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八大体质详解+清调补与九种体质+不同体质对应调养

黄煌八大体质详解
 
王晓军   整理于  湖北 武汉
 
军按:八大体质学说是黄煌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用于病的人的诊治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该学说而较为便捷的运用于实际临床,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人不揣浅陋,将黄煌教授整理的八大体质结合具体药物作一个较为粗浅的梳理,非为自炫,乃备诸同好采择而已,倘能有小助于同道则余甚慰!
一    寒体
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经延后、经量少或闭经的人;经常大便不成形或腹胀腹泻的人;疲倦懒言而思睡的人;口不干渴、小便清长的人;脉象沉细微弱迟缓的人。
调体药物
(1)麻黄  发汗、平喘、利尿、通经、兴奋。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所谓黄肿是指面色黄暗而浮肿或有浮肿貌者,患者多见小便量少。
  咳喘则是麻黄的兼治证之一,这种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黄肿者的咳喘,用麻黄最为适宜。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乃是一组综合症状。这种恶寒是指虽不当风而感觉有寒冷感;无汗的互词是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急感。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者;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恶寒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体疼痛均是属于患者的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特别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其皮肤多见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其肤色多黄暗而缺乏光泽。张仲景在判定使用麻黄后的疗效时,常以患者服药后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麻黄体质:是寒体中相对来说较为充实的体质,具体特征是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较肥满,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搏有力,心脏功能较好,无心脏病。
常用麻黄类方: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杏甘石汤等。
(2)干姜  温中化饮,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所谓涎唾即涎沫,即唾液及痰涎,多痰涎者,即口内唾液较多,或咳吐痰涎较多。而干姜所主的涎唾多清稀透明,或多泡沫,患者多无口渴感,或虽渴而所饮不多。临床见此等症,其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粘液,这种舌象表现正是所谓的“干姜舌”。
一般来说,干姜证多出现于下列情况:1,反复的服用攻下的药物后----凡误下或屡下后仲景多使用干姜;2,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脉微而肢冷时;3,以咳嗽或咳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4,以腰部冷痛为表现的骨关节疾病等;5,部分出血性疾病。
干姜体质:是寒体中以脾胃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类型,特别是易于呕吐、易于腹胀、腹泻,而进食生冷时容易导致发病者。
干姜类方:甘草干姜汤、理中汤、甘姜苓术汤(肾着汤)等。
附:生姜
功可散寒温中,主治恶心呕吐,亦多伴见口内多稀涎,或者吐出清水,患者口不干渴,甚至腹中水声漉漉,例如生姜泻心汤证所描述的那样“胁下有水饮,腹中雷鸣”;干姜为老姜之干燥品,偏于治疗腹泻,而生姜则可发汗而善于治疗呕吐;干姜可以化饮,常配细辛、五味子使用而其效甚速。
(3)附子  温阳,回阳救逆,止痛。主治痛证而脉见沉、微者。
     脉沉微,乃指脉象极细极微,按之如游丝,似有若无,或脉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或可见脉象突然变得空软无力,此皆为所谓“附子脉”的常见特征,而这些脉象多见于大汗、大吐、大出血或者极度疲劳、寒泠刺激之后而导致体质情况相当虚弱的患者,也可见于一些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或者年高体弱的患者。而常常与上述症状相伴而来的症状是:1,精神萎靡、极度疲劳感,表现为声音低微;2,畏寒,四肢冰冷而过肘膝;3,大便溏薄或腹泻,泻下物多为不消化物----所谓的完谷不化,同时可伴有腹满腹痛等;4,浮肿,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也可以出现腹水,如果检测血压,可以见到血压偏低,心、肾功能也可能会低下。所以我们不能把“脉微细”仅仅理解为一种复合的脉象的层次或者一个症状,而应该将之理解为一种体质状态,亦即所谓的“少阴阳虚证”。
附子所主治的痛证,其痛势多较为剧烈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患者虽然可以苍白虚弱,反而又见烦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无定处,例如一些肿瘤所引起的疼痛和或中枢性疼痛等。
2:关节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痛风等。
3:胁腹大痛而局部按之并无硬满拒按或抵抗而且舌不红苔不黄腻者。
4:胸痛彻背并伴见四肢冰冷过肘及膝,如心绞痛等。
另外,《伤寒论》在使用附子的条文中多次提到“恶寒”、“微寒”、“不渴”,我们反向证明附子证决无口渴、恶热诸症----当然是指一般常规,我们读书要活,切不可死于句下。患者多面色晦暗,或有轻度浮肿,目睛无神,言语无力,多感觉身体困重而嗜卧思睡,即经文所述的“脉微细,但欲寐”的状态。如果没有以上指征时,我们使用附子时就要谨慎而不可随便使用大量了。
附子与干姜的主治相似,其区别在于:附子证多见心血管、循环系统症状,如脉象沉微;而干姜证则多见消化、呼吸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舌苔白腻,咳嗽咯吐清稀痰涎等;附子能止身疼痛,而干姜能除腹胀满,两者有内外之别与整体和局部之殊。
附子体质:是寒体中体质更为低下的体质类型,是特征是精神萎靡,声低息微,少气懒言,身重恶寒,脉象无力、沉、微、弱,患者多有重大疾病,脏器功能低下。
附子类方:四逆汤、真武汤、参附汤。
(4)细辛  功效:散寒、化饮、止痛。主治:恶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
   患者多见畏寒喜暖,四肢厥冷,往往虽夏日而厚衣,或稍受风寒则冷气入骨,全身拘急不适。
所谓不渴,是指口不干渴,唾液清稀且量多,甚或自觉口内有冷气,唾液咽下也觉冰冷。凡恶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卧懒言,小便清长,脉象或缓或迟,其舌质淡红,舌苔白滑,上罩一层稀滑粘液----此即黄煌教授所观察总结的“细辛舌”。
兼咳喘者,痰液清稀如水,或带泡沫;兼厥冷者,则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剧;兼痛者多为头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齿痛或目痛等。
细辛与附子的主治颇为相似,均用于恶寒而身痛者,但附子功可回阳救逆,用于脉伏不出时;而细辛只能化饮,不能担当救人于危难的大任。细辛证必有水,如痰涕清稀,或舌苔水滑,精神状态相对较好;而附子证则必有寒,如关节拘急疼痛、恶寒,精神状态较为萎靡不振。
还有,细辛与干姜均可用于不渴而苔滑者,但细辛长于止痛,干姜则善于治疗吐利,很明显,前者偏于神经系统,而后者则偏于消化系统。
细辛体质:是寒体中以寒饮为突出表现的一种体质类型。其特征是容易出现头痛、腹痛、身体痛、牙齿痛等,与之同时可表现为背部冷、四肢冷而咳吐水样痰涎者。
细辛类方: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

二:热体
是指机体处于亢进、高涨、张扬、兴奋的状态。
体质特征:
面红油光的人;好动怕热的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的人;惯常生疮疖、脓包的人;经常咽喉红肿的人;经常鼻子出血的人;晨起有眼屎的人;汗多而皮肤油腻的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的人;唇红舌溃的人;口干尿黄的人;血压高、脑溢血的人;脉数滑大的人。
调体药物
(1)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除烦。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者。
   这里所说的心中烦,主要指精神障碍,如烦躁不安、焦虑紧张、强迫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昏头痛,甚至出现神志错乱或昏迷等;与之同时,患者多表现有身体的燥热感、胸中苦闷感、心脏悸动感等,即通常所谓的烦热、烦闷和烦悸等。与心中烦相伴的是----不得卧,即睡眠障碍,或表现为入睡困难,或为多梦易醒,或为醒后不能很快再次入睡,或为过早觉醒。总之,心中烦乃是黄连证的关键!
心下痞,乃指患者自觉的上腹部的一种不适感,似痛非痛,似胀非胀,医者按压其上腹部时,患者会感觉到有弥漫性的压痛,但却无肌紧张或肌卫现象,即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154条),此时常常伴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甚至吐血、便血等症。
所谓下利,即指腹泻而言,或伴见腹痛,或里急后重,或肛门灼热,大便粘腻臭秽,或大便中夹带粘液及血液等。
黄连体质
乃是热体中偏湿热及心火为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其具体特征是患者的面部多油腻,烦热感明显,经常胸闷心悸或心下痞,或腹泻,其人多舌质坚老,舌色红或暗红,舌苔黄腻而较厚----黄连舌。脉多滑数或数促。
类方:黄连解毒汤、黄连阿胶汤、黄连汤、葛根芩连汤。
   (2)黄芩   清热泻火止血
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热痹。
所谓的烦热乃是一种难以解除的发热或发热感,患者表现为胸闷不安、躁动焦虑、睡眠障碍乃至精神障碍,同时又具有身体的热感,或汗出或心悸,或胸闷而有呼吸不畅感,或小便的灼热感,或口干苦,或舌红脉滑数等。黄芩所主治的烦热与黄连证大致相似,二者的不同之处是:黄芩证的烦热是手足心烦热,而黄连证的烦热则以胸中的闷热感较为明显。从热的范围来讲,黄芩之热所概较广,可以包括全身性的热感,而黄连证的烦热则较为局限,多见于心下或者胸中。
黄芩是止血良药,张仲景用黄芩、大黄、黄连治疗吐血、衄血,而后世则用单味黄芩治疗出血,如《圣惠方》黄芩散即以黄芩捣细为散内服治疗吐血衄血或发或止;《圣济总录》独圣汤以黄芩为粗末水煎温服治鼻衄或汗孔出血;《本事方》也单用黄芩为末治疗崩中下血。黄芩所主的出血,有吐、衄、崩漏、便血等,适用面比较宽泛,不过其血色多黯红,质粘稠或有血块, 则应是黄芩所主血证的特点。
黄芩所主的下利,以热利为主,所谓热利,多为腹泻的同时,伴有身热烦躁,或便下脓血,或腹痛如绞,或肛门如灼,或见舌红唇红,或脉象滑数等等。许多急慢性的肠道感染及消化道的炎症时多见此证,对于此种情况,黄芩可以作为首选良药。《伤寒论》黄芩汤是治疗热利的祖方,后世治疗腹痛下利的处方,大都是从此方演变而来。
所谓热痞,即心下痞而伴有烦热或出血者,其人多唇舌红而口干腻,上消化道的炎症、溃疡等多见这种表现。治疗热痞时,黄芩多与黄连配伍使用。
所谓热痹,乃指烦热而且关节疼痛,如《金匮要略》所谓的四肢烦热,患者多表现为关节肿痛而入夜尤甚,并见晨僵、盗汗、小便黄短等。
黄芩体质:是热体中而以出血倾向较为突出的一种体质类型。黄煌教授经验:凡是适用黄芩者,其人多肌肉坚紧,面红、唇深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如为女性患者,则必见月经色暗红粘稠,并有血块而经量偏多等。
黄芩类方:黄芩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
   (3)栀子  清热泻火、除烦止血  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
烦热,即心烦不安,卧起不宁,往往伴有睡眠障碍。胸中窒,即患者自觉其胸部有重压感、窒塞感、呼吸不畅感,甚至疼痛感等,临床上常见的焦虑症、强迫症等多可见有上述表现。
栀子兼治黄疸、腹痛、咽喉疼痛、衄血、血淋、目赤。其黄疸多鲜明如橘子色,此时多配伍茵陈蒿、大黄、黄柏等;其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剑突下,呈持续性的胀痛或灼痛,这种情况则多配伍黄连、连翘等。其咽喉疼痛时,多见局部充血或肿大,可配伍桔梗、生甘草;栀子治疗鼻衄尤为擅长;另外对于尿血、血淋,栀子常配伍滑石、甘草、阿胶;而目赤则是指结膜充血,同时可伴见疼痛等症状。
栀子体质:乃是热体中的一种以粘膜充血为特征的体质类型,其表现为烦热而胸中窒,多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等症,舌苔粘腻而较厚为其舌诊特点。
栀子类方: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大黄汤。
(4)石膏   清热 除烦  止渴
主治身热、汗出、烦渴,脉滑、浮大、洪大者。
   身热既指患有高热,也指身体的自觉发热感,还包括患者表现为畏热喜冷、喜饮冰凉食物者。
   汗出,其特点一是量多,常常汗出湿衣,或者反复出汗;二是出汗的同时伴有身体的热感,患者不恶寒反恶热,而且还伴有烦躁不安以及强烈的渴感。
烦渴,也称大渴,石膏多配知母、人参,“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168条),舌上干燥,为舌头干燥缺乏津液,有的可表现为舌面干焦而如砂皮,是渴的客观指征;欲饮水数升,谓患者能够大量喝水,这是提示其口渴感的强烈程度,而与大渴相伴的,是大汗以及脉象洪大,如白虎加人参汤就主治“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条)
脉滑、浮大、洪大,因为只有这种脉象的人,才可能会出现大渴、大汗出,并可见烦躁不安、易于兴奋等症。如果其人脉象沉微,则必精神萎靡,畏寒无汗,则与石膏证恰恰相反而当禁用石膏。
石膏体质:为热体中一种由于热甚而致津液不足的体质类型。其特征是面白而皮肤憔悴,虽然身热汗出,但却无健康时的红光而现憔悴之态,舌面干燥而舌苔则较薄,脉形则为浮大或洪大者。
石膏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三.虚体
指物质匮乏及功能低下的状态。
体质特征
极度消瘦的人;经常心慌气短的人;平时多汗或经过反复发汗的人;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的人;血压低而脉弱的人;有心肺功能不全的人;能食而无力动则心慌的人;高龄的老人;久病不起的人;经过放疗、化疗后的人;动过重大手术后的人;久病浮肿的人;大量失血的人;反复腹泻或反复呕吐的人;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人。
调体药物
   (1)桂枝  功效:通阳、平冲定悸。主治气上冲而自汗者。
所谓的气上冲,是指胸腹部的一种上冲感和搏动感,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心悸,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按压后舒适,或者病人全身均出现搏动感;第二是脐腹动悸,患者感到其脐腹部有跳动感,甚至可以导致晕厥;第三是颈动脉的搏动感也包括在动悸之内。临床可见,许多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以及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可出现动悸的症候群。
自汗,为自动出汗,即天气并不热,也未服用发汗药物的情况下微微汗出,而且汗出后又出现心悸、乏力、恶风畏寒,关节疼痛,烦躁不安,同时皮肤湿冷或者四肢冷者,即所谓的冷汗。
桂枝证代表桂枝类方的主治特征,动悸、自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症状,而应该将之看作是一种疾病或者一类疾病,也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体质状态。
桂枝体质:是虚体中一种以循环系统疾病为常见的体质类型。临床可见到患者的体型多偏于消瘦而肌肉不够发达,皮肤湿润、细腻而缺少光泽,腹壁薄而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腹直肌多紧张,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而舌面较湿润,舌苔薄白。(桂枝舌)桂枝证的脉象以虚缓为多见,虚,指无力;缓,指脉不数,有时相反还较慢。容易出冷汗,汗后又觉不舒服,容易出现动悸感,或头昏晕厥;体力低下,容易疲劳,持久力差,容易腹痛(痉挛),此种腹痛一般多呈阵发对性;容易失眠多梦;对于寒冷和疼痛较为敏感;易罹患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等。
桂枝类方:桂枝甘草汤、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
(2)人参  功效:补气、生津
主治:极度消瘦、食欲不振,脉微、沉、细者。
   从上述人参的主治内容来看,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气(功能)阴(物质)两虚的体质状态,所以我们可以把人参看作是一味体质性的药物。
   人参体质:是虚体中以气、液不足为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患者多表现为消瘦或枯瘦,肌肉萎缩,而且肤色干枯缺乏弹性,没有健康人应有的红光,有皱纹;语声低微。腹部扁平而硬,又兼心下部不适,食欲不振,口干、舌面干,舌质必嫩红而不坚老,舌色不绛,脉象多见沉、伏、微、弱。小腿较细而腓肠肌不够发达或萎缩,并用肌肉较为松软;容易出现头昏眼花、气短或疲乏无力。这类患者大多患有重大疾病,如肿瘤、贫血等,或者重要脏器有损害,或手术、过劳后,大量出汗,反复呕吐、腹泻导致营养不良以及饥饿等诱因。
人参类方:独参汤、麦门冬汤、生脉散、桂枝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薯蓣丸等。
(3)当归  功效:养血调经,止痛、通便。主治妇人腹痛。
   当归主治妇人腹痛,其腹痛的部位多在少腹,常表现为刺痛、绞痛、急痛,而且疼痛的程度较重,前人常用“刺痛不止”、“痛不可忍”等词语来表述。这种腹痛可以牵引到腰背,且多与妇人的月经、胎产有关,即月经期、围产期、产后的少腹痛,大多属于当归证的范畴。另外,《本经》说当归主“绝子”,而后世又视当归为补血药,把此,月经过少以及闭经不孕等,也应该是当归主治。
     当归体质:是虚体中以女性的月经不调为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其外观体征为羸瘦,皮肤多枯黄干燥甚至有脱屑,头发枯黄易脱,易于出现腹痛,月经量少或闭经,其脉多细。
    当归类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芍药散、胶艾汤。

四:实体
即体内毒素不能排出导致功能障碍的状态。
体质特征:
经常腹痛便秘的人;经常饭后腹胀、嗳气反流的人;体型状实腹部按之饱满的人;患有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的人;思维减慢或思维错乱的人;容易头昏头痛、烦躁易怒的人;月经不调或闭经、或经来不畅、漏下不止的人。
调体药物
(1)大黄  功效:清热、通便、止血、解毒、逐瘀、通经。主治:大实痛、烦热、口燥舌黄,脉滑实有力;兼治心下痞、吐血衄血,经水不利、黄疸、呕吐、痈疽疔疮等。
     所谓的大实痛,是指腹痛而大便不通,按之腹部有充实抵抗感,患者可感到腹部有不适感、压痛感或胀痛感,甚至痛不可按。如大陷胸汤主治“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忍者”,这是比较典型的大黄证。
烦热,是精神症状,急症重症可见谵语、烦躁、其人如狂、独语如见鬼状、目中不了了等;慢性病可表现为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情绪失控以及思维减慢或错乱等。
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而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此即黄煌教授总结的大黄舌!而与之相反的,对于见到舌面润滑、口不燥渴的,我们就要慎用大黄了!所以仲景才有“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130条)的训诫。
脉滑实,滑是指脉来流利、圆滑鼓指;二也指脉搏相对较快;实是指脉搏按之较为有力,可以提示患者的心功能较好,血压可能较高,体格也比较壮实,此亦即所谓的“大黄脉”,脉实、脉滑,或沉实,或沉滑,或滑数均属此类。
大黄体质:乃是实体中一种以积热和(或)瘀血为特征的体质类型。其体格健壮或胖壮,肌肉丰满,面红有油光,口唇暗红,皮肤易生疮痘,腹部多充实、饱满,腹壁脂肪厚,按之硬或胀痛,容易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易怒,情绪容易失控,思维或慢或错乱等;食欲一般比较旺盛,但容易食后出现腹部的胀痛,容易大便秘结,容易出血。自觉身体发热,容易感染,容易生痈疽疔疮,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者血粘度偏高。女性多月经不调或闭经,或表现为月经不畅,漏下不止。导致上述各症的常见诱因是:疾病、感染、创伤、中毒、精神紧张,长期饮食过量或没有规律等。另据黄煌教授观察总结,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
大黄类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
(2)枳实   功效:消痞、消积、化痰、破气、通便。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所谓的痞,是一种患者自觉的堵闷不适感,满为胀满。而胸腹痞满乃是患者感到其胸腹部胀闷、疼痛、堵塞不通。用手按压,剑突以下可以明显的感到其腹壁的肌肉坚硬而有抵抗感。患者还可诉说按压后上腹部有不适感或疼痛感,这也就是张仲景所描述的“心下坚”和“心下硬”,同时多见其人大便干燥难解,或者数日一行,亦即所谓:“腹大满不通”、“脾约”,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
枳实体质:乃是实体中以气机的阻滞为突出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其腹部一种多充实,按压其腹部时会有明显的抵抗感,容易出现腹痛、便秘,容易腹胀、嗳气或返流,容易出现头痛,女性容易患有乳腺小叶增生。

五:痰体
乃机体易于出现感觉异常的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的人;皮肤滋润或油腻的人;主诉较多而且怪异的人;易于精神紧张的人;眼神飘忽不定的人;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的人;平时易于惊恐或易于出现恐惧感的人;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人;容易出现恐高、晕车的人;易于恶心呕吐的人;常常觉得咽喉有粘痰感、异物感的人;易于头晕头痛的人;易于失眠多梦的人;容易心悸的人;常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的人;舌苔偏厚或干腻,或舌苔滑而粘腻或有齿痕舌的人。
调体药物举例
半夏
功效:止呕、化痰、利咽、止痛、定悸、安眠。
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
所谓的呕有恶心、干呕、喜呕、胃反之分,均为半夏所主治,但患者大多不渴。所谓的不渴,即口腔无明显的干燥感,更没有明显的口渴感,甚至经常会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粘腻的舌苔。与此相反,如果患者有较为严重的口渴感,或者舌面干燥无津,此时虽然有呕吐出现,也不宜使用半夏。呕,不仅是一个即时性的症状,而应当将之看作是一种体质状态。
半夏体质: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好,眼睛大而明亮且有光彩;肤色则一般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却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中等但肥胖者居多----所谓的肥人多即指此而言,其主诉常较多而怪异,比如空间感的缺失,眼前常会出现恐怖的场面以及患者会觉得身体中藏有怪物、咽喉中有肉、胃中有米粒等等;情绪化倾向较为显著而表情极为丰富,多疑多虑,经常对医者反复询问,同时易于精神紧张,如易有白大衣高血压等;往往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又较大,平时容易大惊小怪、容易出现莫明其妙的恐惧感以及恐高和晕车等;还易于出现咽异感、咽中的粘痰感,在刷牙时或看到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均易于出现恶心感等;易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尤其是多有恶梦;容易出现心悸或肢体的麻木疼痛等;其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舌苔滑而粘腻,其较典型的舌象表现为可见到舌的两边有两条由细小的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此即所谓的半夏舌。
半夏的主治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异样的反常的感觉
半夏是治呕的圣药,张仲景治疗呕吐必用半夏,而恶心和呕吐的本身就是一种异常的主观感觉和异常的反射,半夏厚朴汤主治咽中如有炙脔,如有如有,好像是有其实没有什么炙脔的存在而纯粹是患者的一种感觉异常,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麻木感、冷感、热感、堵塞感、重压感、痛感、痒感、悸动感、失去平衡感、恐怖感、音响感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半夏证;此外,由感觉异常所导致的异常的反射和行为,如恶心呕吐、食欲异常、性欲异常、语言异常、睡眠异常、情感异常等,都可以看作是半夏证的延伸。
第二:咽喉部不适感的延伸
我们看半夏证多集中于咽喉部位,比如恶心呕吐、咽痛、失音以及咽中如有炙脔等,均是反映于咽喉部位的症状,这些症状表现每每在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时易于发作和出现;此外,咳嗽、气喘也往往表现为咽喉的不适。
半夏类方:小半夏汤、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半夏泻心汤。

六:湿体
乃是指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或紊乱的状态
体质特征:
皮肤湿润、润泽而肤色黄白的人;肌肉松软而易于汗出的人;经常皮肤发生湿疹而且流滋的人;口渴感明显而小便不多的人;经常有浮肿或有浮肿貌的人;经常腹泻的人;有高脂血症、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
调体药物举例
(1)黄芪
功效:利水湿,长气力,生肌
主治:汗出而肿,能食而无力者。
黄芪证的汗出,程度一般比较严重,常常是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有的患者在进餐时出汗量多,以上半身为显著;有的患者除了白天自汗以外,入夜仍然汗出,其表现为一觉醒来,其周身如浸在水中一样。而需要引起我们医者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些患者来诊时并不以汗出为主诉,但我们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得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
黄芪证的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浮肿,但多以下肢比较明显,并且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到下午时则下肢浮肿明显;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其肌肉松软,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而关节重着疼痛。
适合使用黄芪的人,大多食欲较好,虽然进食量很大,但依然疲乏无力,即所谓的能食而无力,肌无力,此种情况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体质状态。
黄芪体质:
这是湿体中表现为肌表有水的一种体质类型。其人的心血管功能以及肾功能一般较为低下,代谢系统也往往处于紊乱状态。其体型多偏胖,但肌肉多松弛,皮肤多缺乏弹性,但却比较湿润。其面色多表现为黄暗,也有表现为暗红者;其腹部的肌肉多为松软,呈现腹部的肌肉萎缩而脂肪堆积,故其腹部的赘肉较多,而导致其肚脐深陷,按之无抵抗感及胀痛感,此即黄煌教授所说的黄芪肚;患者的食欲较好,能够大量进食,而且不胀不痛,而有的患者也会诉说进食后会有一种腹满感,但这是一种松坠的感觉,与枳实、大黄证的实满是有明显的不同和区别的;黄芪体质的患者平时多不喜运动或很少运动,食欲虽好,但却容易疲乏、汗多、头晕而且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多表现为力不从心;舌多淡胖或淡红,或紫暗;黄芪体质也以中、老年人群较为多见,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时又易于过敏或感冒、伤风;或鼻塞,或咳喘,或大便稀溏、不成形,或表现为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于麻木,易于感染或溃疡;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实、脱症、颈椎病、骨质增生症、肩周炎、中风后遗症,糖尿病伤口不易愈合;自汗、盗汗、肥胖症以及慢性鼻炎、感冒等;年老、久病、疲劳、运动缺乏,营养不良、滥用药物的患者多见。
黄芪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玉屏风散。
(2)白术
功效:利水,止渴、止汗。
主治:渴而下利者。
兼治:冒眩,四肢沉重疼痛,短气,多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浮肿。
所谓渴,是指患者自觉的口渴感,想饮水,想饮用热的开水,但是却喝不多,或仅漱口而已,而且常常觉得心下胃脘部痞满不适,饮水后这种感觉更为明显难受,胃内觉胀而有水声,甚至吐水;或者多量或多次饮水以后,常常出现面部的浮肿。其舌面并不像白虎加人参汤证那样的干燥无津、毛糙起裂,而是舌面常有薄白苔,舌质也不红,舌体较大而且胖,舌边常常会有齿痕。
所谓的下利好腹泻,其大便多呈水样,或大便溏薄而不成形,其粪体往往松散而不粘臭,或先干后溏;根据《伤寒论》的相关条文以及临床观察证实,渴而下利乃是使用白术的必见证,如果患者表现为口渴而大便干结如栗,或烦渴引饮者,则绝非白术主治而必当禁用白术了。
所谓的冒眩,即指患者自觉头晕眼花,如坐舟车之中,同时或可兼见呕吐清水等症。
四肢沉重疼痛即身体困重,或腰腹沉重,或有关节疼痛,患者的肌肉多见松软,由于易于疲乏而致懒于活动,稍动则气喘吁吁,而且动则易于出汗,汗出如水,或汗色发黄。
所谓的心下逆满,是指上腹部发胀,尤其是在喝水以后,常可表现为食欲不振,甚至吐水或吐出清涎。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的量少及排出不畅而言。
从上述我们不难看出,白术与黄芪的主治极其相似,均有利水的作用,亦均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眩晕等症,而其区别在于:黄芪主治在表之水,故浮肿和汗出的表现较为明显;而白术则主治偏于在里之水,故以口渴、身重、眩晕、大便的性状改变更为明显和突出。
白术体质:
这是湿体中一种以水湿内停为特征的体质类型。其临床表现多见代谢、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其人不论体型胖瘦,一般多呈黄肿貌,肌肉松软,容易浮肿,特别是早晨尤为明显,如眼睑浮肿、口渴,喝水后上腹部易有振水音,进食后易于腹泻,特别是进食脂肪餐后更为明显;容易罹患脂肪肝等疾病;易于眩晕。其舌体多胖大而有齿痕,舌色则多淡者。
白术类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
(3)麻黄
见前寒体调体药物举例中,故兹从略。

七:瘀体
指机体血液循环不良的状态。
体质特征:面色暗红或潮红的人;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的人;眼圈发黑、唇色暗红的人;舌质紫暗的人;皮肤干燥而起鳞屑的人;容易头昏、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的人;容易头痛、失眠、烦躁的人;少腹部有压痛的人;容易有腰痛、腿痛的人;阑尾炎、盆腔炎、前列腺肥大的人。
调体药物举例
(1)芍药
功效:解痉、止痛,通便。
主治:挛急,尤其是以脚挛急、腹中急痛或身疼痛者为多见。
     脚挛急,是张仲景明确的芍药证,《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专方;《朱氏集验方》称芍药甘草汤为去杖汤,用于治疗脚弱无力导致的行走困难者。
     伴有脚挛急的疾病,都可以考虑使用芍药,比如肝硬化、糖尿病、支气管痉挛等疾病的患者,如果兼见有脚挛急者,配合使用芍药甘草汤,常能提高疗效。
     所谓的急痛,是指其疼痛呈痉挛性,有紧缩感并有阵发性的特点,亦即是张仲景所谓的“时痛”,胃痉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及脏器平滑肌痉挛和(或)躯干骨骼肌等痉挛所导致的疼痛,我们均可以将之视为芍药的主治证和适应证而运用芍药予以治疗。
      腹中急痛,谓腹痛呈痉挛性和阵发性,其部位有在上腹部者,也有在脐周者,亦有下腥部者,或者腹痛而连及腰背者,腹痛连及阴部者;另外,膈肌痉挛、尿道括约肌的痉挛、阴道痉挛、面肌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虽然没有明显的疼痛的表现,但也可以考虑使用芍药,其机理是利用芍药有“解痉缓急”的功效。
所谓的身体痛,多为腰背的酸痛、四肢的疼痛,较为严重的可以导致步履困难,例如坐骨神经痛也可以表现为痉挛性。
芍药兼治便秘,表现为腹部急痛而伴有大便秘结如栗状者,最为适宜。经验证明,芍药用至30克以上时即有通便的作用。《伤寒论》280条有“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提示,可以为我们反证芍药的这一作用。芍药用于通便时多与大黄同用。另外,芍药也能“利小便”《本经》,比如含有芍药的真武汤、桂枝茯苓丸等均可以用于肝硬化腹水以及肾病导致的浮肿等疾患。
芍药有两人品种,即白芍和赤芍。通常认为白芍以解痉止痛为优,适用于痉挛性的疼痛或便秘等;而赤芍则长于活血止痛,适用于舌质紫暗而出血者。
芍药体质:乃是瘀体中的一种痉挛性的体质状态。患者往往易于便秘,易于腹痛,易于肌肉痉挛。而其体型则胖瘦皆有,但大多肌肉较为坚紧,尤其是其腹壁的肌肉比较紧张。
芍药类方:芍药甘草汤、枳实芍药散、四逆散、当归芍药散。
(2)丹皮
功效:通经活血,止痛,止血,破癥瘕,治痈肿。
主治:少腹痛而出血者。
    丹皮的主治范围以少腹部为主,其使用指征为两少腹按之充实而且疼痛,或见于阑尾炎、附件炎,或者盆腔脓肿,或肛门肿痛,或月经不通或痛经,或胎死腹中。
   丹皮所主治的出血多为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或月经漏下等。而当下部有瘀血时,也可以导致面部的充血,见痤疮暗红以及鼻衄、头痛等。
丹皮与桃仁的主治非常相近,都用于治疗瘀血之证,但丹皮则长于止痛止血;桃仁长于破癥瘕;换言之,瘀血而有形者用桃仁,瘀血而无形者则用丹皮;还有,丹皮与桂枝也都同样可以用于瘀血的治疗,但丹皮性凉,用于出血者多;而桂枝则性温,多用于动悸和自汗者。
丹皮类方: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
(3)桃仁
功效:活血,通经,破癓瘕,润肤,通便。
主治:肌肤甲错者。
     所谓肌肤甲错,是指皮肤干燥、粗糙、脱屑有如鳞甲;或者增厚、色素沉着。肌肤甲错者大多羸瘦,面色暗黑,尤其是两目眶发黑发青,鼻翼部的血管扩张,口唇多黯紫,舌质多坚老而且暗红,并且多伴有情绪不安定或者狂乱以及小腹部的疼痛、月经紊乱,大便干燥等。
     (4)桂枝(见虚体)
     (5)大黄(见实体)

八:郁体
乃是机体机能紊乱失调的状态。
体质特征:
面色发黄或青黄的人;胸胁苦满的人;容易腹痛便秘或腹泻的人;情绪波动大的人;上身不怕冷而四肢发冷的人;对温度变化敏感而怕冷的人;容易肌肉痉挛的人;容易头痛的人。
调体药物举例
(1)柴胡
功效:解郁、退热。
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凡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兼呕者,或兼四肢逆冷者,或兼默默不欲饮食者,均为柴胡的主治范围。
往来寒热,是作为一组症候群,可以出现在许多系统的疾病当中,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女性月经病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寒热往来,第一:指患者发冷发热持续较长的时间,即比较长时间的体温不正常,许多发热性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多日的可以看作是寒热往来;第二:是指患者的自我感觉,即一种寒热交替感,或忽而恶风怕冷,肌肤粟起,又忽然身热而烦;或是表现为心胸热而四肢寒,或上部热而下体寒,或者是半身热而半身寒等;第三:是一种过敏状态,如一些患者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其表现为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另外,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等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或可说是敏感都可以将之视为往来寒热的延伸。
而往来寒热当中,“往来”也有特殊意义,亦可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是指疾病的迁延性、病程的慢性化,临床上可见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女性月经病等都是这种有“往来”特征的疾病;第二:是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等;比如失眠,患者常常时至深夜而毫无睡意是表现为日节律者;目前常见的星期一综合征则表现为周节律;而女性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症等则表现为月节律;另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则又表现为季节性,这亦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节律性;第三是指没有明显的节律,表现为时发时止而不可捉摸,比如癫痫及一些神经症、过敏性疾病等;日本曾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就是以“往来”和“休作有时”为辨证依据和选方用药的切入点的。所以,临床上对具有发病呈周期性或时发时止特征的疾病,经常会使用柴胡类方予以治疗。
胸胁苦满是患者的自觉症状,也是一种他觉症状。所谓自觉症状,是指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患者常常以“胸闷胸痛”、“无法呼吸”、“想要深呼吸”、“腹胀”、“心里不舒服”等等来向医者进行表述,此时常常会伴有上腹部的不适感,腹胀、嗳气等躯体症状;而所谓的他觉症状,即是指医者沿患者的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此时医者的指端会感觉有抵抗感,同时患者也会诉说有用痛不适感者。
此外,胸胁部的肿块也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乳房的胀痛与结块、分泌异常、腋下的肿块等,均有使用柴胡剂的机会。
柴胡带:乃是指头面、肩、颈及身体两侧部位的疼痛、肿块等,也可归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偏头痛、耳部疾患,颈肩部的酸痛,胸锁乳突肌的疼痛,甲状腺的肿胀,耳疾以及腰胯部的疼痛,腹股沟的肿块、疼痛等,均可以考虑使用柴胡类方。所以,胸胁部、身体的侧面以及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
胸胁苦满还指患者的心理处于一种抑郁痛苦的状态,患者可表现为情绪低落,神情漠然,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也可以出现烦躁、恶心、口干口苦,咽喉异物感等;有的患者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疑病心理等。
柴胡证的或然证较多,如“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我们从以上的多种症状可以得知,柴胡证的覆盖面很大,其所主治的不仅仅是一个或某几个症状,也不是一种疾病,而应该是一种体质状态,一种涉及免疫系统、肝胆淋巴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性体质。
柴胡体质:体型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良好,神情抑郁。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而且自我的评价较差,对于外界的适应性亦较差;对于气温、季节的变化反应却较敏;情绪的波动较大,其食欲和性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其情绪的起伏也比较大,胸胁部以及颈肩部的症状较多见,或胸闷痛,上腹部或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或不适感,或压痛,或为反应性的肌紧张,或有乳房、甲状腺疾病、肩颈部疾病、肌肉痉挛等;患者的四肢多冷,女性则多见月经的周期不准,经前则多见精神不够稳定以及乳房胀痛和结块等;容易腹痛腹泻,容易全身疼痛等。
柴胡体质易患疾病谱:大多为急性疾病的迁延期或多见于一些慢性病,如肝胆疾病、结核病、循环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精神病、抑郁症,神经症,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内分泌疾病、耳鼻、眼睛的疾病、
常见诱因:极度恐惧或长期的精神抑郁以及疲劳、受凉,经期感冒等。
柴胡类方: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
(2)川芎
功效:解郁、止痛、活血
主治:腹痛、胸痛、头痛。
川芎所主治的胸腹痛,其疼痛的性质多为胀痛、刺痛,有时疼痛的程度也会较为剧烈,甚至会令人暴亡,此即所谓的“心下毒痛”。
川芎还能治疗头痛,如《本经》谓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后世方如《局方》川芎茶调散、《斗门方》治偏头痛单方以及《卫生宝鉴》中的川芎散、《宣明论方》中的川芎丸皆用川芎。
川芎与大黄同用,可以治疗风热壅盛,头昏目眩、大便艰难以及风热发狂,脉弦紧而洪等,方如《杨氏家藏方》的芎黄丸,还有《医学发明》的芎黄汤等;
川芎与葛根同用,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而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及耳鸣等疾患。
川芎还多用于情志病及头部疾病,比如酸枣仁汤以及后世的越鞠丸,柴胡舒肝散、通窍活血汤等。  
 后学:王晓军整理于武汉
          2013年10月20日

清调补与九种体质内容提要:人体有几种体质?什么是急躁派-阴虚体质?它的特征、形成原因,症状表现分别是什么?如何调理阴虚体质?阴虚体质应该怎么调理,该食用那些产品进行调理呢?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于文教授,三分钟教会你辨别人体九种体质以及如何保健调理?从繁琐中解脱出来,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让你三分钟内辨别九种体质!体质一:怕冷派-阳虚体质1、定义: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2、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时偏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3、形体特征:多白胖或清瘦、、肌肉松软、四肢不健壮。4、精神特征:精神不振、少气懒言。5、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沉静。6、常见症状:平时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胸闷气短,腰膝痿软,下肢水肿,头晕目眩,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润,毛发易落、易出汗、步态缓慢、羞明畏光,7、外貌特征: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小便清长、大便溏蒪。8、易患疾病:冠,心病、低血压、胃痛、腹痛、胃溃疡、久泻、消化不良、水肿、男子阳痿、女子宫冷不孕、痛经、闭经等。9、适应能力:不能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10、心阳虚、脾胃阳虚、肾阳虚。如何调理阳虚体质?1、温补脾肾,化湿通阳。以温阳驱寒为主,阳气虚损可导致人体脏器机能受损、代谢受阻,从而寒湿之邪内生。肾是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温阳当从两个根本入手,推动阳气在体内生长、交通,使气血周流顺畅。2、精神调养:以振奋精神为主,和喜怒、去忧悲、防惊恐,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以愉悦改变,心境,提高心理素质。’平时多洒太阳,积极调畅情志,开胸抒怀,使阳气通达全身。3、起居调养:注意保暖,本身阳气虚弱,出门应保护好体内热量不要轻易散失,应及时增喊衣物,防止大汗,或汗出当风,避免进一步损伤阳气。平时作息应有规律,卧室应朝阳接受正午阳光照射。4、运动调养:动能生阳,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不懈每天1一2次。强度控制在手脚温热,面色红润、微微汗出为度,如出现眩晕、肢体麻木、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补充水分食物,避开极端天气,冬季以室内为主,防止感染风寒。5、饮食调养:阳虚体质的人脾胃之气较弱,饮食调养应以温胃健脾为主,温热食物可以去寒气,清淡食物可以护脾胃,脾胃消化好,营养物质得到吸收,身体能量才能充足。补阳的食物有:韭菜、茴香、茄子、辣椒、龙眼、牛肉、羊肉、狗肉、兔肉、鹿肉、驴肉、鸡肉、’鸭肉、鹌鹑、鲍鱼、黄鳝、羊乳、红糖、大料、花椒、胡椒、肉桂、酒等。阳虚体质人,平时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绿豆、蚕豆、绿茶等。易得疾病:阳气虚损,寒从中生,病理立产物得不到代谢,脏腑机能易受损害。心阳虚衰可导制,心脏搏动无’力,心脏自身滋养障碍、面色苍白、唇舌苍白、头晕目眩、则可有胸闷、心绞痛、心脏搏动过缓,易得冠心病,低血压等疾病。脾阳虚体现为四肢不温、久泻久痢、晨起面目水肿、大便溏薄、身体消瘦。胃阳虚体现为腹中冷痛、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厌食易得胃溃疡等。肾阳虚周身畏寒,下肢水肿、小便清长,齿摇发脱,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孕、痛经、闭经、带下清稀量多、易早衰、不孕不育、性功能低减、水肿等。体质二:急躁派-阴虚体质。1:定义: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物质亏少,以有关组织器官失养和内热为主要症状的体质。2:形体特征:体形瘦长。3:体质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孕育时父母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4:精神特征:精神时而振奋,性格活泼,但难于保持。5:心理特征:性格外向好动,急躁易怒。6:外貌特征:面色潮红,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象细数。7:常见症状: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渴喜冷饮、视物模糊、眩晕耳呜、睡眠差等。8:易患疾病:心悸失眠、肺炎、胃酸过多、胃溃疡、高血压、男子早泄、女子闭经、崩漏、年老早衰等。9:体质分型:心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肺阴虚、肾阴虚。10:适应能力:不耐热、耐冬而不耐夏、不耐受燥邪、如何调理阴虚体质?1:滋阴降火,调’补肝肾。体内阴液的亏损,易导至虚火的产生,如单纯泻火,则会耗伤元气变生他病,适得其反,因此,调养阴虚火旺体质应以滋阴为主,体内阴液充足阳气有根,才不会变生虚火。另外,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易导致肝阳上亢,而产生暴躁易怒等症状。肾是先天之本,最易有虚症,肾阴亏虚也是常见证型,肾阴亏于下,肝火亢于,则会产生眩晕耳呜,面红耳赤、腰膝酸软的典型症状。因此,调补肝肾也是调养阴虚体质的关健。2: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体内阴液缺乏而容易虚火上扰,精神特点常表现为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过于活泼,时常心烦易怒。而这种情绪上亢奋反而更加重虚火的外跃,加速消耗阴血助生燥热,加重阴虚体质的偏颇,成为恶性循环。因此,应当学会调节,缓和亢奋的情绪,释放烦闷,安神定志,舒缓情志。学会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保持稳定的平和心态:平时加强自我修养,养成冷静、沉着的外事态度,避免与人争吵。3:起居调养:阴虚体质者,畏热喜凉,适应秋冬,夏热难耐,由于阴虚不能制阳,阳气偏亢,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养阴气,秋冬季节应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工作紧张、剧烈运动、高温下工作、大汗大渴等均能耗血伤阴,这些生活方式应当避免。宜多泡澡不宜桑拿。阴虚体质的人应戒烟酒,长期吸烟喝酒易使燥热内生,助生虚火,而见咳痰咯血,加重体质偏颇。男性应节制房事,以养精为要。4:运动调养:阴虚体质之人体内津液偏少,运动时易出现口干咽干、面色潮红、小便短赤、汗出黏腻等症状。只适应中小强度的运动,避免竞技、对抗性活动。阴虚体质的人多瘦,容易上火、皮肤干燥,可多游泳,以帮助滋润皮肤,泳后适量擦润肤露。5:饮食调养:阴虚体质者应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达到滋阴潜阳的目的。能够滋阴的食物有:糯米、芝麻、绿豆、黑豆、豆腐、各种蔬菜、水果、百合、银耳燕窝、蘑菇、猪肉、甲鱼、乌龟、海参、海蜇、虾、螺蛳、贝类、乌贼、鳝鱼、泥鳅、鲇鱼、牛乳、冰糖等。滋阴的食品多酸甘,性寒凉、应适当食用一些动物类的滋阴食品。很多清稀、稍黏稠、味道酸甜的液体也具滋阴功效,如茶饮、汤、米酒、蜜膏、粥、羹等。过于滋阴的食物常有碍脾胃运化,不应太过,注意健脾益胃,才好吸收。阴虚火旺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温热香燥煎炸爆炒以及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易得疾病:阴虚体质的人以虚火炎于外,而阴液亏于内为主,常见面色潮红、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津、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脉象细数等症。心阴虚则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易生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或更年期综合症。肝,阴虚可致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两胁隐隐灼痛,应预防慢性胆囊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血压的发生。肺阴虚有口燥干、咳痰带血、皮肤干燥、:潮热盗不干,要早做治疗,以免变生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胃阴虚则渴喜冷饮、消谷善生饥、大便干燥。有此症者注意自已的血糖,提前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饮食要规律、防止胃溃疡、胃酸过多等疾病。肾阴亏虚则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齿松、发脱、男子阳强易举、女子月经不调,应节制房事,注意卫生避免尿道炎症的发生。体质三:反复感冒的气虚体质1:定义: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后天营养不当、偏食、或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症状为特征的体质。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无力。3:精神特征:懒言少语,疲乏神倦。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善惊易恐,不易冒险。5:外貌特征: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舌淡胖嫩、有齿痕、步态缓慢。6:常见症状: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7:易患疾病:反复感冒,咳’嗽、哮喘、内脏下垂、眼睑下垂、虚劳、紫癜、久病不愈。8:体质分型:心气虚,肺气虚,脾胃气虚,肾气虚。9:适应能力:不能耐受寒邪、风邪、暑邪。如何调理气虚体质?1:培补元气,补气健脾。气虚体质的调养应当从调补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两方面入手。后天之气包括抵御作用的卫气,起推动呼吸作用的肺气、综合营养作用的脾胃之气、维持心脏正常搏动的心气,先天之气指储存于肾的肾气以及丹田部的元气。通过补益脾气可以促进其他各部位后天之气的形成,滋肾培元则是调动体内元气发挥原始的推动作用。2:精神调养:气虚体质的人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五志过极均可导致气的紊乱和虚损,因此,气虚之人应保持一个好心情和平和的心态。肺主一身之气,悲则气消,悲忧伤肺,所以,气虚体质不宜过悲: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会伤肾,导致肾气失固,严重的大小便失禁,遗精等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可过度劳神,避免过度紧张,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3:起居调养:气虚体质的人容易乏力嗜睡。久卧伤气,睡眠时间过长不利于脾胃之气运达全身,身体各部得不到充分调养,倦怠乏力成为恶性循环。所以,应保持充足睡眠,也要控制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做到四季起居有常。气虚者卫阳不足,抵抗力差,易感外邪、疾病缠绵难愈,故要做好预防保健,注意保暖,不要出汗当风、免受外界风寒雾露等邪气侵袭。脾主四肢,所以要多活动四肢,以流通气血,促进脾胃运化,改善气虚体质。过劳则气耗,避免过度体力劳动,大汗、大渴、气随津脱,耗伤脾肺之气,或者房劳过度损伤肾气。4:运动调养:运动调养有助于气血通达全身,使身体各部滋养充分,能量充足,更有助于气的生成。气虚体质者的体能偏低,运动应当适度,并且循序渐进,过度运动会出现疲劳、汗出、甚至喘咳、眩晕。慢跑、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比较适合气虚体质者,这些传统运动方式可固肾气、壮筋骨,逐步改善体质状态。每次运动采取低强度,多次数、不宜过长、做到形劳而不倦,注重四肢柔韧性的训练,如伸腰、压腿等,注意呼吸深度和呼吸的均匀度平稳,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5:饮食调养:气虚者多脾胃虚弱,多以补脾益胃的食物为主,可提高整体效率对补气都有益处。可补气的食物有:糯米、粳米、面、大麦、小米、薏米、扁豆、白菜、藕、红薯、南瓜、黑木耳、蘑菇、苹果、桃、莲子、红枣、栗子、核桃、畜肉、禽肉、鲫鱼、牛奶、蛋、红糖等。烹饪时宜久炖,孰透后方能固护脾胃之气。气虚体质者不宜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偏颇较大食物,也不宜食用过于滋腻难消化的食物,以免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易得疾病:气的不足常体现懒言少语、疲乏神倦、肌肉松软、情绪不稳定、善惊易怒等。外貌萎黄淡白、易出汗、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步态缓慢、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等症状特点。这些都是由于气的不足致全身各脏腑的机能减弱,达不到正常生理要求。心气的虚损会导致早搏,脉律不齐,精神委靡、胸闷自汗、尤其是劳累后加重症状表现,甚至易得心肌炎、冠心病、以及一些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类疾病。肺气虚会有哮喘、咳嗽无力、声低懒言、呼吸急促、痰涎清稀、肺叶痿弱不用、肺活量低下、自汗畏风、反复感冒等症状。脾胃气虚则会引起多种消化类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泄泻、也可能有脏器脱垂、眼睑下垂、虚劳、出血不易止血、伤口不易愈合、紫癜等情况出现,病人可以出现消瘦或者肥胖的体型。肾气虚则会有小儿遗尿、男子遗精早泄、夜尿频多、余沥不尽、耳鸣失聪、下肢水肿、腰膝腿痛、妇女月经淋漓不尽、及孕妇胎动不安、滑胎、小产等疾病。体质四:易患三高的痰湿体质1:定义: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遗传,或后天饮食失衡、过食肥甘、起居失常、缺乏运动等。3:形体特征: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4:精神特征:神平气和,食后精神不振。5:心理特征:性格温和、稳重谦恭、豁达开朗、善于忍耐。6:外貌特征:面色黄胖、油脂较多、易困倦、多汗且粘黄、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7:常见症状:嗜睡、汗多、腹胀、便难臭秽、粘便池不易冲洗、痰多、眩晕、健忘、胸闷、小便混浊、食欲不振。8:易患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等。9:体质分型:痰浊阻肺、痰蒙清窍、痰留脾胃、痰阻下焦。10:对梅两季节和潮湿环境适应力差。如何调理痰湿体质?1:调养法则:健脾利湿,化痰降浊。痰湿的形成和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可以把有用的津液运送到全身各部,把没用的液体通过膀胱输送到体外。脾的功能强健,营养物质利用率就高,没用的物质就可以及时排出体外:脾的功能出现障碍、营养物质得不到利用、一方面与废物一起被排除、造成虚的体质,一方面废物可能停留在体内,形成痰湿,痰湿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许多怪病也是由于痰湿乍崇。2:精神调养:应适当增加社会交往活动,公益活动,多与人沟通、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自主能力和见解。思虑伤脾、应避免思虑过度、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活动,以舒畅情志、调畅气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3:起居调养:痰湿体质的人往往体内湿浊较重,痰湿阻脾、常表现为嗜睡、易疲乏、少气懒言、尤其是饭后湿邪困脾更易犯困。因此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饭后不宜躺卧,宜做适量家务或散步。居室最好朝阳,保持室内干燥,勤换内衣、勤洗热水澡、以利舒展阳气,通达气机。平时注意增衣物,以防感受湿冷而不自知,加重湿邪滞留体内,衣物保持宽松透气、这样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平时避免受湿淋雨。4:运动调养:痰湿体质的人痰湿浊气易留滞在体内,形体多肥胖,神,卷意懒,长期坚持适度的运动,是改善痰湿体质不良状态的关健。运动应讲求循序渐进,量不在大小,在于时间的保证,依据自身状态和承受能力、每次坚持40分钟以上。运动时应保证水的供应,防止大汗后脱水,坚持不懈,才能有较好功效。5:饮食调养:饮食要清淡,以清肺化痰,健脾化湿、益肾利水的食物为主。如粳米、糯米、燕麦、荞麦、高梁、小麦、玉米、薏米、红小豆、绿豆、绿豆芽、蚕豆、扁豆、黄豆、豆腐、绿叶蔬菜、生姜、萝卜、冬瓜、黄瓜、各种野菜、蘑菇、瘦肉、虾、淡水鱼、牛奶、鸡蛋等。禁食肥甘厚味、滋补油腻以及酸涩苦寒之品,如肥肉、龟鳖、燕窝、银耳、核桃、香蕉、菜果、梨、醋、糕点、糖果等,可食用一些既能充饥,热量又不太高的主食和副,如粗粮野菜,时令鲜蔬等。体质五:长痘易怒湿热体质1:定义: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的主要特征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不足,久居湿地、喜食肥甘、长期饮酒、湿热内蕴。3:形体特征:体型偏胖。4:精神特征:精神亢奋。5:心理特征:急躁易怒、粗心懈怠。6:外貌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眼晴红赤、舌质红、苔黄腻。7:常见症状:口干口苦、痤疮粉刺、大便黏滞或燥结、小便短赤、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量多、色黄味秽。8:易患疾病:湿疹、痤疮粉刺、痈疖、肾节石、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9:体质分型:肝胆湿热、湿热蕴脾、大肠湿热。10:适应能力:对湿热环境、夏秋之交、湿热交蒸的气候难以适应。如何调理湿热体质?1:调理法则: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体内产生过多的热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这种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反而煎熬着体内的水液,使之变成更加的黏稠,滞留在身体各部,阻寒气血的循环,妨得脏腑工作。所谓清化就是指把多余的、不和谐的热量去除,靠脾把体内留滞的湿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别处置。由此可见,脾的功能还不能忽视,调养仍需以健脾为基础。2:精神调养:湿热体质均是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体内内热在作怪。热邪伤阴,会进一步加居过多火邪的产生,成为恶性循环。五志过极、皆可化火,情绪过激耗血伤阴,或助火生热,从而加重湿热体质的偏颇,故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出现不良情绪时,来采取节制、疏泄、转移等不同方式来化解释放。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3:起居调养:湿热体质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泻蕴热之气。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因此,湿热体质应当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早晚睡前静心养神!室内要通风、勤换衣服、勤洗澡。烟、酒易加重湿热体质的不良状态,要戒烟除酒,饮食要淡、衣物要顺应四时,酌情加减。4:运动调养:湿热体质阳充足,内有蕴热,适合作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热量和脂肪、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运动时间宜饭后1小时进行。5:饮食调养:宜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物,如薏米、带心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鲫鱼、海带、紫菜、田螺、牡蛎、海蜇、虾、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叶蔬菜、野菜、莲藕、产自北方的时令水果、瘦猪肉等。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味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牛羊肉均应忌食。易得疾病:湿热体质多是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久居湿地过劳而导致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脏腑引起一系列疾病。湿热留于脾胃、有口臭、体味重、肥胖、牙龈出血、嗜食冷饮、善饥易泡、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等症状,易得痤疮、酒渣鼻、毛囊炎、湿疹、体癣、牙疳、牙龈炎等病。湿热留于肝胆,则有口苦、易怒、两肋胀痛等症状,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下焦湿热熏蒸大肠、膀胱等,可有大便黏腻臭秽、便秘便干、热结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味秽等症状,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体质六:长斑派血瘀体质1:定义: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外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3:形体特征:形体胖瘦均见。4:精神特征:精神抑郁不振。5: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易烦燥、急躁健忘。6:外貌特征:面色晦暗,容易出现瘀斑、口唇暗紫、舌下有瘀点、发易脱落。7:常见症状:常有色斑、易患刺痛、女性多见痛经、闭经。8:易患疾病:中风、冠心病、女子月经不调、疼痛有定处,血证、肿瘤。9:体质分型: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10: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1:调理法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气和血同根同源,气可以推血液在全身运行,保证血液不溢出脉外,瘀血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气机推动不力。因此还要从根本调理肝气入手。肝不仅可以调畅气机,而且也储藏一部分血液。肝气的调达不仅有助于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助于肝本身适时调节血液的运行量,血活起来,能量充足了,凝集的瘀血就消散、溶化了。2:精神调养:血瘀体质的人经常易心烦、急躁、健忘、也可表现为忧郁、苦闷、多疑、同气郁体质有相同之处,均可导致孤独的不良心态。所以在精神调养中,应培养乐观、积极、开朗的情绪状态,精神愉快则气血顺畅,营卫调和,有益于血瘀体质的改善。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心对待现实生活、宽容心对待自已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善好施不计个人恩怨,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避免同他人争吵,使自已达到恬淡超然的境界。3:起居调养:血瘀体质的人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宁。所以起居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熬夜伤血气,最易加重血瘀体质的不良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和时间是调养血瘀体质的基础。居室温暖,通风良好,看电视上网不宜太久,久视伤血,劳逸结合,适量运动。4:运动调养:血瘀体质的人有潜在的体内瘀血倾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运动可增进气血的流畅,因此血瘀体质的运动调养非常重要。运动时保持均匀呼吸和深度,这样才能推动血液在周身的运行,使经络脏腑气血调和。年轻人活动量可适当加大,中老年应采取小量运动,注意保持水分的供应、不要脱水,运动中:注意不要碰撞,如遇身体不适应停止运动、寻求帮助、或到医院检查。5:饮食调养:血瘀体质的人血行不畅,甚至瘀血内阻,饮食上宜温散化瘀、调畅气机、因此应选用具有行气活血、温散化瘀、健脾益气的食物调养。如陈皮、黑豆、黄豆、山楂、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洋葱、韭菜、茴香、茄子、油菜、羊血、芒果、木瓜、玫瑰花、黄鳝、海参、红糠、花椒、料酒、白酒等。凡是寒凉、涩酸、收敛、油腻食物均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李子、青梅、杨梅、石榴、酸枣、柠檬等,以免酸涩收引、加剧血瘀不散,寒性收引,冷饮不可多食。易得疾病: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血液循环受阻可导致多种不适症状、表现为面色晦暗、黑眼圈、皮肤干燥、脱屑、有暗斑、指甲干枯脱屑、头发干燥、分叉、打结、影响女性美容。气滞血瘀还可以有情志方面改变,如烦躁易怒等,女马有经前乳房胀痛、腹部刺痛、易得单纯性肥胖、黄褐斑、雀斑、甲错、女子脏躁、经前综合症等。寒凝血瘀主要表现为刺痛,常有定处、食冷加重、得温则减,常有偏头痛、胸痛、胃痛、腹痛、肌肉刺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易得偏头痛、胸痹、肋间神经痛、急性胃肠痉挛、女子痛经、月经延期等疾病。热毒血瘀,则伴有口舌生疮、痤疮粉刺、口燥咽干、发热、以及各种疼痛等症状的出现、易得单纯性肥胖、急性胃肠炎、胆石症、肾结石、血尿、肾绞痛、中风、肿瘤、女子急性盆腔炎及急性泌尿步殖系感染等。体质七:郁闷派气郁体质1:定义: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遗传、或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逐、忧郁思虑等。3:形体特征:形体偏瘦。4:精神特征:精神抑郁、烦闷不乐。5: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6:外貌特征:神情忧郁、面色晦暗。7:常见症状:胸肋胀满、或走窜疼痛、善太息、或暖气呃进、喉间异物感、女子乳房胀痛、辗转难眠、健忘、痰多。8:易患疾病:抑郁症、癔症、等精神疾病、女子月经不调、失眠梅核气等。9:体质分型: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痰结。10: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如何调理气郁体质?1:调养法则: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肝的作用之一是调畅气机,这就是所谓的肝主疏泄。情志方面的不适往往是气机不畅所致。气机失调,首先会影响情绪,进而阻碍全身各脏腑的工作,变生他病。2:精神调养:气郁体质的人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有时不能参加正常的人际交往、长期郁郁寡欢得不到合理调攝可导致孤独的不良心态。应培养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面对挫折坦然处之,胸襟开阔、开朗豁达、知足常乐: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情趣、多参,加社会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文娱活动、怡养性情、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可以排遣忧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积极赢得外界认同。3:起居调养:调养气郁体质当以行气、理气、舒畅气机为原则、所以居住场所的宽敞明亮、整洁干爽很重要,阴暗、潮湿凌乱的房间会加重气郁体质不适的精神状态。衣物应以宽松大方、整洁干爽为宜、生活琐事不宜过、不必过分计较,早睡早起、务必定时、劳作结合、不要过度、适时调整心态。4:运动调养: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运动锻炼的目的就是调整气机,舒畅情志。户外大运动有助于宣泄烦闷的心情转移注意力。运动娱乐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切莫与他人较劲、争执、比试高低等、保持娱乐和舒畅的状态。5:饮食调养:应以理气、行气、疏肝、通窍的食品为主:如大麦、荞麦、高梁、刀豆、蘑菇、豆鼓、柑橘、橄榄萝卜、洋葱、冬瓜、西红柿、菠菜、茼蒿、莴笋、毛芛、丝瓜、藕、生姜、菊花、玫瑰、荔枝等。忌食寒凉,湿燥、油腻、收涩的食物、如乌梅、柿子、李子、石榴、蛋黄、肥肉、奶酪等。易得疾病:气郁体质的人由于长期情志不遂,气滞壅滞、久之影响各脏腑功能、进而变生多种功能性甚致器质性病变、多发性精神类疾病和心理障碍。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胸胀、脘痛、窜痛、攻痛、症状时轻时重、位置不固定、按之一般无形,痛胀常随暖气、肠呜、矢气等而减轻、或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常善太息、郁郁寡欢、自言自语、或喜悲伤欲哭,或易激动恼怒、行为偏执肝气郁节可导致情志方面的改变,可有性格抑郁,或偏激暴怒,或寡言少语,或精神紧张压抑,或两肋胀满,腹胀、或腹中走窜疼痛、善太息、或女子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或易悲伤欲哭,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易得抑郁症、癔症等精神类疾病,肋间神精痛、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失眠、女子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气滞肠胃则可出现胃脘胀痛、肠呜、矢气、便秘或者泄泻、日久可致胃肠功能紊乱。气郁日久可导致痰饮郁结。可有咽痒、痰多,自觉喉中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易得慢性咽炎,梅核气等疾病,或一些疑难杂症。也可以郁而化热、化火、变成其他疾病,如痤疮、口腔溃疡、大便燥结,小便灼痛,牙疳口臭等疾病,还可导致血瘀,形成气郁血瘀体质,易得脏器囊肿,肌瘤、甚至肿瘤。建议保健调理: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赖血载、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决定了理气和活血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所以调养应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主。体质八:天生特异的过敏体质1:定义: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不足、遗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3:形体特征:形体无特殊表现、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4:精神特征:依据禀赋不同而各异。5:心理特征:性情过敏,或无特殊表现。6:外貌特征:无一定特征,或先天畸形、生理缺陷。7:常见症状:荨麻疹、瘙痒、哮喘、皮肤脱屑、溃破、呼吸窘迫、出血、昏厥、等。8:易患疾病:神经衰弱、失眠、贫血、低血糖症、慢性出血症、心血管疾病、或妇女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等疾病。9:体质分型:先天性生理缺陷、遗传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10: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遇过敏原易引发疾病。如何调理过敏体质?1:调养法则:益气固表、养血消风。过敏通常是受外界过敏原的刺激,自身产生亢奋的应激反应或病理反应。身体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靠的是卫气、体内正气足,卫气就强,对外界的适应力就强,肌表就坚固,所以过敏体质的调养当以益气固表为首。2:精神调理:过敏体质的人因为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差,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向、敏感、多疑、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有资料显示,中国有两亿多人有过敏反应倾向,所以应当正确看待自已的体质特点,不应为此感到焦虑、自卑、把自我防护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受现实、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多与人交往、心胸宽阔,有包容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必要时主动告诉别人自已的禁忌,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帮助,或找到相同体质的人作为伙伴,分享生活中的心得体会和生活技巧。3:起居调养:过敏体质的人由于各自身体情况不同,应按自身体质特点避开过敏原,防止过敏症状的产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全身气机的调畅,增强自身免疫力和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平时应做好防护工作,常备抗过敏或者备急的药品,四时更替,加减衣物,保证睡眠充足,精力充沛。过敏体质者容易水土不服,更换新环境时格外注意饮食起居,提前做好应对准备。4:运动调养:过敏体质的人可以进行针对自身特点的锻炼方式。如花粉、柳絮等植物过敏者,应避免在野外、公园长时间运动和逗留,有过敏鼻炎的人,不宜在冬季进行户外活动等。通过运动方式加强气血的循环,对增进免疫力,改善过敏体质,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有很大好处。运动时避免汉出当风,注意呼吸的均匀,提倡腹式呼吸。。5:饮食调养:过敏体质者的饮食调养应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用膳,综合环境、体质和疾病因素,主动摸索适宜自已的膳食。一些生冷、辛辣、肥甘油腻食物和荤腥发物应忌食,如酒、鱼虾、海产品、辣椒、肥肉、浓茶、咖啡等。饮食应提倡清淡、补益脾气的食物、可使身体卫气充足、提高免疫力、对过敏有一定的改善和抵抗作用。适应的食物有粳米、小麦、小米、大麦、薏米、荞麦、绿豆、红小豆、蚕豆、豇豆、蔬菜、水果、瘦猪肉等。个体过敏者除外。易得疾病:过敏体质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皮肤瘙痒、脱屑、发红、灼痛、溃破、疮疡疖肿、荨麻疹、咽痒、目涩难睁、紫癜,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心动过速、哮喘、昏厥等急危重症状,易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疾病等。儿童过敏与母亲饮食有关,注意饮食。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相关。父母都是过敏体质的,子女有百分之七+为过敏体质。单纯母亲为过敏体质,子女有百分之五+为过敏体质。单纯父亲为过敏体质,子女有百分之三+为过敏体质。可诱发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蛋、豆类、海产品及水产品、花生芝麻、小麦、谷类、水果、桃子、苹果、香蕉、草莓、菠萝、李子、樱桃、坚果类、肉类、牛羊猪鸡兔鸭肉等、蔬菜类、芸青豆、蘑菇、番茄、辣椒、韭菜、大蒜、茄子、白菜、香椿等,花粉制成的保健品、巧克力和某些可食昆虫均可诱发不同成度的呼吸道过敏症状。体质九:健康派—完美的平和体质1:定义: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2:体质成因:先天良好,后天调养得当。3:形体特征:体型匀称、健壮。4:精神特征:积极乐观、精力充沛。5: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好,随和开朗、情绪稳定、思维理智、不偏激。6:外貌特征: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炯炯有神,鼻色明润,嗅觉灵敏,味觉正常,睡眠安和,饮食规律,二便正常,淡红舌、薄白苔。7:常见症状:耐受寒热,不易疲劳,较少出现不适症状。8:体质分型:先天禀贱赋好,后天调养佳。9易患疾病:平素较少患病。10: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如何调理平和体质?1:调养法则:调养气血,协理阴阳。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就能达到健康平和的状态,但是后天调养讲究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依靠饮食、作息、运动、精神方面的调摄使自已的脏腑、气血、阴阳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2:精神调养:积极乐观,遇怒不怒、遇悲不悲、遇恐不恐、遇惊不惊、不妄忧思是一种理想境界,长期坚持努力、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性格特点逐步磨炼而成。3:起居调养:合理作息,顺应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逸结合,安排合理。4:运动调养:适量运动掌握要领,调心、调息,做到精神专注、呼吸均匀、使得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5:饮食调养:膳食平衡,食物多祥,谷类、瓜果、禽肉、蔬菜、应当兼顾、不可偏颇。其次,酸、苦、甘、辛、咸搭配,饮食口味调和不可偏颇。不能,过饥、过饱、过生、过冷、过热、饮食不洁均可影响健康,甚致改变体质状态。一日三餐有规律,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进食要做到缓和从容、细嚼慢咽,专心致志。饭后散步,食后摩腹,食后漱口、长期坚持益脾健胃。易得疾病:平和体质的人较少患病。不同体质对应调养   根据临床症状、体形、表像、脉象、舌苔、性格特征等,中医将人的体格特质划分成十种。它们分别是阴虚、阳虚、血虚、气虚、血瘀、气郁、湿热、痰湿、平和、特禀等。遵照“补不足,损有余”的原则,分别进行综合调理,以达到阴阳平衡、运化有序,保持青春活力、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 阴虚体质综合调养   (一)体质特点   阴虚的人瘦而怕热,约占人群的百分之九。形体多半比较消瘦,经常自觉手心、足心、口唇(五心)烦热、多汗,手指发麻,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喜爱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好熬夜,睡眠少,容易失眠;常有头晕眼花,偶有心慌;面色潮红或苍白或者萎黄,唇色淡白,舌质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甲上的半月形月晕少、面积小、边缘不规则;体检有低热;性格多外向好动,急躁易怒;春夏容易患病。   五脏阴虚有所偏重:偏肺阴虚的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偏心阴虚的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偏肾阴虚的则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偏肝阴虚者,肋胁疼痛,眼睛昏花,视物模糊。年轻人居多,跟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二)综合调养   阴虚在五脏中,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为下焦,所以,要以补阴清热,滋养肝肾二脏最为重要。   1、精神调养:阴虚者性情急躁、经常心烦不宁,遇事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按《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神之法,要学会自我调节,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对非原则性问题要宽容相待,或回避退让,少与人争吵,减少震怒,要少参加对抗性体育活动。要节制性欲,中午要保证午休。   2、环境调适:这种人体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熬,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冬春季节取暖防冻。   3、饮食调养:保阴潜阳要饮食清淡,远离腻厚、燥烈食品;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乳制品、鱼类等甘凉滋润清淡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葱、姜、蒜、韭、薤、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辛味食物。   补阴虚食品效果较好的有:甲鱼、黑鱼、燕窝、海蜇、鸭肉、百合、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银耳、莲子、红枣等,可经常交替食服。   补阴药膳方:   a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   b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吃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眼花等症。   c石斛河鱼汤:石斛6g,河鱼1条共蒸吃可滋阴。   d虫草老公鸭:虫草9g与三年老公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4、节制性欲:阴虚者精少,尤其应当护阴,性生活太过会伤渴阴精,因此应当节制性生活。   5、药物治疗:肺阴虚用百合固金汤;心阴虚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肝阴虚用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有女贞子、山茱萸、旱莲子等可以选择服用。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淮山、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以滋阴补肾为主,主治肾阴虚。并用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但有明显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第二节 阳虚体质综合调养    (一)体质特点   阳虚的人胖而畏寒,约占人群总数的百分之八。体型多胖白。自觉畏寒怕冷,容易困倦乏力,常有虚汗或自汗,手脚潮湿冰凉,面色淡白,唇白舌胖,脉沉乏力;尿多清长,大便稀薄、容易腹泻;指甲“月晕”大而少(一般只有拇指、中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性欲衰退,男阳痿滑精、女宫寒不孕、白带清稀。性格多沉静、内向,有气无力,不爱说话;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不敢吃凉的东西。长期偏嗜寒凉食物也会形成这种体质。   患病时最容易出现腹泻、畏寒、四肢冰冷;脚腂、面部浮肿,咳喘心悸;胸背剌痛、腹中隐痛,尿少混浊,夜尿频多、失禁等。   (二)综合调养   主要做好“防寒保暖”。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要除祛阳寒必须补脾肾,阳虚的关键在温补脾肾。   1、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害怕;心功能低下,精神上容易出现悲哀的情绪。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阳气不足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容易悲哀忧郁,平时多与别人交谈,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去除忧悲、防止惊恐、平衡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环境调适:这种体质的人多畏寒肢冷,喜暖怕凉,喜欢夏秋不耐冬春。阳虚体质尤应重视环境调适,提高人体抵抗力。有人提倡夏季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获得的紫外线能储存体内使用一年。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亦不要在树阴下停留过久。   3、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春夏秋冬,每天必须1~2次户外活动,具体项目因个人体力自定。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4、经络按摩: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穴,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5、饮食调养:阳虚的人要多吃葱、姜、蒜、韭菜、辣椒、胡椒,花椒、淡菜、胡桃肉、桂圆、桂皮、茴香,羊肉、狗肉、鹿肉、黄牛肉、牛鞭,鸡肉、鹌鹑,鳝鱼、虾、海参,可经常交替选服。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根据“春夏养阳”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   补阳药膳方:   a、海马童子鸡:海马9g,童子鸡1只,共蒸食,可补阳虚。   b、韭菜白米虾:韭菜200g,白米虾(或虾仁)100g,共炒,加调味,常服食。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用桂枝加附子汤;脾阳虚可选理中汤;肾阳虚宜服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意在微补火气壮生亏虚的肾阳,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滋补肾阴,促生阴液;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凡中医临床辨证为肾阳虚型的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尿潴留、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性浮肿、糖尿病等病症,服金匮肾气丸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三、血虚体质综合调养   (一)体质特点  血虚的人虚而烦躁,脏腑失养、血不载气。自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心慌,手足发麻、拘挛,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爪甲淡白无华,舌质淡,脉细无力,皮肤干燥,头发枯焦,大便干燥,小便黄少,心情烦躁不安。  血虚的人常常伴随气虚:气虚则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  (二)综合调养  1、饮食调养:补血虚的食品有菠菜、胡萝卜、赤豆、黑木耳、红糖,桑堪、荔枝、松子,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乌骨鸡、猪肉、猪血、羊肉、牛肝、羊肝、甲鱼、鱼类、海参等。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可经常交替选用。  补血药膳方:  a当归乌骨鸡:当归、黄芪各15g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一只共蒸煮,吃鸡肉喝汤。  b阿胶糯米粥: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60g共煮粥服食。  2、药物养生: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归脾汤。如果是气血两虚,必须气血双补,可选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服丸剂长久服用。  四物汤补血、养血,中医临床主要用于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从方中四味药的含义来看,熟地以补血为主,具有补肾填精的作用;当归补血、活血,是补阴中之阳,单味药具有壮阳、兴阳的作用;川芎入血调理血中之气;白芍则为敛阴养血。川芎和白芍配伍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动脉供血。不管男女用四物汤调养,可以同时补气、滋阴、补阳、补血,在传统四物汤的药方中,还可以加白扁豆、党参、茯苓、玉竹、黄精等一起调养,女性用法上是在月经结束后开始服用3~5天。  3、精神修养:血虚的人,平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多听音乐,欣赏喜剧、幽默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久视伤血”,不可以长时看电视、看书,不可劳心过度。  四、气虚体质综合调养  (一) 体质特点  气虚的人凉而乏力,约占人群总数的百分之十三。这种人形体多消瘦或虚胖,饭量少,经常出虚汗,稍动更甚;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脉细弱,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容易患感冒、胃下垂等。  这种人性格一般内向,不愿说话,语声低微;疲倦无力,情绪不稳定,比较胆小,不爱活动。  肺气虚以呼吸短促、气少懒言,语音低微等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为主;  心气虚主要是气短、心悸怕惊、精神萎顿等突出,并有脉搏迟数,虚软无力,心神不宁;  脾胃气虚是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食欲减退,并伴有上腹部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及中气下陷脱肛、尿频、子宫脱垂等;  肾气虚为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舌淡润,尺脉虚弱等,并有腰膝酸软、尿清长、性机能减退,男滑精早泄、女白带清稀。  (二) 综合调养  肺主大气(全身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化之源”,故脾、胃、肺、肾都应温补养气。  1、气功:肾为元气之根。气虚的人首先应当用气养肾功。方法如下:  a、举手功: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上举与耳平,手指伸直向上。然后上举,以两胁部感觉牵动为度,随即复原,连做10次。本功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b、抛空功: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上提与肩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换左手空抛,每天做3~5遍。  c、荡腿功:端坐骑上,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前后摆动10余次。本功在于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d、摩腰功:端坐宽衣,松开腰带,双手上下搓摩腰部命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     e、“吹”字功:站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连续做10余次,常练本功坚固肾气。  2、食品温补: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粳米、糯米、小米、黄米、籼米、大麦、燕麦,大豆、豆腐、白扁豆,大枣、蘑菇、山药、马铃薯、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鹌鹑,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青鱼、鲢鱼、鲫鱼、鲤鱼、黄鳝、泥鳅、虾等,可经常交替选用。气虚过甚者,当选用“人参莲肉汤”。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3、经络调养: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