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拾柴的往事
拾柴的往事
天涯芳草||广东
每当黄昏到来的时候,我静静的走在村巷里,抬头仰望,偶尔看到袅袅的炊烟如浮云在头顶飘然而过,此时,我想起拾柴的往事。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柴草煮饭炒菜煮猪食,因为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生活条件比较差,没有煤气,没有通电,更没有电器,柴草成为农村人生活的头等大事。如果家中没有柴草,那就断了烟火,影响到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所以,每个家庭每年都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柴草,确保一年到头有柴烧有饭吃。然而,那时候农村人的柴又何拾来?
在大山上砍。那个年代,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生产辖区范围内的山岭大多都没有开垦,野生的臭花、石榴以及不知名的灌木比比皆是,非常的茂盛,农村人一般都是利用劳动的空闲到山上去砍柴。记得当时我的父母亲也一样,经常山上砍柴,先是把粗壮的柴砍下来,削掉叶子,留下枝干干铺在山里晒上几天,干了就把其捆起来用牛车运回去。也有时即砍即捆成把,运回来再放在城上凉晒。不过这类杂柴因枝干不大,耐火程度不是很高。
耙树叶。就是用竹子弯制烧烤成竹耙子,或是利用粗些的铁线捏弯制成铁耙子,挑着萝筐或粪箕到树林里耙树上落下来的叶子。记得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生产队在村后种上方格化的木麻黄防风林,也叫战备林。木麻黄树长得很高很旺,叶子细小,密密麻麻的,有风吹来,尤其是大风吹来,地上就铺了一层厚厚的叶子。当时父母亲为了多争些工分,多分些粮食,养大我们兄弟姐妹,每日都要参加生产队劳动,这样一来,耙树叶的角色大多是由我来充当。常常是放学以后,我带着弟妹,挑着萝筐,拿着耙子到村后战备林去耙树叶。耙子反复的拖拉,收拢地面上的落叶,堆积起来,再将叶子放进萝筐里。担装满后就将其挑回去,堆放在灶屋的墙角。烧柴做饭时,用木麻黄树叶引火,真是多快好省,一点就着。
堆蔗叶。那时候,雷州半岛盛产甘蔗,甘蔗收获以后,生产队把蔗园里的甘蔗叶按人口分给农户。每个农户都用禾叉将其叉上牛车装好,然后运回家宅堆放。实在地说,蔗叶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燃料,既可以引火,也可以当柴烧。
拾风胎柴。徐闻县境内的东乡山种有很多橡胶树和战备防风林,且雷州半岛风胎多(当地人称“台风”为“风胎”),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12级以上的风胎一来,公路旁、山林里到处都是断树断枝,一片狼籍。此时,农村人会抓住这个机会,倾巢出动到东乡山去拾柴。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跟父亲去拾风胎柴。为了让父亲与我吃饱有力拾柴,母亲在夜里12点钟前就宰鸡煮好饭,并备好去山上拾柴的午饭和饮用水。父亲也早早起来,让牛吃足草料,将拾柴的工具准备好,把砍柴用的刀斧磨利。午夜12点吃饱饭后就驾辕出发,父亲坐在车床前赶牛,我睡在车上。牛车慢悠悠的行走,经过县城、大水桥两头水、那屯、坡塘等,天一亮就到达拾柴地点。父亲放下牛车,让牛在山里吃草,然后带我到防风林、橡胶林拾柴。先拾木质比较好的桉树、木麻黄、台湾相思等,橡胶柴次之。单然,大的我们拾不了,毕竟树是农场的,我们只能拾直径在8公分左右大的。拾柴时,先将树枝的枝叶除掉,然后用肩扛回牛车旁堆积。快到中午,柴拾得差不多了,我与父亲一上一下,装柴上车,吃完午餐就拖柴回家。此时,父亲坐在牛身上、两脚分开放在车辕上赶车,我坐在柴顶。当时由于交通落后,路况普遍不好,凸凹不平,坎坎坷坷,人坐在柴上不时地左右摆动,不胜让人有点害怕。从山里出来,走十多公里的路程,回到家时己是傍晚了。
砍树头。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苦栋树、木麻黄树、苞萝树等树的生长。这些树成材以后大多被锯下来做家具。树锯了就留下圆圆的树头。农闲时,常常有人挑着萝筐去砍树头作柴火。砍树头非常辛苦,要用锄头挖开树头的泥土,然后用斧头砍掉向四周分布的网状树根根,再继续撩土,最后把树头的顶根砍掉,这样整个树头就从地里挖出来,再在地面上挥斧将树头辟成一块块的。若是树头很大,不容易砍顶根,就采取边挖边劈的方法,化整为零。如果是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坚硬的树头,砍起来就比较吃力,困难也比较大。不过这些树头木质好,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砍树头还有一条渠道,就是利用生产队劳动的空闲于园头坎尾撩砍些比较小的野树头。记得我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减轻父母的生活压力,我自制了一个独轮小推车,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就邀小朋友去田头田尾挖砍小的野树头,然后放在独轮车上推回。非双休日,我就在放学后推独轮车到近一点的村后防风林砍木麻黄树头。经常的砍树头,积久成多,也大大缓解了当年家庭用柴压力。
时间一晃过去几十年,如今社会进步了,农村有了电,有了煤气,煮饭炒菜方便多了,只要插上电、开煤气就可以了,用不上愁拾柴的事了,农村拾柴做饭也成为历史!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天涯芳草,实名唐赵芳, 广东省徐闻县人。大学本科毕业,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贵州日报》《云南日报》《广州日报》《中国文学》《青海湖》《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报》《作家世界》《西南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参加全国性比赛多次获一二等奖、金奖银奖。出版论著《改革与发展研究》、游记《一路风吟》、散文评论集《芳草闲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