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善念福报,来自恻隐之心

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人与生俱来,慈悲、怜悯和同情他人的本然情感。比如,有人看到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即将掉落井里,必然会产生惊恐、担忧、悲悯、同情的心理。哪怕这个人只是一个路人,跟孩子或孩子的父母素不相识,也会不知觉地生出恻隐之心来。

恻隐之心是人性本善的有力证明。人之所以为天下贵,就因为人见到弱者有难而内心会隐约升起恻隐的慈悲心、怜悯心、同情心。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列举了十种积善之方: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在“爱惜物命”条目中,了凡先生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晋国卿大夫赵盾,到首阳山打猎,看到一个人晕倒,心生恻隐之心,将他救了起来。此人名叫灵辄,已经三天没有吃过东西。赵盾给他食物,灵辄只吃了一半,还留下了一半。

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在外务工三年,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健在。这里离我家已经很近,我想把剩下的食物带回给我的母亲。”

赵盾为他的孝心感动,让灵辄把食物吃完,另外送给他一篮饭和肉,让他带回家。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晋灵公设宴伏下甲兵要杀赵盾,灵辄便倒戈相向,保护赵盾,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居所,他不告而退。

赵盾遇人晕倒,动了恻隐之心,虽然只是一念之仁,却不仅救了灵辄的性命,也救了自己的性命。

五代时期著名宰相冯道曾写过一首诗《天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善良的起点,是仁爱的开端。《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恶念刚生,祸虽未至,福已远去。人的恻隐之心,虽然只是带起了一个善的念头,便已经决定了人未来的的吉凶祸福。

曾经有位纸商雇船到外地经商,临行前祭拜关帝,占得《关帝灵签》第八十六签:“一般行货好招邀,积少成多自富饶。常把他人比自己,管须日后胜今朝。”

船行半途,遇到大风,浪大滩险,船主操作不当,把船撞坏了,纸张大半沉没水中。纸商遭受了严重损失,船主愿意把破船卖掉赔偿,纸商看到船主生活也很艰难,心生不忍,于是动了恻隐之心,没有向船主要求任何赔偿,就让船主回去了。

纸商把纸张打捞上岸,运到目的地。当时该地区的纸张价格很低,纸商的湿纸更难脱手。等纸商把湿纸晒干,当地的纸已经缺货。人们纷纷向他购买,出价比平常高出三倍。纸商由此大赚了一笔。这就是一念之善获得的福报。

《关帝觉世真经》云:“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恻隐之心是人与生俱来,培育善心善念的优良原种,人有慈悲、怜悯、同情的恻隐之心,将这类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推己及人,就能乐行善事,乐善好施,悯孤怜贫,行善积德,彰显仁德。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恻隐之心是人内心情感深处,最诚实、不做作的善良本性,人只有充分发挥出人的慈悲、怜悯、同情等恻隐之心的善良本性,才能真正的广施仁爱,成人达己,跟他人,跟社会,跟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实现天、地、人和的完美统一,实现人类美好世界的永续健康发展。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