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石:全球变暖有没有可能让俄罗斯东山再起?
从16世纪开始,俄罗斯的国运便一路上升。经过几百年的开拓,俄罗斯从蜗居莫斯科一隅的弱小公国,一举发展成占地两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全球第一领土大国,综合国力也跃居世界第二。到二战结束,苏联已经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全球两大超级大国之一,其之铁甲洪流威慑整个亚欧大陆,核武库甚至让世界为之颤抖。
不过这都是过去式了。在经历了苏联时代的巅峰后,俄罗斯的好运似乎便已到尽头,从此掉头向下,还是了坠崖式的下跌。苏联的解体,不仅使得俄罗斯丧失了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国家经济体系也陷入崩溃,而之后的俄罗斯联邦时代,俄罗斯依然延续了之前的跌势,整儿九十年代,国家都陷入深度动荡。直到21世纪普京上台,才利用全球油价上涨的战略机遇,才得以喘息。
可也仅仅是喘息而已,由于无法重建完整工业体系,俄罗斯的所谓复兴,不过是外强中干;随着两年前开始的全球经济疲软造成的油价暴跌,俄罗斯又一次深陷困境,而同期,西方基于地缘政治冲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更让这个国家再次遭受重创。
虽然特朗普的上台,让俄罗斯看到了一丝摆脱对抗的希望。但即便果真美俄缓和,国家残破的现实,以及迄今未找到复兴之路的局面,使得这种缓和,其作用最多也不过是让俄罗斯得以多苟延残喘一阵罢了。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俄罗斯别说重返超级大国行列了,就连维持现在的一般性世界级大国地位,都十分勉强。
那么,面对这种逆境,俄罗斯该怎么做呢?老实说,靠俄罗斯人民的勤劳双手,估计是不大可能的了。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俄罗斯是二次解体,还是东山再起》一文中,云石君曾分析过:今时不同往日,当年苏联可以靠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利用机器大工业,对广袤国土进行工业开发,由此迸发出超级大国的能力;但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新经济模式下,虚拟经济和高科技的重要性大幅增长,这种质量上的巨大领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基于产能堆砌,而形成的规模优势。
受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俄罗斯文明发展水平天然受限,不足以在质量层面与其他强势文明争锋;而机器化大工业模式下形成的规模优势,又被人类文明持续高速发展所形成的常态化质量差距所抵消。再加上国家残破的现实,以及周边中国等大型地缘势力复苏,并积极进行区域化整合的现状,今日之俄罗斯,可以说是既无自我提升之力,也无对外开拓之能。
相反,由于庞大的体量,以及身处亚欧大陆中央的地缘区位,使得它所有其他主要地缘势力,都与其有着这样那样的结构性冲突。无论是今日美国基于维护全球霸权,而对全球第一领土大国的打压;还是欧俄之间几百年一而贯之的结构性地缘冲突;甚或未来中国东亚破局成功后,基于北亚地缘矛盾和利益诉求,而与其化友为敌的潜在性可能;总而言之,俄罗斯的国家外部环境,始终处在惊涛骇浪之中,难得安宁。
那么,俄罗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这个近五百年来横空出世,一度有望称霸全球的大型文明体系,真的会从此沉沦,甚至逐渐衰退,并最终退出人类主流文明的序列?
那倒也未必。
虽然内外客观环境的缺陷,决定了俄罗斯想凭主观努力重现辉煌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但如果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先的缺陷逐渐消失,那么,俄罗斯就真有了中兴的可能!
而这个有可能重振俄罗斯国运的客观环境变化,就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俄罗斯国运的重要意义其实很好理解:
尽管经历了苏联解体,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是全球第一领土大国,1700万平方公里的现有疆土,接近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强国家国土面积的总和。只不过,由于俄罗斯全境纬度偏高,自然环境极端苦寒,开发利用程度天然受限,这才使得俄罗斯空有庞大身躯,所能积蓄出的能量却相对不足——换句话说,俄罗斯始终处于守着金饭碗要饭的窘迫当中。
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俄罗斯似乎看到了摆脱这一窘境的曙光:
首先,东北欧和北亚的冻土带会因此变得适宜常规工农业开发,考虑到俄罗斯庞大的体量,哪怕突破这种自然环境变化临界点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足以给俄罗斯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意味着俄罗斯工农业规模的扩大,而且随着这种规模效应的显现,俄罗斯文明质量也获得了主动提升的空间;
同时,随着气候变暖,北冰洋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从球形视角来看,北冰洋可以说是亚欧大陆北部各区域,以及亚欧大陆与北美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便捷地缘通道。只不过由于气候极寒,常年封冻,所以无论水上还是空中通道都难以畅通。但随着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技术的进步,今日的北冰洋,距离被人类征服,开通交通航线的临界点已越来越近。一旦这个临界点被突破,北冰洋航线开通(哪怕只是季节性开通),那都会对俄罗斯的国运,产生质级的提振作用:
首先,随着北冰洋航线开通,球形视角下的北冰洋,将成为北半球北部海上运输的最便捷通道。全球,尤其是北半球海运格局将出现重大调整。
鉴于北半球聚集了当今人类几乎所有主要文明,随着这种航运路线的变化,全球各板块的地缘价值和战略意义将会被重新界定。考虑到俄罗斯几乎超过其他国家总和的漫长北冰洋海岸线,它势必将成为这条新航路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将改变自己在现有海运格局中相对边缘的地缘区位,更重要的是,北冰洋航线的开辟,还会使其突破波罗的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封锁,完成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国家的转型——这是俄罗斯几百年来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这是从外部格局来说的。而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对俄罗斯国内陆缘结构也有颠覆性的变化。
俄罗斯地缘结构的最大缺陷,就是西重东轻,本部位于国土最西段的东欧平原;再加上俄罗斯国土东西跨幅太长,沿途自然环境又极为恶劣,这使得俄罗斯很难将本部的地缘影响力,投射到北亚,尤其是远东部分,对国家的长久统一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严重影响。
但随着北冰洋航线开通,球形视角下,俄罗斯将突破传统的由西向东辐射模式,借助北冰洋通道,俄罗斯能够大幅缩短东欧平原与西伯利亚乃至远东之间的距离,并突破陆上复杂地形及恶劣气候条件所造成的梗阻——这意味着俄罗斯内部地缘结构的最大缺陷,在相当程度上被消除,国家内部整合和经济发展也会因此受到极大推动。
总而言之,气候变暖将使得俄罗斯获得可开发国土增长、地缘价值提升,地缘格局改善、以及国家地缘结构趋于合理等重大好处,进而使俄罗斯的国家整体地缘实力有质的飞跃——有了这个先天性基础,俄罗斯就获得了充足的底气,中兴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当然,全球变暖也会对俄罗斯的国土开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比如北亚大型河流(如勒拿河、叶尼塞河),都是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每年春天汛期到来后,上流解冻、下流依然封冻的现象会加剧,进而使得河水漫出,形成大型沼泽——这种情况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尤为明显,而且会随着气候变暖而加剧。
不过虽然如此,相较于气候变暖的好处,这些许麻烦,依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未来气候变暖真的达到那个促发文明崛起的临界值,俄罗斯的东山再起可以说是势在必然!
其实这种“外部东风”造就的国家崛起,俄罗斯在国家发展之初就已经经历过了。在《地缘政治:俄罗斯系列》的最初章节中,云石君就曾说过,东欧平原在农耕时代本是一片荒蛮之地。只不过到中世纪晚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技术水平已经提升到了足以对东欧平原进行规模化农耕开发的地步,东欧平原也由此迎来了从蛮荒草原向富饶农耕区转变的战略转型期。而莫斯科公国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消灭游牧系金帐汗国的同时,将该地区其他农耕小部族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形成了后来的俄罗斯国家、民族和文明。
所以,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就是时势造就的。只不过上一次的所谓时势,是人类科技发展水平这个后天发展因素;而俄罗斯这次所期待的,是气候变暖这个先天性自然因素。在上一次东风红利业已消耗殆尽的当今;俄罗斯的前途命运,又一次的交给了上天,取决于下一次的东风!
可是话又说回来,俄罗斯虽然急需气候变暖的大风,但最终能否如愿,却不是自己决定的了的。
如果气候变暖最后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那以俄罗斯自然是黄粱一梦;而退一步说,就算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但如果这个趋势的落地速度太慢,要过个两三百年才能达到引发地缘环境出现根本性改变的临界点,那以俄罗斯今日苟延残喘之艰难处境,恐怕很也难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竞争,以及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环境下长期维持下去,多半在那一日到来之前就已经二次解体,将大好领土留给其他列强,作为他们新地缘格局下争夺的焦点和筹码了。
而且,即便气候变暖果真如俄罗斯所料,在未来几十年内就会促发质级变化(比如北冰洋通航),俄罗斯面临的形势也依然艰险万分。
俄罗斯当下的地缘格局本就十分艰难,与世界三大主要地缘势力——美、中、欧以及虽然内部四分五裂,但体量同样是世界级的中西亚伊斯兰世界,都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当然,这其中,俄罗斯也自有机会。因为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其与俄罗斯本身并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地缘冲突;所谓美俄矛盾,只是基于全球霸权这个前提下的——在苏联时代,鉴于苏联是除美国之外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所以美国必须与它为敌;而苏联灭亡后,虽然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已无力直接威胁美国霸权,但其依然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具备相应潜力,所以美国依然对它有所打压。
但是,潜在威胁毕竟不是直接威胁,所以冷战后的美俄矛盾,其实已经大大缓和。
当美国实力强大,且放眼四海没有其他更强对手时,那么俄罗斯这个潜在威胁依然值得美国投入主要资源去压制。
不过当有更强对手出现——比如中国的崛起,美国调整先后秩序,把重点转移到中国,也就是迟早的事,而俄罗斯在美国眼中的优先级就会进一步下降。
甚至,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突破了美国封锁,构建东亚新秩序,并破除美国在印度洋的优势地位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的终结,那么美国基于霸主视角的全球压制思维导向,就会退缩回基于一般世界级大国视角的本土地缘思维导向。
而从单纯的本土地缘视角而言,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太大的结构性地缘冲突——作为一个大陆文明国家,俄罗斯在地缘上对美国的威胁,绝对比中国、欧洲这两个与美国直接隔海相望的地缘势力要小。这种情况下,美俄甚至不排出会出现亲密合作,以联合遏制中国、欧洲的可能。
总而言之,美俄之间的矛盾,是基于全球霸权视角而生;基于本土地缘视角,二者并无太大利益冲突。这种视角不同引出的利益差异,使得美国成为影响俄罗斯国家安全格局的最大变量。而美国全球霸主(即便有朝一日霸权被破,也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国)的江湖地位,又使得美国的思维和战略利益变化,会对中、欧乃至伊斯兰世界的各自国家战略,产生强烈的引导作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有了在列强间纵横捭阖的战略空间——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俄间存在极为严重的地缘冲突,但中国为了抗美,却能跟俄罗斯抱团取暖
可一旦全球变暖,那情况就大为改变。首先,如果俄罗斯在全球变暖大环境下重新崛起——1700万平方公里迸发出的庞大能量,足以让俄罗斯成为真正的全球霸主——美俄矛盾又会重新像冷战时代那样急剧激化;同时也会让中、欧感受到巨大的直接威胁。
而且,这种格局下的俄罗斯,将失去在列强中转圜的战略空间。随着北冰洋航线的开通,俄罗斯与北美洲之间,就不再是相隔幅员万里的太平洋,而仅仅只隔着一个比大型内海也大不了多少的北冰洋!这也就是说,美国与俄罗斯之间,也会由此产生直接的地缘冲突。
这种结构性地缘矛盾的存在,使得美国无论是作为全球霸主,还是一般性的世界级强国,都有必要强力压制俄罗斯(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这其中蕴含的潜在能量,比中国还惊人)。至于与俄罗斯直接毗邻的中、欧就自不必说,更是会将其视为头号大敌。
这样一来,世界就又回到冷战后期,既中美欧三强联合制俄的地步。
当然,如果俄罗斯真把自身潜力开发到位,那也未必畏惧三强联手。但问题是,气候变暖再怎么快,也得有几十年,而俄罗斯的国土开发要显出成效,同样也需要几十年功夫;换句话说,俄罗斯要真发展到能够力敌三强(如果伊斯兰在期间整合为一体,那就是四强)的程度,中间少说还有大几十年时间。
只不过,变化是渐进式的,但趋势的形成,却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只要判定俄罗斯崛起趋势难以遏制,中美欧在俄罗斯闭关成功之前,肯定会多次组织合纵——而美国变量的不复存在(无论是基于全球霸权还是本土安全,都必须要赶紧压制俄罗斯),使得俄罗斯利用列强彼此间矛盾,施展纵横之术的战略空间要大大缩小。
一旦俄罗斯外交转圜失败,列强就遏制俄罗斯达成共识,那么以俄罗斯半起未起的国力,未必能够应付得了列强合纵。而只要有一次失败,难免就要前功尽弃,甚至重新走一遭苏联解体的老路。
在战略转圜空间急剧缩小,国力又未发展到位的情况下,俄罗斯要在几十年的漫长时间中,瓦解列强的一次又一次合纵,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虽然难度颇大,但以眼下国情而言,全球变暖这个天意,似乎就是俄罗斯东山再起的最大指望了。如果上天真的眷顾,那俄罗斯很有可能因此迎接到又一次的重大历史机遇,并获得国家二次崛起,甚至超越苏联的战略契机!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会因此,而发生全局性的改变!
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有一个前提条件:既俄罗斯真的能够在列强一片围堵之下,把这1700万平方公里的家底撑到自己神功大成的那一天——就像一战后的苏联,在西方封锁制裁下,将自己的20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撑到国家工业化改造完成一样。
那么,俄罗斯能撑到这一步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地缘政治——俄罗斯系列最后一篇。从下一节开始,地缘政治系列正式进入西方世界环节,请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