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自己的内心
只有在你检视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向外探究的人只是在做梦,朝内挖掘的人,终将开悟。
卡尔荣格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是反思能力。反思意味着内观而不是外求。不管在家庭,还是工作。内观才会成长,外求只会徒增烦恼。
当一些父母聊起家庭教育,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说孩子的问题。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上初中后更不愿意和父母谈心。可是父母并没有反思,有谁愿意和一个批评否定自己的人交流。
父母经常回应的话是“为了你好!”,那么对着镜子批评一下自己,试试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期待他人改变而自己不改变的时候,痛苦就出现了。人的本能是逃避困难,选择容易。改变自己需要和过去的习惯博弈,这需要勇气。改变他人只需动动嘴,发发脾气。
除了期待别人改变,有时还会被“为什么都是我做”的想法困挠。这里面包含着从众心理。当看到街上排着队,自己就会排上去。轮到你,才发现这不并是你想要的。
从众心理就是别人在做,自己也想去做;相反;别人不做,自己也不做。在这种心理推动下,当别人不做,而自己做时。就有了怨气和情绪。
在你带着“为什么是我做饭”“为什么是我接孩子”的想法时,就会被情绪控制。
如果恰好今天工作又不顺心,这时负面情绪就表现出来。迁怒就出现了,容易把情绪释放到亲密关系中。
只有从外求回到内观。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喜悦的心态接纳,这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有人认为:“我为了家庭辛苦的工作”“为了孩子,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实际上家庭也是由你组成,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你的时间。
罗伊马丁纳说:当我们认清每次事件、创伤、意外、处境和人际关系都是我制造出的现实的一部分,因此我能够百分之百的接纳,爱惜它。只有毫无条件的接纳他人以及每一种处境,我们才算接纳了自己。
赞 (0)