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2):二度难产的诺贝尔奖

作者:程鹗

在那个让物理学家人心振奋的1930年代初,已经问世30年、逐渐被接受为学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却在1931和1932年连续两年空缺。在瑞典的评奖委员会人员眼里,当时居然没有值得表彰的人选。

此前出现这种状况还是在1921年。那年是因为对爱因斯坦的资格争执不休而暂时搁置颁奖。诺贝尔遗嘱设定的条件是:为人类福祉做出显著贡献的“发现或发明”。老资格的阿伦尼乌斯和古尔斯特兰德担任评委,他们认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不符合授奖条件。

当43岁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森1922年加入评委后,他也同样认可“发现或发明”应该是确切的实际结果或被实际证明的预测,不能只是理论的推断。但他机灵地施展乾坤大挪移,以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规律为由来授予诺贝尔奖可以解开死结,让委员会避免难以摆脱的尴尬。爱因斯坦最引人注目的相对论从未得到过诺奖委员会的肯定,而他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基于量子理论。

几年过后,阿伦尼乌斯和古尔斯特兰德相继去世,奥森成为委员会中首屈一指的权威。

自爱因斯坦和玻尔的旧量子理论成为历史,被新一代的新理论迅速取代之后,从1927年开始,新理论的代表人物薛定谔、海森堡相继获得提名。他们的呼声也随着理论被广泛接受而逐年增高。奥森每年兢兢业业地审查、报告所有被提名人的贡献。他指出新量子力学还只是数学推理,没能带来切实的“发现或发明”。那几年,物理学奖延续传统,接连颁发给实验物理学家。获奖者中包括发现光子散射的康普顿和发明云室的威尔逊。

1929年的诺贝尔奖终于别具一格,授予了理论家德布罗意。他那奇异的物质波有了实验证明,成为货真价实的新发现。随后的1930年,物理奖又重回实验领域:拉曼(Chandrasekhara Raman)因为在光散射中的新发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的第一个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几年,薛定谔和海森堡一如既往地获得多人提名。奥森也始终如一地坚持他们的理论不满足“发现或发明”的条件。他还指出这个新理论也不像索末菲的旧量子理论那样包括了狭义相对论,还尚未完成。

于是,当年爱因斯坦连年无法获奖的戏剧在薛定谔和海森堡身上二度重演。有人甚至模仿奥森当年暗渡陈仓,在提名中强调海森堡曾最早尝试计算氢分子光谱提出了两个原子核自旋方向不同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氢分子(分别为“正氢(orthohydrogen)”与“仲氢(parahydrogen)”),即“自旋异构体(spin isomers)”。这个预测已被证实,应属于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相当的新发现。奥森对这一说法倒没有异议,但他又调侃如此成就应该提名化学奖。

正是因为这样的争执导致了1931和1932两年持续未能颁奖。按照诺贝尔的遗嘱,当年空缺的奖可以在下一年补发。但如果下一年仍然没有合适人选,就只能永久地过期作废。所以193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早前的1916年也空缺过,但那年是因为一战的影响。

诺贝尔奖出现这种荒诞局面自然让众多物理学家极其沮丧。与十年前一样,从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到泡利、费米等重要角色都相继加入提名行列,试图施加压力扭转局面。玻尔过去的助手克莱因已经成为瑞典的知名教授,他也积极参与游说。转机终于出现在1933年。

那年狄拉克也获得了一个提名。作为后来者,他的声望远不如海森堡和薛定谔,因为他的理论是在矩阵、波动力学基础上的延伸。然而,正电子在安德森的云室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奥森的立场。他意识到狄拉克或者量子力学终于有了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德布罗意物质波同样的实验证明。并且,狄拉克方程融合了狭义相对论,可以去除奥森内心的另一个障碍。

当1933年的诺贝尔奖揭晓时,物理奖既属众望所归,又因其分配方式令人瞠目。在奥森的安排下,海森堡因“发明”量子力学并“发现”氢分子自旋异构体独享补发的1932年奖。1933年的奖则由薛定谔和狄拉克平分。

海森堡很不好意思。他的矩阵力学是在玻恩和约旦发扬光大之后才真正“发明”了量子力学,不该由他独享这一殊荣。薛定谔因为与狄拉克分享而觉得平白无故比海森堡矮了一截,颇有微词。狄拉克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栖身获奖行列。他对这一荣誉会带来的社交麻烦恐惧万分,第一反应是干脆拒绝。老道的卢瑟福提醒他那样只会招惹更多的注意力,他才很不情愿地踏上领奖之途。

也正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莫名其妙的运作,旧量子理论和新量子理论在相隔11年前后都出现了奖项难产后的联袂颁发。1922年时,爱因斯坦在东亚旅行,未能与玻尔同台领奖。1933年底,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同时来到斯德哥尔摩,在那里的火车站不期而遇。

1933年12月9日,前来领取诺贝尔奖的薛定谔(右1)、海森堡(右2)和狄拉克(右3)在斯德哥尔摩火车站相遇。分别陪同他们的是海森堡的母亲(左1)、薛定谔的夫人安妮(左2)和狄拉克的母亲(左3.

薛定谔与他的结发妻子安妮同来,仍然单身的海森堡和狄拉克则由他们各自的母亲陪伴。

狄拉克的母亲从来没出过远门,成了媒体追逐的明星,为记者提供了各种花絮。不过,她也细致观察着三位获奖者的表现。她发现年长的薛定谔总想以三人之首自居,好出风头;海森堡阳光热情;而她的宝贝儿子则总是尽量躲避各方对他的注意。有意思的是,狄拉克的出彩是颁奖仪式上的致辞——他出乎意料地阐述经济、社会问题,鞭答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令举座茫然。

玻尔邀请新一代获奖者顺道来哥本哈根继续庆祝。曾经在那里病倒还惨遭玻尔“虐待”的薛定谔谢绝了好意,海森堡和狄拉克接受了邀请。在豪华的嘉士伯府邸里,海森堡意气风发,亲自上场为当地歌星的献唱提供钢琴伴奏;狄拉克却偷偷溜回自己房间休息。

很少参与诺贝尔奖提名的爱因斯坦最早在1931年10月写信提名薛定谔和海森堡。他在信中直言表达自己的犹豫:那两人对量子力学的贡献彼此独立,又都相当显著。他们各自都当之无愧,不应该只是分享荣誉。但爱因斯坦却难以定夺哪一个更应该先得到嘉奖。他认为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更有前途,因而是更高价值的成就(他特地加了脚注表明只是一己之见,不一定正确)。虽然在理论的突破上海森堡早于薛定谔,拥有优先权,但爱因斯坦表示,如果由他做主,他会把奖先发给薛定谔。

爱因斯坦1931年10月10日写给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提名信(信头地址“Caputh”是他的别墅所在地)

爱因斯坦的这封提名信早已错过1931年的截止期,因而被当作1932年的提名。1933年,爱因斯坦只提了薛定谔,干脆没有再包括海森堡。也许属于意料之中,玻尔那几年持续提名海森堡和薛定谔,并一直将海森堡列在首位。爱因斯坦和玻尔都没有提过狄拉克的名。他们也绝不曾预料到最后的结局。

爱因斯坦在诺贝尔奖提名问题上的彷徨也不只是薛定谔与海森堡之间的孰优孰劣。他在信中解释量子力学应该获奖的缘由时写道:“以我之见,这个理论无疑包含了终极真理的一部分。”

在量子力学的本质问题上,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正统鏖战多年后,他也无法忽视量子力学,尤其是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在原子分子光谱、原子核衰变和人为嬗变、反粒子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的理论即使不尽合理,也应该有着她正确的一面。

只是,纵然有着正确成分,他依然无法肯定量子力学已经是科学的真理。

当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领奖时,爱因斯坦已经在美国安家落户。他入职的“高等研究院”刚刚注册成立不久。在1929年9月美国股市大崩溃的前夜,新泽西州经营百货公司的一家子急流勇退,将家族产业出售给纽约市大名鼎鼎的梅西百货公司。新泽西州百货公司的兄妹俩都没有子嗣后代,便将套现的巨额财富一部分与职工分享,其余全部用于公益事业。1930年5月,他们以500万美元起始资金支持成立“高等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雄心勃勃,要把它建成一个自由学术的乐园。在这个别具一格的研究院里,学者们生活无忧,没有教学负担,无需参加无聊的会议;也没有任何任务指标、年终评比,可以如同诗人、作曲家一样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心目中“没用的知识”。高等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时,弗莱克斯纳正是以《无用知识的用处(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发表他的办院宣言。

显然,爱因斯坦受到这一特殊诱惑的吸引。他在1932年回绝加州理工和牛津大学的盛情,成为这家研究院的第二位受聘专家。

当弗莱克斯纳询问爱因斯坦对薪金的要求时,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提出每年3000美元的价码。弗莱克斯纳目瞪口呆,干脆撇开这位科学大师改与他夫人艾尔莎谈判。他们很快达成协议,支付爱因斯坦15000美元的年薪。这是当时美国也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最高年薪(弗莱克斯纳自己的年薪是20000美元)。

但爱因斯坦有另一要求:必须同时聘请他的助手梅耶(Walther Mayer)。他不像薛定谔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梅耶是个年轻的单身汉,从1929年起,梅耶一直担任爱因斯坦的助手,即使爱因斯坦与艾尔莎每年跨大西洋到美国访学,作为私人秘书的杜卡斯(Helen Dukas)和梅耶也伴随在旁。

与玻尔需要在与他人交谈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工作的风格相反,爱因斯坦的创造性思维永远是他自己孤独的努力。自从普朗克和能斯特以特殊待遇将他聘入柏林大学之后,他就是一个不讲课的教授,也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学生。他乐此不疲,还经常开玩笑建议政府应该雇用理论物理学家担任海岸灯塔的守灯人,让他们能有更多没有外界干扰的时间独自思考。

但在进入50岁之后,爱因斯坦深感力所不逮,无法对付广义相对论、统一场论中越来越繁复的数学推演。梅耶是数学博士,正好成为爱因斯坦不可或缺的助手。几年下来,他赢得了一个绰号:“爱因斯坦的计算器”。

弗莱克斯纳心目中的高等研究院成员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学界明星,梅耶显然不合要求。他不情愿一开始就来了一个降格的先例。但在爱因斯坦顽固的坚持下,他只好让步。何况梅耶也是犹太人,独自留在德国会前途莫测。

爱因斯坦于1933年10月上班,那时高等研究院还不存在,只是临时就近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新楼中租借了几间办公室。他们只有五名正式成员,其中包括冯·诺伊曼和外尔。冯·诺伊曼每年来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半年,他趁这个机会扎了根。

弗莱克斯纳虽然被迫接受了梅耶,却也只是给了他一个永久职位,并没有把他算作正式成员。爱因斯坦对这个安排不尽满意,但梅耶本人更让他失望。梅耶在人身安全、职业都有了保障之后,不再愿意专职于打下手,对统一场论也没有兴趣。他转回到研究纯数学,爱因斯坦不得不另觅助手。

好在主动找上门来的年轻人在普林斯顿并不缺乏。第一个来敲他办公室门的是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罗森(Nathan Rosen)。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当年在哥本哈根的BKS论文风波中梦魇一场的斯莱特,曾做了统一场论方面的硕士论文。爱因斯坦很感兴趣,当即建议他来研究院“共同研究”。兴奋的罗森很快成为研究院的博士后。

按照欧洲传统,研究院每天下午3点供应茶点,让大家惬意地聊天交流。1934年的一天,罗森在下午茶时不经意地向爱因斯坦提起他曾经计算过氢分子光谱。他觉得那很奇妙:在量子力学中,氢分子的两个原子只能共享同一个量子态,无法存在各自独立的量子态。罗森觉得不可思议。他不知道爱因斯坦多年前已经在他的鬼场中看出这个“分离性”大问题。海森堡在为氦原子的两个电子构造波函数时也发现过同一机理。

他们的交谈吸引了旁边另一位年轻人的注意。那便是曾在加州理工学院与爱因斯坦和托尔曼合作发表过论文的波多尔斯基。离开加州理工学院后,波多尔斯基回到苏联老家,跟着正好在那里访问的狄拉克研究过量子电动力学。之后他也是在爱因斯坦的推荐下又来到高等研究院继续深造。

爱因斯坦、托尔曼和波多尔斯基当初发表的那篇论文没有引起注意,但波多尔斯基自己却印象深刻。当时他们设想在爱因斯坦的光子箱上开两个孔,让两颗光子同时向相反方向逃出。因为光子原来在箱子里处于同一个量子态,它们离开箱子后无论跑出多远,其波函数还是会紧密地联系着。

波多尔斯基意识到两个原子的氢分子和两个电子的氦原子其实都是开了两个孔的爱因斯坦光子箱。当两个原子或电子由于互相作用形成同一个量子态时,它们就会永远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这时让它们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那就是光子箱假想试验的一个更为直观的实现。他立即向爱因斯坦提议继续探讨这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爱因斯坦微笑颔首。

近一年后的1935年5月4日,《纽约时报》冷不丁地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因斯坦攻击量子理论》的新闻。

1935年5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爱因斯坦攻击量子理论”的标题部分.

这篇报道的标题部分便提纲挈领地归纳了其全部内容:“【爱因斯坦】与两位合作者发现【量子理论】虽然'正确’却还没有'完备’”“【他们】看到存在更完备理论的可能”、“相信一个'物理现实’的完整描述终将出现”。

(0)

相关推荐

  • 偶然发现自然奥秘的方程式,数学是如何推动物理学发展的?

    今天,我们将讨论3个方程,一个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另一个为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最后一个方程是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结合起来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理论物理学家的追求是通过一个基础理论来解释不同的现象,这个 ...

  • 量子简史(1672——2021),从一个光子说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总结了迄今为止在量子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主要/次要事件,以及可能的,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生的一些事件.首先要记住的是,量子力学的历史并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它有过转折,也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 ...

  • 泡利— 刘叔物理

    沃尔夫冈·欧内斯特·泡利(德语:Wolfgang Ernst Pauli,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1945年,在爱因斯坦的提名下, ...

  • 量子物理的发展简史

    量子物理是一系列现代物理理论的综合的学科,有100多年的历史.量子这个词解释了经典物理和量子力学的不同之处:在量子理论中,能级和其他现在仍在研究中的各种粒子它们都没有连续可能性的值.相反,量子的数值从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之二):普朗克的绝望之举

    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西方圣经中的上帝在开天辟地后,首先便创造了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只是这个"就有了"的光是什么,上帝没有解释.从古希腊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5):贝尔的不等式

    作者:程鹗 双胞胎难分彼此的容貌.举止和相互间的默契总是让人由衷感叹.更令人惊奇的是双胞胎的相似并不都是因为有着一起长大的经历.有些双胞胎出生后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成长,多年后他们相遇时也赫然发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4):席夫的《量子力学》

    作者:程鹗 玻尔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和自信认定他早已在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大获全胜.在他去世前的那些年里,他亲眼看到量子力学在物理学各领域开花结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1940年代后期,贝尔实验室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3):维格纳的朋友

    作者:程鹗 1962年,正值不惑之年的库恩(Thomas Kuhn)写作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因为提出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2):吴健雄的实验

    作者:程鹗 杨振宁和李政道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随即赢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被誉为获诺奖速度上的奇迹.其实,诺贝尔当初设立一年一度的奖项,他在遗嘱中说的是奖励"过去一年中"最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1):鬼魅般的特异功能

    作者:程鹗 1930年,美国著名左翼作家辛克莱(Upton Sinclair)自费出版了一本题为<精神无线电>(Mental Radio)的新书,记叙他妻子表现出的读心术.心灵感应等多种特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0):艾弗雷特的世界

    作者:程鹗 爱因斯坦去世半年后,玻尔迎来了他的70大寿.即使是爱因斯坦在世,玻尔在物理学界内部的声望也早已超越了爱因斯坦.从哥本哈根研究所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精英,如同当初伯克利的奥本海默和这时普林斯顿的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9):玻姆的隐变量

    作者:程鹗 1926年初,爱因斯坦在他的柏林公寓里接待25岁的海森堡时,他提醒刚发明矩阵力学的海森堡留意电子在云室中留下的轨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年后,海森堡揭示出矩阵乘法不对易背后所深藏的量子奥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7):物理世界的重整

    作者:程鹗 惠勒和费曼在象牙塔中指点量子江山没多久,两人分别被征召参与与战争有关的研究项目.出征前,惠勒预感即将来临的风暴,催促费曼立即申请学位....,他和维格纳没有拘泥形式,无保留地授予费曼博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