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 | 内家秘传正宗朱砂掌,功成后,用掌击人,人会内腑受损
武当三十六功
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三功:朱砂掌
武当朱砂掌功
朱砂掌是武林人“谈掌色变”的一种奇门掌功,一旦功成后,用掌击人的当时,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而内在却已造成内伤,被打处数日后呈现红(朱砂)色掌印,内腑受损而亡。
此功具体修炼之法分为三步十五势。
00
全段
分三步十五式
第一步:虎功
此步功由五个基本动作组成;同时,分为“筑基”、“练意”、“采气”三层练法。
(一)筑基
预备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部微屈。上身中正,双肩自然下垂,两掌自然垂于体侧。舌顶上腭,用鼻自然呼吸,全身放松,静立约3 分钟。
第一势:按
吸气,全身放松,两掌心向下成俯掌,指尖向前。呼气,头微顶,双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第二势:推
双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吸气,全身放松。呼气,头微顶,双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第三势:托
两臂伸直上举,掌心向上,指尖向后。吸气,全身放松。呼气,头微顶,双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第四势:分
两臂左右平伸,竖掌立腕,掌心向外。吸气,全身放松。呼气,头微顶,双掌向外用力撑推;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第五势:摸
1.两掌下垂如预备势。(如下图)
2.吸气,全身放松,脚不动,上身以腰为轴向左扭转约90 °;双掌向里交叉,左里右外。(如下图)
3.双掌上举,掌心向外、向上翻,当到达头顶上方时,掌心向外翻,上身正面向左,呼气。(如下图)
4.呼气,头微顶,双手缓缓分开,立腕,直臂划弧,徐徐下落,双掌用力摸撑;瞪目远视。(如下图)
5.当双掌下落将贴于体侧时,上身回转向前成预备姿势。(如下图)
6.身体右转,右势动作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如下几图)
左势和右势各做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以上五势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可依身体状况而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在开始练习时每势做5 次,逐渐加至49 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渐加大力量。在开始练习时,不必想着吸气时气如何走到丹田、呼气时气如何自丹田贯达双掌。只要吸气时全身放松,呼气时双掌分别按一至五势动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二)练意
“练意”——仍是上述五个基本动作,但须将一至四势连起来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第五势向左的是一个完整动作,向右的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成为三头六臂之法。
正面的:从预备势即双手从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第二、第三势动作路线到达头顶,再左右分开循第三、第四势路线徐徐下落,归返预备势。如此循环往复。
左侧面的:即第五势的左势。
右侧面的:即第五势的右势。
为了不受干扰,增大练功效果,须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前三个字是动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松。
慢:即动作要徐缓、渐进。
匀:即动作速度要均匀。
后五个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发挥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发挥想象力。
大:即自身高大无比,有顶天立地之意境。
空:即宇宙空寂无物,唯我一人之意境。
虚:即冥冥缈缈,虚虚实实,似有似无,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灵:即自己遍体金身灵光四射。双手向外分开划弧时,意念上是双手描绘着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体光环。
静:即意念集中,沉浸在大、空、虚、灵的意境中,不为外物所诱,不为外声所扰,不为外情所动。
如此正面做5 次(或多些),再转向左及右各5 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练,也可少练。
(三)采气
动作仍是“筑基”五势,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穴采气,摄采大自然的清气或日月之精华。
第一势“按”是采地气。吸气时意念从双手劳宫穴采地气入丹田。为了增强意念和效能,双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气时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备再回收采气。
第二势“推”是采前方之气。如早晨练功可面向东方,采东方之生气。中午练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间练功可对月,采月之华。动作意念如第一势。
第三势“托”是采天气,摄取太空霄汉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第四势“分”是采自身两侧原野之气,没有距离限制,没有物质障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任意摄取,动作意念同前。
第五势“摸”,是采整个大自然之气。也就是说广泛地摄取宇宙空间、旷野山林大自然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每势动作次数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轮换练一种采气方法。熟练后可采取任意姿势摄取,根据需要来练。
第二步:龙功
也是五个基本动作,分为“筑基”、“练意”、“采气”三层来练。
(一)筑基
主要是练身、练形、练力。它与“虎功”的“筑基”相比,加大了难度,加深了层次,增多了躯干的扭转屈伸,关节的活动松展,姿势的高低起伏,两手的相互抻力,以及腰肾部位的锻炼。因此,除能收到“虎功· 筑基”的效应外,对体形、体质、体力、脏腑、内分泌等更有着特殊的锻炼作用。
预备势
如下图所示。
第一势:舒
1.吸气,全身放松,双掌上提,掌心向里,左掌在里,右掌在外,交于胸前,指尖斜向上方。(如下图)
2.右小臂外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当臂将伸直时翻掌,右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时,左小臂内旋,左掌变俯掌下落,将要伸直在左胯外侧时变俯掌,指尖向前。这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托,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头微顶,收肛实腹,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3.转入吸气,右臂内旋徐徐下落;同时,左臂外旋,左掌徐徐上提,左掌在外,右掌在里,交于胸前。(如下图)
4.接着做左举右按动作,与右举左按方法相同,唯动作相反。(如下图)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二势:望
1.吸气,脚不动,上身以腰为轴向左转,右掌在里,左掌在外,掌心均向里,交叉于胸前,恰好上身转向左方。(如下图)
2.右小臂外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左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左小臂逐渐外旋下落,至右臀部后方时左掌变俯掌,上身尽力向左扭转。当左右臂将伸直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撑,左掌用力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右脚后方约1 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如下图)
3.吸气,右小臂内旋带动右掌徐徐下落,左小臂也内旋带动左掌徐徐上提,身体逐渐右转。当转成正面时,双掌交于胸前,左掌在里,右掌在外,掌心均向里。(如下图)
4.接着做左举右按动作,方法与右举左按相同,唯动作相反。(如下图)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三势:寻
基本动作同第二势,只是头往后仰,双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龙时,珠球高举在上,龙要左右扭转仰头注视。(如下两图)
至少要看后上方10 米远以外处,找一个固定目标,以青山绿水为宜。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四势:探
1.吸气,左掌(掌心向里)上提;右掌(掌心向上)从右前方抬起伸出,当掌与肩相平时,掌向左平抹。(如下图)
2.以腰为轴,随右掌左抹上身向左转,当转向左方时,双掌交于胸前,左掌在里,右掌在外,掌心均向里。(如下图)
3.左掌从颌下成仰掌向后方伸出,当臂快伸直时,臂内旋成立掌,使掌心向外;同时,右小臂内旋带动手掌成俯掌并后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翘。这时转入呼气,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后撑;十趾抓地,提肛紧臀,牙齿相叩,瞪目远视。(如下图)
4.再吸气,做左掌平抹动作,方法与右掌平抹相同,唯动作相反。(如下几图)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五势:腾潜
此动作之呼吸随动作收放、开合而变化。也就是说,一般动作收拢时为吸,放开时为呼,要自然些。在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只是最后前推后按时是呼气。
1.右脚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相抱,左臂在下,两掌互按于对侧肩部。(如下图)
2.然后,两臂向左右分展、伸直。(如下图)
3.再向上划弧,双掌交叉于头顶,左掌在上(一般双掌向上交叉时为吸)。(如下图)
4.身体前俯,左掌压右掌从前方下落,双掌置于右小腿前成左仆步,指尖向下。目视前方地面。(如下图)
5.左小臂内旋,带动左掌成仰掌向左方穿出,至左脚外踝关节处;同时,右臂亦内旋,带动右掌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目视左掌。(如下图)
6.当左掌穿至左脚处,右腿蹬直变左弓步;同时,两臂均外旋伸直,两掌成八字掌,掌心均向外。此时左掌穿至左脚处,右腿蹬直变左弓步;同时,两臂均外旋伸直,两掌成八字掌,掌心均向外。此时左掌用力前推,指尖向上;右掌用力后按,指尖斜向后上;呼气,同时十趾抓地,牙齿相叩,提肛紧臀,瞪目远视。(如下图)
在动势中,目光随左手而转。
7.再做一次右势动作,方法与左势相同,唯动作相反。(如下几图)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练习时要掌握七个字,即:抱、分、交、压、穿、转、推。
开始双掌相“抱”,继之“分”开向上,“交”于头顶。然后,左掌“压”右掌(或右掌压左掌)向下,压至膝下时,一掌前“穿”,一掌后搂。两臂将伸直时,两掌“转”动,成八字掌,掌心朝外,再分别向前后“推”出。
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最后双掌前后推出时是呼气就可以。
而步形则是三种:先弓步,再仆步,后骑龙步。
以上五势之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均同“虎功”。
如此练习日久,自会感到:吸气时气入丹田,呼气时意领气走,气自丹田贯达双掌。
(二)练意
练意也是“筑基”的五个动作,只不过均不用力,而加强“意”的锻炼,仍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这里着重讲两点:
1.在“虎功”练意中讲到“灵”字是遍体金光,而这里则视自身为玲珑剔透,洁白无瑕,光泽柔润,心胸坦荡,怡然自得。
2.要有在太空中遨游之意境。视自身虽顶天立地,但不是脚踏在地上,而是整个身躯飘在空中,如第一势不仅在动时有这种意境,当成定势时仍要有飘在空中摆动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这种意境,达到适度则再做下势。第二势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湛蓝蓝的海水,水底之龙宫,达到适度则止。第三势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宫之感,不仅看到柔和的月华,而且看到月宫的桂树、玉兔,达到适度则止。第四势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东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达到适度则止。第五势当双手在上边相交舞动时,意念上是飞腾之中,遨游霄汉;当下势时则犹如潜入海底,所到之处海水让路。如此反复数次,达到适度而止。
(三)采气
动作仍是“筑基”五势,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穴采气。
由于“龙功”五势均系身、腰、臂、掌及下脘的旋转缠绕动作,方位经常变化,所以,每势所采之气均系在前后、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个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气、灵气、生气、益气,而且,每当定势时,也就是说,当掌、臂伸展到定位时,即“筑基”中五势从吸气变为呼气时,姿势停顿不动,可连续在吸气时采气3、5或7次,再转做下势。同时,还可以逐渐通过天目、膻中、百会穴,以至于全身采气。
第三步:龙虎功
此步功法主要是为发放外气所练之功。
预备势
如下图所示。
第一势:降龙伏虎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圈成环状,十指伸展、相对,掌心向里,双臂缓缓拉开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气感。拉开时也要十指相对,其距离以有气感为度;相合时,也是十指相对,一般以10厘米为宜。(如下图)
第二势:坎离相对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肘微屈,使两掌心相对,指尖向前。双臂缓缓拉开和合拢,使两掌、臂有气感为度,合拢时一般相距约10 厘米。(如下图)
第三势:龙虎交媾
1.全身放松,两脚稍开略宽于肩,上身前俯,两掌下垂,指尖贴近于脚前地面,掌心向里。(如下图)
2.吸气,以腰为轴,先从左向上、向右转动,手掌渐渐转上。(如下两图)
3.直至上身和双掌转向右侧时呼气。(如下图)
4.上体再前俯,两掌随之垂下,指尖对地。呼气时意感从指尖往外排浊气。(如下图)
如此循环5、7 或12 次,再反过来从右向左转,同样循环5、7 或12 次。
第四势:太极运转
1.全身放松,右掌在中丹田(胸部)上成俯掌,左掌在下丹田(肚脐部位)处成仰掌,两掌掌心相对如抱球状,这时要感觉两掌间如抱着个轻轻的、薄薄的球体。(如下图)
2.两脚不动,以腰为轴,抱球左右转动。动作可大可小。两掌距离宽,意念中的球体则大,反之则小;腰的转动幅度应与之相应。无论如何转动,两掌心始终相对。
具体做法是:身体缓缓左转;同时,左掌划弧向下成掌心向上,右掌划弧向上成掌心向下。(如下图)
3.身体缓缓右转;同时,右掌划弧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掌划弧向上成掌心向下。(如下图)
如此左右运转为一次,可重复12、24 或36 次。
第五势:水火既济
开始时同预备势,然后两掌心对向地面,指尖向前,两臂缓缓提起、下落,意觉两掌、两臂有气感。(如下图)
收功
练完功后必须收功,一是使思想、骨骼、肌肉再度放松;二是使气归元,以防有些练功者气散气串。
1.接“水火既济”放下双掌,自然垂于体侧。(如下图)
2.两掌外旋从身体两侧举至头顶处,掌心向前。随即转掌,掌心向后,从面前绕之下落,至小腹前时变指尖向下,导引至丹田处。(如下几图)
3.如此两遍,然后两掌叠于小腹前(丹田处),左掌在里,右掌在外,先顺时针摩腹12 圈,再逆时针摩腹12 圈。(如下图)
4.然后,双掌后伸用掌心贴于腰部肾俞穴,上下摩擦12 次。(如下图)
5.再抬起两掌,使两掌心(劳宫穴)对两眼贯气(意念)12 次。(如下图)
最后再重复一次两掌外旋,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上举至头顶处。然后掌心向后从面前缓缓下落,至胸前时变指尖向下,导引至丹田处。再向体侧两边分,恢复预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