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丨文学:美丽的陷阱

文学:美丽的陷阱

文/周长行

没钱,贫穷,喝西北风,千万别做“疯狂的写手”。

——题记

天气奇热出不了门,疫情又起,于是我再“宅家”,却无法谢绝“访客”,有中小学生要我批改或评点他们的作文,也有一些文学青年像嘉祥的作家苗桂枝女士从微信上传来她的两篇小说《缘浅缘深》和《缘来如此》,请我看看,并为她的作品说点什么。

关于孩子们的作文,我效仿抗疫的一个说法,即“一人一策”,在微信上说给了孩子们,几乎是一字一句,不敢有半点敷衍。对于苗桂枝的小说,需要说给她本人的,我也在微信上写了五六个段落。这样一来,便触发出关于文学的一些胡思乱想,于是凑成这样的短章与文友分享一下吧。

恰好,这段时间我正在翻阅《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一书,其中有的是获奖感言,有的是创作经验,有的简直就是专门揭露“文学”的真相,好看得耐人寻味,越是大家越肯说真话,如英国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他写了整整11年,“没赚得一个钱,也没任何名声”, 还经常受到出版商的戏弄和欺骗。他谈到做文学的三个教训,其中最简单也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愈来愈多的进款”,没钱,贫穷,喝西北风,千万别做“疯狂的写手”。他还说:“当这样的作家学习'写作’时,他们必须有独立的进款或职业。”他用“必须”二字忠告大家,体现了他的坦诚。

很多大文学家,其实都出身豪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德国的歌德,法国的罗曼罗兰,等等。我国的曹雪芹,算是破落子弟,骨子里确是贵族,不然他写不出华贵的《红楼梦》。我曾经写过曹雪芹为《红楼梦》跑赞助的故事,是真是假待考,然而,其中的道理是通用的。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得靠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才能完成相应的作品。没有“硬通货”做不了文学。当下很少有人指望靠写作安身立命,对一些写作者而言,连混饭吃都困难,然而,酷爱写作的人却越来越多。文学的“逆行者”现象,让人不可思议。

然而,看看身边的一些文友,哪一个是为了赚稿费讨碗饭吃而写作?基本上都是为爱、为喜欢。“喜欢”,无价。有些老写手,以写为“玩”,写着高兴,写着养生,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啊。所以,我想接着这个话茬再谈点对于所谓“业余”写作者们的几点建议。

第一,既然是业余,就不要太刻意。先生活,再写作。先把日子过好,再把作品写好。即便写不好,也得好好生活。手痒时,就划拉几笔。我们不是写给任何人的,更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我的笔我当家。我的瓜熟了,我就摘下来,或者留给自己吃,或者与朋友们分享,这也叫瓜熟蒂落。这样的心态,才是“业余”写作者们的精神支撑。

第二,写自己的故事。我们看过、经历过、琢磨过不少东西,归根结底,要写自己的东西。这个观点很老了,恰恰说明它的颠扑不破,历久弥新。既然是“业余”,不在圈内,那么,就索性“我行我素”到底。只要真是自己的,就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绝对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上苍把我们打发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叫我们完成各自的故事,作家自然要写出自己的故事。我看诺贝尔得主,他们获奖的作品都是写自己。我们普通写作者,不要攀那么高,也不要顾那么远,立足自己和当下,把自己的故事一点一滴地写下来。笔者这几年就是这么干的,退休,疫情,出不了门,索性面对常常被忽视的自己,写自己拥有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想到的一切,奇思怪想的一切,埋头笔墨有时达于不知今夕何夕。有些朋友感叹道,周长行有写不完的东西,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在他的笔下竟然那么源源不断的有趣味儿。由此可见,做文学忽视了自己,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都没有出路。

第三,文学是一个美丽的陷阱。稀里糊涂陷进去挺多人。有人有结局,比如莫言,还有不少靠写作吃饭的专业作家。他们没有辜负文学,文学对于他们也够哥们儿。然而,大多数业余写作者都是在“陷阱”里沉沉浮浮,任其陷下去,反觉被“陷”得有滋有味,心甘情愿,足见其“陷阱”的魅力。如何“陷”出几分美丽和享受,确确实实值得探讨,不断积累体会,把握好尺度。苗桂枝的办法是一方面打理自己的生意,料理好家务,一方面时不时地满足一下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从她的文字里能够读出她的生活色彩,读出她的“陷”度,读出文学给她带来的心劲儿。生活与文学两者相得益彰,互有补偿,值得一些人借鉴。

遗憾的是,文学这个陷阱,装进了太多的死不回头的幻想家,却只把富丽堂皇的桂冠赏给了极个别的人。

高尔斯华绥曾这样说:“愿意写作,并且具有坚韧的精神,能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的人,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第三个教训。”他不说这是经验,也不说是体会,他说是“教训”。大师们说话往往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怎么理解这段话?的确需要慢慢地揣思。反正我仍固执地认为,文学既然不能当饭吃,那就吃饱了饭剔着牙,再去天马行空地划拉吧……

(写于2021年8月8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0)

相关推荐

  • 暮春二首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暮春二首 作者:崔 伟 谷 雨 微雨茗烟牡丹丛 油菜花黄坠春城 阡陌流金暖天风 布谷声声唱欣荣 ...

  • 昨夜的星辰已经坠落

    [昨日编辑佳话] 牛汉是诗人,也是一位很负责任的编辑.在主持<中国>杂志时,他从自然来稿中发现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业余作者残雪的<黄泥街>,觉得很好,给发了:残雪的另一篇小说&l ...

  • 留住新年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留住新年 作者:闫茂坦 爆竹声声之中,新年 如约而至.洗去一路风尘 穿上节日的盛装 在暖阳下, ...

  • 苏小蒙/我的文青时代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我的文青时代  青年时代的苏小蒙 我的文青时代 苏小蒙 "文青",文学青年的简称也. 每一位作家的成长过程,都有一段"文青&quo ...

  • 时代不同了

    现当代文坛上的一些女性大家,是不愿意让人在其芳名前冠之以"女作家"称谓的,比如丁玲,这多少有些女权的味道.但人们不论从世俗的目光,还是以文学的视角,仍然看出了其中的不同.女性所关注 ...

  • 周长行原创丨春天的逃脱——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春天的逃脱 --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文/周长行 进步的台阶是靠不断积累而铺垫出来的-- --题记 我写这篇东西,是因为孙女周予桐前不久的期中考试,其中的作文题目是:春天,遂想起.遗憾的是,桐桐一上来 ...

  • 周长行原创丨“绿皮”速写

    "绿皮"速写 文/周长行 想再坐一回"绿皮火车",毕竟十多年没坐过了.说坐就坐,于是就去购票,然而一购票才发现,"绿皮"竟然火得一票难求.看 ...

  • 周长行原创丨圈套目击记

    圈套目击记 文/周长行 己亥(2019)年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在杭州度过.在去知味观大酒店聚餐年夜饭的路上遇见一位趴在人行道边上的行乞者.这个画面迄今仍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记忆里. 看上去,行乞者似乎是个女 ...

  • 周长行原创丨开心就写——致文友

    开心就写 --致文友 文/周长行 白高奇老战友:你好! 我昨天采摘野菜去了,回家又品了几杯小酒,直到今天上午才阅读你的大作.非常开心.几十年之后你仍坚持写作,说明你的"基本盘"尚好 ...

  • 周长行原创丨我的阅读与写作

    我的阅读与写作 文/周长行 谈起读书,我几乎没有话语权.读的不多,不系统,更无经验可讲.我正儿八经地上学读书,只读到过初中.这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之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学校乱了.散了,我就 ...

  • 周长行原创丨一群老兵怀念袁隆平

    一群老兵怀念袁隆平 文/周长行 袁隆平先生的逝世,让吃饱了肚子的人们格外敏感,震撼,心痛,悲痛.连日来,民间各种自发悼念活动持续不断.笔者要记录的是一群老兵发起的悼念活动.他们给袁老献花.献诗,祝先生 ...

  • 周长行原创丨诗文祭祖

    诗文祭祖 文/周长行 每年清明时节,几乎总是:天空雨纷纷,人间欲断魂.我呢?一个总不能回家"烧纸"的游子,却在策划着属于自己的"祭祖"方案. 故乡素有亲人不烧& ...

  • 周长行原创丨家长灵魂跟进考场

    家长灵魂跟进考场 文/周长行 期待,渴望,苦苦地等待,似乎只能用"站"来伺候的一种"时刻",熬了很多年才等来的这个"时刻"啊. --题记 高 ...

  • 周长行原创丨“光荣”咏叹录

    "光荣"咏叹录 文/周长行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七一"建党百年诞辰前夕,我所在的党组织给我们几位老同志举办了一个仪式,向我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