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爆炸:只有真正学会死,才能勇敢的生
早上听讲座,昏昏欲睡之际,打开手机。
杭州又出事了。
今年夏天,杭州与火结下了孽缘。
6月里,一场大火,将美满的五口之家,阴阳两隔。三个可爱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已在天堂;孩子的父亲,如今也倒在医院里。
7月里,又一场大火,造成2人死亡,50多人受伤。满地满眼的狼藉和鲜血,让人触目惊心。
于是,朋友圈里,大家又怀着极大的热情奉劝别人和自己:珍惜生命,享受当下。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降临。
是的,人类实在渺小,天灾不费吹灰之力,可以将人一网打尽;人祸,也能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灰飞烟灭;当然还有疾病,突如其来的疾病,甚至可以将一家人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能掌控的,根本太少。
生存很难,死亡却很容易。
我们生下来,能够存活;那是父母亲人耗费了巨大力量的。可是,万一哪天,我们想不开,要想死去,那又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同样的,产生很难,破坏很容易。
建设一栋楼,工人们可能会在半年、一年的时间里洒下汗水。
毁坏一栋楼,大火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完全做到了。
所以,即便在生和死这两件事上,也没有所谓的公平和对等;“生”看起来像是逆天而行,“死”却是命定的归宿。
因此,正视死亡,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70多岁高龄写过一本《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为的就是告诉人们该如何对待这个无可逃避的结局。
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他年事已高,与大多数人相比,离死亡更近,却还能如此冷静、自持、客观、公正的剖析死亡,实在是常人所不及。
张国荣遗作《异度空间》中,张国荣扮演的咨询师和他的一个朋友在谈论鬼神这件事时,他的朋友说,年轻人什么都不怕,中年人开始疑神疑鬼,老了,便什么都害怕了。
的确,越接近死亡,越无法正视死亡。救命稻草,这种词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正视死亡,还有几本好书值得推荐。
一本是《最后的演讲》,
另一本是《相约星期二》。
《最后的演讲》主人公兰迪 · 鲍许,在死前三个月里,还能竭力撰写演讲稿,修改PPT;还能为了孩子们做出努力生活的表率;还能为了妻子日后更容易生活将家搬到妻子父母的城市;真正是不容易。
兰迪 · 鲍许的一个同事,有一天,在高速路上,遇见一位司机。她被司机放松的神态深深吸引了。司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将手放在膝盖上合着音乐敲击节奏,整个人看起来,舒适、防松极了。
可是当她开车越过这位司机的旁边时,她惊呆了,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是只有三个月生命可以活的同事-兰迪 · 鲍许。
即便死亡马上来临又怎样,该享受的快乐还是要享受。
如果像一只待宰羔羊那样,战战兢兢等待最后的行刑,那么剩下的那几个月,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还不如,就在这一秒中死去。
异曲同工,《相约星期二》讲得是一位哲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期,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与死亡短兵相接的生命状态写下来,成书的故事。
30多岁正当壮年的学生,问奄奄一息的老师,是否羡慕他健康的身体、年轻的生命时,命不久矣的老师却说,
这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曾年轻过,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拥有过健康的身体。我不是一下子就老的,这所有的一切我都经历过,都有经验和体会,一切好的,不好的,我都知道,所以,根本不用羡慕年轻的生命和健康的身体。
这个回答,让我诧异。
当我们很多人,对时间在我们脸上、身体上造成的印记惶惶不可终日,而要借助于玻尿酸、微整形与其对抗时,或许,我们真得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真正拥有过年轻。
上述两人,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一样的,从容不迫、积极应对。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死亡,而放弃当下的生活。
《最后的演讲中》兰迪 · 鲍许教授甚至说,他比那些突然去世的人要幸运的多,最起码他有时间和家人好好告别。
或许他说得没错,就像这次杭州爆炸案中身亡的个体,他们离开之前,根本料不到晚上已经不能回去了;所以,也并不能与家人说一个哪怕是最简短的再见。
可是,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死亡都会无可避免的发生,或者在下一刻,或者在N年后,不管我们何时离去,从今往后,我们要为死亡做好准备。
善待周围每一个人,或许我们此生不会再相见;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或许这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后完成的任务;抽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或许每一次相见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然后,即便在下一刻,死神问你,你准备好了吗?你都能够眼皮不抬一下的说,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