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6-草书笔法03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6-草书笔法03

2.2用筆的基本技法

上一堂課講「草書用筆的基本技法」第三點,「節節加勁」,我以王羲之《遠宦帖》「平」字為例,說明寫草書是逐節推進的,讀懂字帖非常重要。

「平」字本身由奮筆勢和反十字勢組成,這是根據草法來分的,也就是大圈。到下筆寫的時候,是逐節推進,一個節點,向前推進一節,這是用筆方法。明白了這兩點,寫草書就沒有問題了。

今天再講多一個字,來練習一下讀帖的兩個步驟。《遠宦帖》「平安」的「安」字,這是上一次的思考題。王羲之《十七帖》中也收入了《遠宦帖》,現在可見最好的宋拓本,「安」字是這樣的。粗略一看,跟唐摹本差不多,唐摹本中間有一筆,很難理解,這是倚戈勢的一趯,只是紙張不平整,造成筆鋒碰到紙脊,變成了這樣子,是偶然的。

紙脊問題我在三級課程18課有專門解釋,古人寫信,往往先摺紙,所以有紙脊問題。紙脊未必影響到每一個字,有時筆鋒過紙脊可以壓平它,但未必都做得到,那就會出現奇怪的線條。「安」字在《遠宦帖》第五行最後,

如果拉一條直線,可以見到這一行中有幾個字受紙脊的影響,如「恆」、「慮」,其他如第四行的「問」、第三行的「遠」等,都是受紙脊的影響。在臨寫時,你可以推斷原來的筆畫,加以糾正,但也有人覺得線條突然變化反而好看,故意寫出這種紙脊效果。

回過來仔細看一看,宋拓本把中間這一筆改動了,臨帖時,當然可以把倚戈勢這一趯寫清楚,我們推斷,王羲之書寫時如果沒有遇到紙脊,應該是這樣的一趯,這一來就容易理解了。

「安」字在兩漢隸書中,頭上經常取冖頭,不用寶蓋頭,寶蓋頭的一點和下面「女」字一撇合併,這樣省了一筆。草書也是這樣,王羲之取三個筆勢:一是冖頭勢。二是倚戈勢加一撇,倚戈勢本身就是九號位的捺,捺加撇應該是交爭倒筆勢。三是獅口。到這一步,分筆勢就完成了,大圈確定。接下來要看清楚王羲之的用筆,他怎樣寫這三個筆勢。

二級課程講的冖頭勢是這樣的,真書所用,它是複合筆勢,由三個點畫組成,或者說三節。「安」字的冖頭勢也有三節,中間有兩個節點,王羲之都用了揉搓的方法來換向,中線圖是這樣的。

第二個交爭倒筆勢,先寫捺後寫撇,這捺其實就是倚戈勢,最後加一個趯,這趯在這裡變成了捺和撇之間的聯繫,帶筆。中線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過一個節點推進一節。

第三個筆勢,獅口。起筆承一撇而來,注意這是絞鋒點,不能拖過,筆鋒在絞鋒點上,要先往下收筆,收住一撇,然後再往右,這樣筆心就調整過來了。

回過來看看宋拓本和唐摹本,唐摹本上所有的節點,宋拓本都走了樣,或者乾脆取消了。照理說,刻碑時應該完全照原跡,沒權利改動,我們現在見到的《十七帖》種種拓本,往往是翻刻本,不是照原跡上石的,甚至是用某人的臨本。這一來就非常容易誤會寫草書用筆就是一瀉直下,沒有節點。

其他如王羲之倚戈勢的後半段,走向是三號位,而宋拓本上倚戈勢的後半段是走六號位的。獅口收筆,王羲之是向四號位收的,拓本是向七號位收。至於字中的眼〔就是空白處〕,也明顯比王羲之大。簡言之,這根本不是同一個人寫的。要知道很多古人一輩子看不到墨跡本,只是跟著拓本寫,久而久之,反以為拓本這種寫法為正,非常可惜。

簡言之:

一級課程32課,我講了幾段重要的話,那是2014年,已經六年多了,我們一起來回顧:

·

書法以單一筆畫為計算單位。

· 複雜筆畫在書寫時都要分割為單一筆畫。

· 這個原則,叫「筆筆斷而後起」。

「斷」就是分開的意思,也是收筆的意思,前一筆收了筆,就表示寫完了,然後再起寫下一筆。想想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如果把它變為幾件簡單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反過來,如果把簡單的事情攪和在一起,那就變得複雜,容易失敗,至少是提高了難度,不是聰明的方法。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當年四出拜師,尋求筆法。他在《藝舟雙楫》中寫道,四十二歲那年:

《藝舟雙楫》

· 清·包世臣

·

丙子秋,晤武進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書須筆筆斷而後起,吾子書環轉處頗無斷勢。」

這個朱青立很厲害,一句話指出包的書法,毛病在環轉地方沒有做收筆的動作,斷不開。

在草書中,直線來往容易做收筆動作,而環轉長線條,很多人都是一筆過,硬轉,不知道環轉的線條,中間也是要斷的。這裡所謂「斷」,就是加節點,通常是兩個動作,一是把前一筆畫收尾,二是後一筆畫起筆。

前人非常重視這一點,清代另一位書法家朱和羹說:

《臨池心解》

· 清·朱和羹

·

作書須筆筆斷而後起,言筆筆有起訖耳。然行書筆斷而後起者易會,草書筆斷而後起者難悟。倘從草書會其用筆,則探驪得珠矣。

「探驪得珠」的意思,就是抓住關鍵、得到書法要領了。六年前我是講「永」字八法,當時我就強調:「『筆筆斷而後起』是書法的普遍規則,對草書也是適用的,將來講到草書時,會詳細解釋。」今天我兌現當年的承諾,再次提醒各位注意「筆筆斷而後起」。

簡言之:

那一課我總結說,初學書法的人,最容易犯兩個毛病:

·

下筆不用力,不能力透紙背,這是「飄」。

· 不收筆就寫下一筆,連綿不斷,這是「滑」。

· 「飄」和「滑」都是書法大病。

正確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不慌不忙,把每一筆都交代清楚,這才是好作品。

有些人不喜歡調鋒,問「有沒有辦法減少節點呢?」節點多,主要原因是用了側鋒寫,你看這個「平」字,它的線條都是側縫線,或稱肉線,如果改用尖鋒骨線,是可以減少節點的。

當側鋒三分筆在紙,和紙張接觸面就很大,接觸面越大,換向就越困難,往往節點也大,所以要減小節點,關鍵就在於減小接觸面積。二分筆換向比三分筆容易,一分筆換向比二分筆容易,如果是正鋒,那接觸面積是最小的,這時候可以換任何方向,可惜太細的尖鋒線用途不大。

你看這兩個王羲之寫的「奈何」,左邊的「奈」字用側鋒多,轉向不容易,節點也大,右邊改用尖鋒,變成了骨線,速度就加快了。

這幾個字都是用骨線寫的,轉向時只要扭筆心,未必需要小圈,這樣就簡單多了。仔細看,其實急轉彎時還是有來回動作的,只是筆心豎起,所以節點也變得很小了。有些地方,如白箭頭所指,原來是一個絞鋒點,但因為王羲之是用尖鋒過,一個暗節點就夠了。

王羲之

最漂亮是把尖鋒和側鋒巧妙地搭配,如這個「所」字最後一筆,兩頭用側鋒,中間是骨線。王羲之用筆非常精細,動作處處做到家。不過,他用的毛筆,是有心三副二毫筆,現在的長鋒散卓筆,寫骨線難度比較大。如果全部用尖鋒寫,那就等於鋼筆字,等於中線圖,不要因為避免調鋒,因小而失大。

四十多年前,我是上海書畫出版社的一名編輯,到年底,編輯室經常會印單張年曆,附在《書法》雜誌中送給讀者,或者單獨出售。有一年決定年曆上面印一個名帖,但字小掛起來不搶眼,於是想只印一個字,放大佔據整個年曆三分之二版面。挑選哪一個字,是由王壯弘、許寶馴兩位負責的,最後選出的就是王羲之的字。

他們說選了很多家的字,但一放大都不行,「坍塌了」,上海話「坍塌了」的意思,就是撐不起來。從事書法的都知道,字怕掛,一掛起來毛病都顯露了。只有王羲之的字,小的也好,放大也好,都撐得住,為什麼呢?他們兩位說:「精細,用筆到位。」

那些放大照片令我非常震驚,我很早開始練草書,還在全國青年書法展上得過獎,似乎還有那麼兩下子。我們那時臨池用的字帖,上面的字不過指甲那麼大,這次把王羲之墨跡本一放大,線條上節點清清楚楚,這才知道自己的寫法根本不對,王羲之是逐節推進的。那些放大照片,根本改變了我練習方法。

照孫過庭的論述,既然草書的形體是使轉,那很自然的結論就是:先把使轉寫好,具體來說,就是練好張旭十三勢。十三勢後人加了很多專稱,但一共也不過百來個。

當你寫好了筆勢,餘下的工作就是把它們裹束起來,那一個漂亮的草字,有大圈、有小圈的草字就出來了。普通人只看見下面「平安」兩個字,其實重要的是上面七個筆勢,這就是練草書的關鍵,也許可以說是學王的秘訣吧。

謝謝。

本節要點:

· 節節加勁第二個字例:安。

· 用骨線可以減少或減小節點。

· 草書的基礎在於寫好十三勢。

習思考:

· 就要過年了,寫草書「平安吉祥」四字。

·

王羲之《遠宦帖》中有兩個「多」字,試分析和臨寫這兩個字,它們由哪些筆勢組成?看起來效果不同,原因是什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