:

“瑶家对秋怀有火辣辣的爱

爱把金秋晾在太阳底下晒

山坡上阿爸晒着一秋希望

高粱穗晒出了火红风采

石崖上阿妈晒着一秋夙愿

红薯片晒出了金黄色彩”

婺源晒秋

晒秋可以让农作物脱水

更利于冬季储藏

看似简单的节日习俗里总是蕴藏着

劳动人民千年来的智慧

贴 秋 膘

最广为人知的立秋习俗

莫过于“贴秋膘”

每一个北方小孩都被爸妈这么念叨过

超市备足酱肉迎接“立秋”

这是因为

刚刚过去的夏天

昼长夜短

人们工作学习活动的时间大于休息

再加上出汗较多

所以消耗大于补充

很多人苦夏

不愿意好好做饭、吃饭

于是秋天一到

就到了补充营养的好时节

贴秋膘具体要吃什么呢

其实,古代归根结底就两个字:

吃肉!

所谓“以肉贴膘”

无论鸡鸭鱼肉

统统多吃

到了现代

合理科学的贴秋膘

要更注重健康搭配

尤其是蕴含维生素的蔬菜

以及五谷杂粮

都不能缺少

要注意与环境气温相结合

北方偏冷

则适合吃热性较高的牛羊肉

南方余热未褪

则适合吃寒性较高的鸭肉

打 糍 粑

对于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来说

打糍粑、吃糍粑

是立秋最重要的活动

上等糯谷加工成白净的糯米

蒸制成糯米饭之后

放进石臼里

反复用杵槌舂制才能做成糍粑

打糍粑可是一项体力活

用木槌的一般都是“大力士”

还需要有人在旁边翻动糍粑

要配合得非常默契才行

新鲜出炉的糍粑,

配上着花生、芝麻、白糖

香味迎面扑来

令人垂涎不已

立秋吃糍粑

一则预示夏收夏种农活结束

放松一下劳累的心情

二则糯米有清新润肺之功效

吃糍粑可以补中益气

家族凝聚,农田丰收

这都是立秋送给客家人的礼物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也许你只发现天亮得晚了一点

出门感觉没那么闷热

一个新的季节

已经徐徐拉开了帷幕

从习俗里我们能感受到

这是一个辛勤丰收的时节

中国人代代流传的勤劳勇敢品质

就寄托在这些节气当中

立秋已到

别忘了,给自己一顿佳肴秋膘

给家人一句防寒保暖的问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剧评,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央视纪录
责任编辑:杨珺 张晓岩
本文为强国号发布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