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及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于风、寒、湿、燥、火(热)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状态。
因其临床症状特点类似于六淫邪气,但病起于内,为了与外邪有所区别,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所谓内生五邪,并非致病因素,而是脏腑阴阳及气血津液失常所形成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一)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又称“内风”,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体内阳气亢逆变动形成的,出现眩晕、肢麻、抽搐、震颤等类似风胜则动特征的病理状态。由于其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之为肝风内动或肝风。因其形成的原因不同,而有以下几种常见病机:
1.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是指肝的阳气亢逆无制,而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亢逆化风,形成风动之势。其病机特点为阳亢实于上,阴虚于下,而兼有动风之象。临床可见眩晕欲仆,筋惕肉瞤,肢麻震颤,或口眼口呙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肝阳化风以中风病为多见。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是指邪热亢盛,灼伤肝筋而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筋,使筋脉失其柔顺之性,从而出现痉厥、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角弓反张等症状,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其主要病机是邪热亢盛,属于实性病变,多见于外感热病的极期。
3.阴虚风动
阴虚风动,是指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热病后期,阴液不足,或久病耗阴,或因年迈肝肾之阴自然亏耗,阴液不足,不能滋养濡润筋脉而成。由于其病变本质属虚,所以其动风之状多较轻缓,常表现为手足蠕动、筋惕肉瞤等,并伴有低热起伏、盗汗、骨蒸、舌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等阴竭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或久病的后遗症期及老年病人。
4.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是指血液亏虚,筋脉失于滋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所致。临床可见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手足震颤或拘挛不伸等症状,并兼有血虚表现。其病变本质属虚,故动风之状也较轻缓。
5.血燥生风
血燥生风,是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滋养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伤津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饮食失宜津血生成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化生障碍,从而导致津枯血少,肌肤失于濡养而化风。临床以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脱屑为特征。
6.痰瘀生风
痰瘀生风,是指痰瘀阻滞,气血逆乱所致有风动特点的病理状态。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肥胖,气虚而多痰多湿,痰湿阻络,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致肝风内动,常发为偏枯卒中。另外,尚有脾虚生风,是指脾之阳气不足,脾弱肝盛,风气内动的病理变化。常见于小儿,多由于长期吐泻,或攻伐太过,损伤脾气,或禀赋不足,脾肾素亏,再病泻利,重伤其阳,气血生化无源,筋脉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体不温、口鼻气微、昏睡露睛等症状。内风与外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风是直接感受外界风邪所致;内风与肝关系密切,是体内阳气亢盛,或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而亢逆变动所致。但外风与内风之间又可相互影响,外风可引动内风,如感受风热,由表入里化火,热伤津液,筋脉失养,可致热极生风;素有内风者又易感外风,如血虚生风、阴虚生风、血燥生风每易感受外风,乃正气不足之故。
(二)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多由于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或劳伤太过,或年老体衰所致。多与脾肾等脏阳气虚衰有关。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布达四肢肌肉而起温煦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全身各脏腑组织。脾阳根于肾阳,所以脾肾阳气虚衰,尤其是肾阳不足是内寒病理形成的关键。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阳虚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畏寒喜暖、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缓,而见筋脉拘挛、肢节冷痛、脉沉迟无力等症状。二是阳虚气化功能减退,蒸化无权,津液代谢障碍,而导致水湿、痰饮等阴寒性病理产物的停积。临床可见涕、唾、痰涎稀薄清冷,小便清长、泄泻、水肿等症状。内寒与外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寒的特点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特点是以突出的寒象为主,即或是寒邪伤阳,但仍以寒象为突出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外寒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阳气,反复发生,最终将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下降,常易感受外寒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脾虚生湿”,主要是指由于脾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多因素体痰湿内盛,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肾阳虚,火不暖土,致使脾失健运,津液输布障碍所致。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沉重、胀闷、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黏滞、舌苔滑腻或厚腻等,并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内湿滞留经脉筋肉,症见头身困重、肢体沉重或屈伸不利;内湿阻滞于上焦,症见胸部痞闷、咳喘咯痰;内湿阻滞于中焦,则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而黏、便溏泄泻等;内湿阻滞于下焦,则见小便不利或浑浊,带下等;湿泛肌肤,则发为水肿。湿浊内生可阻滞于上、中、下三焦任何部位,但其病机关键是脾失运化,故以湿阻中焦最为常见。外湿与内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湿乃外感湿邪为病,以湿邪伤于肌表、筋骨关节及人体下部为主;内湿是由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失健运,水津不布,留而生湿所致,多见脾虚的虚实夹杂证。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若湿邪困脾伤阳,则易致脾失健运而滋生内湿;脾虚失运,内湿素盛者,每易招致外湿入侵而致病。
(四)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损伤阴津,或大汗、剧烈吐泻、亡血失精而致阴液不足,以及热病伤津耗液而成。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由于肺、胃、大肠的生理特性皆喜润而恶燥,故内燥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由于津液亏少,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和孔窍,故以干燥不润的症状为其临床特点;同时因津液枯涸,阴液亏虚,阴虚阳盛则生内热,故内燥常伴虚热的表现。临床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少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黄少等症。如以肺燥为主,则兼见痰少而黏,或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干呕等症;若系肠燥,必见便秘。外燥与内燥,其临床表现均有干涩之象,但其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外燥由感受六淫燥邪所致,病变主要在肺、皮肤、口鼻部位;内燥因人体阴液亏虚,或汗、吐、下太过耗伤阴液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胃、大肠,且病情较外燥为重。
(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机体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别,其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阳盛化火
阳气过盛化火,是指阳气过亢,产热过剩,机能亢奋所致的病理状态。人体阳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温煦、兴奋、推动作用,称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的影响,使阳气过亢,超过其生理水平,必然会出现产热过剩,机能亢奋的异常状态。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中医学称之为“壮火”,即“气有余便是火”。阳亢化火的病理,多见于心(心火炽盛)、胃(胃火偏盛)、肝(肝火上炎)、小肠(小肠实火)等。
2.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感六淫、疫气,在病变过程中,皆能郁滞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火、湿郁化火等;二是机体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寄生虫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机理,主要是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形成实热内结之证。
3.五志化火
五志化火,又称“五志过极化火”,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脏腑气血阴阳,导致脏腑阳盛亢逆,或气机郁结,气郁日久而从阳化火所形成的病理改变。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亢逆化火,均可发为肝火。
4.阴虚化火
阴虚化火,是指因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盛,虚热虚火内生的病理变化。临床常分为阴虚内热与阴虚火旺。一般而言,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